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九天驚雷

貞觀元年大年初一,雪雖是停了,可天依舊是陰沉沉地,即便是身着厚實的朝服,那風吹在身上還是寒得緊,只不過一幫子朝廷重臣們卻不怎麼在意這一點點的不便,無他,今兒個是一代天驕李世民的改元大典的好日子。

好日子倒是好日子,可就是儀式繁瑣得很,一套套儀式整下來,天已過了午時,終於到了典禮最高潮的時刻,隨着禮部尚書虞世南那聲中氣十足的話音響起——“祭告天地”,頭戴冕冠、身着朱袍、腳蹬千層底棉鞋、手捧祭文的李世民器宇軒昂地緩步登上了太極宮外的祭天明堂,衆朝臣依着品級在高臺之下躬身而立,人人面色肅穆。

“有唐嗣天子臣世民,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天啓李氏,運興土德……報功厚載,敬以玉帛、犧齊、粢盛、庶品,備茲瘞禮,式表至誠,以聞。”高臺之上,李世民那洪亮的聲音在皇宮中迴盪不已,話音雖平穩,可內裡的豪邁和自信卻表露無遺,誠然,他有足夠自豪的理由,無論是掃八荒吞六合之功還是治天下之能,當今之世無人能與其相提並論,面對着即將開始的貞觀歲月,饒是李世民素來沉穩,到了此時也不禁有些子憧憬的激動。

“萬歲,萬歲,萬萬歲!”待得李世民話音一落,衆朝臣們個個鼓足了勁,三呼萬歲,人人眼中滿是期待之意,除了因李世民原本就是朝臣們心目中真正的雄主之外,更多的是因祭告天地一了結,就該到了大封功臣的時刻了,儘管大傢伙對於自個兒能得到何等封賞早就心中有數,不過沒親眼見着聖旨總是不能安心的罷。

“禮……”眼瞅着諸禮齊畢,身爲大典司儀的虞世南立刻高聲打算宣佈大典禮成,只可惜那個“成”字尚未出口,陰沉沉的天空中突然炸開了一聲驚雷,愣是將虞世南的話音完全壓了下去,此情此景頓時令滿朝文武個個驚慌失措,即便是李世民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的慌亂——隆冬時節,何來天雷,事有反常即爲妖,值此登基大典出現此等異象,是上天震怒還是示警?畢竟玄武門事變纔剛過去數月,李世民是如何登的基大傢伙可都是心知肚明的。

羣臣譁然,交頭接耳,議論不休。一片噪雜聲中,李世民木然而立,眼中精光閃爍個不停,一分的驚慌,二分的迷茫,三分的疑惑,更多的是不信,即便他是一代雄主,到了此等時分也不知該如何是好。正值紛亂間,右僕射封德彝排衆而出,高聲道:“陛下改元,天公開眼,此乃大吉之兆,是我大唐應興之表徵,臣不敢不恭賀陛下。”

封德彝精通曆法,素來爲羣臣所稱道,此時正值人心惶惶之際,他出頭這麼一說,滿朝大臣立馬打蛇隨棍上,無論是老成持重的房玄齡、長孫無忌,還是英武粗豪的尉遲敬德、程知節之流,立馬全都齊聲稱賀不已,至於心裡頭是信還是不信那就只有他們自個兒清楚了。

眼瞅着朝臣們羣情激動,李世民的臉色和緩了下來,笑着一揮手道:“朕受命於天,自當勤政愛民,望諸愛卿與朕共勉之。”

李世民的話自然又是引來了朝臣們一片的高呼萬歲之聲,司儀虞世南見狀趁勢鼓足了力氣,高呼一聲:“禮成!”算是將持續了三個多時辰的改元大典畫上了個句號。

大典結束了,該是到了慶功宴的時辰了罷,滿朝文武的精神不免爲之一振,倒不是因此時腹中空空,而是對宴前那些賞賜的詔書望眼欲穿罷了,一見李世民從明堂上緩步而下,一起子大臣們眼中的綠光都開始閃動了,就跟一羣惡狼也無甚區別了罷,不過嘛,心急總是吃不到熱豆腐的,還沒等李世民走下臺階,一名身着七品宦官服飾的中年太監匆忙而至,急步衝到了李世民的身前,面色激動地說道:“恭喜陛下,燕妃娘娘生了,是個龍子,母子平安。”

