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喋血長安城(四)

亥時一刻,夜已經有點深了,原本就因宵禁而顯得冷清的長安城此際已是漆黑一片,絕大多數的人們都已進入了夢鄉,原本星火點點的燈光也都漸漸地熄滅了,滿長安城裡一片寂靜,除了那些個往來巡哨的兵丁、衙役們的腳步聲之外,再也聽不到一絲的雜音,李貞率領着手下部衆在南大街一帶往來巡視了數遍,始終未曾發現有何異常之處,眼瞅着與老六的約定時辰將至,李貞這便率部向着風亭口緩緩行去,打算先看看老六到底想玩甚把戲,可纔剛行至離合巷口,離着風亭口尚有兩個街口的地兒,京師的動亂便開始了——先是城東,而後是城西、城北,大火沖天而起,哭爹喊娘聲此起彼伏,喊殺聲響成了一片,大亂開始了!

“全軍止步!”李貞擡頭看了看被大火映得通紅的夜空,一擡手,斷喝了一聲,下令全軍即刻在原地待命,揮手將燕十八叫到了身邊,沉着聲下令道:“十八郎,通知京畿處,速將詳情報來,本王就在此地等候,快去!”燕十八也不多廢話,高聲應答了一句,身形一閃,人已離鞍飛起,落在了街邊的房頂上,一擡手,一道火紅色的煙花沖天而起,在夜空中炸出朵耀眼的火花。“旭日”不愧是李貞手中的強力武器,煙花才綻放不過一柱香的時間,數道人影已先後從四面八方趕了過來,分頭落在了房頂上,片刻之後,又悄然消失在夜幕之中。

“稟殿下,城東、城西、城北均出現亂兵,人數不詳,賊兵四下縱火,城外也出現大隊敵軍,目下肖、喬、秦三位將軍已率部進行全面戒備,南門一帶尚未發現任何動靜,左領軍衛郎將林耀武將軍正在集結兵馬,意圖不明。”燕十八縱身飛下了房頂,跪倒在李貞的馬前,高聲地稟報道。

集結兵馬?媽的,這個林耀武想幹什麼?奶奶的,老猴子哪有甚實力攻打長安城,那些個城內放火、城外攻城的不過是疑兵罷了,其用心不過是拖住三門的守軍而已,這一條絕對是毋庸置疑的,至於南門,嘿,莫非林耀武是老猴子的人?那他想幹啥?偷襲老子?就他那一千七百多人又能耐老子如何?李貞皺着眉頭想了想,又將林耀武的背景過了一番,卻始終無法斷定林耀武集結兵力的真實用心所在,正自沉思間,突地望見皇宮方向火光大起,激烈的喊殺聲響徹雲霄,心中猛地一驚,正待下令揮軍直奔皇宮之際,卻見一道人影從暗處閃了出來,來人正是雁三,但見雁三一頭跪倒在李貞面前,口中高聲稟報道:“殿下,數千賊兵正狂攻東宮,其勢極兇,程老將軍已率部與亂兵展開血戰。”

雁三的話音未落,雁五也趕到了,同樣是跪倒於地,高聲道:“稟殿下,大隊賊兵已至玄武門,目下正狂攻玄武門。”

媽的,老猴子好大的手筆,如此多地方同時動手,攻打玄武門也就算了,連東宮那頭都不放過,這還真是奇怪了,以老猴子用兵之老道,怎可能犯下分散用兵的大錯,不對,這裡頭一定另有蹊蹺,這些攻擊應該都是佯攻!可老猴子的主攻到底放在何處?面對着侯君集四下發難的架勢,李貞還真是有些子被繞糊塗了,怎麼也看不透侯君集的真實用意所在,一時間也不知該如何應對纔好——李貞手下攏共也就只有兩千兩百餘衆,再扣除那一千無甚用處的羽林軍,也就只有一千兩百餘人馬而已,雖說全都是百戰精兵,又以騎兵居多,戰力極爲可觀,可畢竟人數有限,壓根兒無法兼顧各處,若是不能判明侯君集的主攻方向所在而盲目出兵的話,根本無法解了皇宮之危,反倒有落入侯君集算計之中的可能性。

棘手!分外的棘手!原本按李貞的想法,侯君集主攻的方向就是玄武門,其餘各處不過都是疑兵而已,其用心不過是牽扯唐軍的兵力,爲攻打玄武門製造有利局面罷了,可如今侯君集一上手就分別攻打玄武門以及東宮,還真令李貞不敢下此定論了——攻下玄武門固然是絕對能鉗制內廷,可從通訓門一樣可以殺入內庭,只消玄武門的兵力被牽扯住而無法回援的話,內廷一樣會陷落,到那時玄武門腹背受敵,哪有不破之理?

