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徵兵

陳沐寫給陳八智的書信中不單單噓寒問暖,更多的則是在討論日本國情況,一方面催促儘快解決紛亂的日本,另一方面則讓李旦將殷正茂的貿易戰細化之後送至石州府。

這與他的戰略相左。

“要毀此地金錢流通不難,難在我們要撤軍,各地走私商賈無算,不完全封鎖,是不行的兄長。”陳八智攤開手臂,飲一壺茶爲陳九經、李旦二人添上,道:“一旦撤軍,如今的大好局面便功虧一簣。”

“八郎,你非此地領主,而是朝廷的將軍,倭國不安,義父不放心東渡。”李旦輕輕笑着,義弟所言大好局面他知道,但他更覺得這沒有什麼意義,盤着腿將寬袍大袖抻開道:“縱然你擊敗清州軍又能如何,難不成還想像他一樣挾王令諸侯?”

日本的局面談不上什麼大好,關東的遼東聯合軍團如今已在漫長戰爭中失去銳氣,儘管擁有新的衛所,卻也受困於衛所,未來幾年裡,陳沐同李旦都認爲李如鬆一衆的七衛僅能達到兵糧自給——但他們與本土大名最大的優勢恰恰是兵糧不必自給。

別人受限於糧草輜重,他們卻有外來米糧輸送以擁有農時出擊的可能,一旦依賴於土地耕作,便相當於束住自己的手腳。

歸結根本,他們所率領的那幫人根本就不應該到日本來打仗。

真要說局面大好,也只能說是陳八智這邊大好,外有諸多西國強勢領主,雖然他們自己與自己紛爭不斷,但擁有明確目標,在他們攻陷王京之前有足夠的動力;對內則實行分田政策,收拾被欺壓百姓農夫的人心,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巨大優勢——在臨近諸侯的不滿達到能夠壓制他們對明軍的畏懼之前。

李旦始終認爲陳八智這麼搞如果不能快速掌握權力,是要被已經歸降的諸侯反叛而崩盤的。

陳八智很久沒有說話,抱着茶杯不知在想些什麼,半晌才突然擡起頭轉移了話題。

“父親在北洋做什麼,我聽兄長說,要在那練兵一年半載?”

李旦微微歪過頭,哼出一聲長長的鼻息,說實話這幾年他越發有點怕陳八智了,尤其在領日本事之後,這個義弟主事帶兵久了身上有一股爲人主的威勢,有時笑眯眯地不說話便讓人將想要的勸誡吞進肚子裡。

他說道:“北洋要練馬軍,從北疆購置戰馬、招攬人手,此外還要在天津、遵化一帶設鐵、礦、油、軍器諸局,爲東征做準備。”

“這是要不少時間的,我還有時間,兄長籌算一下,我們諸多用度,倘若再招兵,收支能否相抵?”

“如今一年運送糧草算上海運路耗,十八萬石,海運無常,記做二十一萬石總沒錯。若再招兵,則每千人需多運萬石,打仗、路耗還要多算,記三千人六萬石,算再募六千,則三十二萬石,折銀二十三萬兩。”

“目下三府一年出木、鐵、銅、鉛、錫及商貨出海,僅可換銀不足十三萬,若算上銀山自然是多的,但若不算銀山,便大有不足,至於賦稅……像沒收一樣,僅有不到三萬。”

李旦快速的算出數目,說罷他兩手一攤,道:“因此,不能相抵。”

“若我想讓它相抵,要做些什麼?”

“想讓它相抵?”李旦微微皺眉,起身道:“流是節不出,那便要開源。”

說着李旦便走出門去,陳九經手上的茶都涼了,乾脆索性放下,對陳八智問道:“兄長要打仗?”

李旦回來之前他就聽陳八智問過,歸附大名有沒有想死的,這個問題的答案太顯然了,當然沒有想死的——歸附的大名沒有,那就要向外開戰了。

陳八智並未回答,微微咬着嘴脣搖頭,心思根本不在和陳九經聊天上,他在等李旦。

沒過多久,李旦又拉門回來,手上多了一封書信,展開拍在桌上道:“三府一年銀收十二萬兩有餘,這些銀兩若在國內買米,遠不足三府兵馬消耗,但若在國內換了銅錢,再至三府買米,就夠了。”

“在三府買米?”

陳八智與陳九經近異口同聲,問道:“什麼意思?”

“明錢比倭錢值錢,因你收稅少,百姓手上糧食多,三府糧價便比旁處低些,明錢一文抵倭錢四枚,二三百錢即購一石米,小米更多,這樣一來不但軍費解決,百姓手上還有錢,即可發展商業,對商賈收稅,又能將一部分錢收回來。”

“除此之外,倪尚忠那邊諸多千戶所有不少礦山,我們掌控海運,可以同那邊貿易,把東西弄過來,也可多些收入。”

李旦對比着紙上物價將事情說清,這纔對陳八智問道:“你招兵要做什麼?”