“哦?好,朕這就看看去!”李世民儘管已經是六個兒子的父親了,可乍一聞又多了添一子,還是在改元大典之時,心情難免有些子興奮,臉上的笑容也格外燦爛了許多。

那名宦官偷眼看了看李世民的臉色,略有些吞吞吐吐的樣子道:“啓奏陛下,小皇子、小皇子……”

“嗯,怎麼回事?說!”李世民眼瞅着那名宦官猶猶豫豫的樣子,心中涌起一股不太妙的感覺,沉下了臉,冷着聲道。

天子一怒,天下震動,更何況李世民是馬上皇帝,一身煞氣之重在古往今來的帝王中本就是個異數,他這一沉臉不打緊,原本就冷的氣溫宛若陡然間又降低了幾分,一干子朝臣們都禁不住打了個哆嗦,至於那名倒黴的宦官則更是嚇得一頭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地道:“陛下息怒,事情是這樣的:燕妃娘娘原本難產,從昨夜臨盆到如今已經十個時辰了,可總是生不下來,眼瞅着母子都有危險之際,天雷大作,小皇子藉着雷聲下了地,奴婢等不知兇吉如何,故此、故此……”

敢情剛纔那聲炸雷是應在此子身上不成?不單李世民有些子糊塗了,便是朝臣們也都傻了眼,只不過事涉皇室,誰也不敢在此刻妄自開口,李世民略一沉吟,半轉身看了一眼封德彝,面色平靜地問道:“封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暨雷而生按相術來說是主刀兵,至於兇吉卻是難料得很,再說這事情可是發生在一位皇子身上,任是誰也不敢信口雌黃的,尤其是封德彝頭前剛說過此雷主吉,是上蒼保佑大唐,認定此雷是應在李世民的身上,這會兒冷不丁要轉口說出小皇子的兇吉,這也煞爲難他老人家了,不過嘛,封德彝素來以急智而著稱,這點小事還是難不倒他的,但見封德彝眼珠子一轉,很是恭敬地回答道:“臣賀喜陛下了,文王雷後得子,是謂雷震子,先有救父之奇勳,後有安邦定國之戰功,此子必爲將帥之才,臣恭賀陛下再得將星。”

“將星?哦,哈哈哈……”李世民放聲大笑起來,大袖一拂,高聲道:“諸位愛卿都隨朕去看看這個將星好了。”話音一落,自個兒率先向着燕妃所在的敏安殿行去。在場諸臣雖都是重臣,可夠級別能進內禁的卻也沒有幾個,此時得了聖旨,能進後宮瞧個新鮮,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了,好傢伙,一呼嚕百來個重臣立馬緊跟着李世民的身後魚貫而行,那心中的興奮勁就別提多爽了。

燕妃,隋蒲州刺史、揚州總管、左武候大將軍、上柱國燕榮之孫女,四貴妃之一,貌僅中上之姿,然素有賢名,三歲識字,五歲而能文,有過目不忘之天資,琴棋詩畫無一不精,號稱當代才女,素得李世民之寵愛,此女還有一個身份——大名鼎鼎的武媚娘之表姐,也是武媚娘入宮的紅娘,當然,此時的武媚娘纔不過三歲,離着入宮還早着呢,姑且略過不提。

敏安殿位於太極宮內禁中央偏右,離着太極殿並不算遠,也就是百餘丈的路罷了,君臣們說笑間也就到了地頭,倒也費不了多少的時間,只不過衆人剛走到敏安殿外,一大羣鶯鶯燕燕的后妃們領着數量龐大的宮女們立馬迎上前來,爲首的正是當朝皇后長孫氏,這令一起子大臣們不免有些子手忙腳亂,呵,后妃們恭迎聖駕聲、朝臣們參見后妃聲參雜在一塊兒,好一通子混亂,不過如此噪雜的喧鬧聲卻依舊壓不下初生嬰兒那高亢的啼哭聲,愣是將衆人的好奇心全都勾了起來,當然,若是衆人知道這小子爲何而哭的話,只怕立馬要有大半人被雷倒——“我靠你個賊老天,你孃的,怎地將老子折騰成這鳥樣子,我靠……”

