第十五章 陳來

bookmark

陳沐打算把這塊沒被打碎的船首象運回南洋,這是件不錯的戰利品。

實際上他的戰利品比想象中要豐盛的多。

從臺灣到呂宋之間散佈羣島,如今這片海域與水道因發生在這裡的海戰以及對陳沐的意義,定名爲陳來峽。在陳來峽的島嶼之間,最大的島嶼被稱作陳來島,這裡距呂宋最北端僅有二百里路程,傍晚啓程,次日早上就能登陸呂宋。

因此,南征艦隊決定在這裡稍事休整,修復海戰中受損的戰船,並由旗軍與林鳳部下共乘船隊向南繼續前進,登陸呂宋北部,尋找適合登陸之地建立前沿哨所、探明周圍情況。

陳璘則派遣三支船隊起航北行,多半糧福船在卸下輜重後返回臺灣與陳來島之間五六座島嶼,目的一在駐軍通航,二來他們要返回南洋港,開始運送第二批輜重。

剩餘的糧船將在抵達玳瑁港或馬尼拉後啓程北行,這樣一來就能把輜重輸送減少到半月一次甚至更短。

當然,這要在明軍控制陳來峽的情況下。

控制陳來峽,意味着呂宋島以北沒有人能穿過這裡,今年日本九州的被動貿易應當很受影響。

陳來羣島由各式各樣的火山島組成,最大的火山島從今往後也被叫做陳來,巨大的火山讓他們在遼闊大海上就能看見,島上除了火山、山林以及海灘外幾乎一無所有,當然還有在此地居住的百姓。

數百人在島嶼北側火山腳下海灘散落羣居,都是本地居民與中國百姓混血後代。有些人先祖是宋元時期到呂宋島貿易的商賈、有些人則不願對明軍提及先祖是什麼身份。

明人北來對島上居民而言不算新鮮事,從隆慶皇帝開海以來,從月港到呂宋的商船每年增加了數十艘,在開海之前本身就有上百艘。

巨量的貨物由明朝抵達這裡,再由這裡抵達呂宋,有時候商船會停靠在岸邊,向居民索取幫助並買賣一些貨物,更多時候商船並不在陳來島停靠,畢竟商船不像陳爺頭鐵,他們過來時都是順風,一個晝夜夠從這直接開到玳瑁港甚至馬尼拉。

沒必要在這停靠。

但明軍登島,而且是數以千計的明軍稱大船登島,使當地百姓充滿恐慌。

相鄰幾個村莊的男人們攜家帶口持弓箭長矛向山上退避,在看出他們來自明朝後才挑出幾個膽大的後生護着半隻腳入土的老爺子來打探他們的來意。

軍師身上傲氣太足、兵將身上殺性太烈,負責接待當地人長者的是點歪技能樹誤上海盜船的書法名家趙士楨,這樣問題就來了。

陳來島老爺子祖上是宋朝閩人,講一口和現在閩人不一樣的閩語,偏偏趙士楨這溫州人能聽差不多;但他別管是說浙語還是北京官話,老爺子一概聽不懂。

後來又把隆俊雄這個福建人派過去,雙方纔勉強能進行正常交流。

雖然這裡地處邊遠,但生活習俗都與福建相差無幾,僅是稍稍落後而已。這歸功於一百多年前鄭和下西洋時委派福建晉江人許柴佬做呂宋國總督,總攬呂宋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二十年,上忠朝廷下應黎民,把福建的農漁工商技術帶到呂宋。

“明公,他們說南方在打仗,這些年沒停過,國王通過閩商購置戰船兵器,就是通過明公的合興盛,依靠這些和西夷作戰,不過在西夷大船火炮之下節節敗退,今年馬尼拉有人背叛國王,開城門迎西夷入城,國王現在呂宋島北部同西夷血戰。”

趙士楨這麼說着,嘆了口氣道:“呂宋王把島上能持矛操弓的青壯都召至呂宋島北方抵禦西夷,沿岸沒有多少會用兵器的人,就連婦人腰上都要彆着小刀,害怕西夷乘船來掠。”

國王……都開始打游擊了?

