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針鋒相對(二)

張亮乃鄭州人氏,起於微寒,有外恭內詭之稱,雖久歷高官,平素又喜附風雅,然,本質上不過一農夫耳,實是粗鄙不堪,別的不說,單看其待客用的貴賓廳便可知一二矣——廳堂面積倒是不小,足足有近二十丈方圓,雕樑畫棟地,倒也蠻像一回事兒,偏生四下裡鎦金過多,到處亮晃晃地刺目得緊,跟暴發戶也着實差不到哪去了,這還不打緊,更可笑的是廳中靠內門一側的牆角處擺着一架古琴,古琴上頭赫然掛着三把寶劍,那畫蛇添足多出來的兩把劍登時就將琴劍相偕之意境敗壞殆盡,不倫不類已極,究其根本則是因爲隔壁程咬金所佈置的廳堂裡掛了兩把劍,老張頭不忿之下,就掛上了三把,以示自己比程咬金要高上一籌,諸如此類般自暴其醜的裝飾滿廳堂皆是,生生令頭一回進入貴賓廳裡的王泰中看傻了眼。

王泰中近來雖過得不如意,可好歹乃是太原王氏出身,自幼濡於風雅間,見識着實不凡得很,一見此貴賓廳裝飾如此之搞笑,着實憋得難受至極,偏生此際正值求人之時,自不敢出言不遜,也就只能漲紅了臉在座椅上抽着臉皮子發愣,倒是紫霄真人沉穩,壓根兒就不去理睬廳中那些個可笑的反常佈置,自顧自地低眉盤坐着,一副入定之狀,哪怕是聽到後堂裡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卻也沒見紫霄真人有何反應。

“咔咔……”伴隨着一陣木屐的聲音響起,衣冠不整的張亮一頭衝進了貴賓廳中,也沒理會王泰中的見禮,眼睛直勾勾地看了低眉垂目地端坐着不動的紫霄真人好一陣子,見其飄渺若仙狀,端地是高人之姿,登時大喜過望,猛地一拍大腿,興奮異常地疾步搶上前去,恭敬地躬着身子道:“老神仙,弟子來遲一步,還請老神仙海涵則個。”

“無量天尊。”紫霄真人宣了聲道號,突地睜開了眼,目光炯然地看着張亮,微笑着稽首道:“早也是來,遲也是來,但須有緣,總有相逢之時。”

“說得好,說得好,老神仙此言真說到老夫心坎上了,好,好啊。”一聽紫霄真人出言不凡,張亮對其神仙之名頓時更信上了幾分,搓着手叫起了好來。

“好了,好了,世人皆曰好了,唯有煩心事忘不了,張老施主以爲然否?”紫霄真人順着張亮的話頭唱了個諾。

“對,對,對,正是此理,呵呵,老神仙說得太對了。”張亮鼓了下手掌道:“聽某家那個不肖子言及老神仙對某之陰宅所處有疑慮,可否爲某詳解一、二?”

“無量天尊,山人正是爲此而來,只是……”紫霄真人話說到此處便停了下來,眼光閃爍了一下,斜斜地望向了呆立在一旁的王泰中。

張亮爲人是粗鄙不文了些,可卻並不是呆子,一看紫霄真人那副架勢,立馬就猜出了紫霄真人這是要爲王泰中之事說項來着,自也不會有甚不高興之處——王泰中之父曾是張亮的副手,彼此間關係還算過得去,當然了,也不是好到能同穿一條褲子的地步,早前王泰中就沒少爲了復職一事前來張家拜訪,雖說此事對於張亮來說並不算難,可張亮着實不怎麼想去費那個神的,也就搪塞了過去,從不曾給過王泰中承諾,這會兒見紫霄真人提了要求,心急着知曉自家陰宅之事的張亮自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這便哈哈大笑着道:“老神仙既要與王世侄結個善緣,張某自當成全,這樣罷,過個三兩天,老夫便親自跟吏部打個招呼,別的不敢說,老夫的面子那蘇尚書還是得給的,能回吏部最好,不成的話,就先委屈王世侄到兵部公幹一陣好了,老神仙,您看這樣成不?”

