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節 法國人的困境

擊國公使康德凡經海討自只的渠道瞭解了中英秘密談種心用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國也必須要作出選擇。

曾經列強國家一致瓜分中國的時代結束了,這點從大英帝國的態度上就可以看的出來。

英國希望憑藉自己世界霸主的身份與地位,重新取得在華利益領先優勢,這點他們很有信心。中國離不開大英帝國的支持。

大英帝國到底走出於什麼原因這麼快的就與中國政府談妥了一切,這尖在是讓康德摸不着頭腦。

雖然袁世凱急流勇退。短命的中華帝國瞬間崩塌,與中華民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也是早晚的事情,法國也做好了與中華民國政府就建交進行長期的艱難談判的準備。

可是英國佬動作之迅速。讓康德意識到的確應該儘快地與中華民國建立外交關係,而不應該用舊的對華政策繼續下去,這樣的話,對法國並沒有好處。

一向在對華問題上緊跟英國的康德立即將所有情況向國內彙報,希望法蘭西共和國可以在埋頭建設與擴軍的同時,將目光從歐洲暫時的轉移到東方來。

在國內的授意下,康德立即謀求與中國外交部的接觸,並且進一步展開談判。

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南京政府並沒有刻意的去隱瞞,相反,與日本的談判雖然早已展開,但是卻一直嚴格保密。

日本絕不會輕易交出旅大,也不會交出南滿鐵路,這就使的東北大開發要打折扣,可是。南京政府只能選擇暫時的安撫日本,以避免兩線作戰。

日本對趁火打劫很感興趣,尤其是在國內經濟持續低迷的困難時期。

最近日本國內對華動武的意見得到了廣泛的支持,他們從甲午戰爭以及日俄戰爭中得到了足夠的好處,當然想再一次的通過賠款等戰爭紅利來找到走出經濟低迷的辦法。

只是國防軍表露出來的戰鬥力自及一往無前的攻擊決心讓日本人感到震驚與重視,爲此他們派出了大量的軍事情報人員,想要進一步瞭解發生在中俄之間的這場局部戰爭。

李秉衡不介意將與日本的談判一直拖下去,等到一戰爆發了,日本只能選擇暫時的讓步,如果是原本的歷史,說不定小鬼子還要得寸進尺,可是現在,日本的經濟在多年的策劃與部署下,已經跌入了深淵,只能指望發戰爭財來走出困境。

在這樣的情況下小鬼子想不讓步也不行,旅順與大連可以保留,但是南滿鐵路一定要贖回。日本在鐵路沿線的勢力範圍與各項特權都要收回。

這一點,當然要建立對俄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以及進一步的軍事威懾上,不然,憑小鬼子的秉性,只怕只有用戰爭手段,才能讓他們乖乖就範。

即便開戰,李秉衡也在所不惜,與沙俄的戰爭可以暫時休戰,一戰將使得老毛子無法顧忌東線,沒有拿回的故土,還有機會收回,等幾年也無妨。

雖然目前批判他窮兵默武的聲音此起彼伏,愈演愈烈,但是他依然故我。

與沙俄的戰爭使得國防軍的整編速度加快,最重要的是,軍事工業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良機,正是在戰爭的刺激下,大批的與戰爭有關的工廠開辦起來,並且迅速的形成產能。

當初民自政府建立之初。他便通過大規模的整軍備武來刺激軍事工業,兩年多下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不管是政府直接投資的國有企業,還是民間投資的私有企業,都呈幾何倍數猛增。

馬上就要一戰了,奧匈帝國已經在準備斐迫南大公訪問薩拉熱窩。也就是說,不出意外的話,一戰就要開打。

歷史依然沿着固有的軌跡發展,中國影響不到歐州局勢的進展,這使得李秉衡放下心來。

一戰開打,對中國的軍事工業可是個利好消息,因爲過去的兩年多中,中國將主要精力都傾向於軍事工業以及重工業上面。

如果是在和平年代。這樣的側重毫無疑問將使得整個國民經濟嚴重失衡,最終走向不可知的的步,或許是衰敗,或許只能推到重來。

到時候,他們就會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李秉衡長嘆一聲,靜靜的坐在椅子上,端起了茶盞,石清霜爲他砌的茶總是清香怡人,讓他能有片刻的安靜,能不受打擾的深入思考一些

題。

這樣的思考並不勞累,天馬行空,不受拘束,不然的話,那活的可就太累了。

昨天石清霜在爲他梳頭時找出了幾根白頭髮,讓他生出了繼續哀嘆,不知不覺來到這個時空已經7年多了,自己也步入而立之年,未老

他一直在透支着自己的生命,只是想到肩頭的責任深重,未來面對的風雨無數,不得不抖擻精神,繼續他的種種打算。

目前最大的障礙英國人終於被搞定,雖然他們沾沾自喜。以爲撿了便宜,但是,事實會證明,用英鎊來支付所有欠債,並且是在戰爭爆發一年後開始支付,將使得他有足夠“剛間來佈局阻擊英飲。使得場借款變成了投機。??”