聽到李旦這麼說,陳八智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換了個舒服的坐姿喝下一口茶,放下茶碗在矮几上道:“最近得到消息,武田信玄在四年前就死了,武田氏去年又歷經打敗,指望他們在東邊牽制信長已不可能,但作爲信長的盟友,他應該會集結全力收拾武田,以擴張地盤。”

“指望那些海寇確實不行,隆俊雄碰上敵軍主力,在離王京只有百里的河道遭到夾攻,麾下那幫倭寇各自潰敗,收攏兵馬逃回大阪灣,搶了一筆便逃了回來。”

“這是我的機會,我打算幾個月後秋收之際向東進攻,讓他的盟友們今年餓肚子,明年再一舉擊敗織田。”平時蔫蔫的陳八智說起這些倒是雄心萬丈,道:“他們沒給本願寺運糧,法主是撐不了多久了,不必管別人想不想,等我們打進王京,旁人怎麼想都不重要了。”

說着,陳八智轉頭向陳九經,道:“你與李如樟鎮守三府,王將軍統軍一支與伯州府將軍等向東進攻,我同李如柏自海路,守備一線,李如柏斷敵糧道,縱兵大掠,兩三個月,回來過年。”

陳九經極力在腦海中思慮局面,但依照陳八智的說辭,他更多思量的是鎮守三府,道:“大軍傾巢,要是關西諸侯反叛?”

“我會給你留下足夠收拾他們的兵,揍一頓守上兩三個月,不是難事。”

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第二十九章 餓死第十一章 買賣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三十七章 銀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堅韌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六章 工期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九十二章 產業第三百一十六章 販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第四百九十一章 壞主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道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十八章 由我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十五章 毒物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一百五十八章 糊弄第三十九章 木津第十六章 爆破第二百一十章 順差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志第五十章 炮操第八十章 月港第八十三章 構圖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三百四十三章 增收第九十章 無用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十七章 胭脂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四十一章 三陣第七十五章 不才第四百四十五章 三菌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一百九十六章 明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攪黃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七章 盟軍第九章 潮水第四十六章 小小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四百零三章 母系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二百六十八章 鹿谷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五十三章 三衛第四百章 正義第一百七十六章 滄桑第一百二十七章 設卡第三章 好吃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二百八十章 小偷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五十九章 夢熊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三百零四章 隨便挑第五十一章 飛魚第十四章 狂病第八十八章 督撫
第三百六十章 模擬第二百六十四章 教諭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第二十九章 餓死第十一章 買賣第六十五章 選擇第三十七章 銀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堅韌第七十七章 要贏第六章 工期第一百三十五章 巨龜第九十二章 產業第三百一十六章 販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野生第六十九章 旅途第七十七章 要塞第一百五十二章 朝天第四百九十一章 壞主意第一百一十二章 地道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三十九章 禍福第十八章 由我第四十六章 如何第九十三章 太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出海口第二百九十七章 哭樹第十五章 毒物第四十五章 腰牌第一百五十八章 糊弄第三十九章 木津第十六章 爆破第二百一十章 順差第二百五十七章 得志第五十章 炮操第八十章 月港第八十三章 構圖第四百七十章 人才濟濟第三百九十八章 長弓第四百一十四章 清華園第三百四十三章 增收第九十章 無用第九十四章 配角第一百一十一章 巡檢第七十二章 交兵第九十五章 代價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人第五十六章 槍術第六十八章 農耕第三十八章 石炮第八十六章 長壽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牛第一百一十章 十頁第三十二章 文盲第十七章 胭脂第六十八章 阮潢第四百六十四章 庶民有聲第二百七十一章 傳說第四十一章 三陣第七十五章 不才第四百四十五章 三菌第七十三章 歡喜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二百五十三章 刺蝟第一百九十六章 明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攪黃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室第四百八十五章 威脅第七十四章 不時第一百一十二章 豆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子母甲第七章 盟軍第九章 潮水第四十六章 小小第八十二章 柱石第八十四章 難題第四百零三章 母系第七十八章 搭救第一百四十五章 對穿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械第二百六十八章 鹿谷第一百零三章 兵器博覽會第五十三章 三衛第四百章 正義第一百七十六章 滄桑第一百二十七章 設卡第三章 好吃第八十八章 鐵飯碗第二百八十章 小偷第八十九章 飲酒第一百五十一章 擔心第七十八章 利馬第六十四章 黑市第二百九十二章 約束第五十九章 夢熊第一百五十六章 折戟第三百零四章 隨便挑第五十一章 飛魚第十四章 狂病第八十八章 督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