王泰中年餘的忙碌都始終沒個結果,這會兒一聽張亮如此說法,登時便興奮得難以自持,不待紫霄真人開口,緊趕着便搶上了前來,躬着身子,哆嗦地遜謝道:“小侄多謝世叔成全,多謝世叔成全……”

“此事就這麼定了罷。”張亮顯然懶得理會王泰中的感謝,跟趕蒼蠅一般似地揮了下手,將王泰中趕到了一邊,目顯期盼地盯着紫霄真人不放。

“無量天尊,張老施主成人之美,功德無量哉,山人感同身受矣。”紫霄真人打了個稽首,滿臉子讚賞狀地點了點頭,算是接受了張亮的提議。

“小事耳,呵呵,何足掛齒哉,老神仙,您看……”一見紫霄真人表了態,張亮立馬順竿子爬了上去。

“唔。”紫霄真人收起了臉上的笑容,眉頭一皺,輕輕地點了下頭道:“時運者,天時地利人和也,風水亦然如此,得宜則不單盛己身,更能惠及後人,可若是稍有差池,則萬事皆休,山人不曾親眼看過張老施主之陰宅,然,從張小施主之暗紋卻可推出一、二,自古以來,龍穴乃是大貴之處,輕易不可得也,三山夾兩河便是最根本之限制,然,此尤不足,尚須尋得鳳巢之所在,方能龍鳳和鳴,逢凶化吉,而今張老施主陰宅之所在本屬陽氣極盛,又自堪堪轉陰者,此大吉利之兆也,美中不足的便是那鳳巢多了一個,過猶不及,陽漸消,而陰過長,若是起塋之前,倒也好辦,只消三牲六畜之血祭一番,便可準當,而今塋既成,事恐難爲也。”

“哎,這該如何是好,還請仙師示下,但有所需,莫敢不從也。”一聽紫霄真人將事情說得如此嚴重,張亮登時便有些個慌了神,坐立不安地扭動了下身子,苦着臉追問了一句。

“張老施主莫急,此事雖難,卻也不是無法可想,唔,待某好生算算。”紫霄真人出言安慰了張亮一句,而後便閉緊了雙眼,左手一擺拂塵,右手手指輪轉個不停,口中含含糊糊地念叨着,似乎在進行一番艱苦的推演一般,那等認真的樣子,登時便令廳中諸人全都屏住了呼吸,目不轉睛地看着紫霄真人的一舉一動。

“唔,有了!”紫霄真人高深莫測地推演了一番之後,突地睜開了雙眼,炯然地看着張亮道:“某觀張老施主之面相,當是多子多福之人,命中該有五百零三人之子息,今既有三親子在堂,另五百人自該在左近罷,貧道說得可對?”

“嘶……”張亮聞言登時便倒吸了口涼氣,目瞪口呆地看着紫霄真人,心裡頭驚悸萬分——張亮有子三人,女二人,其女早已遠嫁他鄉,並不在近旁,家中明面上確實就只有三個兒子,然張亮自命有天子之望,雖沒膽子公開宣稱此事,卻暗中聚攏了五百勇士,收爲螟蛉之子,攏在莊中,假爲僕奴,向來不敢明示於人,此時聽得紫霄真人竟推演出此事,哪還吃得住勁,眼暈目眩之下,竟自說不出話來了。

“老神仙,您老真神人也!”張亮沒開口,倒是張明熙冷不住喝彩了一聲,算是肯定了紫霄真人的推測之言。

眼瞅着自家兒子都已如此說了,自忖無法瞞過紫霄真人的張亮也不敢抵賴,拱了拱手道:“真人面前不說假話,事情倒是有的,只是此事卻又與運道何干耶?”

