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掙扎

bookmark

陳沐並不知道,在白古城西南水田林地帶兵伏擊他的,就是莽應龍的兒子莽應裡。

莽應裡,嘉靖十四年生人,雖然看上去好像比陳沐小一輩,但實際比他歲數還大,今年都四十了。

當這位緬甸王子自葡萄牙人處得知明軍已登陸仰光時,他正依照出徵北上一統緬甸父親的命令,在白古指引百姓印刻佛經,並主持向被征服的暹羅國北方運送財物——暹羅國沒有佛塔,但他們不能沒有佛塔。

小王子率軍擊走明軍,百姓夾道相迎,率軍回還城中向梵天還願。

雖然他的部下中多了幾百個被水蛭咬傷小腿腳踝血淋淋的士兵,但莽應裡並不在乎,那些士兵自己都不在乎,他又有什麼好在乎的?

“明軍也不過如此,遠遠見到我們佈陣,連交兵都不敢就退回去了,這樣的敵人就算再多,沒有勇氣也是一定會被擊敗的。”

在白古城正中金身佛塔前還願後,莽應裡攀上高大且身披鐵甲的戰象,這是一頭珍貴的白象,象牙上鑲嵌着銅體金紋牙刺,好似兩支長矛,威風凜凜。

“拿去黃金與寶珠,送去暹羅興建的佛塔,爲父王祈福。”

莽應裡知道他的父親在做什麼,他們的權勢來自對佛教的護持,而對佛教能做出多大的護持則取決於他們能不能統一緬甸,“當北方戰事結束,父親將成爲像古時候阿奴律陀那樣的大帝,人們今後將會說他是緬甸的阿育王!”

戰象腳步轟踏,在白象之後,另有一頭披甲灰象,象背上座樓裡坐一青衫人,姿態肆意,身旁斜靠戰劍,頭戴網巾手中摺扇輕搖。

劍是戰場用式,平頭雲劍擋,人面三耳劍首,刃是利劈砍的厚重棱形重刃,劍具滿是中原風格。

扇是泥金烏竹骨,這是大明最流行的摺扇樣式,明人愛金扇。

摺扇的藝術,最早是朝鮮流入的扇面最爲貴重,後來則喜愛日本流來的戧金、貼金烏竹骨扇,至於此人手中所持泥金烏竹骨折扇,則是近百年來,明人工匠取朝鮮人、日人的戧金、貼金之法,合本土泥金、描金、灑金工藝,融會貫通獨創之作,深受文人墨客喜愛。

落後半步的灰象主人名叫陳安,早爲廣西郡吏,私售軍器入緬,結交土官,後來事發以致亡命入緬,其人有才智勇武,被莽應裡引爲幕僚,深受信任。

“燕歸陳不過一流連歡場之人,雖有幾分聲名不過運道使然,離了其仰仗之巨舶火炮,看來也沒什麼本事。”陳安合上金扇,大袖手臂搭在象樓窗沿對莽應裡道:“南洋軍早年得勢也不過是仰仗從葡人那弄到幾艘戰船,加以仿製,方有近日稱霸四海。”

“我早說過,只要固守白古沿海城寨,攔住他的海船,在陸上翻不起什麼風浪。”

“真正讓人擔憂的是北方俞大猷與劉顯,那纔是真正的沙場老將,輕視不得。”

緬甸的天氣很熱,陳安說着望見幾步外有百姓跪拜託舉果盤,遂拍拍右側象樓,對地上步行跟隨的武士健僕小聲說出幾句,這才接着對莽應裡道:“擋住北邊明軍,大王的霸業便只剩西面的阿拉幹,他們仗水師橫行海上,我不能擋,王子倒可學那燕歸陳。”

陳安的隨從有明人也有日人,不過如今大多爲緬甸武士裝扮,受命端來果盤,先奉到白象上莽應裡,莽應裡並不需要,擺手將果子賜回給陳安,微微傾側着身子問道:“先生說學陳沐,怎麼學?”

“陳沐打仗興許沒什麼本事,但其他財賦、造器、武備、屯田,皆爲絕倫。國中無實之輩大多以爲南洋軍府所以強盛,在於其都督陳沐於北方覲見皇帝時媚上有功,並非如此。”

提及大明南洋軍府那個本家,陳安似乎有說不完的話來,輕笑一聲道:“南洋軍府之強,早在他任香山千戶,開船廠、立軍器局時便已然奠定,因此數年之間纔有軍府稱霸南洋。難道小王子不希望,將來人們提及緬甸之強,奠定於今日的王子嗎?”

