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節 溫生有之初體驗

拎同花園,也就是愛儷園,妝段時間以來直是海卜,人士聚會與商談要事的場所,尤其是股市更加火爆之後,這裡更是成爲了洋商們高談闊論的地方。

哈同是個冒險家,但走出於他自身的精明與遠見,直覺這次股市已經開始過熱,之前已經逐步開始賣出股票,收回資金,尤其是他的南京路已經不如以前繁華,價值下降了許多。

今日的酒會還是老調,不過也聊着幾件南洋的事情。

聊的最多的,也是南洋的金礦問題。

工部局總董麥恩遜也是大資本家。在上海與香港有多處產業,今年黃金價格上漲勢頭兇猛,他直覺的感到投資黃金業會有不錯的收益。

“各位,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組建採礦公司,去南洋開採黃金?我與在南洋的艾森鬆先生是好友,聽他說如果我國能夠支持南華國獲得目前他們所在佔據土地之主權,可以在金礦開採上給予便利。”

哈同卻問道:“華人普遍銀根吃緊。正需要大筆資金,他們自己開採還來不及,怎麼會輕易交到我們手上。”

麥恩遜大笑道:“清國開採黃金多用土法,又需大量人力物力,年產萬兩黃金的礦,除去數千人的工錢與其他支出,每年只能盈利數百英猜。哼,南洋島嶼衆多,大多數島嶼上都有金礦,分散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南洋的黃金開採還是延續着過去的傳統,並沒有多大的改變。這次雖然現了幾個大金礦,但是他們只怕沒有辦法去開採,只能求助於我等。”

“這不是送上門來的好處麼?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我們說不得要投入些資金。”

“這次南洋有位大人物來了上海。我已經與哈同先生聯名去邀請,等會你們就知道了。”麥恩遜故作神秘的說道。

聽說有南洋來的大人物,這些洋商們都抖擻了精神,雖然同樣是華人,但是那裡的華人可不是上海的這幫東亞病夫們能夠相提並論的。

“不知是哪個大人物?那邊多數是革命黨人,只怕與我們沒有任何交誼?那個記者出身的澳大利亞人到是打過交道,難道是他?到的確是個大人物,我們都要端正些,人家可不再是個小記者了。”

羅迦陵在旁邊暗笑,這幫商人果然是善變的臉孔,前兩個月說起南洋時,總是以諷刺與謾罵爲主,比如那邊後面必然要加上些脆髒的詞彙。如今卻變成了大人物,態度都要端正些吧不得要巴結上那邊的關係,忘記南洋的商品給了他們多大的打擊。

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只怕這些商人連婊子都不如,渾然忘記自己早年也是煙花女子,後來嫁給了哈同後家至此,也是她平生所不敢想的。

如今許多洋商都開始轉賣南洋的商品,就是洋人都抵擋不住南洋商品的魅力,商人逐利,這也是人之常情。

這幫洋行即便全部成爲南洋商品的貿易渠道,李秉衡也不準備放過他們,不爲別的,就爲除了外國銀行外,滿清的大量官僚與地主的資本都投放在各家洋行。

許多洋行與滿清的官僚地主都有很深的聯繫,由於雙方的淵源,許多官僚地主尤其是滿清大官都將撥刮來的錢財存放在要好的洋行,數額巨大,這些資金成爲了洋行投資地產、投機股票、投機到把的利器。不讓他們脫層皮,實在對不起受害的中國百姓。

李秉衡站在愛儷園門口,望着門口樹立的哈同與羅迦陵兩人的銅像。嗤笑道:“他們還真把自己當回事,這園子還真成了頤和園不成?我是最見不得的,是南京路給了他們如此富貴,也是我們華人給了他們就會。他們能如此家,我照樣能一句話,讓他們傾家蕩產。

溫生有從未見他如此的尖刻。也知道他最見不得暴戶抖富,所以南洋的那些實業家都很得他的欣賞與支持。

“光華,原來你還沒進去,我正要來找你,杏稱兄與唐少川到了上海。正在杏蒜兄與租界的寓所休息,說要立即來訪問你,我怕他們白跑一趟,便來這裡看看,你果然在此。要不先去見了他們,再來此地?”

