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清軍的援兵?

天光大亮的時候,連山關便已經全部落入明軍的掌控之中。由於連山關的面積並不算很大,又是以軍事爲主要用途,城中的結構並不複雜,所以巷戰也很快結束。碩詹自焚而死,他率領的一萬多寧古塔披甲人殿後部隊全軍覆沒,還有數千各部的阿哈士卒,在投降之後也全部被明軍處死。

何洛會、阿哈尼堪率領着三萬多殘兵敗將沒有向着盛京方向撤退,卻是趁着碩詹在連山關死戰的時候,連夜向西奔逃,渡過湯河,向着鞍山驛、東昌堡一帶撤退。

所以,現如今的盛京實際上已經成爲一座孤城。城中的濟爾哈朗、英俄爾岱等人在接到何洛會率軍退往東昌堡的消息後,頓時哭號頓地。何洛會此舉,無疑是要放棄對盛京的守護,他去東昌堡,便是爲了收編豪格留下的一萬多精兵。然後緊緊扼守住通往廣寧、寧遠的交通要道,關內如果派來援軍,便可以守住廣寧、寧遠、錦州的廣袤地區,也是爲多爾袞守住了後翼。

可盛京怎麼辦?朱平安、曹變蛟還有樸有周所部的數萬大軍已經兵進白塔鋪,李定國所部也在晝夜兼程的北上,兩支大軍眼看就要會師,接下來便是要合圍盛京。而盛京北面除了鐵嶺衛已經無險可守,再說,現如今兵將損失殆盡,就連巴達禮、德爾格勒、吳巴海、碩詹這些人都一一喪命,哪兒還有什麼援軍會來救援盛京。

如今盛京城中。只有濟爾哈朗、英俄爾岱兩人主事,其餘留守的八旗宗親,覺羅子弟。以及牛莊、熊嶽都統、盛京副都統等各級將佐,卻是手下根本無兵可用。

無奈之下,濟爾哈朗只得抽調盛京城中以及周邊的所有成年男丁加入清軍,勉強湊夠了三萬兵馬,但其中卻包括了不少超過四十歲的男丁,要靠這些人來守住盛京無疑是癡人說夢。

但如果要放棄盛京,濟爾哈朗卻是沒有和何洛會一樣的膽子。何洛會是多爾袞的心腹。更是在兵敗之際除掉了他的心腹大患豪格,在多爾袞面前可以算是有功有過。多爾袞未必會捨得殺了他。

但他濟爾哈朗卻是不同,他是大清的和碩鄭親王,更是和多爾袞一起主掌朝政的攝政王。濟爾哈朗的存在對於多爾袞來說無疑是個潛在的威脅。何洛會雖然被任命爲盛京將軍,主掌兵權。但他濟爾哈朗卻是名義上主持關外事務的內大臣。要是盛京丟了,勢必會需要一個替罪羊站出來承擔所有的罪責。思來想去,濟爾哈朗都找不出誰還會比自己更合適。

所以,最後的結論是,誰都能走,偏偏是他濟爾哈朗不能走。

無奈之下,濟爾哈朗只能做出決定,由英俄爾岱作爲軍中的最高主官,帶領着滿清留守宗親向東昌堡一帶撤退。趁着朱平安大軍抵達盛京還要有些時日。帶上祖宗的靈位和盛京城中的財寶,趕緊出城逃命去吧。

但就在一切就緒的時候,盛京附近卻是突然來了兩支兵馬。一支是海西女真葉赫部首領德爾格勒的殘兵七千多人。德爾格勒之身入城。見到濟爾哈朗和英俄爾岱便哭拜於地,說起當日裡在草河堡一帶的情形是泣不成聲。他說他是遇到了明軍和朝鮮軍的埋伏,就在自己率軍半渡草河之時,敵軍突然發動襲擊,將他和巴達禮兩部分開。他力戰得以脫逃,之後才得知巴達禮戰死。他說自己唯恐明軍合圍。這才繞了一個大圈子,從孤山堡、威寧營一帶撤退回盛京。人困馬乏,但總算是脫離了被殲滅的厄運。

對於德爾格勒的迴歸,濟爾哈朗和英俄爾岱甚感欣慰,畢竟他們都是女真一脈。葉赫部雖然早年曾與建州女真交惡,但如今已經是有不少的葉赫子弟效力於清軍中,就連德爾格勒都有不少子侄在南下大軍中擔任重要職銜。

但對於另外一支到來的援軍,濟爾哈朗等人卻是保持了十二分的警惕。原因無他,只因爲來的是察哈爾部親王額哲的兩萬蒙古精銳騎兵。

察哈爾部與建州女真交戰多年,林丹汗走投無路病死之後,察哈爾各部分崩離析,額哲纔不得不投入滿清麾下,並獻上大元朝的傳國玉璽,這纔得到了皇太極的赦免。之後,皇太極還命宗親子侄與察哈爾部互通姻親,希望以軍事威壓和聯姻兩種手段來收服這一草原上的勁敵。

