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巧合破陣

確實,智正猜中了六一的用意。“千山萬壑陣”主守不主攻,六一之所以布此陣,一是不想傷害對方,只想困住此人,剛纔用神識窺探時就清楚樓下還有一個修士,修爲與這個智正法師相當,已達道家煉氣還神之境,肯定是大陸“護法團”的人,只要拖一段時間,等他上來便可將此人制住。

六一在陣外看見智正法師突然起身,便知他已耐不住,要強行出手,但也在意料之中,並不甚在意。這樣非但徒耗自身靈力,還會增強陣法的威力。因爲佈陣所用的“玉清混沌符”具有吸納靈力的能力,該符乃龍虎宗鎮派三符之一,能自行吸納四周靈氣,行功修練時用之大有裨益,不過由於練制時間過長,需七七四十九年,故非龍虎宗較高輩分的弟子難以得到。

此時,“小金陵臺”內的已然是另外一番光景,地板上橫七豎八的躺着百餘人,而在這中間,六一對着大門方向正身盤坐,雙眼微眯,閃着精光,催動着陣法。八道“玉清混沌符”在“千山萬壑陣”上方散發着銀光,而且陣中的智正法師每打出一道靈氣,符籙便亮上一分,尤其是門口上方那道,較其它七道更爲明亮,如同七星拱月一般。

陣中,智正法師已是耗了不少靈力,一開始,他還想着試打幾拳,看看陣勢的反應,誰知打了數拳都如石沉大海,心下一急,便使出了藏宗奇功“龍象伏魔”,此功至剛至猛,爲伏魔金剛韋陀所創。此功一展,立時威勢大漲,智正法師每打出一拳都有如實質,且隱隱現出龍象之形,眼前羣山也被似被擊散,卻只是稍逝即復,瞬間又回覆原狀。

如此數次,智正法師越發收不住性情,亂打起來。隨着打出的靈力越來越大,智正法師駭然發現陣內景物竟然越來越清晰起來,甚至還隱隱聽見水流鳥鳴的聲音,可見陣勢俞加厲害了。智正法師不由氣急敗壞,猛地向後拍出一掌,卻出奇的受到一股反震之力,吃驚細看,卻是剛進陣時背撞的那塊山壁。

智正法師一看之下心中大凜,因爲他剛纔一直是邊走邊打,自以爲已經走出了好一段距離,沒想到竟是原地未動。智正法師心嘆此陣果然厲害,若非有佛祖保佑,這麼一直打下去,恐怕也力竭而亡了。

六一雖在陣外,依然能感覺到智正法師每一拳的波動,陣上的“玉清混沌符”也越發明亮。突然,六一看見智正法師轉身向後打去,心中大叫不好,緊接着陣中八道“玉清混沌符”猛的一亮,繼而暗淡不少。與此同時,六一上身微晃,而陣中的智正法師則是向後退了兩步。

原來,“千山萬壑陣”是由奇門遁甲變化而來,唯一的出口就是大廳門口“生門”。可是,“生門”也並不是絕對的。

“生門”乃生生不息之意,因爲陣中其它七門所吸納的靈氣都會慢慢傳到“生門”, 主持陣法的人只需掌控生門便可可不斷的獲取靈氣。如果陣內有人直接攻打“生門”,則靈氣不需經過傳遞,直接爲主陣人所吸納,所以一般情況下,即使陣內之人知道那是唯一出口,卻也無法出去,只能是爲對方輸送靈力而已。只有陣內之人強出很多,打出的靈氣多於主陣人所能吸納的最大極限,主陣之人也隨之暴亡,則陣法自破。六一目前的情況正是如此,由於修佛時日較短,肉身本來極弱,尚不能控制原來元神中的靈氣,現在如何還能大量吸收更多靈氣。

“恐怕這塊山壁就陣眼。”智正法師心中想到,雖不太確定,但好歹要試一試,好過剛纔亂打一通。想罷,智正法師稍作調息,又朝那塊山壁打去,每打一拳,都會受到一股反震之力,剛開始時每次都會被震退兩步,後來反震之力越來越小,一是因爲陣勢威力減退,另一方面則是因爲“龍相般若”將其靈力也耗得七七八八,出手力度亦不如剛纔。

