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一節 巨人的肩膀

花旗銀行於創立96年後,終於在今年遷入位於華爾街55號的前美國海關大樓,成爲真正的華爾街銀行業的又一巨頭。即便摩根並不這麼認爲,並且他的老對手哈里曼也難得的與他意見一致。

“您的那位中國朋友聽說正在全世界的收購渣打銀行的業務,不知道你的財團有沒有在裡面插上一手。想必答案是肯定的,我想您一定不會放過渣打銀行處於低谷期這個好機會,更何況您還在倫敦時與他們的競爭想必還讓您記憶猶新。”約翰.D.洛克菲勒整理着脣上的濃密鬍鬚用不緊不慢的語調對約翰.皮爾龐特.摩根說道。

摩根用略帶高亢的嗓音在喉嚨中發出笑聲,“我之所以跟他們合作,不僅是爲了他們在通用電氣上展現出來的實力,而且我看中那幾位中國人的潛力。”

“實力?天哪,多麼可笑的笑話。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有實力了?難道是那些應該被徹底掃進歷史博物館的豬尾巴嗎?噢,上帝啊,我想您的收藏品位沒有那麼差吧。”摩根那龐大的藝術品與古玩等收藏品王國一直讓哈里曼等人頗爲嫉妒,“聽說您的那些超大收藏室裡的東西已經讓你花了5000多萬美元了?哦,天哪,我真不敢相信如果我這麼做的話,我父親會用什麼樣的鞭子來抽打我。”

“聽說中國人往你的收藏室裡又添了不少好東西,你該不是爲了這個而看重他們吧。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我只能說您已完全被您那收藏慾望所迷了眼睛,中國人的藝術品從來不需要用錢購買,你們說呢。”皮埃爾.塞謬爾.杜邦對德弗蘭國際投資公司的後臺是李秉衡相當清楚,也對最近光華銀行與聯合碳化物等公司的大動作心生警惕,對劉廣拓與李秉衡的印象並不好。

“呵呵,是嗎?”摩根挺着大肚子樂呵呵的扶了下單片眼鏡,“李先生髮明的胰島素無疑是個好東西,很多人都從中受益,相信我這麼說你們沒有人會反對。他們所控制的幾家公司資產雖然才數千萬美元,對於你們來說不值一提,但是不要忘了他們中國人的身份。我對中國人能取得這麼高的成就很感興趣,通用電氣那個小公司不過是試着跟他們玩玩而已,況且我還等着今年的諾貝爾獎會不會史無前例的落在中國人身上。”

在場的幾位大佬紛紛默不作聲的抽着菸斗,想着自家的發家史。

與羅斯福關係密切的約翰.D.洛克菲勒用沙啞的嗓子說道:“說到中國人,最近德國的那位皇帝聽說正在會晤中國特使,準備邀請他們加入到美德同盟中來。之前羅斯福先生已經初步同意,現在想看看中國人的態度。我想,目前的確不是輕視中國人的時候。之前退回庚子賠款給中國讓他們派遣留學生這個議案你們不都支持嗎?”

“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由於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的影響取回最大的收穫。詹姆士校長的話的確有道理,通過吸引中國留學生來造就一批爲美國從知識和精神上支配中國的新的領袖,無疑對將來的美國是有利的,而且他們的市場也對我們完全開放。”皮埃爾.塞謬爾.杜邦對中國的發展潛力與需求市場持看好態度。

“聽說南洋那邊最近有派出了龐大的留學生團隊,真搞不懂那些中國人哪來的那麼多錢。而且那幾個島與那個腐朽的政府完全不同,他們沒有一個人派去日本,大部分的人都到了美國與德國。難道他們也是看準了三國同盟會成功?”

