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節 文化名片

爲了慶賀 忱年新年到來,梅芳自導自演的戲曲影片《奴愕…學》和《天女散花》在京上演。

這幾年梅蘭芳聲名鵲起,使得京劇國粹越的興盛。

李秉衡授意英雄電影公司爲梅蘭芳好好的支了招,使得兩部電影成色提高了不少,就連他也忍不住在上映前帶着家人看了兩遍。

雖然他這“審閱”有模有樣,到是的確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作爲後世過來人,對這電影是熟悉的很的。各種拍攝手法也能娓娓道來。

他很是欣賞梅蘭芳,別的不說。就是將這京劇拍成電影,他這創新意識與膽魄,卻是不凡。

胡是梅蘭芳的兩部電影在南京上映。他也特意趕來過來。由於在北京出了滿堂彩,他是是興沖沖的,想要在南方打開市場。

李秉衡網聽得他到,便邀請他來了家中做客,招待之餘不免閒聊

番。

梅蘭芳見他禮賢下士,想想自己不過是個戲子,並沒有分毫的其他神色,三臉誠摯,心下到是感動不已。

“工商業的繁榮,必定引文化消費**,國人的精神與文化也需要引導。電影也好,京劇也好。都是文化手段,不說京劇是國粹,就是電影,也有它的獨到之處,必定流行於世界。”

梅蘭芳侃侃而談,說到了點子匕,引得李秉衡頻頻點頭。

“不錯,曉華梅蘭芳字,能想到將京劇與電影結合在一起。足見智慧見識。能依託電影這一新興之物,爲京劇行推廣教化,實在是了不得的創舉。”

見他毫不吝嗇溢美之詞,梅蘭芳卻並沒有得意忘形,反而謙虛的一笑,“總理謬讚,不過是一時興起,滿足好棋之心罷了。”

“這電影一物,固然是新東西。但是這瓶子,可是能裝不同的酒。在中國,爲中國酒,在京劇,爲京劇酒。”

梅蘭芳略一思索,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曾經見到李秉衡在報紙上提到的過電影的定義,其中說到電影是一門可以容納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的綜合

想到電影這門新興藝術將來的遠大前途。不禁動容。

“京劇在我國頗有根基,尚能成文化主流數十載,如果讓電影承載京劇的長久不衰,那是最好。”

的確,現下國人也沒有什麼多的娛樂,就是聽聽戲。

除了夜總會與茶館等處,高檔精神消費也沒有什麼其他的。

在歐洲,歌劇經久不衰,不是沒有道理的。

但是,京劇,作爲曾經的社會各個層次都喜愛的精神消費,卻在後世逐漸消亡。

如何能讓中國的國粹能夠煥新的神彩?

未穿越前,李秉衡是鐵桿的歌劇迷,曾經津津樂道,但是他後來才知曉,他不過是個僞歌劇迷,他所喜歡的那些歌劇無非不是加入流行元素的現代歌劇。

比如韋伯的《貓》,以及《巴黎聖母院》等等,那些純粹的古典歌劇,雖說聽着還可以,但說不上癡迷。

中國的古典音樂但是沒有衰亡。但是卻不如西洋音樂那樣的走紅世界。

如果現在就加以引導,興許將來的世界會出現中國古典音樂流行潮流也不一定。

相比京劇、相聲、評彈等曲藝。中國的古典音樂明顯具有極強的殺傷力。

讓洋人來聽京劇,那是根本就摸不着頭腦,還要詫異中國人爲什麼這麼癡迷。

中國十大古典名曲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振問答胡茄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除了《夕陽蕭鼓》目前述沒有完全定型,其他都已經廣爲傳唱,有着各種不同的流派,每一曲子都衍生出不同的派系來。

李秉衡當然清楚《夕陽蕭鼓》其實就是後世聞名於世的《春江花月夜》,這是一著名的琵琶傳統大套文曲,明清早已流傳。

他也在民間找了不少大師,爭取將這套名曲能夠早日整理複製出來,不管是絲竹合奏也好,全套琵琶也好,都是中國古典藝術的精髓。

“京劇也要求變,求新,像碗華將京劇以電影的手法流傳於世,這是大善。別的不說,電影拷貝可是能夠將音容笑貌都流傳於世,甚至一代代傳承下去。哪怕數百年後,我們的經典之作也不會失傳,因爲我們將他們記載了下來。”