李秉衡聽說盛宣懷與唐紹儀來了。大喜過望,便要離去,卻見溫生才望向花園門口的旁路,只見一女子推着自行車前來,將車停了,讓門外的僕人將車放到偏房去。

李平:“原來是竹君來了,我本來想來接你,但另有要事,今日不能在此了。”

兩人共同創立上海最早的一所女子中西醫學堂,又在三泰碼頭積穀倉外今多稼路沂辦上海醫院,關係融洽,李平書更是將她收爲乾女兒。這次也送了輛自行車給她,足見疼愛。

原來哈同通過張竹君來爲前日商團交火之事致歉,希望李平書能夠請動李秉衡出面會晤,消除誤會。

張竹君也認了羅迦陵爲義母。正是因爲這層關係,今日幾人在此碰頭。

李秉衡見她身材高挑,鵝蛋臉。高鼻樑,大眼睛,穿着洋裝,腳下高跟鞋,很是大方得體。

她邊應着,微笑着過來見禮。說道:“既然來了,爲何又要離去?都到了門口,可是有要事?”

李平:“正是,盛”眼睛閹小叮秉衡。

張竹君笑着對溫生有看了看,鵝蛋臉輪廓很是明豔動人,輕輕笑起美麗的脣線,“練才大哥可大好了。竟能走動,實在爲你高興,不過也別勞累,畢竟受了傷身子骨也不如前,今日可是也要進園?”

眼睛也朝着李秉衡望了望,只見他也是朝自己低頭微笑,只覺得此人菡有氣勢,只怕李平書有要事離開,着落在這人與溫生有身上。

李秉衡見溫生有淡淡的微笑着。手卻下意識的伸在風衣內西服袋中。肚子裡一陣爆笑,知道他一直將那塊手錶貼身藏着。

溫生有捏着手錶,感受着表上傳來的體溫,心中也是溫暖,想到自己在四”與她相識,承蒙她的幫助在四川的醫院得以建立,同時也救了自己的命,真不知該如何去報答她。一時望着她明豔動人的臉龐,竟有些說不出話來。

李桑衡朗聲說道:“不如練才便在此做客,代替我等,一應你自己做主便是。”

說着,點頭示意夏才林等人留下保護他,自己與李平書坐着他的轎車走了。

溫生哼哼些納悶,這小子一聲不吭的便將自己丟在這裡,李平,難道我就很擅長嗎?

張竹君見他還是呆呆的站着。望着兩人離去的方向,不禁微微一笑。說道:“練才大哥,不知剛纔那人是誰?”

溫生有搖頭笑道:“這是我兄弟,總好惡作劇,把我一人丟在這裡。怕是要讓我出洋相,我又不懂的洋話。”

想到李秉衡的身份,也就沒有細說。

張竹君莞爾一笑,說道:“沒關係,我可以說一些,便給你做翻澤罷。不知我義母要我邀乾爹出面要商議些什麼事情,難道要我乾爹邀請的便是你們麼?”

“恩,也不知這些洋人肚子裡賣的什麼藥,且去看看便是。”

說話從容不迫,坦蕩瀟灑,只覺的他黑黑的臉更有了幾分岡強。

說話間,張竹君爲他指着路,領他進去。

路進去小溪竹林,亭臺樓閣,又有幾處洋房,大是壯觀,但溫生有向來不愛這些,也就並不放在心上。

“哦,對了,竹君妹子。上次你爲了救我,將隨身的表遺失,這次他們從南洋帶了幾塊過來,我看着不錯,便拿了塊給你,你莫要推辭。戴上試試。”

張竹君知道他走向來坦蕩直率慣的,自己也是開朗之人,並不扭捏。稍一沉吟,便接過去說道:“既是你送的,我便不跟你客氣了。”

說着,又是一笑,將頭低下看那表,只覺得精美異常,比自己見過的洋人女士所帶腕錶更加的精緻與貴氣,忍不住問道:“練才大哥,這表只怕價值不菲吧?”也不敢戴上,有些遲疑。

溫生有本來想學李秉衡說話的口氣。說“這表貴重氣派正能配的上你。”但又覺得自己的性子是說不出這樣的話幕的,黑臉一紅,一老一實道:“這次南洋做出了這手錶。正想着打開市場,所以送來上海,想看看是否有人喜歡,今後也好生產。那促狹的手錶商送出去不少表。便是想有個廣告效應。”

想到李秉衡的不夠義氣,恨的牙癢癢,童心忽起,將這手錶商的促狹細細講了一遍,講那些不明就裡的人拿了手表,哪裡知道正好爲他做廣告,“我看他反正是做廣告之用,便跟他要了一隻,你愛戴便戴。若是不想白白便宜那促狹鬼,便將手錶當懷錶,偏不給他白出工。”