誰?誰敢當着天子罵老天爺,嘿,除了襁褓中的那位只怕沒有別人了,只可惜這小子就算再怎麼罵,那嗓子眼裡冒出來的全是無甚差別的哭聲罷了。這個膽大包天的傢伙該是,哦,應當說前世是叫李彤的混小子,北京人氏,某名校工商管理學碩士畢業,不過本科學的卻是跟管理八杆子打不着的印刷工程專業,在一家小印刷廠裡鬱郁不得志地混了幾年,一狠心報考了個最時尚的工商管理學碩士,廝混了兩年,剛削尖了腦門混進了國家機關,成了公務員,還是個副科級的辦公室副主任,光管迎來送往那一攤子事情,正春風得意着呢,不曾想一眨眼的功夫就成了初生的小屁孩,那心情就別提多憋屈了。

咋來的?呵,這話問得好!知道一句俗話不?天上不會掉餡餅,不過嘛,事情總有個意外,這天上還真掉下餡餅來了,是好事吧?當然,若是能接住的話,沒準是件好事,可若是沒接着又會如何呢?這個問題李彤算是最有發言權了——某日有個飯局,還是推不得的那一種,李同學很是無奈地駕車趕到了酒店,剛走到酒店門口,正低頭整理衣衫呢,冷不丁一大盒子餡餅從天而降,無巧不巧地落在了李同學的腳前,被嚇了一大跳的李同學慌亂間向後一躍,反應倒是敏捷得很,只可惜腳下的力度似乎大了些,一不留神踩在了臺階的邊緣,於是乎,成了滾地葫蘆的李同學就這麼滾將下去,腦袋跟酒店外的旗杆臺來了個親密接觸。然後?呵,然後倒黴的李同學就成了現在這副模樣,想死的心怕是都有了。

“抱來與朕瞧瞧。”李世民聽着李同學那驚天動地的鬼哭狼嚎聲,興致大起,一揮手讓宮女們將正“臭罵”老天的李同學抱上前來。

“呵呵,好小子,還真能哭啊,好,這纔是朕的兒子。”李世民饒有興致地將李同學舉過了頭頂,笑容滿面地說道:“這小傢伙還真能趕時辰,朕才改元呢,你就跑出來了,唔,朕的年號叫貞觀,你就叫李貞,字雷生罷。”

貞觀?李貞?我的媽啊,敢情老子跑回了唐朝,面前這主竟然就是咱爹李世民嘍,哇噻,發達了,老子怎麼着也能混個親王噹噹不是?爽啊!厄,不對,貌似李世民的兒子們大都沒個下場,奶奶個毬的,這他媽的算啥事啊。李彤光顧着想心思,一時間忘了罵娘,那哭聲自然就此停了下來,倒像是因得了名字便不哭鬧了般,頓時逗得李世民放聲大笑起來,見着皇上開心,一起子后妃、朝臣們自然也是跟着鬨堂大笑,爽朗的笑聲滿皇宮迴盪不已……