“他們說呂宋島以南的宿霧島是西夷大營,宿霧島上的首領與西夷結盟北攻,有倭人及馬來兵幫兇,大明海商給他們販賣綢緞、器具;呂宋王則依靠海商販賣戰船、刀兵、糧食,同時也有海寇在呂宋王麾下面南而戰,不過依然不能止住潰勢。”

陳沐在赤海號上端坐,看着不遠處岸邊軍士正搬卸輜重,揉了把臉。

說實話他都不知道合興盛這麼有出息,不光和西班牙人賣綢緞器具,還跑到呂宋來賣船賣刀,當一把軍火販子,甚至還有海盜在呂宋王麾下作戰。

“賣吧,現在那些綢緞生絲又回到咱們手上了。”

至於賣船賣刀的,陳沐也不打算阻止,在出發之前合興盛的商賈都已經收到最近呂宋有戰事不能做買賣的消息,別說原本陳沐的話對他們就有一定的影響力,如今大明南征,這些善於鑽營的海商比朝廷大員更能認識到南征的好處,一個個爭着預約得勝後坐商引商的機會。

藉着東風,陳沐的話對他們來說比聖旨還好事。

但福船、刀弓,他們繼續賣是對的,宗主國現在應該與朝貢國站在一起,雖然呂宋國對大明的朝貢斷過一段時間。

可陳爺不正是因爲這個來的嗎?

至少在朝廷官面上,南洋大臣陳沐率軍巡行海外的目的就是重整朝貢國,重新豎立天子在天子之國外的權威,脫離朝貢國的要重收、已經滅國的要再復。

“好好準備吧,等先遣船隊探明消息回來,我們的船應該也修好了,打這一仗,刨去給朝廷送的,往後幾年的軍費都有了!”

陳沐這話真不是開玩笑的,從馬尼拉到墨西哥的航線西班牙一年只走一趟,一趟把這年購入的明朝特產及東行日本採購金銀全數裝船,這些東亞貨物在美洲能賣出好價錢,這都是船上俘虜說的。

而陳沐從南洋一路東南行來,俘獲大克拉克船十餘艘,那些普通商船裡的東西並不算太珍貴,多是生絲等物,船上也並未統統滿載;但聖巴布洛號的船隊不同,俘獲四艘大船統統滿載,單單巴布洛號就清點出五千餘石貨物。

這是巴布洛號炮位不滿的原因,他們都用來載貨了。

諸多繳獲總和正在清點,生絲不下十五萬斤,各式綢緞近十萬匹、棉布也接近萬匹;瓷器清點出一百九十箱,珍珠、寶石也要論千斤稱量。

遺憾的是這不是從美洲過來的運銀船,否則收穫更大。

陳沐磨痧着下巴,靠着船舷貪心不足地想着。

第四十七章 動靜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二百七十四章 羅剎第一百四十九章 烏斯藏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陸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三十二章 宿務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四十章 聯軍第三十三章 馬車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第四十章 人禍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十二章 軍裝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六章 倭婆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夫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六十二章 炮鳴第九十四章 到頭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敵人第十四章 恐懼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九十七章 援軍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三十八章 起航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七十一章 心臟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十六章 離朱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九十四章 放假第一百零三章 食譜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巡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鍋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二百零八章 天軍第一百零五章 預言第十三章 廣城第六十二章 異鄉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港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八十一章 學長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七章 戰船第一百零五章 傭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塞契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賽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六十章 數據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六十七章 新銳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六十七章 偉大第二百八十一章 震撼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四十七章 動靜第七十章 躍陣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二章 山河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害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三十章 襲擊第五十一章 繞襲
第四十七章 動靜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二百七十四章 羅剎第一百四十九章 烏斯藏第四百四十七章 登陸第三百六十九章 塞北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四十四章 首飾第三十二章 宿務第一百四十三章 吐蕃第四十章 聯軍第三十三章 馬車第七章 麻煩【爲艦隊提督文若加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太壞第四十章 人禍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二百一十七章 受驚第十二章 軍裝第二百八十二章 很遠第一百零八章 末將第六章 倭婆第一百一十七章 農夫第三百六十七章 犬馬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島第三十六章 分析第六十二章 炮鳴第九十四章 到頭第七十七章 年貢第二百九十五章 杭蓋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敵人第十四章 恐懼第三十六章 監工第三十四章 硝石第一百零八章 腔圓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一百零八章 雄主第三十三章 尾巴第九十七章 援軍第八十八章 願意第三十八章 起航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七十一章 心臟第八十一章 風將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十六章 離朱第一百五十章 服務第三百二十三章 快樂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五十一章 襲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九十四章 放假第一百零三章 食譜第一百九十七章 船長第四百六十四章 夜巡第二百零六章 鵝絨第一百六十章 義務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鍋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二百零八章 天軍第一百零五章 預言第十三章 廣城第六十二章 異鄉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水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港第四百三十九章 劣勢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二十五章 賬目第八十一章 學長第三百五十二章 治病第一百三十章 兩萬第七章 戰船第一百零五章 傭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塞契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賽第九十一章 後效第六十章 數據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九十八章 將軍第六十七章 新銳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二百六十七章 偉大第二百八十一章 震撼第四百一十二章 歲入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四十七章 動靜第七十章 躍陣第八十一章 抗命第二章 山河第四百八十章 執念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害第三百四十六章 相逢第一百零二章 奏疏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朝上國第三十章 襲擊第五十一章 繞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