梅蘭芳當初正是有這個想法,這下可是找着了知音,略微有些激動。

“想想我堂堂中華,失傳的文化,丟失的經典何其之多,要是早早就有唱片與電影就好了。”

梅蘭芳見他有些悵然,知道他是個真正的文化人,不說這些年盡心保護古蹟,關心文化傳承,近些年更是滿世界的追討流失在外的文物。

李秉衡當然爲此煩心,向英法兩國追討文化藝術品並不順利,甚至是多有阻礙,讓他惱火不已。

“我始終記着要找回經典,是想要告訴國人,老祖宗的璀璨文化不能丟。若是現在我們不努力,國寶找了回來。將來還以,女化要革新,要求有不斷的適應甩小制流,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當年閉關鎖國的屈辱歷史,告訴了我們,文化指引民族前路,要大膽走出去。吸收世界文化主流長處,不斷的推陳出新,與世界文化共同進步,纔是大善

當年要不是閉關鎖國,使得中國的文化得不到外界文化的啓迪,農耕文化得不到外界的酵,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信奉叢林法則的西方工業文明摧毀中國的傳統文化。

京劇也好,古典音樂也好,書法,國畫以及其他種種,都應該吸收西方的精華,不斷的尋求突破,適應於時代。

後世西方的音樂、歌舞劇、電影等等文化,在中國大行其道。很是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而中國的傳統文化就連許多精華之處都保不住。

要是中國的文化能夠走出國門,在全球摧城拔寨,成爲中國的一張名片,那該多好?

走在倫敦、巴黎,甚至是紐約等地街頭,聽到的中國古典音樂與流行小調,看的是中國的電影與戲劇,欣賞中國的書法與國畫,捧讀的是中國的文學作品,加上家裡吃用的都是”那是多美讓人神往的日子。

仔細想想,現在能夠走出國門的。不是沒有,除了中國電影,還有中國古典音樂導流行小調,還有就是中國功夫。

唱唸做打是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也是京劇表演的四項基本。

“打”則指的是武功。戲曲演員從小就從這四個方面進行練培養的,雖然有的演員擅長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當以做功花旦爲主,有的以武打爲主武淨。但是要求委一個演員必須有過硬的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才能充分揮作爲歌舞劇的戲曲藝術表演的功能,更好的表現和刻畫戲中的各種人物。

梅蘭芳手底當然有真功夫,雖然他在打上不出彩,但是也是有點三腳貓的,提到功夫,當然也是略知一二。

“中國功夫,不僅僅是搏擊術。更不是單純的拳腳運動。它注重內外兼修,可是民族智慧的結晶

梅蘭芳鄭重其事的樣子,讓李秉衡更是篤定,中國功夫不但塑造“俠。的精神,而且還與中國傳統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許多中國武術高手都是品德高尚之人,便是這個道理。

在後世,中國少林功夫也是民族傳統文化的體現,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武文化”。

中國功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養氣之說,同時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靜致柔,釋家的禪定參悟,從而構成了一個博大精深的武學體系。

中國功夫講究網柔並濟。內外兼修;既有網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內涵,蘊含着先哲們對生命和宇宙的參悟。

想到自己年少時,就對武俠獨特的情結,不禁暗自笑。

中國功夫的神秘面紗:七大拳系,詭秘的暗器,武學的種種境界,獨特的武林江湖,中國人獨有的武俠情結以及所衍生的武俠文化。

由於後世獨特的政治環境,中國功夫湮滅了大部分的精華,只是在李小龍出名之後,中國功夫纔開始包裝,推向世界,但也有譁衆取寵,亡羊補牢的味道。

這個時候開始保護中國功夫,並且精心培植,不但可以強勁一個民族的體魄,而且還可以壯大一個民族的心靈。

最爲關鍵的,還是文化的推廣,征服世界。

改變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除了實力,還需要文化上的影響力。

如果光是靠着一堆心明星全世界的露皮肉與淫邪,那個國家即便經濟再強大,也是無用。

“我最近正煩心呢,荷蘭女王馬上就要到訪,安排些什麼賞心悅目的娛樂節目。京劇果然是國粹,但是人家指定是聽不懂,根本就是在難爲人家。”