好消息沒有,壞消息卻是一道道地傳來了,就在李貞猶豫不決的當口,“旭日”子弟接踵而至,所帶來的消息一條比一條震撼:

“城西肖成功率八百兵力回援皇宮受阻於西大街望春巷口。”

“城東副將王城率七百兵力回援皇宮,受阻於東大街鹿茸巷,死戰不克,王副將身負重傷,所部已退回城門處。”

“城東秦懷玉親率一千兵馬趕往皇城,於玲瓏街口受阻,目下正與賊兵激戰中。”

“東宮陷落,程知節率部退守通訓門,形勢岌岌可危!”

“玄武門陷入激戰,敵軍勢大,守此門之羽林軍將士死傷慘重,已呈不支之態。”

“南門守將林耀武已率軍出動,目下正沿南大街而來。”

媽的,該死的老猴子,還真是能打,這纔多長時間,東宮就丟了,玄武門也危險,孃的,連林耀武這等小角色也跳將起來了。到了此時李貞已能斷定林耀武來意不善——按老爺子的旨意,李貞可是南門一帶的總負責人,林耀武也得受李貞的節制,如今李貞並不曾下令林耀武出擊,而此人竟然擅自行動,其反意已是暴露無遺的了,只不過李貞心中尚存有一絲的疑慮,總覺得事情不會像表面上看起來這般清晰,可問題是到了目下這個地步,不管林耀武是不是侯君集的殺手鐗,李貞都已沒了選擇,不管是爲了自保也好,擊破侯君集的陰謀也罷,眼下只有參戰一條路可走了,打是固然要打的,還得打得猛,唯有儘快擊潰林耀武所部,李貞纔有脫身去援救皇宮的可能性。

“竇福麟”想明白了事情關鍵的李貞,眼中精光一閃,頭也不回地高呼了一聲,正自有些子魂不守舍的羽林軍郎將竇福麟被李貞這聲斷喝嚇了一大跳,白胖的身子猛地抖了一下,這才緊趕着縱馬上前,躬身道:“屬下在!”

“竇將軍,本王令爾率本部兵馬就在此地佈防,無本王將令不得擅離,封鎖此街口,掩護本王后路,任何兵馬不得擅自通行,有敢進入此地之軍兵無需多問,一律格殺,若違此令,本王便砍了你的狗頭!”李貞獰笑了一聲,一雙眼銳利如刀地死盯着竇福麟,一股子狠戾之氣暴然而起,嚇得竇福麟渾身上下抖個不停,好半會纔回過神來,哆嗦着答道:“是,是,是,末、末將領命。”

大敵當前,李貞也懶得計較竇福麟的那幅孬樣,說實話,若不是擔心這起子羽林軍一打起仗來便先行潰散,導致衝亂了自家陣型,李貞也不會下這道命令,此時見竇福麟已然接了令,也懶得多跟他廢話,一領胯下的戰馬,從得勝鉤上取下亮銀槍,高呼一聲道:“羽林軍留下,其餘人跟本王殺賊去!”話音一落,一馬當先,沿着寬敞的南大街向南城門方向衝了過去,越王府親衛隊及“鷹組”高手各自轟然應命,緊跟着李貞便衝將起來,隆隆的馬蹄聲頓時轟然而起。