到時候朱爾典只怕哭還來不及,過去英國借給袁世凱的鉅額款項大部分都流向了有利可圖的各個工業領域,而南京政府承認這筆借款的同時還另外再借了旦四萬英傍,這其中雖然部分用於收購津浦鐵路等用,但是大部分都將用來發展中國的軍事工業,來發戰爭財。

這樣一來,就等於用英國人的錢來發戰爭財,而所借的錢只需要還當初所借的一斗左右,因爲囤積的戰爭物資升值與英傍貶值,使得從這筆借款中得到的收益喜人。

由於中華元並不受到認可。以及中國目前實行的金融儲備手段,中國的國際支付主要是美元與英傍,用升值的美元來阻擊貶值的英傍,更是大有賺頭。

而且,中華元的貶值將會不受影響,沒有副作用,使得中國的出口進一步的得到刺激,參戰國可不需要出口,他們需要進口,大量的進口,從中國或是其他地方。

這正是李秉衡作出讓步,儘快與英法等國建立外交關係,開始正常交往,並且在貿易上互相給予諒解的原因所在。

與暫時的隱忍相比,現實的利益更令人動心,香港也好,租界也好,將來總有收回的機會。

法國公使康德滿以爲南京政府會在談判上作出讓步,就像對大英帝國那樣,可是,他卻錯誤的估計了當時的局勢。

陳友仁並沒有像對待朱爾典那樣對待他,這代表着南京政府的立場,那就是並不“過分熱情”的對待法國。

陳友仁明確向康德提出了交還廣州灣以及在華租界的正當要求,法國是感同身受南華近幾年的強勢崛起,加上一個。正在崛起中的中國,沒有理由向這個二流國家低頭。

“別忘了,貴國將廣州灣租與我國羽年,還請貴國政府在84年之後再來談這個問題吧。”

康德無刪瓦賴,擺出了一付不理不睬的架勢。

其實對於法國來說,廣州灣已經不再重要,若是能以此退步來換取中國政府在其他方面的讓步,還是值得的。

可是持這種看法的人在法國並不受歡迎,大部分人還是認爲無須向中國這樣的弱小國家低頭。

法國近幾年一直在全力備戰,來自德國的壓力使得他們幾乎喘不過氣來,爲此他們加緊向殖民地按刮,其中就包括了越南。

越南的煤、鐵、磋灰石以及有色金屬,使得法國格外的重視這裡,近幾年來南華對越南經濟的衝擊讓法國頗爲警慢。

南華的各種商品充斥着越南市場,即便法國進行了貿易保護,但是南華產品的價魔物美以及沿海走私的盛行,使得這種保護變得徒勞。

法國的殖民機構腐朽不堪。大部分被收買,除了少數頑固不化的“愛國分子”沒有人願意擋自己的財路。

由於越南本身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在文化上也無比接近,所以中國對越南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甚至超過了滿清時期。

越來越多的越南人渴望中國可以幫助越南結束法國的殖民統治,中國是亞洲第一個實現民主政治,實現獨立自主的國家,所以他們將希望寄託在了中國身上。

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國對中國以及南華的敵意可想而知,也愈加的加以防範。

陳友仁認爲,如果能夠迫使法國認識到首先的讓步會換取中國政府的最大寬容,那麼法國或許會結束目前的對抗狀態,認真地思考廣州灣的得失。

影響中法關係的重要因素還是在於中國與德國的關係,毫無疑問,一旦法國與德國開戰,那麼中國必定會傾向於德國。

這是目前的不利之處,但是陳友仁在設法將這個不利之處變爲有利因素。

“請公使先生注意言辭,不要將前清與民國政府混爲一談。我再次重申,我國政府不承認任何前清政府與貴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更何況,貴國至今沒有承認我國。我國正是希望得到來自貴國的友誼,所以珍惜雙方的關係,沒有強行收回貴國在我國無理存在的租界與祖借地,希望貴國正視這一現實,從兩國的長遠關係出發,作出正確的選

