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節 改組同盟會?

幕國在加勒比海的勢力已經根深蒂固,雖然壞沒有對南部九”形成絕對控制,但是仍然將整個美洲看作他的勢力範圍。

門羅主義是肥年出現的,當時門羅總統在致國會諮文中宣稱:美國將不干涉歐洲列強的內部事務或它們之間的戰爭;美國承認並且不干涉歐州列強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和保護國;歐洲列強不得再在南、北美洲開拓殖民地;歐洲任何列強控制或壓迫南北美洲國家的任何企圖都將被視爲對美國的敵對行爲。

美國初步提出“美州是美淵人的美洲”的口號,實際上,宣佈拉丁美洲屬於美國的勢力範圍,不僅是歐洲列強,即便是南華,也不能公然攻打南美國家,這涉及到了美國的底線。

之前美國忙着與英國在南美地區角力,南華忽然插了進來讓美國開始感到迷惑。

南華與大哥倫比亞三國在經濟上開展合作,這倒沒什麼,但他們同時與南美三強保持密切關係,如今更是將矛頭對準秘魯,讓美國無法接受。

南美三強與英國有着千絲萬縷的聯桑,智利更是親英分子,美國正在努力消除英國對這些國家的影響,爲此與英國關係冷淡。

英國支持智利向南華轉讓阿里卡與塔克納,也包藏了禍心,那就是破壞南華與美國的關係。

美國並不是看不到這一點,所以這次陳友仁赴美,讓美國國會忐忑不安之餘,希望南華能夠作出合理的解釋。

“只要美國能夠說服美州國家不再對南華的商品進行貿易保護,並且讓秘魯安置境內華人,向中國與南華道歉並且賠償,那麼我們願意接受貴國的調解。至於我們與智利等國的合作,是基於資源開採以及工業合作方面的,並不涉及其他。”

陳友仁開門見山,他明白與塔夫脫沒有什麼好隱瞞,直接說出李秉衡想要達成的目的,其實這樣讓美國也好下臺,歸根到底,南華還是爲了華人問題。

“我們與哥憐比亞等國合作,也不過是想得到礦產開採全。至於在軍工方面的合作。不會針對任何國家,相信富裕強大的美洲更加符合美國的利益。”

“我們希望與這些國家發展關係,希望他們能夠善待境內的華人,僅此而已。”

塔夫脫微笑着說道:“是的,我們真應該譴責那些殖民主以及吸血鬼。不是嗎?他們只知道無休止的從美淵索取,而不知道付出些什麼,看看他們在美州數百年有沒有建設,沒有。美利堅合衆國人民是憑着自己的雙手奮鬥,用生命去捍衛。最終纔有今天。貴國願意在南美洲發展經濟,進行開發,這沒有問題。而且我也能保證在美國境內的華人目前已經極大地改善了待遇,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華人問題會得到妥善解決的。”

“噢,當然,在英屬圭亞那,今年仍然有華工輸入,那裡仍然有上萬華工爲他們從事種植甘蔗等工作。”

“另外,還有那個罪犯的國家。希望他們不要使用華工纔好,那裡到處都是瘧疾與病蟲,向那裡繼續輸送罪犯有是正確的

塔夫脫所說的罪犯的國家是指法屬圭亞那,那裡自從跳年的奴隸制度廢除以後,種植園的產量,從來無法配合法國的加勒比海殖民地。本地的工業幾乎崩潰了。在大約相同的時間,法國決定減少監獄的費用,將受刑人移民至圭亞那,貢獻殖民地的發展。

約有與萬多名罪犯在頤年到目前爲止被送到這裡,雖然有許多流放的罪犯熬過了惡劣的環境,但是許多人都死於瘧疾和發燒,讓這裡成爲

塔夫脫這是在試探南華,也是在暗示。

如果南華真的只是爲了解決華人問題,爲美洲的華人移民謀取福利。那麼必然不會放任英國與法國繼續進行華工僱傭。

這將是個核心問題,由於華工的優秀,使得世界各國在大開發與戰爭年代首先想到的便是華工,這也將成爲南華與英法等國的核心矛盾

南華爲了緩解美國的用工荒。可以進行販奴交易,向美國出租爪哇人奴隸,但是南華不會向英法等國輸出爪哇奴隸,送把柄到人家手裡。

這也就使得將來南華必定會因爲華工問題與英法產生糾紛,按照南華一貫鐵血的作風,結果不言而喻。

他指出英法有其實英國仍然在使用華工,這就使得陳友仁不得不就此事表態,既然你要追究秘魯,那麼也應該要追究英國。

塔夫脫也在暗示,幕裡南兩旁的土地,掌握在南華手中要比掌握在英法手中讓美國安心。

陳友仁臉上保持平靜,看不出有情緒波動,但是已經盤算開來,英屬主亞那與法屬圭亞那同樣有着豐富的鋁礬土、黃金與鑽石,加上豐富的森林和水力資源,盛產大米、蔗糖、水果與菸草等作物,李秉衡在蘇里南放上一個師的兵力是有所圖謀的。

