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節 中近東烽火

同樣的錯誤不會犯兩次。那樣的話,未免太過於愚蠢。

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紳士們,當然明白是哪裡出了問題。

他們被欺騙了,而且被騙了七八年,一直沾沾自喜的以爲,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可是,連傑里科等人都不得不歎服,德國人的忍耐性與表演的真實性。

“也許,就到此爲止了,他們最後的招數已經使完,等待他們的,依舊是漫長的黑夜。”

得到了美國繼續增派4艘戰列艦到英國確切消息,傑里科感到暫時的心安,只要有美國人那恐怖的造艦能力在,德國永遠都無法贏得這場戰爭。

這是在防範德國公海艦隊可能的海上決戰,如果英國主力艦隊落敗且損失慘重,那麼公海艦隊可以持續蠶食對方,然後徹底的獲得海上主動權,整個戰爭格局將會被改變。

美國自認爲不是公海艦隊的對手,所以他們一直沒有參合海上決戰的可能。

他們在過去只是大量的支援了反潛力量,如今。美國終於要動用他們的戰列艦了。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現在德國公海艦隊已經在主力艦數量上超過了英國主力艦隊。

根據目前的狀況來看,一旦在海上決戰失敗,那麼憑藉英美兩國的造艦能力,至少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夠重新擁有一支大艦隊,這還是在德國沒有大規模騷擾的狀況下。

到時候,只怕整個世界都要依賴美國,而美國,能夠承擔這個重任嗎?

說不定會有野心勃勃的國家,重新看到同盟國獲勝的希望也不一定,比如憤憤不平的土耳其。

也不能怪土耳其歇斯底里的嚎叫着聲稱要反抗,協約國不等戰勝德國,以及和平條約簽訂就開始貪婪的索取奧斯曼帝國的領土。

上個月初協約隊佔領伊斯坦堡各區,建立了協約政府。

極端無恥的法國將軍德斯佩雷模仿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進入該城的樣,騎着白馬進城,象徵着奧斯曼對這個帝國城市的統治權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這個鳥人的表演,的確有模有樣,不過,正在白馬上得意洋洋的鳥人卻被人一槍打爆了頭。

土耳其軍中可是有不少狙擊好手的,他們無一例外都有來自南華的好老師。

李秉衡並沒有全部的撤走之前在土耳其的棋,而是讓暗棋繼續發揮作用。

等待時機,讓土耳其製造些混亂,或許能夠給德國些幫助。

協約國制定計劃,將安納托利亞東部各省合併成一個獨立的亞美尼亞國。法隊進駐東南部的西利西亞。希臘和意大利提出了競相爭奪安納托利亞西南部的要求。意大利軍隊佔領了馬爾馬里斯、安塔利亞和布爾杜爾。

上週希臘軍隊在伊士麥登陸,並朝安納托利亞內地進軍,劫掠村莊。屠殺土耳其居民。

“協約國的政治家們似乎背棄了美國總統提出的十三點原則,贊成那些在秘密條約中所制定的和在他們的秘密野心中所包含的舊帝國主義觀點。他們是想徹底的滅亡我們,沒有聽到英國執政怎麼說嗎?他說土耳其不應該繼續存在下去了。”

凱末爾憤憤不平的說着,的確,他很惱火,他的軍隊被解散了。

去年年底他返回君士坦丁堡與李秉衡會面,正值協約國艦隊開始集結,準備駛進博斯普魯斯海峽。

而後來協約國艦隊果然如願以償,打開了這道海峽,鉅艦大炮重新開始耀武揚威。

這一情景以及英、法、意軍隊對這座城市的佔領,給凱末爾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他決心驅逐他們。

凱末爾開始和一些經過挑選的朋友們開會,制定拯救土耳其的政策。在這些朋友中有福阿特和奧斯曼海軍英雄勞夫(奧爾巴伊)。福阿特駐過安納托利亞,對那裡的情況瞭如指掌。他和凱末爾一起制定了以安卡拉爲中心的安納托利亞民族主義運動的計劃。

