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格魯諾夫的全名,劉浪是其中的一個。
格魯諾夫.維克多,二戰時期德軍裝備最多的機槍MG42機槍的設計者。
如果有人要問,二戰中那款武器是最強的殺人武器,”MG42”劉浪一定會脫口而出。雖然二戰中全世界各式槍械層出不窮,但沒有一款武器能和MG42相媲美。
這是全球第一款採用金屬衝壓技術製造的槍械,外貌近乎簡陋,用歐洲各國潛伏在德國的間諜的原話就是:這實在是一款粗製濫造的武器,是若干鐵片和一根鐵管的拼湊物。所有間諜得出的唯一結論是:德國已經不行了,他們極端缺乏原材料,連他們戰術核心的機槍,都採用如此簡陋粗糙的製造技術。
只有美英的軍械專家們清楚,不是德國不行了,而是德國在金屬衝壓技術方面,已經走在他們前面。
劉浪更知道,MG42研究成功,不光是金屬衝壓技術的突破,其實更是槍械生產技術的一次重要的突破。格魯諾夫本人並不是槍械設計師,他是一名金屬衝壓技術的專家。當時由於德軍一線部隊對機槍的需要量很大,他以專業的眼光認爲按照傳統槍械製造工藝,很難滿足這樣的需要(它採用機械加工,將一塊實心金屬利用車牀、銑牀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屬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既浪費材料,又花費很多工時)。他認爲機槍採用金屬衝壓工藝製造是必然趨勢。實際中,用金屬衝壓工藝生產的MG42不僅節省材料和工時,也更加緊湊。這對於金屬資源缺乏的德國來說,是非常實際的。
美英軍械專家們猜到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尾,他們都低估了MG42機槍的可怕,甚至直到戰爭結束,他們依舊沒造出一款能同MG42機槍相媲美的機槍。MG42用實戰證明了設計者格魯諾夫的天才設計。
無論在蘇聯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還是諾曼第低矮的灌木叢林,是北非炎熱的沙漠,還是柏林的碎石和瓦礫堆,MG42都是德軍絕對的火力支柱,也是盟軍士兵的惡夢!
盟軍士兵對於MG42最爲刻骨的印象,就是它的槍聲。
MG42機槍射速每分鐘最低1000發,最高1300發。而機槍射速超過每分鐘1000發以後,據說人就無法分辨單個的槍聲。
MG42射擊聲不是如同捷克式或者伯朗寧機槍的“噠噠噠”聲,而是類似高速轉動的電鋸的“嗤嗤嗤”聲,也有盟軍士兵形容象撕開大片亞麻布的聲音。新兵對此還沒有什麼,盟軍的老兵最不願意聽到的就是這種惡魔般的聲音,對於他們來說,這個聲音就是死神的呼喚。
&nbG42的高射速,射手每次扣動一下扳機的短點射,也可以射擊出五六發子彈。
如果一個不幸的士兵被MG42射中,那麼他一瞬間就會中彈數發,活命的可能微乎其微。
實戰中,MG42因爲其高射速,不但對付小股目標遊刃有餘,對付集團目標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米勒上尉的所在的一個連和其他的三個連隊作爲先頭部隊搶佔海灘。而守衛的德軍只有一個加強的海防排,其中一個機槍班,二挺MG42機槍。