“你們說三國同盟會成功嗎?”摩根擦了把額頭上的汗,胖的人總是比較容易出汗,又想到劉廣拓提到的家用空調,心想或許比水牛公司製造的那些昂昂作響的空調更加具有嘗試的可能。

大佬們議論紛紛,都發表了不同的看法,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目前的中國的確可以作爲一個結盟的對象。

晚清時期的中國儘管積貧積弱,但畢竟是一個地大人多的大國,各國在考慮世界格局時都不能忽視它的存在。德國就想拉中國建立中德美三國同盟,意在壓倒英日同盟。

20世紀初,世界局勢動盪,各國都在尋求盟友。英國爲保住它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被迫放棄孤立政策,於1902年1月與日本結盟。歐洲強國德國爲應對時局的進一步複雜化,決定尋求與其他國家聯合,共同對付英日聯盟。

經過反覆考慮,德皇威廉二世選中美國。他與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頻繁交流,探討建立聯盟事宜。羅斯福也察覺到新崛起的日本是美國潛在的威脅,主張擴大聯盟,吸收中國加入,形成中德美三國同盟。

“歐洲最強國爲德國,亞洲最大國爲中國,如果再加上美洲最富國美國成立三角同盟,對世界和平必有偉大貢獻。”摩根對德國皇帝的這句話很深以爲然。

“自從中國人出了化學家李後,許多人對他們的印象改變了許多。能夠誕生這樣的科學家的國度,想必不會再是上世紀那樣的愚昧到要與全世界開戰的野蠻國家。”

誠然,李秉衡所做的努力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國的國際形象。當時許多國家,包括大國領導人對中國的印象都來自報紙。而他在對世界十多家報紙注資後,使這些報紙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帶着偏見看中國,有時也會發表一些中肯的意見。

德國皇帝最近不僅樂衷於建立三國同盟,而且也對派到南洋的考察團發回的報告投入了強烈的興趣。

報告上說自從李秉衡這位科學家使用科學在南洋幫助一些華人富商開始進入近代工業後,那幾個島上的變化短短一年半改變了許多。包括與西門子合資的企業在內,這一年半時間使得與復興公司相關的投資保守估計已經接近五千萬馬克。鋼鐵、冶煉、石油、造船、機械甚至軍工,已經初步的形成規模。

不僅報告上的數字讓威廉二世略微動容,更重要的是報告上列舉了一些對方所擁有的先進技術,在軍事上的野心,這讓他喜上眉梢,可以預見不僅中國,又一個可以拉攏的對象正在發展壯大。

由於對方龐大的財富引起了荷蘭殖民者的眼紅,復興公司已經將大部分的產業轉移到了英屬東印度與還沒有實際主人的婆羅洲。並且雙方目前矛盾不斷,土著也被荷蘭人挑撥不斷騷擾那裡的中國人。

“他們的軍火聽說相當先進,我們的重炮工廠幫助他們建起後,他們已經用最快的速度開發出了性能超過我們的重炮。而且他們的步槍等幾種槍械在南洋與拉美已經賣出了十餘萬支,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我看他們與中國的革命黨將來必定有所圖謀。”總參謀長施裡芬肯定的說道。

“哦?那幾個島地理位置重要,資源又豐富,即便我們得不到,最好也不能一直在英國跟荷蘭的手裡。”威廉二世提到英國的殖民地時總是一肚子的氣,尤其是荷蘭這個小國都佔據着一片膏腴之地,每年可以從哪裡搜刮數億荷蘭盾。

“最近他們提出希望能夠援助一批大學教授與軍校教官,陛下,您看如何?”

威廉二世對這個擁有強壯胳膊的小蟲子又多了些興趣起來:“是麼?哈哈哈,一家公司擁有兵工廠就已經夠讓人震驚的了,他們居然還想建軍校?滑天下之大稽,實在荒謬。要不是那位科學家已經做出的一些成績,初次聽到我一定以爲這是一羣瘋子提出的要求。即便是中國的那個醫生孫先生都沒有提出過這麼無理的要求,他們想做什麼?要整個東印度羣島?不要說英國佬,荷蘭人都不會容忍他們。回絕他們,不要跟他們一樣發瘋。”

保羅.馮.興登堡與德國的工商界大佬們關係良好,組織下語言,搖着手說道:“之前幾家公司已經幫助提供了一批教授與學者前往東印度,並且他們呼籲與對方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這裡麪包括西門子、萊因金屬、克虜伯與蔡斯等多家公司。”