“竇將軍,我等如今該當如何?要不要去增援皇宮?”李貞等人都已去遠了,一名羽林軍校尉策馬踱到一臉呆滯狀的竇福麟身邊,小聲地請示了一聲。

“屁!你想害死老子啊,奶奶個熊的,沒聽殿下有令嗎?就地佈防,不得有誤!快點,都他媽的下馬,佈陣,弓箭手上房頂,盾刀手列陣,快點!”竇福麟猛地醒了過來,暴怒地大罵着下達了戒備令,一起子羽林軍官兵大多是沒見過血的老爺兵,一聽不用去打仗,只需原地佈防,立時人人暗自慶幸不已,布起陣來到也麻利得很,好一通子慌亂之後,倒也布成了個尚算嚴密的防禦陣型,將十字街頭嚴嚴實實地堵了起來。

快,再快點!憂心着皇宮那頭的局勢,李貞心急如焚,策馬狂奔了起來,座下那匹棗紅馬立時放開了四蹄,一陣狂衝將王府親衛們全都甩在了身後,不過片刻,李貞便已瞅見前方街頭點點火把正高速殺來,心知是林耀武所部殺到了,雖說身後的親衛隊尚離自個兒有段距離,李貞卻並沒有因此而勒住戰馬,反倒是用力一踢馬腹,高呼一聲“駕!”吃疼之下的棗紅馬嘶鳴一聲,如同利箭一般射了出去,風馳電掣般向着林耀武所部衝將過去。

“來軍止步!越王李貞在此!”遠遠地已能透過火把的光亮瞅見隱約的人影之時,李貞放慢了馬速,氣沉丹田,高聲斷喝道,那如滾滾的聲浪如同炸雷一般在夜空炸響,正滾滾而來的軍馬頓時一陣騷動,前行的速度大減,緩緩地停了下來。

“本王在此,林耀武何在?滾出來!”李貞在離南門守軍一箭之處勒住了戰馬,高聲吼道。

人的名,樹的影,這話一點都不假,校場比武,神武血戰都纔是剛過去不久的事情,李貞勇冠三軍之名早已傳遍天下,如今李貞既到,語氣又不善,南門衆軍頓時一陣慌亂,原本整齊的隊列頓時扭曲了起來,議論之聲大作。

“衆軍聽令:越王李貞陰謀叛亂,本將奉聖旨擒拿叛賊李貞,上,殺死李貞者賞千金,封萬戶侯!”躲在亂軍之中的林耀武眼見李貞一到,己方軍心便亂了,不由地急了,高聲斷喝了起來,此言一出,原本處於迷茫中的南門守軍頓時更加亂了幾分——不信的有之,貪圖賞賜、想趁着李貞孤身至此,衝上前去拿下李貞的也有之,爲李貞威名所駭,想要後退避戰的也有之。

一片大亂中李貞早已悄然將腰間箭壺裡的大鐵弓和三支羽箭取到了手中,只可惜先前林耀武雖躲在亂軍中開了口,可說的話卻並不多,李貞一時間也判斷不出林耀武的確切位置,此時見敵軍大亂,更是無從探知,眼瞅着不少亂兵已經開始前衝,李貞還真是有些子急了,倒不是擔心自個兒會被亂兵所擒,實際上,就憑這些個無甚陣型的雜兵,就算來得再多,李貞也不放在心上,李貞擔心的是一旦戰事開打,一時半會無法結束的話,勢必會影響到後續對皇宮的救援,想要儘快解決戰鬥的唯一機會就是儘快將林耀武擊殺,可眼下這個架勢,林耀武顯然防備到了此點,只是鼓動亂兵出擊,自個兒卻躲將起來,還真令李貞頭疼不已的。

“大唐將士聽令:林耀武勾結叛賊侯君集意圖謀反,本王奉旨平叛,爾等即刻退回城門,既往不咎,否則便是誅滅九族之重罪,還不退下!”李貞並沒有理會那些個越衝越近的亂兵,再次高聲呼喝道。

李貞此言一出,原本就軍心混亂的南門守軍此時更是亂成了一團,大多數不知情的士兵到了此時也不知道究竟誰說的纔是真的,不少軍士不但不往前衝,反倒是悄然向後撤退,一千多號人在大街上擠成了一團。

打仗打的就是士氣,一支沒了士氣的軍隊就算人數再多也是枉然,此時見己方亂勢已現,林耀武藏不住了,在亂軍中揮舞着長矛,高聲怒罵道:“衆將士,李貞小兒纔是勾結侯君集的反賊,上,速速拿下此賊,當是大功一件……”

哈,找到你了!李貞眼力過人,待得林耀武再次開口,已然鎖定了林耀武的身影,冷笑了一聲,將手中的弓箭拉圓了,暴喝一聲:“汰!”三箭連珠而出,呼嘯着劃破夜空,直奔林耀武而去,可就在此時,十數名衝得快的亂兵卻已縱馬殺到了李貞的近前,十數把鋒利的長矛在月色下閃爍着死亡的寒光,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李貞!