六一此時也是虛弱不堪,臉上笑意卻絲毫未減,反而看起來越發純真。當時他一看智正法師向“生門”打去,便感到不妙,果然,智正法師注意到了其中異常後便不停地猛打,每打一下,便有一股靈力狂涌而來,剛開始尚可以用陣中所吸納的靈氣以牙還牙,與之抗衡。但陣內的靈氣很快便不足爲繼,六一隻好硬捱,每受一拳便咳一口血,如此十數下,已近油盡燈枯的境地。

看着陣內的智正法師在調整準備做最後一擊,六一也暗自激發肉身僅餘的力量,元神雖有強大神力,但他卻不敢用,否則不用對方出手,自己就會身體爆裂,甚至元神都會不得保存。現在如果死去,尚可以保住元神,說不定還有再次轉世的機會。同時期待着樓下“護法團”的那個修士能及時趕到,如此還有一線生機。

六一看着智正法師在陣中緩緩站起,急忙凝神戒備,準備迎接這最後一擊。驀然,六一感覺到從陣中傳來一股強大的法力波動,只見智正法師已然祭起了一件法器。原來,智正法師由於靈力消耗過大,又見識到此陣的威力,唯恐命斃與此,便使出了壓箱底的本事,用“龍象伏魔”祭出“韋陀伏魔杵”。

這件法器本是韋陀得證正果前所用,曾憑此滅魔無數,機緣巧合下被智正法師得到。如今智正法師雖未達到韋陀當年的修爲,但使將出來也是非同小可。六一看見法器,雖不知其來歷,但憑其強大的法力波動便知如果被其擊中,必無倖免。六一心中暗叫一聲:“我命休矣!”

說時遲,那是快,眼見“伏魔杵”即將撞到陣上,異變突起。一道寒光,尤如驚電般從門外閃現,直奔“千山萬壑陣”。六一知是樓下“護法團”那個修士終於到來,心裡卻亡魂皆冒,因爲對方正全力攻向“千山萬壑陣”。

來人名叫易山,如六一所料,正是“護法團”中的修真者。“護法團”,乃是國家“特別系統”之一,另外一個是“長老院”,成員全部是修真者。長久以來,至少是兩千年來,自從有了佛祖、神、上帝,這個世界上便出現了所謂的“修真者”也稱“煉氣士”,也就是那些神話、傳說中的人物。這些人從表面看來和普通人無異,但卻有一些通天徹地之能。

如今的修真界,隱仙門是中土第一大派,精於丹道,門下弟子得丹藥之助,進步極快,五六十年便可達到練氣還神境界,結出元嬰,而其它修士要達到這等修爲至少需要要八十年的時間。緊隨隱仙門之後的便是龍虎宗和神霄閣,前者以符籙稱著,後者以練器機關聞名。除此三派外,尚有“無相禪院”和“布達拉宮”兩大佛門聖地,聲名亦不在三派之下,只是鮮有入世者。

“長老院”由一些德高望重的各派高手組成,他們的修爲都已至練神還虛的境界,隱仙門掌教長乙山人正是現任的“長老院”院長。而“護法團”則是由各派門下弟子中的精英組成,修爲也都達到了練氣還神的境地,易山是長乙山人徒孫輩,也是“護法團”中年青一輩的佼佼者,年不過三十,就已修到練氣還神境界,當然其中吃了不少的丹藥。

一般來說,“長老院”很少直接露面,凡事都由“護法團”來執行。“護法團”接觸對象也僅限於國家幾個主要領導人和少部分軍方高層,他們內部以在修真界的輩分排行,而對外接觸則是以軍銜來定。

易山還未到門口,便看見“金剛伏魔杵”直奔自己而來,於是馬上祭出“寒玉斷金匕”,施展出隱仙門的“丹心劍訣”,挾着風雷之聲便朝智正法師攻去。由於易山身在門外,看不到廳內情況,而“千山萬壑陣”的“生門”正在大廳門口,如此一來,智正法師在陣中看不見陣外情況,只是一心攻向“生門”,而在易山眼中便是直接攻向自己,便毫不猶豫地進行反擊。