在與荷蘭交接時,荷蘭人故意使了個陰招,將荷屬圭亞那與英屬圭亞那之間有爭議與擱置的領土擴大化轉交給南華,拍屁股走人。 他們想着這裡將會成爲一個爛攤子,毫不知情的南華必定會承受英國人的怒火,因爲興沖沖的南華迅速的在美國組建了華橋武裝,進入了爭議領土,保衛邊疆。

而李秉衡則更是“傻乎乎”的向這片地區增派人手,美州洪門也派人向這裡活動,驅趕了“非法侵佔”這裡的許多印度人後裔與黑人。

這已經引起了英國的極大憤慨。接連向南華提交了外交照會,李秉衡裝作毫不知情的將責任推給荷蘭。聲稱當初交接時便是如此,具體還耍讓英國、南華與荷蘭三方再次的展開磋商,商議爭議地區的歸屬。

李秉衡卻是知道,爭議區蘊藏着豐富的石法以及鈾礦和硬木資源。有便宜不佔不是他的風格,他還要感謝多此一舉的荷蘭人,實在是太配合了。

方面與英國在扯皮,一方面卻加大了對這些個地的佔領與控制,使得英國毫無辦法。

英國慫恿智利向南華轉讓原屬秘魯的領土,並且支持南華向秘魯發出領土要求,一方面是挑撥南華與美國的關係,另一方面也是想分散南華的注意力,給點甜頭南華,希望可以在圭亞那的土地談判中有所讓步。

“滿清政府軟弱無能,放任英國掠奪子民前往環境惡劣之地從事種植,必將受到懲罰。不將國民當作國民的國家政府,國民也不會將它當作國家的政府,早晚會起來推翻它。”

聽到對方不動聲色轉換了話題,塔夫脫也不說破,笑着說道:“不知道貴國目前形勢如何?昨天報紙刊發了貴國宋教仁先生的文章,他呼籲救國人士齊集上海,商討中國未來可走之道路辦法,並且呼籲滿清皇族內閣下臺,讓立憲人士與革命人士組建民主政府。”

這的確是大事件,同盟會第一次發出了聲音,不再躲在地下,代表着同盟會從此將走在明處,肩負起領導民主革命的重任。

宋教仁同時呼籲同盟會人士齊集上海,商議改組同盟會,並且電告李秉衡、徐錫麟與秋謹等在南華身居高位的同盟會、光復會以及其他黨派領導人,希望他們可以站出來領導草命。

這無疑是在標新立異,因爲之前在澳門集會的革命黨人與立憲派還未盡散,不少人就在澳門安心發展勢力。聯絡海內外,準備圖謀下一場起義。

這些人都是支持黃興領導革命的。其中也有部分擁護孫中山,但是由於黃興與湖北湖南革命黨人以及立憲派中人關係良好,他們主張由黃興爲首,在武漢或者九江等地發動起義。

宋教仁此舉得到了黃興的默許,但是其他人並不理解,一向看不慣宋教仁的汪精衛在報紙上駁斥了宋教仁的另起山頭,認爲他沒有資格與能力號召改組同盟會,並且認爲他提出的讓同盟會在明面上活動對同盟會有危害。

“一旦讓滿清知道我們在新軍中的會員,那麼勢必要引起騷亂,之前的努力全部白費。

汪精衛從昨天到今天,一直在黃興耳邊數落着宋教仁,不過黃興卻一直沉默不語。

“改組同盟會,他是想怎麼改,他當同盟會魁首,還是讓那李光華或是徐伯稱當家作主,到時你將置身何處?”

到時將置身何處?

黃興喃喃念道,“誰有能力領導革命便爲雄,那李光華等人確實有才能,能治理一國,而我等,依然疲於奔命,奈何不得滿清。如今看來,當年之爭,誰對誰錯?”

