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遭遇

bookmark

月明星稀,時近冬月,緬甸的夜依舊燥熱潮溼。

白古城北,金佛塔尖高聳,心中忐忑的莽應裡於塔下虔誠跪拜,等待前線的消息。

幕僚陳安侍立其後,微微躬身雙手合十,他心中的忐忑比起莽應裡只多不少。

原因無他,前些時候自白古城中向北調派五千軍兵,四支被明軍擊潰,僅一支擁有象兵而全師,餘者散兵遊勇盡向北潰的調令,並非是北面莽應龍主力陷入僵局。

事實上北邊現在還在對峙階段,雙方都在等待戰機,並未大張旗鼓地開戰,甚至最新傳回白古的消息裡說,明軍還打算跟白象大王議和——至於是不是緩兵之計沒人知道,但雙方此時此刻都想緩緩。

明軍地形不熟,衛生不好有少數軍兵患病;莽應龍原本只想收拾孟養的思古,在心裡還沒做好直接與明軍開戰的準備,更何況腹背受敵,白古、仰光一帶的明軍不拔除,他始終都有後顧之憂,不敢與明軍大作陣仗。

陳沐等着北邊戰事出結果,可他卻不知道,其實所有人都在等他這一仗。

南洋軍勝,則腹背夾擊的戰略已成,北面明軍可進,一戰不說殲滅莽應龍,軍心動搖之下把他趕回緬甸宣慰司,盡收其他地方還是可期的。

南洋軍敗,則莽應龍沒了後顧之憂,自可全心在北面對決明軍,如果這一戰能贏,那自然是蹬鼻子上臉打進雲南逛一逛。

照莽應龍對朝廷的瞭解,他們一貫對西南三宣六慰輕視,很有可能在雲南受到威脅時率先想到的是議和,一旦議和,則等於承認了他這個白象大王的獨立地位,三年五載去除將明朝當作心腹大患的壓力,他便能達成第二次統一緬甸的偉業!

祈禱的陳安並不虔誠,一個明人很難做到像緬甸人一樣對佛教無比虔誠,讓他在這躬身祈禱,就是因爲他對這場明緬戰爭中的白古之戰有多重要看得非常清楚,而且他還意外地進入緬甸決策層,這是真正給他壓力的根源。

那五支千人隊,是他派去的,並非莽應龍調兵,那些軍兵如今粗略估計還剩三千,就活動在白古北方几十里,約定望見佛塔升起狼煙則向南進發,他們的使命是白古之戰開始後合軍南下,擊潰活動在白古北方的那支明軍,繼而以象軍、馬軍混步軍在城外向圍城明軍發起衝擊。

屆時城中緬軍也會出戰,內外合計攻破明軍防線,以期整場戰役的大勝!

他所祈禱的,便是明軍上鉤,誤以爲白古城空虛,發兵來攻。

這場仗要是贏了,今後他在緬甸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可若是打輸了,恐怕他只能在失去寵信與身首異處之間選一個了。

沒辦法,先前作爲明軍大營的要塞守備太過堅固,根本不是他們能攻破的,何況有船炮震懾,恐怕久攻不下,不如讓敵軍來圍攻他們的城池——緬軍由上至下包括陳安這個明人幕僚都認爲要塞裡、陣地上打出去的火炮是船炮,離了海那些重炮便玩不轉了。

沒辦法,從頭至尾,緬軍圍攻要塞兩三個月,從來沒能突破外圍戰壕防線,他們既無神目鏡也無熱氣球,又去哪裡能看到數裡之外打出的炮彈究竟是自海上還是陸上呢?

挨密集炮火轟擊就已經夠讓人頭疼的了,誰還會有那閒情逸致。

小王子莽應裡能跪在佛塔前一跪倆時辰,乾脆把這當中軍大營了,陳安可做不到,他走走拜拜,心裡煩得直冒煙又不好離開,這種煩躁更讓他想入非非。

他想戰勝陳沐之後在緬甸一人之下的權勢,也想戰敗之後該如何逃離緬甸,又該逃去哪裡——他聯繫了仍舊留守在白古城裡幾個信得過的船長,如果戰事不利,他倘若能躲過城破開始的搜查,興許能藏進葡萄牙人的船艙裡,遠走印度。

陳沐在南洋的權勢滔天,他只能逃到明朝尚未染指的地方。

逃去果阿都不保險,在計劃中,那只是陳安的第一站,在果阿他將隱姓埋名,繼續向北進入莫臥兒,聽說那的阿克巴對外國人還算不錯,以他的才能與智慧,應當也能做個幕僚。

遠處舉火疾馳的騎手自白古城直奔佛塔的光影打斷了陳安的逃跑計劃,他轉過身打開摺扇,事宜周遭軍兵不要打擾莽應裡拜佛,邁下高大臺階直至行至騎手近前,這才低聲道:“小聲說,如何?”