第一百零六章福禍難辨第五十七章血戰(四)第四百五十八章安市之殤(一)第四百六十五章毒蛇的獠牙(二)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二百四十九章軒然大/波(四)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四百零七章奇峰突起(中)第四百九十三章試槍(下)第五百二十八章巧取烏骨城(四)第四百二十四章臨時抱佛腳第一百一十一章麻煩的朝議第四百四十四章陰差陽錯(五)第四百二十三章高陽來訪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八十九章驚天口供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四百零一章明修棧道(下)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三百八十六章離別安西(中)第四百四十六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上)第三十六章開府不建衙第四百五十一章快刀斬亂麻(上)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七十五章君臣際遇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第二百五十四章驚濤駭浪(四)第四百七十五章圍城血戰(三)第五百三十九章離間之策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四百二十四章臨時抱佛腳第三百一十五章分贓協定(中)第二百零三章儲君立,諸王出(下)第四百二十八章中秋馬球賽(二)第二百二十二章伊州危機(上)第二百七十一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二)第四百零八章奇峰突起(下)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一百三十八章詭異的老六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九十七章碾莊血案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三百八十四章定海神針(下)第三百四十三章欺騙與反欺騙(下)第三百一十九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中)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一百九十六章虛晃一槍(下)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三百六十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上)第三百四十六章禁斷紅山嘴(上)第四百章明修棧道(上)第五百三十一章血洗安市城(二)第一百五十三章朝堂風暴(下)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一百五十八章風雲突變第二十八章敗戰計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一百八十章兄與弟第二百零一章儲君立,諸王出(上)第九十二章應對的策略(下)第三百四十一章欺騙與反欺騙(上)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四百九十三章試槍(下)第三百三十四章李貞之煩惱第三百八十章京師劇變(四)第三百八十六章離別安西(中)第三十五章火上澆油(下)第五百零一章針鋒相對(三)第四十五章朔州驚變第一百九十章長孫世家之變(一)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第二百八十二章意志的較量(下)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三十章無妄之災(下)第十五章潛入李府第三百二十四章意外軍情(上)第三百二十三章北伐!北伐!(下)第二百五十一章驚濤駭浪(一)第四章東宮行(上)第一百九十二章長孫世家之變(三)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風暴(上)第一百七十三章決戰皇城之巔(二)第四百七十三章圍城血戰(一)第二百零四章各行其道第一百八十九章廷議之變(下)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四百二十六章小題也須大作第五百四十九章京師風雲錄(八)第五百五十二章決戰平壤城(二)第二百二十章星星峽之戰(六)第四百九十九章針鋒相對(一)第一百三十一章援手(下)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第四百三十六章輿論導向之爭(中)
第一百零六章福禍難辨第五十七章血戰(四)第四百五十八章安市之殤(一)第四百六十五章毒蛇的獠牙(二)第三百八十九章另類的刺史第二百四十九章軒然大/波(四)第四百七十八章圍城血戰(六)第四百零七章奇峰突起(中)第四百九十三章試槍(下)第五百二十八章巧取烏骨城(四)第四百二十四章臨時抱佛腳第一百一十一章麻煩的朝議第四百四十四章陰差陽錯(五)第四百二十三章高陽來訪第二百五十章軒然大/波(五)第八十九章驚天口供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四百零一章明修棧道(下)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三百八十六章離別安西(中)第四百四十六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上)第三十六章開府不建衙第四百五十一章快刀斬亂麻(上)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七十五章君臣際遇第四百九十二章試槍(中)第二百五十四章驚濤駭浪(四)第四百七十五章圍城血戰(三)第五百三十九章離間之策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四百二十四章臨時抱佛腳第三百一十五章分贓協定(中)第二百零三章儲君立,諸王出(下)第四百二十八章中秋馬球賽(二)第二百二十二章伊州危機(上)第二百七十一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二)第四百零八章奇峰突起(下)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四百六十一章安市之殤(四)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一百三十八章詭異的老六第三百一十一章艱難的抉擇(上)第九十七章碾莊血案第五百一十七章選菟城之戰(下)第三百八十四章定海神針(下)第三百四十三章欺騙與反欺騙(下)第三百一十九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中)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一百九十六章虛晃一槍(下)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二百九十四章龜茲攻略(四)第三百六十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上)第三百四十六章禁斷紅山嘴(上)第四百章明修棧道(上)第五百三十一章血洗安市城(二)第一百五十三章朝堂風暴(下)第三百七十四章剪不斷理還亂(四)第二百二十九章血腥的開端(下)第一百零九章燈下美人第一百五十八章風雲突變第二十八章敗戰計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一百八十章兄與弟第二百零一章儲君立,諸王出(上)第九十二章應對的策略(下)第三百四十一章欺騙與反欺騙(上)第三百九十八章刑部之爭(上)第四百九十三章試槍(下)第三百三十四章李貞之煩惱第三百八十章京師劇變(四)第三百八十六章離別安西(中)第三十五章火上澆油(下)第五百零一章針鋒相對(三)第四十五章朔州驚變第一百九十章長孫世家之變(一)第四百一十五章洛書之爭(二)第二百八十二章意志的較量(下)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三十章無妄之災(下)第十五章潛入李府第三百二十四章意外軍情(上)第三百二十三章北伐!北伐!(下)第二百五十一章驚濤駭浪(一)第四章東宮行(上)第一百九十二章長孫世家之變(三)第一百五十二章朝堂風暴(上)第一百七十三章決戰皇城之巔(二)第四百七十三章圍城血戰(一)第二百零四章各行其道第一百八十九章廷議之變(下)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一百二十一章仙人跳(上)第四百二十六章小題也須大作第五百四十九章京師風雲錄(八)第五百五十二章決戰平壤城(二)第二百二十章星星峽之戰(六)第四百九十九章針鋒相對(一)第一百三十一章援手(下)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第四百三十六章輿論導向之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