在安納托利亞許多地區,土耳其人已經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稱他們自己爲護權協會,並組織半軍事性的部隊。他們開始和地方非穆斯林發生武裝衝突,顯示他們也許不久也會如此反抗佔領軍。

由於害怕出現無政府狀態,協約國敦促蘇丹在安納托利亞恢復秩序,這對凱末爾來說是個機會。

首相推薦凱末爾,說他是一位忠誠的官員。可被派往安納托利亞任第三軍團督察長。

“這個職位,對於目前的土耳其來說,完全沒有任何的主導作用,我能做些什麼?老師,告訴我,我改怎麼辦?”

看着坐在對面一聲不吭的沈春華,凱末爾有些急躁,他太需要權力,需要儘快的擁有屬於她的力量。

“李先生曾經答應過我,土耳其不應該消失在歷史舞臺,他會不遺餘力的幫助我們。我相信他的話,但是,我需要儘快,儘快!”

“凱末爾,你應該設法爭取首相授予你特別廣泛的權力,包括授權你在全安納托利亞頒佈命令,並下令各省總督必須服從。你要得到總督們的服從,然後是效忠,逐漸的統合力量,打造屬於你的勢力,伺機而動。”

對於沈春華的話,他向來深信不疑,在過去的十多年中,華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無私而真誠,不求回報,只是因爲同情土耳其人民,懷着一顆與強權鬥爭的心,默默的爲與強權鬥爭的土耳其等國家付出幫助。

現在歐洲的戰爭已經與土耳其無關。凱末爾只想土耳其能夠獨立,能夠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應該說,忠於凱末爾的軍隊是土耳其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他們當初大部分都受到過南華教官團的訓練。

“這次李總理爲你們提供了一批軍械,只要你下定決心要爭取獨立與自主。也願意在將來繼續爲你們提供援助,希望你們能夠戰鬥到底。”

凱末爾曾經請求李秉衡干預協約國對土耳其的瓜分,顯然協約國的野心在沒有得到滿足之前,不會顧及任何人的阻撓。

希臘與意大利甚至聲稱他們不歡迎東方兩強的元首到他們的國家訪問,實在是囂張無比。

“我已經徹底的看透了,只有起來反抗,土耳其民族纔有明天,我們不要做亡國奴。”

凱末爾斬釘截鐵的說着,緊皺的眉頭,以及沒有來得及搭理的鬍鬚,讓他看起來略微滄桑。

“還有,我想知道,建立土耳其共和國,李先生能夠給我們什麼樣的幫助,還有,李先生需要我給出怎樣的回報?”

沈春華就是比較喜歡對方的坦率,不用拐彎抹角的說話。

“在巴統的12號碼頭,中國人的倉庫裡,有着一批軍械。6萬支步槍。500挺機槍,各式彈8千萬發,還有輕型火炮217門。在將來,只要你的軍隊能征善戰,相信熱愛和平與自由的華人慈善家們會樂意購買土耳其共和國發行的國債。不管協約國怎樣干涉與施壓,都無法打消李先生幫助土耳其實現獨立自主的願望。李先生希望將來能夠與您領導的土耳其共和國簽訂戰略同盟條約,只是,他希望,將來土耳其能夠與北部伊朗一道抵制帝國主義在中近東的影響力。”

凱末爾瞬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將來土耳其將會依賴於中國,但是卻沒有辦法與中國直接接壤。將來中國希望土耳其能夠奪取部分北部土耳其的土地,將東部邊境拓展到裡海邊上。

目前中隊還駐紮在大不里士地區,去年成立的阿塞拜疆共和國並沒有飽含這塊土地,但是中國也不打算將這塊土地交給伊朗。

19世紀下半葉,英、俄攫取了在伊採礦、築路、設立銀行、訓練軍隊等特權。1907年,英、俄兩國相互勾結劃分了在伊的勢力範圍:北部屬俄國,南部屬英國,中部爲緩衝區。

中國當初繼承了沙俄在伊朗的勢力範圍,之後又與復辟的帝俄分享,更是將大不里士地區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難道,中國是想要將這塊土地作爲中國的飛地?