但是就是這二挺隱藏在海岸碉堡裡的MG42,對登陸的美軍造成了重大的殺傷。德軍的二個機槍手時而掃射,時而精確點射,準確的把美國大兵挨個擊斃在海灘上。最終造成米勒上尉的連,三十多人陣亡,七十多人受傷,幾乎全軍覆沒。如果不是米勒上尉靠着自己的經驗和勇敢,巧妙的繞過MG42的射擊區,從後面幹掉了他們,美軍灘頭部隊估計得全部都得死在MG42的槍下。
電影中受傷的士兵,都是多處中彈,全身是彈孔血流不止,還有被射出內臟得,慘不忍睹。
其實,這段劇情還真不是瞎扯,是根據一個真實戰例改編而來。
1944年諾曼底戰役中,駐守在碉堡內的海恩·塞弗羅,這個後來被稱爲?“奧哈馬之獸”的20歲年輕士兵,靠着一挺MG42機槍,?在9個小時裡他用光了哨所裡所有庫存的12000發子彈。機槍子彈用完了以後,他又用自己的毛瑟步槍繼續射擊打400發。
?二戰歷史學家赫爾穆特·康拉德相信,塞弗羅可能在當天造成了美軍約3000-4200人的傷亡,但他只承認了大概數目應該會超過2000人。這個讓所有士兵渾身發寒的數字,就是MG42的戰果。
MG42有着相當出色得壓制能力,由於其射程和各國機槍基本相當,加上其高得多的射速,一般機槍是根本無法在機槍對射中佔得MG42的上風的。其中最佔劣勢的可能就是裝備捷格加廖夫輕機槍得蘇軍部隊,由於捷格加廖夫射速只是MG42得八九分之一,根本無法壓制住他。而蘇聯得郭留諾夫重機槍極爲笨重,無法有效搬運,當然也不是MG42的對手。機槍的巨大弱勢,也是蘇聯和德軍作戰傷亡慘重的一個重要原因。
&nbG42的性能及其可靠,在二戰期間,德軍的很多武器表明不能適應蘇聯惡劣環境得需要,嚴寒中頻繁發生各種故障,甚至包括無法拉動槍栓。
而MG42卻是德軍絕對可以信任的武器,在實戰中它非常的可靠,即使在零下40度的嚴寒中,MG42依然可以保持穩定得射擊速度。因爲MG42是氣冷式機槍,在寒冷的情況下,反而可以有效減少換槍管得時間。一般在MG42連續發射300發子彈以後就得更換槍管,在蘇聯這個數字可以提高到500到600發。MG42設計更換裝置非常簡單,只要扳動一根槓桿,傾斜槍身,槍管就會自動脫離跳出,並不需要用手觸摸熾熱得槍。更換一支槍管只需要幾秒鐘時間。
可是,MG42做爲德國二戰期間最優秀的機槍,MG42最大的優勢還不僅僅是火力強可靠性好,這款機槍竟然連製造都很簡單,因爲衝壓技術它使用得材料很少,可以通過簡單流水線製造,造價只有德國二戰前的主力機槍MG34的百分之七十,所費工時和材料只有MG34得百分之五十。
據戰後統計,整個二戰中,MG42生產了約100萬支,這個數量可是非常驚人的。要知道二戰中德國衝鋒槍的生產量不過120萬支,如此高的生產能力讓人瞠目結舌。性能如此優秀的武器又如此好製造,完美一詞用在它身上絲毫不過分。
而MG42最大的缺點,不過是耗彈量高,射擊技術要求高。因爲由於其高射速,導致其耗彈量遠遠大於別的機槍。實戰中,MG42採用75發彈鼓或者250發彈鏈。如果使用75發彈鼓,三四次齊射就會射光。
所以在部隊運動時,德軍步槍兵往往也必須協助搬運彈藥,平均每名步槍兵均需要攜帶兩個300發彈箱。這才使得每個步兵班機槍彈戰鬥攜帶量從標準配置的每班1150發,增加到3000發上下,客觀上加大了普通士兵的負重。
同時,因爲MG42由於射速快,子彈消耗量大,持續射擊槍身震動明顯,需要射手有很好得射擊技術和使用機槍得經驗。一般新兵是不能勝任的。所以在德軍中,機槍班得射擊手一般是班裡射擊技術最好得戰士。
而這一切,都是眼前這個滿臉油污,長着一雙妖異的藍眼珠德國佬的成果。如果他的名字和頭銜沒有作假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