“無量天尊。”紫霄真人唱了聲道號,這才稽首道:“破解陰氣之道便該着落在此事上罷。”

“哦?怎講?”張亮一聽能破解陰宅之事,立馬就醒過了神來,顧不得再去想假子敗露之事,緊趕着便追問了一句。

“陰陽之道,可逆可轉,箇中妙用存乎一心也,今張老施主既是子息已滿,自可憑此兒孫輩之陽氣行鑲治之事也,且容山人詳爲解說一場。”紫霄真人擺動了下手中的拂塵,掐指算了算之後,這才緩緩地開口道:“三山謂之剛,是爲陽也,兩水謂之柔,是爲陰也,鳳乃陰陽轉換之關鍵,多則陰盛,少着過剛,皆非大吉之兆,而今既多一鳳巢,則陽氣化陰過快,以致陰盛而陽衰,欲鑲補之,須得子孫之力不可,山人推演良久,有一策可補之——以五百螟蛉身着重鎧列於塋前,三牲六畜之血染於甲上,山人自爲之祭,以鎮鳳巢,而後以祭祀之甲葬於塋中,自可大盛陽剛,逢凶化吉等閒事也。”

“這個……”一聽紫霄真人所言的鑲補之法竟是如此,張亮登時便頭疼了半邊,言語支吾地不敢立馬答應下來,概因有唐一代對民間兵甲控制極其嚴格,刀劍、弓箭雖未禁絕,卻皆有定式,超出規定即是逾制,乃謀逆大罪也,至於強弩、甲衣更是控制的重心之所在,斷不許私下擁有,即便張亮身爲兵部侍郎,也不能擁有私兵,最多隻是能擁有些不帶甲的護院罷了,其五百假子大多便是藉着這個名頭聚集在張家莊內。

張亮有顧忌,可張明熙這個紈絝卻渾然沒有,一見自家老子遲疑着不敢下決斷,他倒是來勁了,跺着腳道:“父親,此事好辦,左右不過是五百甲衣耳,都在父親的管轄內,從庫裡調撥些便是了,報個損耗又有甚難的。”

“放屁!爾欲老夫去送死乎?”張亮一聽張明熙滿口胡柴,登時便是一陣大怒,一甩手給了張明熙一個耳光,瞪着眼便惡狠狠地咒罵了起來。

張明熙雖素來懼怕張亮,可在這個當口,卻沒被張亮的怒火所嚇倒,手捂着紅腫的臉頰,梗着脖子亂嚷道:“本來就不難,魏王殿下做得,阿父如何做不得?”

“滾,混帳行子,爾給老夫滾出去!”一聽張明熙口不擇言地瞎嚷嚷,張亮登時便急了,飛起一腳,將張明熙踹倒在地,氣怒交加地叉指着便罵開了。

“世叔息怒,世叔息怒。”一見張家父子鬧騰開了,站在一旁的王泰中忙湊了過來,拉住張亮的手,滿臉子誠懇狀地勸解道:“世叔,世兄這也是爲了世叔好,既是庫中不好設法,卻也不是沒旁的法子,小侄倒是有個想頭,還請世叔撥冗一聽可好?”

張亮最迷巫術,先前發作張明熙,不過是因其胡言亂語罷了,並非不想改命,此時一聽王泰中說有法子能解得此事,立馬便來了興致,也顧不得再去追究張明熙,忙不迭地拉住王泰中的胳膊,緊趕着追問道:“此事怎講?賢侄若是能解得此事,老夫斷虧不了爾,快,快快說來。”

別看張亮歲數大了,可畢竟是武將出身,手勁依舊不小,可憐王泰中就一瘦弱的文人之軀,被張亮這麼一拽,手臂登時疼得緊,可又不敢抱怨,只得皺着眉頭苦笑着說道:“世叔明鑑,前番我大軍征伐高句麗雖未盡全功,可斬獲卻是不少,甲衣便是其中之大項也,那等高句麗之甲衣與我大唐之制式不同,難以通用,故此,大多歸到匠作監做回爐之用,看顧不嚴,也無人稽查,工坊裡堆積如山,每有好事者皆以穿此等甲衣爲戲,若是取此等甲衣爲用倒是不難,就不知是否合用?”