想必,中國是希望土耳其能夠幫助中國看守這塊土地,這還不夠,一定是拉什特,他的腦海裡浮起了這個地名。

中國不滿足於只是將北部伊朗作爲勢力範圍,他還想直接的掌控裡海邊上的大片土地。

將來必定會爲此與英國發生衝突,這就需要用得着凱末爾的時候。

畢竟,這裡的民族成分複雜,中國人無法直接統治這裡,但是在土耳其的幫助下可以,這裡有阿塞拜疆人、土庫曼人、土耳其人。

在中東,有四大民族,阿拉伯、突厥、波斯、庫爾德。

在北部伊朗,民族成分要比中部與南部複雜些,土耳其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

“我想,我會做到這一點,這只是舉手之勞,波斯的統治讓那裡的人民透不過氣來,中國人在北部伊朗的聲譽很好,這對我們是個好消息。”

事實上,中國特工已經多次與禮薩汗?巴列維接觸,希望能夠推翻統治,建立新的伊朗共和國。

只是,桀驁不馴的禮薩汗?巴列維需要有人來壓制,這個人選就是凱末爾。

中國想要維持在北部伊朗的特權,想要進一步掌控北部伊朗,光是提供幫助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足夠的實力存在,來彈壓軍事獨裁者。

在伊朗以及土耳其的佈局都在穩步進行着,但是李秉衡更加關心北海,關心那裡是否會出現海上決戰。

彷彿是希望什麼,就會有什麼發生一樣。

8月15日,在美國的戰列艦編隊沒有到達歐洲的時候,德國公海艦隊終於忍不住動手了。

德國公海艦隊與英國主力艦隊在北海斯卡格拉克海峽附近爆發激戰,雙方從早上一直交戰到了傍晚,堪稱一場世紀決戰。

之前損兵折將的英國皇家海軍急於報仇雪恨,而德國公海艦隊更是同仇敵愾,隱忍數年的他們一發而不可收拾,戰鬥激情更甚於對手。

由於之前重創了對手,所以他們的信心很足,心理承受能力達到了最高點。

到夕陽的光芒變冷的時候,雙方終於依依不捨的分開,戰鬥以不分勝負結束了。

誰也沒有能夠全殲誰,但是,事實上,失敗的顯然是英國主力艦隊。

此戰英國艦隊共損失5艘戰列巡洋艦,2艘戰列艦,8艘輕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戰鬥噸位達28.5萬噸,傷亡17945人;德國艦隊共損失了2艘老式戰列艦、2艘戰列巡洋艦、1艘超級無畏艦、4艘輕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戰鬥噸位達12.5萬噸,傷亡8058人。

雙方的損失完全不在同一水準,顯而易見,德國贏得了這場海戰。

英國皇家海軍目前只剩下了23艘主力艦,已經落後於德國公海艦隊,已經無力封鎖對方。

但是,戰後卻認爲,德國同樣輸掉了這場海戰,因爲,德國還沒有辦法徹底的殲滅對手,美國戰列艦正在趕往歐洲,他們永遠的失去了徹底的摧毀英國皇家海軍的機會。

英德兩國戰略決策者受陳舊軍事思想的影響,認爲艦隊決戰是取得制海權最可靠、最簡捷的途徑。因此,在這次海戰前,無論在裝備建設還是在編制訓練上,都以在決戰中殲滅敵主力艦隊爲達成戰爭目的的最高手段,不惜花費巨資建造和編練龐大的戰列艦艦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雙方的企圖如出一轍,都試圖尋找戰機以一次艦隊決戰取得決定性勝利,然而在延續了兩年才達成的這場艦隊決戰後,雙方決策者才認識到,科技進步使新型海軍兵器不斷出現,海軍作戰手段也日益豐富,企圖通過一次決戰實現戰爭目的已不可能。