“據說他們的工業能力讓我們的大資本家們紛紛抱以期待,並且我國的幾家企業與對方正在多個方向進行合作的可能進行探討。”

小毛奇則從多方面論證這個小夥伴將來能在南洋對英國與荷蘭兩國造成威脅:“一旦他們要求在東印度羣島建國,將牽制兩國在遠東的兵力,並且對方已經有一個師的部隊正在訓練,師長漢斯是我們的老朋友,許多我國的退役軍官在那支軍隊中服役。他們的造船聽說也很有新意,我們的考察團正在進行進一步的核實。”

“一個師?漢斯當師長?他們要這支部隊幹什麼?幫那個醫生訓練用以革命的嗎?不不不,這將影響到我們的三國同盟戰略。”威廉二世連連揮手道。

“聽說他們準備在婆羅洲那個無主之地恢復蘭芳共和國,不知道您聽說過沒,那個近乎笑話但又統治了那個大島達上百年之久的中國人建立的民主國家。從法理上說,中國人選擇在那裡復國的確合情合理,只要他們能夠應付荷蘭人的鎮壓。從他們表現出的工業能力來看,似乎有成功的可能性。”

威廉二世的手尚在空中,聞言站了起來哈哈笑道:“的確應該給荷蘭人找點麻煩,看來,我們應該答應他們的請求。不,給他們派最好的教官,讓他們儘快把軍校建立起來。還有,從我們的大學裡面挑一批人出來幫助他們培養對德國有好感的精英。要快,立即辦,我等着看荷蘭人的好戲。”

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521節 峰會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一節 鐵血手段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322節 南方攻略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362節 鴉片交鋒第551節 和平了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158節 美洲華人要用槍炮說話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395節 殺俘第442節 中亞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240節 幣制改革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495節 百家論壇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137節 英國人的動向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415節 焦土政策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193節 偷襲巨港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297節 崖山之後無中華第285節 西康建省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四節 尊嚴與愛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一節 鐵血政權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476節 重逢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三節 孫先生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189節 一定要打痛荷蘭人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105節 餘波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281節 南華擴軍第552節 關東大地震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二節 初具規模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
第314節 江浙獨立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九節 錫業大族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516節 北方四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五節 土着問題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521節 峰會第130節 座談論道第418節 給協約國灌毒藥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一節 鐵血手段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322節 南方攻略第284節 資本的積累第362節 鴉片交鋒第551節 和平了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233節 順便陰一下美國人第107節 日本人的野心第431節 給中日關係添把火第120節 屠殺與報復第158節 美洲華人要用槍炮說話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339節 民族政策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395節 殺俘第442節 中亞第366節 贖回路權第440節 強弩之末的俄國第265節 爲民族而戰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305節 舊金山協約第239節 華資銀行的大動作第134節 西藏乃是重地第240節 幣制改革第462節 爲黃金而隱忍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204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443節 最後精彩的東線第428節 美妙的戰爭財第495節 百家論壇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247節 重現漢唐榮光第229節 英國佬照樣扔進黃浦江第137節 英國人的動向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二節 轉移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二節 攀枝花第415節 焦土政策第543節 我們來了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117節 意想不到的發展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三節 西門子的坑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八節 虞洽卿第145節 英國人想兩手抓第193節 偷襲巨港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295節 通貨膨脹第486節 琉球海戰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節 舞龍第297節 崖山之後無中華第285節 西康建省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四節 尊嚴與愛第488節 我們贏了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一節 鐵血政權第544節 參觀大英博物館第541節 工業援助之前提第514節 登陸臺灣第476節 重逢第493節 七子之歌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四節 禮物第318節 外圍襲擾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四節 憶舊年第365節 反擊從金融開始第386節 來自美國的力挺第353節 農業現代化第172節 南海,我們的海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506節 婊子養的國家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三節 孫先生第558節 非洲眼熱第3章 產業規劃 第十節 胡家第454節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189節 一定要打痛荷蘭人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第105節 餘波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281節 南華擴軍第552節 關東大地震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二節 初具規模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