李秉衡見他不接話,漫不經心的說道:“想着武術表演,會否有人說我們粗魯好鬥,在國際上已經有這個名頭,這不是讓人坐實麼?。

“請人家看電影麼,語言不通。雖然有幾部是有英語、法語等多個。版本的對白,但是卻是不能公然放給外國君主看的。”

他隨意的說着,嘴撇了撇,表情甚是難看。

梅蘭芳忍俊不禁,知道他說的是《鴉片戰爭》等三部電影,放給來訪的荷蘭女王看,不是在打人家的臉,同時還在挑釁英法等國麼?

再說武術表演,目前國內有多個武術團體可以擔當重任,只是不適合。

李秉衡一直在猶豫,到底該安排哪些節目,總得讓人家到中國來看到一些有中國特色的東西,尤其是中國文化。

吶年,霍元甲和被稱爲精武四傑的陳公哲、陳鐵生、盧姊昌、姚蟾伯等人,在上海創辦“精武體操會”舊舊年改名爲“精武體育會。”

李秉衡上臺後,仿照精武體育會的經驗,在全國推廣武術團體。

後來在舊年創辦了中國武術協會,目前是風生水起,全民習武。

凡是上學的學生,不聳是哪個年齡…必須要學習滿定課時的武術且武術將會酌情曉四子劍的考評之一。

實在不行,就讓一羣小娃娃表演童子功吧。

這倒是個好辦法,外國人也能少些扳扯。

中國武術協會同時也致力於中國後備役建設,爲國家提供有強勁體魄與搏擊技巧,有着堅強意志力的兵役人員,這是一項善政。

可是許多習武者逐漸都接受了部分的軍事練,行動都有軍人之風,頂尖的高手也大部分在軍中。

讓這些人來表演武術,明顯不適合。

若不是李秉衡不想武術成爲後世的“舞術”他還真想找些花架子。

梅蘭芳仔細思索半晌,想着李秉衡對他親厚,也不顧忌旁的 直接建議道:“荷蘭女王來訪,這是頭等的大事,開國至今的頭一遭,確實要好生操辦。既不勞民傷財,又能讓對方滿意而歸。當有些別具匠心之處,才能收到奇效。”

說着,用那白蔥似的手指上下翻飛比劃道:“辦個書法展與國畫展,尤其是繪畫,世界是相通的。

荷蘭女王耳濡目染西洋繪畫。想必對中國國畫也是有興趣的。再掛些古時名家真跡,更加妥當。聽說歐洲王室皇室都以收藏中國古董爲樂,其中就有不少是國畫真跡。”

“再來個古典音樂演奏會,仿照西洋成例,期間加入些西洋音樂點綴。也能看出我們是花了心思的。”

音樂無國界,這點李秉衡當然是瞭然於胸的。

再帶威廉明娜女王逛逛聞名於世的中國園林,讓對方感受一下中國的建築文化,感受一下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想必也足夠顯示中國的熱情招待了。

“對了,我怎麼忘了,民以食爲天,飲食文化,不也是文化?中國的美食,也是聞名於世的。”

作爲有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它的飲食文化與烹調技藝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國燦爛文化的結晶,把這個忘了,倒是一大失策。

數千年來,中餐積累了精湛的烹調技藝,僅烹調的操作方法就有:燒、炸、烤、恰、熘、燉、爆、編、薰、滷、煎、餘、貼、蒸等近百種。從而形成了各式各樣、千差萬別、風味各異的採系和品種。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國約有各式菜餚一萬多種,隨便選上幾十種。就夠荷蘭女王吃得樂不思蜀。