歐洲的北海撥浪滔天的時候,凱末爾順利的拿到了在巴統的武器,並且得到一部分的資金援助,開始了他的新的人生。

8月24日,凱末爾在安納托利亞黑海沿岸的薩姆鬆登陸,這一天對凱末爾來說在心理上有着深遠的意義,後來當有人爲編寫百科全書而問起他的生日時,他把他的生日說成是1919年5月19日。

他背棄了去安納托利亞的官方理由──恢復秩序,而徑直前往內地阿馬西亞。他在那裡告訴歡呼的羣衆蘇丹是協約國的囚犯,他來是爲了阻止國家從人民的手中滑落。

這是他給安納托利亞的土耳其人的信息,協約國對奧斯曼帝國蘇丹施加壓力,要他召回凱末爾,但凱末爾對從伊斯坦堡發來的一切公文置之不理。

蘇丹解除了他的職務,並致電各省總督,指示他們不要聽從凱末爾的命令,同時發出了對凱末爾的拘捕令。

凱末爾帶着自己召集的一批軍隊,以及大量的軍械,開始向埃爾祖魯姆進發。

在埃爾祖魯姆,有18000人的第十五軍軍長卡澤姆-卡拉貝基爾將軍的總部設在那裡,凱末爾希望能夠說服對方,合兵一處,壯大自身的實力。

在凱末爾既無軍隊支持又無官方身分的緊要關頭,卡澤姆決定與凱末爾共甘苦,把軍隊交給凱末爾指揮。

卡澤姆號召在8月29日於埃爾祖魯姆舉行全部護權協會的代表大會,凱末爾被選爲埃爾祖魯姆代表大會主席,從而獲得了官方身分。

這非常重要,使得凱末爾接下里的許多動作都具有合法性。

大會起草了一份公約,《國民公約》,也就是穆德洛斯停戰協議簽署時由土耳其人居住的所有奧斯曼領土的不可侵犯性。

它併成立了臨時政府,廢除爲奧斯曼帝國少數民族所作的特殊地位的安排(協議),以及建立指導委員會,凱末爾被選爲主席。

凱末爾力求將《國民公約》推廣至帝國的全體奧斯曼穆斯林居民。爲達到這一目的,他在錫瓦斯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批准了這一公約。

凱末爾不相信蘇丹有能力使國家擺脫協約國的佔領,於是將臨時政府設在離伊斯坦堡480公里處的安卡拉。

他在那裡可能較爲安全,免受蘇丹和協約國的傷害,這證明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在安卡拉的大本營迅速被經營起來,沈春華帶着他的手下開始大顯身手,大批的新兵進入軍營,然後開始成爲出色的戰士。

凱末爾不惜任何代價的在積蓄實力,他很清楚,協約國很快就會進行干涉。

協約國向凱末爾提出了嚴苛的要求,希望對方自己頭像受死,凱末爾當然不願意束手待斃,於是他準備在拿到中國提供的第二批軍械後,將希臘軍隊從安納托利亞和色雷斯趕走,並準備征服新亞美尼亞國。