媽的,該死!李貞來不及去看那三箭是否射中了目標,也來不及取下得勝鉤上的亮銀槍,甚至連不及將手中的大鐵弓收入箭壺,眼瞅着兩把長矛迎面而來,李貞大怒之下,暴喝一聲:“賊子敢爾!”手腕一抖,手中的大鐵弓輪了出去,狠狠地砸在了兩把長矛上,但聽“咔嚓”連聲響起,兩把長矛頓時被李貞的大力打折成了兩截,率先衝將上來的兩名騎兵見勢不妙,左右一分,向兩邊逃了開去,露出後頭十數名形成集團衝鋒的長矛騎兵。

大唐騎兵的強悍是毋庸置疑的,就這麼十幾名騎兵所形成的集團衝鋒陣型,其氣勢卻宛若全軍萬馬般震撼人心,饒是李貞藝高人膽大,面對着這十數名騎兵的瘋狂衝擊,心裡頭也不禁打起了鼓來——若是雙方對衝,就算殺來的敵軍再多上一倍,李貞也不放在眼裡,可此時李貞胯下的戰馬並不曾啓動,手中除了把大鐵弓之外,也沒有別的武器,要想擋住這些騎兵的衝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更麻煩的是李貞還沒法逃,先不說此刻戰馬要想掉頭啓動時間上來不及,就算能逃李貞也逃不得,道理很簡單,除了不能弱了氣勢,讓亂軍有了重整的可能性之外,更主要的是:這一波發動衝擊的騎兵是林耀武的心腹手下,若是能將這撥人馬擊潰,即便林耀武沒被射死,大局也將被李貞所掌控了——按大唐軍制,練兵的不管帶兵,帶兵的不負責練兵,林耀武也是十六衛的軍官之一,他對目前這撥士兵一樣談不上熟悉,之所以能掌控這支軍隊,靠的是聖命以及一撥心腹手下的配合,若是沒了這撥心腹手下,就算林耀武還能勉強掌握住軍隊,也必定擋不住李貞所部的衝擊,大潰敗便是難免的事了,故此,李貞就算能躲也不可能去躲!