如此一來卻苦了主持陣法的六一,因爲此時情勢已成智正法師和易山從內外聯手夾擊“千山萬壑陣”。待到六一看見易山攻來的“寒玉斷金匕”時,立刻便收回“玉清混沌符”,撤下陣法,然而終究還是慢了半拍。

“嘭”的一聲巨響,“寒玉斷金匕”與“金剛伏魔杵”一起撞到尚未撤下的“千山萬壑陣”,同一時間,易山被震退五步,智正法師則吐出一口鮮血,被震飛到“小金陵臺”的另一端,而六一更慘,被震的七竅出血,直接暈死過去。如果不是六一見機快,毅然撤除陣法,恐怕就要真的再一次肉身暴裂了。不過也幸好他沒有完全把陣撤掉,否則“小金陵臺”內那些被六一制暈的普通人恐怕都無法倖免了。

智正法師被震飛時就發現陣勢已然被破,一時無遐細想如何破的陣法,摸了一下身上的“金獸”,急忙遁走。

易山被震退後,感覺靈臺一陣散亂,知自己受了輕傷,卻沒時間調息,迅速掠進“小金陵臺”內。甫踏入門,易山剛好看到智正法師遁走的背影,正想追去,又想起先救躺在地上的衆人,一眼看到暈死過去的六一,稍一猶豫,走了過去。

剛纔交手時,易山感覺到了另外兩股靈氣,其中一股應該就是剛纔遁走那人,另一股應該就是來自於眼前此人。易山俯身查探了一下六一傷情,發現內腑幾乎已被震碎,幸好靈臺沒什大礙,仍能自行運轉靈力。易山鬆了一口氣,一般只要靈臺不毀,幾乎任何肉體的傷害都可以恢復,除非肉體完全不復存在,元神失去寄存之地。爲了幫六一恢復,易山餵了他一粒“春暉寸草丹”,此丹是隱仙門煉製的療傷聖藥,對於治療肉體傷害有神奇療效。

易山又迅速在廳內掃了一眼,發現了散落在地上的符籙,撿起仔細觀看,心中一動,已然認出那就是龍虎宗三大符籙之一的“玉清混沌符”,因爲他曾在“護法團”中一位龍虎宗弟子手上見過一次,當時還親自體驗了一下那吸收天地靈氣的奇異功效,故印象頗深。

易山不由又仔細看了看六一,見他雖然臉上血跡斑斑,但是掩不住臉上的微微笑意,盡顯安詳,絲毫看不出痛苦之色,讓人大生好感。細看之下,易山才發現此人看起來竟比自己還要年輕。剛纔易山給六一查看傷勢時,發現其靈力深厚,且難以摸透,便知其修爲不在自己之下。一直以來,易山都被許爲當今修真界年輕一代中的第一人,本人也一直以此爲豪,現在突然發現有個可以與自己相匹敵的年青人,心中不免有些異樣。

忽然,易山心中一亮,突然想到了龍虎宗託他查探之人。據說此人不知是何來歷,卻精通龍虎宗的符籙陣法,龍虎宗上下曾多次捉拿此人均無果而回,所以請“護法團”內其他門派的修士幫忙查探,如果發現此人蹤跡,只需在其身上施下“萬里尋蹤符”即可。而正是有了這“萬里尋蹤符”,剛纔他才那麼放心的把金**給劫匪,無論他們把金獸帶到哪裡都逃不過龍虎宗的追蹤,因爲那金獸已被附上此符。

“要不要把他交給龍虎宗呢?”如果送到龍虎宗,此人肯定沒有什麼好結果,但他剛纔還幫助過自己,如此有以怨報德之嫌;可是如果不告訴龍虎宗,將來萬一被對方知道,肯定有傷兩派的和氣。易山一時難以做出決定。

就在此時,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傳了過來。易山知道是武警部隊上來了,於是決定將六一帶回隱仙門,由師傅來定奪此事。