想到後世在國外,中式餐館幾乎遍佈世界各地。並且這些中餐館常常是賓客滿座,應接不暇,生意十分興隆。

這也是一張中國文化重要的名片,而且不用費心去琢磨推廣。

既然表演武術有賣弄武力之嫌,那麼請你來大吃大喝,英法那幫老鬼子們應該說不出什麼來了吧。

這次威廉明娜女王來訪,已經讓英法兩國極爲不滿。

現在協約國不斷的向中國與南華施壓,就是想要逼迫兩國接受目前亞洲的這種格局,想要將亞州的局勢控制在壓兩國的崛起。

荷蘭與中國的關係不斷的升溫,沒有與南華過去的那些宿怨,也沒有需要避諱的地方。

加上荷蘭資本在中國的不斷投入,使得兩國之間的關係不斷加深,荷蘭女王這次來訪也是正當其時。

眼下中國是在分化孤立英法,在國際上不斷的尋找助力,荷蘭這樣的國家雖然弱小了些,但是卻也是老牌列強國家。

瑞典王儲夫婦已經初步決定將在今年出訪中國,挪威那邊也有這方面的意思,加上已經明確表示想要來中國訪問的西班牙國王,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在提高。

除了西班牙國王,還有不少國家的高層都希望藉着感謝中國在西班牙流感這場災難中傑出貢獻的機會,想要來中國訪問。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遠近,都要通過高層互訪來奠定基礎,中國的強國地位也需要通過外國君主與元的訪問來得到認同。

如何開一個好頭,當然讓李秉衡費盡思量。

送走了梅蘭芳,他還在不同的琢磨這個問題。

剛剛步入 咄年,中國可是有不少的大事。

在眼前的,除了接待荷蘭威廉明娜女王一行,便是與英美的談判。

如今英國佬是怨恨滔天,當初以爲爲日本張目,既是保全日本。也是在打壓中國與南華,不想卻是掉入了陷阱。

目前日本與中國

南華集團依然處於敵對狀態,雖然雙方都被壓制,找不到大打出手的機會,實際上卻是對日本極爲不利。

中華聯合艦隊的封鎖,使得日本難以得到外部的補給。

英國與美國已經多次抗議,多次嚴正交涉,甚至百般威脅。

但是南華出面硬抗了下來,明確表示與日本之間的糾紛,不希望兩國介入,爲此不惜一戰。

想要捏軟柿子麼?

得意忘形的英國佬還真以爲自己是世界霸主,美國佬還真以爲自己是準世界霸主,未免也欺人太甚了。

不給點顏色看看,難道真的要等到 嘔,年嗎?

第465節 漁翁得利第257節 香港是我們的國土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512節 徐錫麟很難熬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294節 賣國階級第281節 南華擴軍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529節 終於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313節 圍攻都督府第240節 幣制改革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464節 以直報怨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521節 峰會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六節 盜墓世家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529節 終於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298節 阿薩姆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176節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57節 香港是我們的國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408節 金融掌控者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一節 安慶起義第539節 工業援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八節 血戰伐木場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244節 槍爆頭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254節 屠殺令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五節 圍殲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362節 鴉片交鋒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20節 世界級金礦的發現0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470節 美國有公主嗎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
第465節 漁翁得利第257節 香港是我們的國土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468節 英國人發招了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534節 訪問歐洲第209節 又有什麼賺錢行當?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512節 徐錫麟很難熬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二節 人才荒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294節 賣國階級第281節 南華擴軍第153節 壞人湊齊了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四節 洗衣機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238節 洋行之王?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529節 終於第299節 打開南美市場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313節 圍攻都督府第240節 幣制改革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464節 以直報怨第355節 “四川”超級戰列艦第416節 施裡芬計劃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380節 對俄作戰方略第521節 峰會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574節 帝俄的暗流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148節 年輕而瘋狂的國家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節 潛艇的處子戰第368節 國有與私有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六節 盜墓世家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六節 遊園會第315節 五省邊防第517節 日本娼妓第332節 外蒙局勢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405節 暴怒的沙皇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156節 死到臨頭還想發財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529節 終於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242節 給英國人點顏色看看第298節 阿薩姆第403節 巴伐利亞親王第437節 鬼子增稅了第223節 地下金庫疑案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406節 要塞要塞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553節 地震後的殺戮第176節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57節 香港是我們的國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408節 金融掌控者第474節 左右逢源第256節 澳門的全新一頁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一節 安慶起義第539節 工業援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八節 血戰伐木場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244節 槍爆頭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六節 暗算小鬼子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112節 大白艦隊第254節 屠殺令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五節 圍殲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362節 鴉片交鋒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20節 世界級金礦的發現0第549節 和談的前提第212節 列強的資本輸出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470節 美國有公主嗎第263節 無恥的意大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