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

黃人柱奉楊輔清之命,率領一萬大軍前往鷹潭救援。到了鷹潭,蕭啓江已經撤退,黃人柱帶兵進城修整。

過了兩三日,韋志俊叛變帶兵攻打景德鎮的消息就傳了過來。黃人柱曾經在韋志俊手下效力,現在老上司叛變,黃人柱的身份就立刻尷尬了起來。

雖然黃人柱對天國的忠心毋庸置疑,但是老上司變節對他來說也算是個污點。本來這個問題不大,不過當湘軍和韋志俊一起圍困住景德鎮的時候,矛盾就出來了。

景德鎮被圍,鷹潭及各處太平軍都應該前去救援,但是素來就有野心的楊義清卻準備利用這個機會,提升自己的地位。楊義清是鷹潭守將,也是已故東王楊秀清和現任中軍將軍楊輔清的弟弟,崇高的出身也讓他擁有了野心,他準備利用這次機會組織江西各處軍隊,前往救援景德鎮,那此役結束之後,他控制的軍隊和能取得的地位肯定不會低於五軍主將。

如今韋志俊叛變,右軍主將空缺,楊義清對這個職位可是垂涎三尺。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成爲援軍最高指揮官的基礎之上,黃人柱位居成天燕,官職高於楊義清,如果不除去黃人柱,楊義清一切算計皆是枉然。

所以,在得知景德鎮被圍之後,楊義清並沒有前去救援,而是派手下散佈謠言,中傷黃人柱。一時間,市井軍內都傳播着黃人柱要造反投清的謠言,此時鷹潭城中,黃人柱的人馬最多,一旦他要投清,後果可想可知。所以,無論百姓還是士兵,都是人心惶惶。

最開始黃人柱並未注意這些市井流言,準備任其自生自滅,但到後來,越傳越劇烈,楊義清已經派軍隊在自己駐所附近派兵駐紮了。而且黃人柱現手下將領看自己的目光已經和往日不同,到了此時,黃人柱才意識到事情沒那麼簡單了。

黃人柱斷定此事有人在背後搗鬼,分析來分析去,如果他的指揮權被剝奪,獲利最大的就是楊義清。雖然不相信楊義清能這麼做,但黃人柱還是決定去到楊義清那裡質問一番。

想到就做,這是黃人柱的行事習慣,當下騎了馬,帶了幾個親兵就去楊義清的府邸。聽到門房傳報,楊義清心中一驚,細問之下,才知道黃人柱就帶了幾個親兵。

這時,楊義清腦袋中靈光一閃,說好聽點叫計上心頭,難聽點那叫惡向膽邊生。楊義清心道,黃人柱你這就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投進來當即,就召集心腹親衛埋伏起來。

楊義清官職低,特意出門來接黃人柱,兩個人進了大堂分賓主落座,楊義清笑着問道:“黃大人此來所爲何事啊?”

黃人柱是戰場上爬出來的大老粗,不會兜***,直接說到:“最近有人傳謠言,說老黃我要投靠清妖,這鷹潭是楊大人您的地盤,希望您能給老黃個交代。”

楊義清微笑着說到:“要什麼交代啊,我看這話說的對啊,你頭些年在韋志俊那狗賊手下做事,如今他投了清妖,恐怕你黃人柱也該不安穩了。”

聽了這話,黃人柱騰的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怒道:“楊義清,你這是狗嘴嗎?我黃某人就是死也不會背叛天王,你如此誣賴我,還算得上是天國兒女嗎?”

楊義清一拍桌子,從後堂前門衝進幾十個手執砍刀的親衛。黃人柱的親衛眼疾手快,立刻拔刀向前擋住。所謂的寡不敵衆,黃人柱的幾個親衛剛上去就被砍成肉泥。黃人柱沒帶兵器,操起椅子準備拼命,卻被一人從背後偷襲,砍斷了腳。

衆人上前將黃人柱摁住,楊義清走到前去,微笑着說:“老黃,你我認識多年,也有些交情,你放心,你家裡的老婆小妾我都會幫你照看好的。”

黃人柱的腳被砍斷,鮮血直流,可他毫不皺眉,高聲喝道:“楊義清,你爲何害我,你若想奪權,開口便可,以你的身份,我定然不會拒絕,爲何非要行此下作招數?”