胡漢民在一旁拍着桌子說道:“我決不承認,要不是當時李光華等人利用我同盟會,在南洋竊取我等之成果,靠着同盟會的名頭聚攏革命精英,他們怎能有今日之成就。不。這是同盟會的成就,改組同盟會。那是不是我們都要去南華當官。他李光華肯不肯讓位?”

這話句句誅心,說得黃興心驚肉跳,前後幾年他們這派人與南華那邊的爭執與糾紛,一路風風雨雨,貌合神離的合作,歷歷在目。

“對,要不是他們在背後摯肘,我們革命早就成了,當初我們拿下鎮南關,何等風光,廣西指日可下,雲南旦夕可平,可恨那李光華小人。居然說動中山先生求穩,一穩穩到了被打出廣西。廣州起義,我們幾乎就要成功,但是後續無力,我們已經有與滿清正規軍事決戰的能力,只是武器彈藥與糧餉依然不濟的緣故。現在有立憲派士伸合作,要糧餉有糧餉,要人有人,革命以我等爲尊,奈何竟要懇求那李光華來領導?可笑!”

汪精衛慷慨而談,神情肅穆。一臉幕氣,彷彿李秉衡與宋教仁等人徹頭徹尾的小人,並且狼狽爲奸。國家多難,正要他們這樣的精英站出來解救民族危亡,捨我其誰。

自從與立憲派達成一致,準備在長江流域發動幾省革命後,汪精衛等人便躊躇滿志,希望一舉覆滅滿清,建立民主政府,成爲開國元勳,將來成就未可知也!

但是宋教仁在上海的聲明無疑是另起山頭,認爲革命絕對不像黃興等人想象的那麼簡單,”口蔣到了古憲派的支持,但是將來革命成功後革命愛人將只兒帖 斤小階級的利益?

毫無疑問,政府權力都將把持在立憲派手中,但是宋教仁每次這樣的言論都會遭到汪精衛等人的攻擊。認爲這是在破壞同盟會與各地方勢力的關係。

在他們看來,各地立憲派的中堅人物地主士伸與資本家紛紛加入革命陣營,將來是革命黨人的天下,雙方各取所需,各安其職。

要是讓南華的革命黨人來主導革命。汪精衛等人有自知之明,萬萬無法與他們競爭。

自從南華崛起後,許多華人都深爲南華是華人所建之國而揚眉吐氣。並且因爲南華在全世界範圍內的保護華人舉動感動不已,更是爲南華對列強國家的強硬而深受鼓舞。

李秉衡、徐錫麟以及秋謹等這樣的革命黨人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他們每一個人在國內的聲勢都直追孫中山與黃興,要不是國內一直宣傳李秉衡等人都是同盟會與光復會員。聽從孫中山的領導,滿清政府與立憲派人也多有壓制輿論,甚少報道南華的情況,只悄聲望早就蓋過了孫中山與黃興。

聽說宋教仁號召李秉衡與徐錫麟等人站出來號召革命,滿清朝廷嚇得衆皆失色。

同一時間,李秉衡發佈了重要講話,大部分的南華國民包括部分在上海安裝了收音機喇叭的地區都聽到了他的聲音:拍拉圖指出,節制和審慎是政治家的美德。然而這一切,必須以對公民權利的尊重爲基礎。否則,節制和審慎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一旦進入現實利益博弈領域,基於人的叛逆心理,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歷史證明,朝野失去信任,缺乏坦誠的對話機制,缺乏民權的救濟機制,在情緒化的民主浪潮中,政治改革方案設計的種種小心翼翼,很有可能會帶來更大的危機,在這裡。我要指出所謂皇族內閣的保守以及導致的危害,它將使得上下離心,全國不再對如此專制與腐敗之政府報任何的信心。

《欽定憲法大綱》妾於“君上大權”的舊條,還規定皇帝有權頒行法律、黜涉百司、設官制祿、宣戰議和、解散議院、統帥海陸軍、總攬司法權等。立憲的結果仍然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合一。君主依然是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的龔斷者。可以隨意錄奪臣民權利。

宣統初年多次驅散請願代表,假意將預備立憲九年改爲五年,無時不刻不在拖延,妄圖繼續保有專制統治。雖宣稱於明年開國會,但去年皇族內閣這一騙局,使得明年國會已無開辦之必要。