“法蘭西共和國是世界民主共和的潮流興起者,爲民主共和政治在世界的傳播作出了貢獻,我國能夠脫離專制統治,加入到民主共和的陣營。希望貴國能看到我國的進步,給與理解與支持。”

陳友仁見到康德聽到自己強行收回租界與租借地時表情極其不自然,又補充了一段。

康德冷笑道:“法蘭西帝國當然願意認真考慮與貴國的友誼,但是,請先生您首先解釋貴國強行沒收所以俄亞銀行資產的行爲,並且,請您詳細解釋貴國關於東方匯理銀行的一系列不公正對待。”

他所說的俄亞銀行便是所謂的華俄道勝銀行,舊舊年與雖一家俄法合資的銀行 北方銀行合併。改稱俄亞銀行,中文名稱不變。

華俄道勝銀行走近代中國第一家、…呈一一家由清政府官方與外資合辦的銀行。賊年。傲堡萬國商務銀行與法國霍丁銀行、巴黎荷蘭銀行、里昂信貸銀行、巴黎國家貼現銀行等合資成立道勝銀行,註冊資本沏萬盧布,總行設在聖彼得

同西方其它許多金融機構一樣,道勝銀行的成立也是華俄道勝銀行爲了爭取與中國簽定各種鐵路建設合同,操縱和控制中國的鐵路建設。

清廷政府也意識到完全由外資壟斷我國的鐵路建設,於己不利。因此同意此要求。出資勸萬兩白銀,合勵萬盧布,聯合組成華俄道勝銀行。

每次法國人都要拿這個問題來做文章,南京政府早在南北對峙時就開始打擊華俄道勝銀行,並且在於沙俄全面交惡之後沒收了該銀行在南方的全部財產,而南北統一後,更是取飾了該行在中國的營業權,徵收其全部資產。

“根據沙俄政府頒佈的《華俄道勝銀行條例》規定,華俄道勝銀行有權代收中國各種稅收;有權經營與地方及國庫有關的業務;可以鑄造中國政府許可的貨幣;代還中國政府所募公債利息;敷設中國境內鐵道和電線等項工程。這些都嚴重侵犯了中國國家銀行的主權,我國政府堅決不能容忍這樣的銀行繼續存在。另外,我國目前與沙皇俄國處在戰爭狀態,華俄道勝銀行作爲沙皇俄國侵略中國的工具,當然要予以取締,其所有財產,當然在充公沒收之列。”

康德勃然大怒。卻並沒有咆哮,額頭青筋直跳,狠狠喘了口氣說道:“那麼,貴國是希望俄羅斯帝國進行正式宣戰嘍?”

聽到對方用這一點來威脅自己,陳友仁啞然失笑。說道:“昔從尊便,沙皇俄國是否要向我國宣戰,這是他們的權利,我國無權干涉。想必威廉二世會很樂意聽到這一消息。”

康德被狠狠地噎了一下,忍不住一陣紅一陣白,臉上像開了染坊,由於法國與俄國都在不斷的擴軍,德國很有可能會出於打斷兩國擴軍備戰計哉而提前找藉口開戰,這是與英國等協約國的一致認同。

所以,中俄開戰後,協約國甚至強行壓制了沙皇俄國向中國宣戰的意圖。德國很有可能會利用這一契機,將中國與南華拉入同盟國,並且以此爲藉口全面宣戰。

歐戰,很有可能從亞洲搶先開始,然後演變爲世界大戰。

協約國還沒有做好開戰的準備,德國擴軍備戰速度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意料之外,英國甚至沒有囤積戰略物資,因爲他們並沒有意識到戰爭可能會就在眼前。

英法等協約國成員都認爲目前有辦法控制中俄戰爭,使得德國無法找到藉口提前開戰。他們最理想的是在三到五年之後,完成擴軍備戰之後,再來上一場大決戰。

絕對不能是現在,那樣的話,說不定中國政府會漫天要價,提出讓人無法接受的要求。

真是可恨。如果不是那幫該死的德國人,驕傲的法蘭西共和國用得着受這些黃皮猴子的要挾嗎?

中國政府的態度極其不友好,多次駁回了法國關於華俄道勝銀行與東方匯理銀行的抗議,比如沒收華俄道勝銀行資產。

雖然華俄道勝銀行的支配權在俄國人手裡,但是法國銀行界擁有這家銀行的大半股份。中國政府沒收的,等同是法國銀行界的財產。

而且,華俄道勝銀行先後向滿清政府借出高好千多萬法郎的款項,如今這筆債務去向誰討?