這聲音可不敢大了,若是壞消息,他得先想着如何將莽應裡穩住,席捲財物逃離緬甸才行。

不過緊跟着,這個想法就被陳安丟到九霄雲外,傳令騎手面色甚急,但說出來的話對他們來說卻並非壞消息,他道:“請軍師報王子殿下,明軍攻來,先頭兵馬三千,自河西小道、東古林諸地前來,與我伏兵相遇,屬下來時明軍還尚未中伏!”

“呃——哈哈哈哈!”

短暫壓抑,陳安再止不住心中開懷,毫不顧忌什麼莽應里正在跪拜,摺扇合上又啪地一聲展開,一連叫出三聲:“好!好!好!”

當他轉頭,正對上佛塔下莽應裡那張寫滿不悅的臉,道:“軍師你笑什麼?”

“哼,學生笑那陳沐無謀、高拱少智!”此時此刻,陳安恨不得頭戴綸巾手舞羽扇,兀自說出話本里的詞句都不覺尷尬,從頭到腳滿是智珠在握,攥住烏骨泥金扇邁開大步走向莽應裡道:“南面來報,王子調虎離山已成,三千明軍離要塞北上,遭我陳布南面伏兵,戰事剛剛開始。”

“明軍來了?”

莽應裡面上慍怒之色一掃而空,不禁緩緩露出笑意,探出二指向南,道:“他,他當真離了要塞?如此一來,明軍還能有何依仗?我軍戰勝大明,已指日可待啊!”

“王子此時還不是得意忘形的時候,伏兵雖多,也僅有千五百之數,即便左右軍兵馳援,也不過堪堪四千餘,這首戰,我軍需一場大勝,趁敵軍輜重難行,再發三千軍兵攜象軍予當頭棒喝,方一戰殺其銳氣!”

說到底,還是對明軍戰力感到擔心,四千打三千仍舊覺得不夠保險,縱然野戰雙方皆無相持,也要二倍軍兵才能讓人心神安寧。

這一點,莽應裡也是如此,他當即下令道:“發,速速發兵!”

第三百章 鄉約第五十八章 傳信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五十六章 烽火第五章 屯田第三百五十一章 攙和第二百六十八章 議會第二十一章 聯姻第十八章 祖法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四十二章 堪輿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二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十四章 狂病第一百六十一章 堅韌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一百一十三章 財權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一百三十七章 驕傲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一百三十五章 叛亂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六十二章 引火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一百零九章 鐵律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十三章 軍器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港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三百四十七章 盼望第四百九十章 先鋒第十九章 攻玉第二十四章 望京第一百七十五章 證據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八十一章 驟雨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一百一十章 驚喜第六十一章 開光第四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四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四章 速報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四十四章 徵兵第九十六章 三眼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三十三章 新年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隊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八章 養子第十四章 重炮第十六章 主教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一百四十六章 差距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五十七章 銀城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第一百四十七章 量具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四十四章 憂慮
第三百章 鄉約第五十八章 傳信第五十四章 船廠第三百零七章 誇誇第三十一章 志願第五十六章 烽火第五章 屯田第三百五十一章 攙和第二百六十八章 議會第二十一章 聯姻第十八章 祖法第三十二章 督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東洋第九十八章 日上第四十二章 堪輿第三百二十章 地不能荒第七十三章 戲精第四十一章 亂戰第四百六十九章 連鎖反應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二百四十七章 試探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十四章 狂病第一百六十一章 堅韌第一百六十三章 變革第八章 上路【求推薦!!!】第一百一十三章 財權第一百四十二章 右京第九十七章 翻倍第一百三十七章 驕傲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第八十四章 監製第一百三十五章 叛亂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一百九十章 團結第四百零五章 糞土第六十二章 引火第二百三十一章 國書第一百零九章 鐵律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隻雞第十三章 軍器第二百三十五章 指南第三百零九章 大明港第七十五章 信任第一百零一章 撥雲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八十三章 秋雨第三百四十八章 頭銜第一百零三章 廷杖第三百四十七章 盼望第四百九十章 先鋒第十九章 攻玉第二十四章 望京第一百七十五章 證據第七十三章 美食第二百一十九章 假幣第二百二十章 巴西第八十一章 驟雨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九十四章 衙門第一百一十章 驚喜第六十一章 開光第四百八十四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二章 狼馬第四百二十五章 看熱鬧第七十四章 奪門第七十九章 結餘第四章 速報第二百零五章 金水第二百四十二章 除害第九十一章 咫尺第四十四章 徵兵第九十六章 三眼第一百九十二章 車城第三十三章 新年第二百五十七章 艦隊第五十四章 庫存第三十五章 汽輪第二百五十四章 榮辱第四十一章 地盤第六十四章 通緝第四百九十七章 動靜第一百七十章 癢癢第一百五十一章 復國第二十六章 棱堡第一百二十四章 春筍第八章 養子第十四章 重炮第十六章 主教第二十二章 老幺第一百四十六章 差距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五十七章 銀城第八十四章 圍攻第一百三十六章 天花第一百四十七章 量具第二十六章 傳警第四百二十三章 終生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四十四章 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