第八章 僥倖救人第13章 仗義出手第17章 警局關審第13章 仗義出手第二章 巧合破陣第14章 英雄救美第五章 飛昇之谷第12章 重見天日第九章 巧得佛寶第七章 洞內乾坤第13章 仗義出手第七章 洞內乾坤第九章 巧得佛寶第15章 再聞巫蠱第四章 逃離隱仙第16章 囂張地痞第14章 英雄救美第十一章 陰陽梭現第13章 仗義出手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16章 囂張地痞第八章 僥倖救人第三章 隱仙門派第十一章 陰陽梭現第四章 逃離隱仙第18章 恭送回家第18章 恭送回家第17章 警局關審第13章 仗義出手第七章 洞內乾坤第14章 英雄救美第十一章 陰陽梭現第五章 飛昇之谷第14章 英雄救美第三章 隱仙門派第一章 佈陣困敵第八章 僥倖救人第18章 恭送回家第16章 囂張地痞第16章 囂張地痞第五章 飛昇之谷第18章 恭送回家第15章 再聞巫蠱第四章 逃離隱仙第15章 再聞巫蠱第一章 佈陣困敵第13章 仗義出手第十一章 陰陽梭現第18章 恭送回家第六章 谷遇異士第四章 逃離隱仙第六章 谷遇異士第八章 僥倖救人第八章 僥倖救人第13章 仗義出手第16章 囂張地痞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13章 仗義出手第15章 再聞巫蠱第四章 逃離隱仙第二章 巧合破陣第四章 逃離隱仙第一章 佈陣困敵第18章 恭送回家第15章 再聞巫蠱第八章 僥倖救人第17章 警局關審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五章 飛昇之谷第18章 恭送回家第二章 巧合破陣第五章 飛昇之谷第七章 洞內乾坤第14章 英雄救美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二章 巧合破陣第九章 巧得佛寶第一章 佈陣困敵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12章 重見天日第六章 谷遇異士第一章 佈陣困敵第六章 谷遇異士第16章 囂張地痞第15章 再聞巫蠱第16章 囂張地痞第16章 囂張地痞第18章 恭送回家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三章 隱仙門派第13章 仗義出手第九章 巧得佛寶第十一章 陰陽梭現第15章 再聞巫蠱第五章 飛昇之谷
第八章 僥倖救人第13章 仗義出手第17章 警局關審第13章 仗義出手第二章 巧合破陣第14章 英雄救美第五章 飛昇之谷第12章 重見天日第九章 巧得佛寶第七章 洞內乾坤第13章 仗義出手第七章 洞內乾坤第九章 巧得佛寶第15章 再聞巫蠱第四章 逃離隱仙第16章 囂張地痞第14章 英雄救美第十一章 陰陽梭現第13章 仗義出手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16章 囂張地痞第八章 僥倖救人第三章 隱仙門派第十一章 陰陽梭現第四章 逃離隱仙第18章 恭送回家第18章 恭送回家第17章 警局關審第13章 仗義出手第七章 洞內乾坤第14章 英雄救美第十一章 陰陽梭現第五章 飛昇之谷第14章 英雄救美第三章 隱仙門派第一章 佈陣困敵第八章 僥倖救人第18章 恭送回家第16章 囂張地痞第16章 囂張地痞第五章 飛昇之谷第18章 恭送回家第15章 再聞巫蠱第四章 逃離隱仙第15章 再聞巫蠱第一章 佈陣困敵第13章 仗義出手第十一章 陰陽梭現第18章 恭送回家第六章 谷遇異士第四章 逃離隱仙第六章 谷遇異士第八章 僥倖救人第八章 僥倖救人第13章 仗義出手第16章 囂張地痞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13章 仗義出手第15章 再聞巫蠱第四章 逃離隱仙第二章 巧合破陣第四章 逃離隱仙第一章 佈陣困敵第18章 恭送回家第15章 再聞巫蠱第八章 僥倖救人第17章 警局關審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五章 飛昇之谷第18章 恭送回家第二章 巧合破陣第五章 飛昇之谷第七章 洞內乾坤第14章 英雄救美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二章 巧合破陣第九章 巧得佛寶第一章 佈陣困敵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12章 重見天日第六章 谷遇異士第一章 佈陣困敵第六章 谷遇異士第16章 囂張地痞第15章 再聞巫蠱第16章 囂張地痞第16章 囂張地痞第18章 恭送回家第十章 水下秘道第三章 隱仙門派第13章 仗義出手第九章 巧得佛寶第十一章 陰陽梭現第15章 再聞巫蠱第五章 飛昇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