效果總的來說,還算不錯,這麼多年以來,額哲對於大清始終是無比的恭順。但察哈爾人的野心卻始終讓清廷心存忌憚。因爲,這些草原人身上流淌的可是黃金家族的血脈。

不出意料,額哲並沒有親自到來,他的身體這些年已經是每況愈下。雖然答應出兵增援,但來的卻只不過是他的弟弟阿布奈和侄子布爾尼。阿布奈是額哲的幼弟,勇武冠絕草原,其子布爾尼卻是草原上有名的智者,自小接受漢家文化教育,詩詞歌賦、經史子集都是蒙古各部中的翹楚。這些年,一直在草原和盛京以及朝鮮之間往返,在盛京的宗親中也是大名鼎鼎。

察哈爾大軍一到盛京,濟爾哈朗便下了命令,命阿布奈和布爾尼之身入盛京覲見,不得帶領兵馬入城。

濟爾哈朗甚至和英俄爾岱商議,無論如何,盛京是保不住了,但一旦察哈爾部懷有異心,也絕不能讓盛京落到他們的手中,更不能讓這麼多的留守宗親被他們所控制。

但出乎意料的是,阿布奈和布爾尼竟然同意了濟爾哈朗的要求,之身進入盛京城中,與之隨行還有一些人,竟然是與滿清聯繫緊密的察哈爾左翼四旗的王公薛阿蟬、巴尼、噶爾昭等人,還有嫁給額哲的皇太極次女固倫溫莊長公主馬喀塔的心腹從人渥坎。他們的到來讓濟爾哈朗等人安心不少。

阿布奈也一針見血的指出,如今的盛京已經是孤城一座,面對十萬明軍的大兵壓境,已經再沒有固守的必要,當務之急是要與何洛會合兵一處,固守廣寧、錦州一線,同時還可以將宗親全部送進關內,等待南下大軍掃平江南明軍餘孽,便可以調轉馬頭再度揮戈關外,收復失地。

阿布奈的話慷慨激昂,沒有讓濟爾哈朗感覺到任何的新意,但他的兒子布爾尼的一番話卻是讓濟爾哈朗另眼相看。

布爾尼只是強調了四個字“脣亡齒寒”。蒙古草原各部與大明也是世代交戰,之前的蒙元、後來的韃靼和瓦剌等等等等,都是在和明軍爭奪草原的主導權。蒙古與滿清聯姻,實現滿蒙聯盟,前期已經確立在草原和關外的勝利,面對如今的危局,兩家更應該摒棄前嫌,共同抵抗明軍的侵略。

所以,察哈爾部的建議是:立刻放棄盛京,轉道前往東昌堡,與當地清軍和何洛會會師。濟爾哈朗也大可以利用其攝政王的身份,來個先斬後奏,拿下何洛會問罪,如此一來,也可以盡掌兵權,統一號令,衆志成城堅守遼東。就算是多爾袞有所不滿,也萬萬挑不出濟爾哈朗的錯處來。

渥坎和衆位蒙古王公也都對此議表示了支持。這樣一來,濟爾哈朗和英俄爾岱兩人終於是鬆了一口氣。

計議已定,便是即刻出發,畢竟,朱平安的大軍距離盛京已經是越來越近,再不走,可就真的走不了了。

當天黃昏,濟爾哈朗等人終於收拾停當,一衆人等悽悽慘慘的拜別宗廟,背起滿載財貨的包裹哭哭啼啼的出了城。濟爾哈朗更是指天發誓,總有一天,他還是要再度回到盛京來,收復祖宗的基業。

與海西女真、察哈爾部的兵馬會和到一起,大軍也有了五萬人的規模,但濟爾哈朗的清軍大隊中卻是包括不少的宗親和八旗貴族,他們配備了數量衆多的馬車、牛車,一路上卻是行進緩慢。

在到達千山驛後,在阿布奈父子和渥坎的建議下,濟爾哈朗只得忍痛命令大隊放棄行進緩慢的馬車和牛車,輕裝前進,這也使得貴族們怨聲載道。

兩天之後,大隊人馬終於抵達了黃泥窪一帶,這裡曾經是大明邊軍的長安堡所在,猶豫明清雙方在此交戰多年,因此原先的堡寨、房屋等設施早已破敗不堪。好在這一代水草還算豐茂,眼見着天色漸暗,濟爾哈朗便命令大軍在此安營紮寨,明日一早再行上路。

大軍行進到此,海西女真和蒙古騎兵倒不算什麼,但濟爾哈朗麾下徵召的老弱殘兵以及貴族宗親們卻是叫苦不迭。尤其是丟下了大批的輜重和牛羊,更是讓貴族們抱怨連連。

大軍安營紮寨之後,眼見着清軍士卒疲憊不堪,布爾尼便散出自己手下的輕騎前去四方警戒、巡哨、打探消息。

濟爾哈朗這些天一直坐在馬車之上,因爲風疾半邊身子早已沒了知覺,就連日常行走都很困難。這一連兩天的顛簸,也讓他感覺有些吃不消。因此,下車之後,與英俄爾岱以及渥坎匆匆交待了幾句,用了些飯食,便入帳酣然入睡了。

