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朝議

bookmark

早朝令萬曆皇帝昏昏欲睡,陳沐出班請奏像是給小皇帝打上一針興奮劑。

他沒見過陳沐,但這不妨礙萬曆對朝班之中張居正、王國光、譚綸等白花花的鬍子老頭裡摻進去一個英武、官位至極的年輕身影做出猜測。

萬曆一直在等,等着陳沐出班請奏,因爲那纔是今天朝會的主角。

抱同樣心思的不單單隻有皇帝,陳沐的請奏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意義。

“自先帝開海禁,授臣南洋大臣,全權理外洋事,約定每年向國中輸銀百萬兩,至今已有四年。臣感先帝治國殫精竭慮節衣縮食,故初到海外便定下章程,爲大明皇室在海商合興盛中入股三分,四年向內庫輸銀八十萬兩,供皇室支用;此外,每年依約,向戶部輸銀百萬兩,自呂宋事成,各項收入俱增,自萬曆元年,京運增至二百萬兩,四年共向戶部輸解銀六百萬兩。”

“臣沒有辜負先帝的重託,今後每年,南洋軍府一樣會向北京押解白銀二百二十萬兩。”

“四年來,呂宋王,蘇祿東王、西王、峒王,琉球王、婆羅總兵、爪哇諸王、亞齊王、占城王、暹羅王、獅子國王等國入京朝貢;西班牙使者至南京簽訂條約,安南王認罪伏法,三宣六慰叛亂平息,外洋明人海寇改邪歸正,大明商船西出馬六甲至印度、東入日本,採購珍奇帶回原料,促進國中商業生產……”

對,就是這個感覺!

小皇帝萬曆輕輕咬牙,日月袍裡小手輕輕錘了一下龍椅,這就是張居正、趙士楨給他上課時的感覺,講解那些大明版圖以外的事時,別管是最有潔癖的帝國首輔還是年紀輕輕的力學單位,每當講述起這些,他們說話的方式都變了,用詞通俗易懂,不講究對仗工整。

儘管那些話往往是由張居正說出來,但他知道,真正的老師另有其人,就是現在朝班之外侃侃而談南洋大臣!

只有他才能寫出那樣的教材!

“朕……”

通常朝會中大臣奏報事宜,皇帝是不會打斷的,要等他說完再說,不過這次萬曆破了例,打斷後問道:“朕看過南洋軍府賬目,首年入賬二百三十萬兩有奇,次年入賬二百七十萬兩,這是因爲與西夷一戰,船上的貨物用了兩年才賣出去的原因,他們船上有那麼多貨?大明兩年都賣不完?”

“回陛下,並非如此,那是一艘西班牙皇室商船,他們管那條船叫馬尼拉大帆船,一年一趟,由馬尼拉開往亞墨利加的墨西哥城,要在那販給西夷商賈,一船貨物價值一百二十萬兩白銀,若賣入國中,只能賣出百萬兩,但賣給葡夷,卻能販出一百六十萬兩有餘的白銀,臣只要白銀,葡夷首年來澳商賈沒有那麼多白銀,便只能等他們來年備足白銀再購。”

陳沐這句話說得很慢,他在等,等不明事理的傻瓜官吏跳出來罵他,問他入帳二百七十萬除了交解朝廷一百二十萬剩下的花哪兒了,是不是中飽私囊吞了。

可惜沒有,沒有朝臣是傻瓜,首先南洋軍府不受管制,與其攻訐這個還不如罵他私藏甲械,再者說,人們知道白銀花哪兒了,這不是秘密,而且南洋軍府也沒有秘密。

萬曆皇帝似懂非懂地點頭,心裡對葡萄牙安上人傻錢多的印象,陡然對他們這些早年作戰過的外夷好感提升一大截,這才皺着眉毛想了一會才道:“對,朕還要問你,南洋四投疏,施行的如何,可見到收效?”

所謂的南洋三投,也正是陳沐花錢的去處,全稱是《南洋軍府生產、技術、民生、人才投資計劃》,名字是陳沐起的,奏疏是高拱擬的,就爲說清楚陳沐把銀子都花到哪去,不能再出現‘八十萬兩陳帥挪用’這種情況。

陳沐還真沒想到萬曆皇帝小小年紀會對這個感興趣,他那玩意其實是高拱寫給朝臣看的,沒指望萬曆能理解。

“回陛下,所謂四投,是指投資生產、投資技術、投資民生、投資人才,因我大明幅員遼闊,暫時大多侷限於廣東,講究資金專項使用。投資生產,交付兩廣佈政司,用於鼓勵商賈提高產量、農夫提高產糧、匠人創造新具,每年二十萬兩。”

“投資技術,交付工部研製新式軍械、新式器具,每年五萬兩;投資民生,各地漏澤園、養濟院和惠民藥局的修繕及日常用度補給,這是全國範圍,每年二十至四十萬兩;投資人才則用於各地建立社學、給教書先生送些肉食,資助些孤兒、貧苦後生進學,南北講武堂革新戰法、器具,並擬加入南直講文院的資助。”