聽他說的有趣,張竹君甜甜一笑。雖然不再是純真少女,但更有幾分成熟女子的甜美,將他的眼睛一晃。

“若真是如此,我便給他做做廣告吧,手錶我白拿了,只能戴了,就每日四處給人看看,也算抵了表的錢說着,清脆的笑聲如銀鈴般在他的耳際響起。

她一路走,也沒細看手錶,直接戴在了腕上,在陽光下一晃,只覺得耀眼無比,笑道:“這廣告還真好做,不用費什麼力氣。

溫生有樂得如此,見她不再追問手錶價值,不由鬆了口氣。

這麼一會兒功夫,已經走到了哈同宴會賓客的大廳門口,羅迦陵笑着迎出來,這位乾女兒很得她歡心。又與上海灘大亨李平書等人關係深厚,今年又與南洋大商人拉上了關係。將生意做到了漢口、重慶,也是能仰仗的。

羅迦陵笑着拉過張竹君的手,眼睛卻望向溫生有,才兩眼便看出這人貌似平丹,卻隱有上位者的威嚴,“不知這位是?”

聽她笑盈盈的望着自己,溫生有正要回答,卻見一人從席中奔出,大聲打招呼道:“溫先生,原來是你,我說是哪位大人物過來。”

那人三下兩下奔到他面前,原來是魯麟上海洋行的經理列拿,兩人的確是舊識,這兩年多有合作。

由於魯麟洋行進口的貨物質量上乘,貨真價實,除了南洋過來的商品,其他的溫生有都走向魯麟洋行代購,也是魯麟洋行的一個大客戶。

其他洋人都站起身來,只見這人黑黑瘦瘦,很是普通,並無氣派,但見列拿跳了出來,想必此人便是南洋來的大人物。

於是這些洋商紛紛站起身來迎接,雙心講毋是個中年人溫生有旦老,並不是那位英俊瀟灑兒門阿十,不由暗暗納悶,但也堆起笑,上前迎接。

“不知這位先生在南洋擔任什麼職位?”一名英國商人用蹙腳的帶有廣東口音的官話說道。

見有人問,溫生有顧不上與列拿寒暄,上前答道:“我在南華並無職位,不好意思。”

那人並不死心,又問道:“那你可是在南洋有產炬的,竟與列拿相識。”

溫生有見他問的好笑,有心戲弄他,說道:“這個麼,我在南洋並無產業,不過是有些許股份罷了。”這其實倒是實話,他名下的產業都在四川與上海等地,只在光華銀行與股份而已。

衆人薦了紛紛訝異,失望也有,連麥恩遜也是臉上不豫,李秉衡不親自來,也不派個重要人物過來,竟然派了斤。這麼不起眼的小角色。

張竹君卻跟羅迦陵說道:“剛纔我在門外遇到我乾爹,還有溫先生等人,說是另有要事,便讓溫先生全權代表前來,讓我說聲抱歉。”

衆人聽得李平書等到了門外卻又走了,一陣的納悶不解,麥恩遜與哈同對望一眼,心想只怕讓溫生有全權代表的那人,想必便是李秉衡。

兩人都是眉頭緊皺,想不出是爲什麼到了門口又要走,想來是有大事生。

那些洋商從未聽過他的姓名,看他不起眼,想必是無關緊要的人物。也就不再着急他,於是招呼着各歸其位。

列拿拉着溫生有坐下,商談起之前的合作事業,魯麟洋行着實是賺了一筆的,又合作在重慶修建了大型碼頭,合股成立了碼頭倉儲公司。

在他看來,溫生有便是他的財神爺,每次都能給他帶幕大筆的業務。

只是前一陣聽說他在四川受了傷。有段時間沒向魯麟洋行提供訂單了。早想着要去拜訪,只是這邊上海的許多華商下了許多機器訂單,又要幫助招募德籍技師與人才,一直不得空。

今日也被邀請來了這酒會,他並不是很樂意,與其他洋行不同,魯麟致力於業務盈利,而不是坑蒙拐騙。看不慣許多洋行的所作所爲。

上海如今有大小四五百家洋行。大半是英國人的洋行,德國洋行就魯麟最大,不過這次魯麟沒有在股市中大顯身手,讓其他洋行恥笑不斷,也讓他分外鬱悶。

不過這些人都不是好鳥,他們對國外廠商採取獨家代理經營,或者聯合起來壟斷市場,或者組織各類洋商聳會,交流情報、研究對策、協調矛盾,操縱上海市場。

而許多的小洋行無本或只有少量資金,通常在黃癰灘附近馬路上某個大樓裡租賃一兩間房間作爲行址。大班都是普通商人,個別的甚至是無業流民,漂洋過海到上海來淘金。他們無力左右市場,經常會倒閉。但在得到喘息之後,他們又會改換門庭,捲土重來。