“來得好!”眼瞅着敵騎越來越近,李貞的瞳孔猛地收縮了起來,大吼一聲,人已如同飛鷹一般躍了起來……

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五百五十二章決戰平壤城(二)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一百三十二章亂相初現第四百七十三章圍城血戰(一)第一百五十九章失蹤第六十三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七章發財的門路(下)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二百零一章儲君立,諸王出(上)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三十九章大閱兵第四百五十二章快刀斬亂麻(下)第四百九十三章試槍(下)第一百零三章一波三折(上)第四百六十章安市之殤(三)第三百七十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四)第四十七章巧入神武(一)第九十章應對的策略(上)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四百七十二章北疆一統第三十四章火上澆油(上)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一百一十章老三的突訪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四百四十六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上)第一百九十三章長孫世家之變(四)第二百四十五章升級了第三百六十四章清水河會戰(三)第四百五十章突如其來的謀逆案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二百九十二章龜茲攻略(二)第八十章暗潮洶涌(上)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三百一十九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中)第八十四章新年第一朝(下)第一百四十一章是與非(下)第二百六十八章背/叛(上)第一百七十八章情與義(中)第二百九十三章龜茲攻略(三)第二百三十四章碧血染黃沙(二)第二百二十五章吃葡萄(下)第四百零一章明修棧道(下)第十三章御前官司(下)第二百六十六章獵犬行動(下)第八十章暗潮洶涌(上)第八十八章武庫遺失案(下)第八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二十五章越王的邀約第二百三十二章鬥智第三百八十章京師劇變(四)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四百七十七章圍城血戰(五)第一百九十三章長孫世家之變(四)第二百二十一章樓蘭迎新第七十八章動物兇狠(上)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五十八章血戰(五)第三百七十五章抱犢囤之盟(上)第四百一十一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下)第四百一十九章誰主沉浮(中)第一百三十四章各自定策第五百二十九章巧取烏骨城(五)第二百章大婚?打昏?(下)第四百六十六章毒蛇的獠牙(三)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四百一十四章洛書之爭(一)第四百六十七章毒蛇的獠牙(四)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三百三十三章十面埋伏(下)第一百三十五章回京之路(上)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一百一十九章武功縣之夜(中)第二百六十九章背/叛(下)第五百二十一章血色黃昏第一百四十一章是與非(下)第六十三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四百六十七章毒蛇的獠牙(四)上架公告第三百四十九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一)第三百七十七章京師劇變(一)第二百零四章各行其道第三百一十章風雪夜歸人(下)第三百零六章京師裡的躁動(四)第一百七十九章情與義(下)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三十四章火上澆油(上)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五百三十一章血洗安市城(二)第三百七十九章京師劇變(三)第一百二十七章殺局(上)第四十五章朔州驚變第四百一十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中)第四百二十四章臨時抱佛腳第三百八十章京師劇變(四)第三百七十八章京師劇變(二)
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三百二十二章北伐!北伐!(中)第五百五十二章決戰平壤城(二)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一百三十二章亂相初現第四百七十三章圍城血戰(一)第一百五十九章失蹤第六十三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七章發財的門路(下)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二百零一章儲君立,諸王出(上)第二百七十八章割袍斷義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三十九章大閱兵第四百五十二章快刀斬亂麻(下)第四百九十三章試槍(下)第一百零三章一波三折(上)第四百六十章安市之殤(三)第三百七十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四)第四十七章巧入神武(一)第九十章應對的策略(上)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四百七十二章北疆一統第三十四章火上澆油(上)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一百一十章老三的突訪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四百四十六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上)第一百九十三章長孫世家之變(四)第二百四十五章升級了第三百六十四章清水河會戰(三)第四百五十章突如其來的謀逆案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二百九十二章龜茲攻略(二)第八十章暗潮洶涌(上)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三百一十九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中)第八十四章新年第一朝(下)第一百四十一章是與非(下)第二百六十八章背/叛(上)第一百七十八章情與義(中)第二百九十三章龜茲攻略(三)第二百三十四章碧血染黃沙(二)第二百二十五章吃葡萄(下)第四百零一章明修棧道(下)第十三章御前官司(下)第二百六十六章獵犬行動(下)第八十章暗潮洶涌(上)第八十八章武庫遺失案(下)第八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二十五章越王的邀約第二百三十二章鬥智第三百八十章京師劇變(四)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四百七十七章圍城血戰(五)第一百九十三章長孫世家之變(四)第二百二十一章樓蘭迎新第七十八章動物兇狠(上)第四百八十八章博弈(上)第五十八章血戰(五)第三百七十五章抱犢囤之盟(上)第四百一十一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下)第四百一十九章誰主沉浮(中)第一百三十四章各自定策第五百二十九章巧取烏骨城(五)第二百章大婚?打昏?(下)第四百六十六章毒蛇的獠牙(三)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四百一十四章洛書之爭(一)第四百六十七章毒蛇的獠牙(四)第三百三十五章談笑平內亂第三百三十三章十面埋伏(下)第一百三十五章回京之路(上)第二百五十七章故人來訪第一百一十九章武功縣之夜(中)第二百六十九章背/叛(下)第五百二十一章血色黃昏第一百四十一章是與非(下)第六十三章宜將剩勇追窮寇(上)第四百六十七章毒蛇的獠牙(四)上架公告第三百四十九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一)第三百七十七章京師劇變(一)第二百零四章各行其道第三百一十章風雪夜歸人(下)第三百零六章京師裡的躁動(四)第一百七十九章情與義(下)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三十四章火上澆油(上)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五百三十一章血洗安市城(二)第三百七十九章京師劇變(三)第一百二十七章殺局(上)第四十五章朔州驚變第四百一十章你方唱罷我登場(中)第四百二十四章臨時抱佛腳第三百八十章京師劇變(四)第三百七十八章京師劇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