這話說得極對莽應裡胃口,如果不是身上披着鐵甲,莽應裡幾乎要在象北小樓上翻個身來,他道:“願聞其詳。”

“在天朝,葡夷的火器被稱作銃,他們管這叫火槍,還有大船火炮,誠然,緬甸縱使征服阿拉幹,國力較之大明亦相去甚遠,難與天朝爭鋒。但大有大的好處,小也有小的厲害,大明的積弊縱然人人心知肚明,卻也只能好似巨人瘙癢,難除根本,緬甸卻不一樣。”

陳安在話語中很難不帶上天朝上國的自矜與傲氣,但這會令莽應裡感到不快,所幸他也並非年輕氣盛的小孩,只是撇着笑出一句,“我緬甸阿奴律陀王也曾發七千二百萬大軍水陸齊進攻陷大理國,天朝若真像先生說的那麼好,閣下何不投奔陳沐,又爲何投來緬甸呢?”

莽應裡所言七千二百萬大軍的話被陳安一笑而過,這片土地若真能養活那麼多軍隊,何至於如今莽應裡窮兵黷武才湊出二十萬人?

“這正是我要說小國,與小人的厲害。”說到小人時,陳安攥着摺扇輕點自己胸口,道:“英雄縱橫四海兵連八荒,其有忠君報國之責,如我小人,要將每個時機攥在手中,儘可能掙扎,方可活命,活得更好。”

“天朝能讓我活得更好,我當然會在大明,可這不是私販軍械事發,回大明死路一條,逃亡緬甸卻得遇真主。”他拍着輕輕搖擺的戰象,輕笑道:“緬甸興,鄙人亦有封官得爵之姿,這難道不比在大明死中求活要來得容易嗎?”

“陳沐在廣州府練兵九年始有今日,然大明多方掣肘,緬甸比廣州要大得多,王子之下亦無掣肘,全心練兵造船,鑄炮鍛槍,只需二年。”

陳安右手扇梢指向自己,左手擡起兩根手指看向莽應裡,道:“只需二年,緬甸當有不弱廣東之虎狼之師!”

正當陳安顧盼自雄之時,遠方傳來低沉的號角之音,城中一片慌亂,戰象上二人面色大變。

這是沿海要塞遇敵的徵兆!

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二百二十八章 銀子第一百零七章 猛勺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九十六章 衝鋒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四十章 落空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一百二十二章 報效第一百章 光頭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二十章 軍堡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五百章 飢餓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二百八十九章 旋轉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衛第二十七章 譚帥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五十七章 銀城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五十四章 潮水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十二章 三月第五十章 如期第四十五章 爺們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二百八十五章 傻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邊境第五十八章 勳章第十三章 翻倍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一百零四章 搖旗第二十章 清洗第一章 丁家莊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一百零五章 預言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四百八十二章 登島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一百零三章 腸衣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三百四十七章 盼望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四十一章 三陣第七十三章 藩禁第五章 朝議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感激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九十五章 會戰第四十七章 永安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五十三章 三衛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十四章 羔羊第五十章 如期第九十四章 到頭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派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二十章 清洗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一百六十九章 揭竿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三十八章 起航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一章 香山第八十章 女婿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八十章 野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十九章 傻瓜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八十九章 爆炸
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二百二十八章 銀子第一百零七章 猛勺第三百九十二章 牧河第九十六章 衝鋒第五十七章 清化第四十章 落空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一百二十二章 報效第一百章 光頭第三十三章 火力第二十章 軍堡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九十六章 閣老第九十三章 普利第五百章 飢餓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四百九十八章 龍旗第二百八十九章 旋轉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衛第二十七章 譚帥第三百四十三章 貪玩第五十七章 銀城第二十六章 方案第五十四章 潮水第四百八十七章 天坑第十二章 三月第五十章 如期第四十五章 爺們第九十三章 發兵第四百六十二章 鬧餉第二百八十五章 傻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邊境第五十八章 勳章第十三章 翻倍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一百零四章 搖旗第二十章 清洗第一章 丁家莊第一百三十六章 時苗第三百四十二章 賠償第八十七章 小將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一百零五章 預言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司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四百八十二章 登島第八十二章 科學第一百零三章 腸衣第六十五章 墨縣第三百四十七章 盼望第五十五章 兩市第三百章 僱傭軍第一百一十一章 硫磺味第四十三章 望遠第三百四十四章 麻煩第四十一章 三陣第七十三章 藩禁第五章 朝議第六十三章 省心第四十七章 三軍第一百五十四章 感激第八十五章 龜島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奮第九十五章 會戰第四十七章 永安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五十三章 三衛第三百二十七章 騾馬第十四章 羔羊第五十章 如期第九十四章 到頭第二百九十一章 新派第二十七章 說項第一百一十四章 改土第一百九十八章 穩當第二百五十章 護航第二十章 清洗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洞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三百二十一章 禮器第五十二章 尚方第一百一十四章 讒言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一百六十九章 揭竿第九十九章 七百第三十八章 起航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四十八章 摒棄第一章 香山第八十章 女婿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八十章 野人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十九章 傻瓜第三百三十三章 幫助第八十九章 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