楊義清微笑着答道:“你的職位比我高,即使我統一鷹潭衆軍,解救景德鎮成功,天京裡面也是記你的頭功。而且那一萬人馬都是你的親信,我要想徹底收編,那你就得死啊老黃。”

黃人柱正想再說什麼,楊義清卻不給他的機會了,大手一揮,衆親衛上前將他亂刀砍死。

也不知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黃人柱被楊義清害死的消息傳了出去。也怪楊義清做事不夠穩妥,殺黃人柱的心思也是突然冒出的,沒做全面準備,所以黃人柱的兩個弟弟,十幾個心腹將領都沒弄死。

黃人柱的弟弟和心腹將領聽說黃人柱出事,立刻帶人到楊府要人。楊義清見此局面,橫下一條心,一不做二不休,調兵斬殺黃人柱的心腹。

這一下,鷹潭徹底亂了,各部太平軍都帶各色標記,在城內廝殺。從軍營殺到民居,從單純的兩方廝殺,逐漸的變成了對城內百姓的劫掠和屠殺。

這一場廝殺,整整殺了一天一夜,直到最後楊義清打出旗號,咬定黃人柱投清,自己是肅清叛賊,先聲奪人。

漸漸的沒有領的黃人柱殘部落了下風,不是被斬殺,就是投降楊義清。

這一場廝殺,太平軍死傷兩三千人,城內百姓更是死傷慘重,鷹潭城內,血流成河。後來,這次事件被太平天國稱爲‘鷹潭械鬥’。

ps:提個事,可能有些讀者對韋志俊投降不理解,認爲我可能編的過了。實際上這是歷史上真實的事情,不過我把事情提前了幾個月罷了。韋志俊確實因爲各方的謀害,而無奈降清。最後清廷對他也不好,他帶去幾萬人馬全部解散,就留了兩千五百人組成一營。堂堂的右軍主將投降,竟然就賞了個四品的都司,而且有戰鬥就讓他當先鋒,他卻誓死效命,依我看,他不是效忠清廷,而是憎恨太平天國罷了。

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24章 票號第94章 入京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42章 淘汰品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94章 入京第19章 家法第80章 探監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68章 各方覬覦第83章 老熟人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48章 赴死第261章 太師府第99章 恭王府第69章 新形勢第68章 各方覬覦第129章 逃離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66章 翻臉第16章 林家父子第95章 禮部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58章 浮樑城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51章 韋志俊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76章 密談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94章 入京第21章 再遇秦誠第294章 葉海亞第183章 初戰(下)第12章 大成國第121章 醇郡王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244章 蒙時雍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23章 廣州富商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16章 林家父子第229章 逃了!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34章 朝陽門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124章 小宮女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162章 後膛槍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81章 局勢變化第167章 隱秘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32章 龔氏父子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244章 蒙時雍第28章 初入天津第204章 圍殺第54章 夜談(下)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281章 再戰第10章 心憂天下第250章 聖庫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195章 婚慶第24章 票號第322章 大院君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94章 入京第292章 埃米爾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143章 乾清宮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9章 貪得無厭第19章 家法
第277章 到達嘉峪關第24章 票號第94章 入京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42章 淘汰品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94章 入京第19章 家法第80章 探監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68章 各方覬覦第83章 老熟人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48章 赴死第261章 太師府第99章 恭王府第69章 新形勢第68章 各方覬覦第129章 逃離第203章 鐵帽子王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66章 翻臉第16章 林家父子第95章 禮部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58章 浮樑城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51章 韋志俊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76章 密談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94章 入京第21章 再遇秦誠第294章 葉海亞第183章 初戰(下)第12章 大成國第121章 醇郡王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244章 蒙時雍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23章 廣州富商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16章 林家父子第229章 逃了!第92章 巴夏禮來信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234章 朝陽門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156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第124章 小宮女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162章 後膛槍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81章 局勢變化第167章 隱秘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32章 龔氏父子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244章 蒙時雍第28章 初入天津第204章 圍殺第54章 夜談(下)第351章 川西受阻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281章 再戰第10章 心憂天下第250章 聖庫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195章 婚慶第24章 票號第322章 大院君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94章 入京第292章 埃米爾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143章 乾清宮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9章 貪得無厭第19章 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