夜半時分,忽如其來的一聲巨響將濟爾哈朗從夢中驚醒。)

第10章 計議第76章 但求故人一笑第111章 一觸即發第102章 女人的心思第110章 最後的出路第67章 真實目的第127章 兩個選擇第55章 蔬菜大棚第3章 此人是宗室第85章 熟悉的背影第77章 不要騙我第17章 收服第72章 毒殺案第28章 單兵火箭筒第58章 弒君第57章 收貨第20章 不可小覷天下英雄第16章 爲我爭取十步第89章 囑託第23章 韃子第58章 齊聚登州第1章 得子第108章 更好的選擇第35章 生意登門第18章 會寫詩的百戶第131章 指桑罵槐第51章 月夜第116章 死士第13章 天降橫財第11章 不速之客第19章 離別鉤第61章 狗急跳牆第59章 統一戰線第84章 一家天下第116章 奇怪的輿第25章 重用第56章 真實目的第63章 成婚第8章 奇怪的封賞第4章 獨守安慶第70章 大亂在即第1章 平衡之道第83章 心病第51章 世事如棋第65章 十面埋伏第21章 囚徒第98章 南北兩睿王第63章 父子情仇第13章 流言第19章 但願人長久第68章 曹無傷的憂慮第114章 特使第47章 多謝第7章 陰謀敗露第123章 豪格末路第1章 得子第65章 保險賠付第一單第5章 不可說第1章 得子第53章 對決第16章 有前途第50章 火上澆油第79章 物是人非第33章 李定國第12章 心理學的實際應用第68章 曹無傷的憂慮第131章 指桑罵槐第13章 明人奸詐第139章 邱民仰守松山第50章 火上澆油第1章 平安是福第12章 生死相隨第72章 毒殺案第87章 論道第26章 觸手可及的“天堂”第39章 奔跑吧 邢沅第80章 明月多情應笑我第12章 生死相隨第53章 勝算第24章 何樂而不爲第5章 不可說第4章 獨守安慶第95章 臣有異議第33章 我是主角!第121章 你不退就得死第30章 乾清宮前第106章 寧錦之戰爆發第47章 縮小的包圍圈第26章 拐帶人丁第29章 如此甚好第109章 喜憂交加第98章 談判第30章 八閩之王第68章 百轉千回第5章 不可說第68章 曹無傷的憂慮第49章 滁州迷霧第106章 北面來人第73章 一念之間第101章 沒良心炮
第10章 計議第76章 但求故人一笑第111章 一觸即發第102章 女人的心思第110章 最後的出路第67章 真實目的第127章 兩個選擇第55章 蔬菜大棚第3章 此人是宗室第85章 熟悉的背影第77章 不要騙我第17章 收服第72章 毒殺案第28章 單兵火箭筒第58章 弒君第57章 收貨第20章 不可小覷天下英雄第16章 爲我爭取十步第89章 囑託第23章 韃子第58章 齊聚登州第1章 得子第108章 更好的選擇第35章 生意登門第18章 會寫詩的百戶第131章 指桑罵槐第51章 月夜第116章 死士第13章 天降橫財第11章 不速之客第19章 離別鉤第61章 狗急跳牆第59章 統一戰線第84章 一家天下第116章 奇怪的輿第25章 重用第56章 真實目的第63章 成婚第8章 奇怪的封賞第4章 獨守安慶第70章 大亂在即第1章 平衡之道第83章 心病第51章 世事如棋第65章 十面埋伏第21章 囚徒第98章 南北兩睿王第63章 父子情仇第13章 流言第19章 但願人長久第68章 曹無傷的憂慮第114章 特使第47章 多謝第7章 陰謀敗露第123章 豪格末路第1章 得子第65章 保險賠付第一單第5章 不可說第1章 得子第53章 對決第16章 有前途第50章 火上澆油第79章 物是人非第33章 李定國第12章 心理學的實際應用第68章 曹無傷的憂慮第131章 指桑罵槐第13章 明人奸詐第139章 邱民仰守松山第50章 火上澆油第1章 平安是福第12章 生死相隨第72章 毒殺案第87章 論道第26章 觸手可及的“天堂”第39章 奔跑吧 邢沅第80章 明月多情應笑我第12章 生死相隨第53章 勝算第24章 何樂而不爲第5章 不可說第4章 獨守安慶第95章 臣有異議第33章 我是主角!第121章 你不退就得死第30章 乾清宮前第106章 寧錦之戰爆發第47章 縮小的包圍圈第26章 拐帶人丁第29章 如此甚好第109章 喜憂交加第98章 談判第30章 八閩之王第68章 百轉千回第5章 不可說第68章 曹無傷的憂慮第49章 滁州迷霧第106章 北面來人第73章 一念之間第101章 沒良心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