以滿人王公貴胄與官僚世家爲首的專制之官僚資產階級不除,中國永無民主之日,鄙人再次鄭重告誡以上人等,認清當前之形勢,中國不能再任憑你們專制腐敗下去。

我等願意於上海一行,與全國精英人士商討救國之辦法,望清廷王公大臣們好自爲之,勸清帝退位,和平組建民主政府。

此時已是臘八,略有過年的氣氛。上海各地也熱鬧不少,聽到收音機裡這番講話的人不在少數,頓時如春雷滾滾,震動了柚們的耳膜,讓他們迅速鬧騰起來,並且向四周擴散。

南華再內一片歡騰,這表明南華高層終於下定決心要解決中國問題。他們的根都在大陸,都在那片故土。讓那片土地實現民主共和,人民自由,是他們的長久以來的心願。

宋教仁在前,李秉衡在後,迅速的將中國的形勢推向了風口浪尖,各派人物紛紛屏息斂氣,靜待下文。

滿清政府發表聲明駁斥了李秉衡對預備立憲的橫加指責,並且對南華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爲感到極爲不滿。要求李秉衡與革命黨人劃清界限。不支持革命黨人的活動。

同時滿清密探開始在上海興風作浪,搜捕革命黨人,通輯宋教仁等革命領導人,不過讓他們感到萬分無奈的是,這次革命黨人將集會地方改爲崇明島,那裡可有着南華的軍艦保護,到那裡去抓人,不是送死嗎?

不過明面上滿清政府張牙舞爪,但是背地裡讓載詢親自到坤甸去詢問李秉衡對此事件的迴應,載詢臉皮厚,又跟李秉衡打過交道,是最好的選擇。

如今之際,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要是南華真的打了過來,北京城都要被對方攻下來,到時候王公大臣們就不是那麼好過了。

出乎意料的是,李秉衡的講話並沒有引起全國的響應,只有江蘇、淅江、廣東、雲南、四川以及西康的諮議局支持李秉衡的講話,呼籲清帝退位,由民主人士組建民主立憲政府。

這詭異的一幕讓滿清貴胄與反動集團看在眼裡,頓時大鬆一口氣,看來不但革命黨人之間有內鬥,連立憲派都出了分歧,有了不同的聲音。正好讓他們自己去窩裡反。

時局忽然亂了起來,人心也亂了起來,又有誰能看得清楚,前方路走的輕鬆呢?

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第425節 狡兔三窟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第169節 日本人的暗殺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338節 瘋狂擴軍第439節 英國海軍的難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280節 自掘墳墓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568節 宣判爾等死刑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505節 美國的選擇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176節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542節 阿富汗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一節 巨人的肩膀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515節 曼德勒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521節 峰會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442節 中亞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296節 無恥的封侯封王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518節 審判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231節 又是一記重拳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八節 荒原之花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548節 德國投降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425節 狡兔三窟第244節 槍爆頭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六節 輝煌勝利第202節 龐大的國內市場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476節 重逢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208節 兄弟情深
第342節 瘋狂大借款第425節 狡兔三窟第171節 去上海的股市吧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455節 俄國革命第364節 中華元的首戰第169節 日本人的暗殺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338節 瘋狂擴軍第439節 英國海軍的難題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七節 落淚的海軍第569節 滅日計劃第280節 自掘墳墓第447節 懺悔的威廉二世第288節 暴利時代0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568節 宣判爾等死刑第258節 繼續訪問越南第306節 武漢起義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五節 拼命打法第303節 巴爾幹軍火買賣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142節 暴民們的地獄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505節 美國的選擇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331節 蛙跳戰術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176節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559節 道威斯計劃第542節 阿富汗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420節 東線大勝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一節 巨人的肩膀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515節 曼德勒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521節 峰會第219節 驚天大劫案第442節 中亞第561節 世界性災難第146節 合成氨與聯合制鹼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三節 我們的海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296節 無恥的封侯封王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518節 審判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231節 又是一記重拳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八節 荒原之花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548節 德國投降第528節 地震前兆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425節 狡兔三窟第244節 槍爆頭第370節 外交勝利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五節 寶藏猜想第524節 此消彼長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319節 袁世凱的焦慮..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六節 輝煌勝利第202節 龐大的國內市場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562節 混亂的格局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267節 奴隸販賣(0)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八節 瓜分軍艦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262節 銀塊本位制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四節 海盜重寶第564節 懷蛇的農夫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476節 重逢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208節 兄弟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