“主要目的有二,一在更好的技術更多的產量能讓大明海外商路佔有更多優勢,別國產一匹布要六錢銀,我一匹機布只五錢銀,比他做得好,我還有得賺,別國百姓便只買我的,從他們那買進棉花,賣出布匹,一進一出,便是雙贏,大明贏兩次。”

“其二,便在於平息叛亂,免除國內戰爭憂患。”

陳沐說出雙贏時,朝臣沒什麼動容,依舊靜靜聽着,有的人都昏昏欲睡,海外對北京的影響還是太弱,作爲帝國最優秀的臣僚,他們當然能聽懂陳沐在說什麼,但沒人在乎……海外的事太遙遠,國中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鳥,等着陳沐這隻出去捕食的大鳥回來餵食就夠了。

何況所謂的‘陳學’,也僅僅在首輔張居正,次輔呂調陽,兵部尚書譚綸、戶部尚書王國光及萬曆皇帝之間流行。

別人不懂。

但等他說出目的之二在於平息叛亂,免除戰爭憂患時,朝堂頓時嘈雜起來。

“嗯?”

張居正轉過身,沉靜如水的目光掃過朝臣,這道目光到哪,哪兒便鴉雀無聲,待朝臣安靜,他才拱手出班道:“陛下,陳帥有大功,朝會後留他在宮中爲陛下解惑吧,朝會還要繼續,請其他大臣有事者先議,陳帥?”

張居正說罷,陳沐拱手向皇帝告退,回到朝班,萬曆皇帝意猶未盡,不過也只能讓朝會繼續進行。

再讓陳沐說下去,滿朝文武都得陪他站三天三夜,皇帝這求知慾這麼強,三天三夜能說完?

神中年感覺,同五部部堂共宴陳沐的事恐怕還要往後推推。

最關鍵的是,張居正在乎規制,而陳沐的作爲雖然是爲國爲民,但不合規制,偏偏這個人還是自己拱起來的,不宜拆臺。

但不守規矩的搗蛋鬼就這一個就夠了,可不能再讓別人學去了。

到時候叛亂是沒了,可朝廷先亂了章法可不美。

第十四章 高低第十五章 毒物第十章 走廣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八十章 夜襲第四百零七章 外科第五十三章 殲滅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拉恰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一百八十一章 奧斯曼第四章 杉木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九章 衝鋒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竅第一百零一章 新船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二百二十章 城隍第十章 得罪第五章 白鹿第四十九章 傷亡第四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二章 南洋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四百六十七章 忠誠之士第一百一十章 驚喜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七十一章 憤世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七十章 混亂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四百九十九章 新地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猜測第八十六章 鯤鵬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三十三章 市場第三百三十二章 騰驤第十五章 算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二十章 築港第四十三章 劉綎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一百零五章 意志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一百八十九章 困境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八十一章 死間第四十六章 交鋒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八十九章 造訪第三百零一章 迴應第三百零六章 馳騁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十章 遺產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三百零五章 算數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七十一章 等人第三章 欠款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八章 陳璘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一百一十七章 良知第一百零五章 意志第四百零八章 偏角第二十一章 難題第九十五章 失算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羊肉第九十七章 坍塌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
第十四章 高低第十五章 毒物第十章 走廣第三十四章 革漕第四十九章 奇觀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一百零四章 異狀第八十章 夜襲第四百零七章 外科第五十三章 殲滅第二十三章 倒戈第一百九十七章 卡拉恰第三百六十五章 鐵馬第一百八十一章 奧斯曼第四章 杉木第二百二十六章 單位第九章 衝鋒第二百八十二章 關竅第一百零一章 新船第三十五章 望峽第二百二十章 城隍第十章 得罪第五章 白鹿第四十九章 傷亡第四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五十八章 援軍第二章 南洋第一百五十三章 突破第二百五十九章 霸權第二百八十三章 崩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路第二十三章 慎重第六十三章 撼山第七十一章 天荒第四百六十七章 忠誠之士第一百一十章 驚喜第三百零三章 來襲第一百九十五章 寒冷第七十一章 憤世第三十七章 旱澇第七十章 混亂第七十九章 走私第四百九十九章 新地主第一百一十二章 猜測第八十六章 鯤鵬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三十三章 市場第三百三十二章 騰驤第十五章 算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皇室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二十章 築港第四十三章 劉綎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一百零五章 意志第一百八十七章 原諒第一百八十九章 困境第一百零一章 爭鋒第八十一章 死間第四十六章 交鋒第六十一章 醫典第三百二十九章 鄰國第一百零二章 震懾第七十五章 蜀藩第二百五十八章 難上加難第四百二十二章 方丈第八十七章 障礙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八十九章 造訪第三百零一章 迴應第三百零六章 馳騁第九十六章 買賣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一百六十三章 販子第十章 遺產第一百八十二章 武裝討飯第三百零五章 算數第三百二十六章 接應第七十一章 等人第三章 欠款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四百一十九章 刁民第一百七十二章 名目第八章 陳璘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一百一十七章 良知第一百零五章 意志第四百零八章 偏角第二十一章 難題第九十五章 失算第一百四十六章 代鑄第一百零九章 長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白虎第六十六章 陳宅第三十五章 要人第二百八十四章 羊肉第九十七章 坍塌第三百四十八章 叫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