中國政府以取飾華俄道勝銀行之後,其所發行的鉅額紙鈔全部予以廢除。爲了避免中國民衆因此而蒙受損失這個藉口,沒收了全部華俄道勝銀行在華資產。並且以清理華俄道勝銀行資產爲名,凍結了所有與華俄道勝銀行有業務往來的洋行與外國工廠、外國公司的資產。

這種霸道行徑引起了英、法、俄三國的一致聲討,中國政府的手段嚴酷,動作之迅猛讓他們心有餘悸。

而中國政府很有可能將這些財產全部充公,用來兌換中國民衆手中的紙鈔。並且返還銀行賬目上所記錄的中國人存款。

中國政府委實大賺了一筆,而且,之前在國際金融股市上做空華俄道勝銀行股票。想必也是他們所爲。

“華俄道勝銀行其中大部分是我國銀行界資本,想必,法蘭西共和國沒有與貴國發生戰爭關係,貴國是願意將這些財產無償返還的嘍?”

陳友仁微笑着答道:“如果貴國願意將廣州灣交還給我國的話,我國政府願意返還法蘭西商人的正當財產。”

康德吹鬍子瞪眼睛,又發作不得,眼下的確不是發火的時候。

他也清楚。要想辨明白這事是不可能的了,因爲中國政府很顯然的在拿廣州灣做文章。

“那麼,先生。您是否願意就東方匯理銀行目前的困境談談您的想法呢?”!~!

..

第160節 深山仙蹤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187節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137節 英國人的動向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291節 大殺器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節 傀儡覆滅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376節 帝制風雲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126節 不能放過荷蘭人第199節 關稅問題(0)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五節 爪哇糖王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160節 深山仙蹤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191節 先發制人是爲霸道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374節 詭異的政府繼承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530節 賑災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八節 英國人的態度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496節 復仇第244節 槍爆頭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374節 詭異的政府繼承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400節 兩線作戰(0)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一節 巨人的肩膀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357節 外交戰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200節 南華民主共和國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126節 不能放過荷蘭人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552節 關東大地震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
第160節 深山仙蹤第546節 海上伏擊第555節 華盛頓的爭吵第187節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六節 山雨欲來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三節 檳城張家第137節 英國人的動向第114節 地頭蛇的心思第310節 漢口前線第190節 伊裡安查亞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291節 大殺器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節 傀儡覆滅第497節 能源佈局第376節 帝制風雲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196節 打仗是爲了賣武器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316節 定計川藏第126節 不能放過荷蘭人第199節 關稅問題(0)第538節 鐵礦石更令人發狂第392節 收回東交民巷第404節 南華志願軍第132節 我們的農業也瘋狂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五節 爪哇糖王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第161節 別後訴衷腸第490節 堅持到1921年吧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160節 深山仙蹤第472節 沙皇脫困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560節 經濟危機第191節 先發制人是爲霸道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節 戰略籌備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317節 漢口失陷第374節 詭異的政府繼承第243節 漢口喋血第530節 賑災第481節 反人類就要反的徹底第499節 文化名片第482節 誰來拯救日本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八節 英國人的態度第391節 暴風雨前的遠東第576節 無恥的暗殺第571節 抗議與譴責無效第206節 民族工業復興的號角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五節 銀行第496節 復仇第244節 槍爆頭第373節 共和不宜中國第383節 西伯利亞鐵路第343節 對外國銀行的又一重擊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329節 南方來的好消息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二節 捲菸重來第374節 詭異的政府繼承第359節 白山黑水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340節 東三省振興計劃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398節 鐵路通車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七節 紫檀木之戰第400節 兩線作戰(0)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一節 巨人的肩膀第232節 平安夜打雪仗第469節 新加坡總督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五節 科學管理第320節 馮國璋的心思第270節 新加坡大海戰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七節 軍校之議第289節 數錢到抽筋第357節 外交戰第180節 重工業是這樣煉成的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430節 陰雲籠罩的日本第419節 接收德國殖民地第200節 南華民主共和國第388節 非洲落腳點第241節 英國入侵蘭芳的起源第126節 不能放過荷蘭人第110節 大族往事第552節 關東大地震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477節 沙皇特使第533節 檳榔嶼之夢第230節 草莽英雄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369節 罷工與屠殺第372節 洗錢啦洗錢啦第525節 好戰必亡第166節 是戰或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