正是這些害羣之馬,使得許多想正經展業務的洋行很是不爽。

“你好,你就是溫先生?我聽說過你。”西門子洋行的馬丁也擠到這邊說到。

得知他是西門子洋行的上海經理後,溫生有笑着說道:“還要感謝你們,你們在四川給了我們很多的幫助,鐵路工程師斯奈德和我是好朋友。他也多次提到你,相信我們的合作會更加的愉快。”

三人都會心的笑了起來。

其實所謂的西門子洋行,不過是西門子在中國的分公司而已。

甲午後《馬關條約》的簽訂。各國獲得在中國開設工廠特權,上海洋行抓住時機,立刻向棉坊、機器、造船、造紙、菸草、食品、公用、航運、金融、房地產等領域投資。

而隨後西方壟斷資本集團不再滿足在華洋行的中介和代理,搶灘上海直接設立自家的銷售機構和生產機構。

如口o7年。亞細亞火油公司在滬成立機構,以大量贈送煤油燈、煤油爐和月份牌方式自行推銷媒油等產品;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開設的卜內門洋行;美國杜邦化工壟斷集團開設的恆信洋行;德國顏料壟斷集團開設的德乎洋行;比利時七家鋼鐵公司開設的鋼鐵聯合公司;德國的西門子洋行等等。

不過象英國的亞細亞與卜內門遭到了南洋商品的重點打擊,尤其是煤油、純鹼、硫酸、農藥、化肥等暴利商品。

所以這幾家洋行的頭腦們對南洋很是反感,並不像德國洋行一樣,與對安熱情的攀談,而是在一旁生悶氣。

“不知李博士近日會否到來?”麥恩遜試探着問道,他的中國話到說的很流利。

聽到今日邀請的貴客原來是那位年輕的領袖李博士,這幫洋人都驚的楞了。

溫生有笑着站起來,拱手答道:“不知今日請我們來是爲了何事?李先生說了,凡是我都可以做主。”

衆人頓時爲之譁然,看似謙遜的人居然說出了這等狂妄話語,一斤。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居然可以全權做主,實在是太不把他們放在眼裡,立時有些羣情激憤起來。

第548節 德國投降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155節 好消息第189節 一定要打痛荷蘭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466節 德國公主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519節 恐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346節 引進外資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181節 軍費誰來買單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578節 西里西亞大公與新沙皇第202節 龐大的國內市場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163節 華族後人第272節 南華艦隊要去南美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節 傀儡覆滅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566節 二戰開始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160節 深山仙蹤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509節 香港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500節 三國殺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121節 極盡憤怒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512節 徐錫麟很難熬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505節 美國的選擇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557節 巴黎奧運會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169節 日本人的暗殺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278節 合成氨技術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338節 瘋狂擴軍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311節 陰謀下的湖南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155節 好消息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122節 上帝沒有保佑荷蘭人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
第548節 德國投降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155節 好消息第189節 一定要打痛荷蘭人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236節 令人畏懼的戰列巡洋艦第414節 戰爭前夕第188節 登陸伊裡安島第511節 讓日本更加亂一些第466節 德國公主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519節 恐嚇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三節 鎮南關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346節 引進外資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181節 軍費誰來買單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578節 西里西亞大公與新沙皇第202節 龐大的國內市場第526節 海軍戰略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174節 發列強的財第163節 華族後人第272節 南華艦隊要去南美第446節 爲了德意志帝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節 傀儡覆滅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327節 東京大海嘯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513節 死亡音樂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566節 二戰開始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160節 深山仙蹤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509節 香港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500節 三國殺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121節 極盡憤怒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150節 三巨頭密室會議第512節 徐錫麟很難熬第341節 戰爭動員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505節 美國的選擇第139節 股災前的佈局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557節 巴黎奧運會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169節 日本人的暗殺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278節 合成氨技術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556節 條約簽訂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338節 瘋狂擴軍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531節 西北民族問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203節 向華北與東北滲透的關鍵第550節 普魯士王國第175節 總理內宅中的迷信活動第396節 西疆北疆第143節 鍋鏟與糞叉齊飛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536節 坦克與石油第277節 歐洲的謠言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311節 陰謀下的湖南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155節 好消息第227節 匯豐倒閉前的暗戰第337節 唐努烏梁海屠殺第122節 上帝沒有保佑荷蘭人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