與此同時,禮薩汗?巴列維在北部伊朗發動了政變,帶領軍隊長驅直入,滅亡了愷加王朝,並且建立了獨裁的巴列維王朝。

這背後當然也有中國的影,事實上,巴列維想要廢除與列強的不平等關係,結束伊朗半殖民地的局面,必定會與英法等列強國家爆發激烈的衝突,他急於尋找一個堅強的靠山。

在這種情況下,他選擇中國與帝俄,也是順勢而爲。

李秉衡早就摸透了對方,在後世,巴列維爲了對抗列強國家的壓力,選擇了向納粹德國示好,依附這個強國。

現在中國能夠給他希望,他當然願意。

至於阿塞拜疆地區的大不里士,到底歸屬阿塞拜疆,或是土耳其,或是不歸屬於伊朗,這已經是次要問題,巴列維已經不放在心上。

中國想要那片土地,那就隨他吧。(!)()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322節 南方攻略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128節 我的中國心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278節 合成氨技術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162節 冒充生番的華人部落第503節 特斯拉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309節 湖南獨立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三節 下杭州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496節 復仇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362節 鴉片交鋒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358節 外交立場第435節 可惜相逢未嫁時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434節 政敵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278節 合成氨技術第557節 巴黎奧運會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357節 外交戰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529節 終於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539節 工業援助第518節 審判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135節 關於一戰前的規劃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節 驚雷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節 驚雷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297節 崖山之後無中華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137節 英國人的動向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節 驚雷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508節 第一槍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521節 峰會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
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九節 菸草公司第361節 準備遺臭萬年吧第567節 小鬼子找死第325節 取消厘金第322節 南方攻略第328節 圍攻禁衛軍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123節 美女行長的三把火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十一節 過年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207節 造船與機械工業第276節 以華工的名義(0)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三節 水落石出第128節 我的中國心第1章 南洋盛舉 第七節 印鈔第278節 合成氨技術第182節 蘿莉們應該上學第384節 烽火四起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458節 1917年終於結束了第389節 袁世凱的通電第2章 初露崢嶸 第四節 拔城第164節 皮膚的褶皺第162節 冒充生番的華人部落第503節 特斯拉第266節 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九節 拒買日貨第347節 哲裡木盟第309節 湖南獨立第2章 初露崢嶸 第三節 下杭州第352節 狀元實業家第496節 復仇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十九節 繼續擴軍第362節 鴉片交鋒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六節 輕紡機械第358節 外交立場第435節 可惜相逢未嫁時第237節 積雪下的生機第5章 蘭芳復國 第六節 荊棘鳥第434節 政敵第377節 君主立憲第183節 被賴婚的胖三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一節 政黨第471節 黃金——海量黃金第545節 訪問德國第572節 槍決裕仁第523節 血債血償第278節 合成氨技術第557節 巴黎奧運會第397節 海參崴之前提第119節 英荷聯軍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節 造船工業第357節 外交戰第487節 雪甲午恥第426節 土耳其參戰第529節 終於第1章 南洋盛舉 第六節 初談合作第3章 產業規劃 第七節 偶遇第141節 荷蘭遠東艦隊的末日第349節 聚焦東北第539節 工業援助第518節 審判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268節 誰伏擊誰?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三十六節 絕不屈服第4章 打造財團 第十四節 江浙財團第253節 南洋華人的報復第259節 橫空出世的交通幣第135節 關於一戰前的規劃第492節 挑撥離間第165節 先打了再說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節 驚雷第4章 打造財團 第二十節 中美合資第131節 蘭芳的教育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節 驚雷第201節 全面戰爭從上海開始第271節 感謝阿根廷的廣告第235節 攝政王與總理第467節 中英關係的契機第409節 赤塔鏖戰第118節 攮外必先安內第491節 糧食危機第297節 崖山之後無中華第218節 養活四萬萬人的大問題第137節 英國人的動向第2章 初露鋒芒 第十節 驚雷第185節 徐大哥搶親第5章 蘭芳復國 第二十三節 未雨綢繆第275節 世界第一攪局者第508節 第一槍第228節 跳黃浦江的洋人們第307節 北方之王第441節 東線之狂想曲第407節 薩拉熱窩事件第494節 中華正統第371節 生產建設兵團第521節 峰會第537節 老毛子爲石油發瘋第417節 向法國人借高利貸第178節 賣軍艦也靠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