“對啊,老夫怎地沒想到!”張亮聞言登時大喜過望,剛嚷了一嗓子,突地想起此甲能不能派上用場還難說得很,忙不迭地鬆開了王泰中的胳膊,轉頭看向了默默不語的紫霄真人,很是恭敬地出言問道:“老神仙,依您老看來,這甲合用否?”

“不忙,待山人算算。”紫霄真人並沒有立刻下斷言,而是扳起手指推算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點了下頭道:“無礙,只要是重鎧,何處所出皆無大礙。”

“啊,太好了,太好了,既如此,此事何時進行方妥,還請老神仙給張某算個章程罷。”一聽高句麗的鎧甲也能適用,張亮登時便如獲重釋地大喘了口氣,緊趕着追問起日程安排來了。

紫霄真人這一回答得倒是很快,便是連扳手指推算都免了,張亮話音剛落,紫霄真人立馬接口答道:“此事久拖不宜,唔,依山人推算,明日便是吉日,若是錯過了明日,則須拖延到九月重陽方能開動,時日一久,陽氣必衰極,縱使鑲補,卻也難免受損,山人縱使有心,卻也無力也。”

“明日?這麼趕,這如何來得及,怎生是好?”一聽明日便得動手,張亮登時便急紅了眼,重重地跺了下腳,一迭聲地便抱怨了起來。

王泰中適時地插了一句道:“世叔,小侄旁的本事沒有,這等跑腿之事還是能做的,小侄與匠作少監李道裕有舊交,往日裡便時常走動,若是從他那兒設法,此事或許能成也說不定。”

“好,太好了,多虧有了世侄。”一聽王泰中有法子疏通匠作監,張亮登時便興奮了起來,伸手拍了拍王泰中的肩頭,誇獎了幾句之後,這才掉頭看向撫着臉頰站在一旁的張明熙,斷喝一聲道:“狗才,作死麼?還不快拿上錢陪爾王家兄弟到匠作監跑上一回,呆在那兒吃屎麼?快滾!”

張明熙自忖引薦紫霄真人有大功,卻沒來由地被自家老爺子當着衆人的面打了一番,心頭有氣,可當着自家老爹的面,又哪敢出言抱怨,嘴角抽了抽,無奈地應了諾,陪着王泰中自去賬房支取了些錢物,緊趕着上了馬車,匆匆向匠作監的方向趕了去。

“老神仙,您老有何需要,但請吩咐便是,張某即刻便辦。”張亮沒理睬張明熙與王泰中的離開,而是恭恭敬敬地對着紫霄真人拱了拱手,低聲下氣地出言問道。

“此乃大法事也,山人須耗神不輕,若無相應之準備,恐誤事矣。”紫霄真人沒有多客套,點了下頭道:“貧道需硃砂三升、白淨符紙近千、銀硃臺四對、兒臂粗之蠟燭百支……”紫霄真人一口氣報出了數十樣事物,末了拈了拈長鬚道:“再有一條,明日午時三刻方是吉時,貧道需養精蓄銳一場,方能應對無礙,故此,請張老施主撥靜室一間,以爲羹齋之用,未得召喚,任何人等不得靠近三十步之內,時辰一到,貧道自會出關鑲助張老施主成此大業。”

“這好辦,張某府上別的不敢說,空院子自是不少,大多爲待客之用,每日皆有專人打掃,且讓老朽陪仙師去挑上一挑,但凡仙師之吩咐,張某一準照辦無誤。”一聽紫霄真人所提的要求着實簡單得很,張亮立馬拍着胸口應承了下來。

“無量天尊。”紫霄真人滿意地點了點頭,腰板一挺,整個人便輕飄飄地飛離了盤坐着的椅子,腳一伸,竟已穩穩地站在了地上,那等宛若神仙般的瀟灑狀,登時便令張亮看得心迷神醉不已,一迭聲不要錢的馬屁便拍將過去,獻媚地貼在了紫霄真人的身邊,亦步亦趨地陪着紫霄真人便行入了後院之中……

酉時末牌,天色漸漸地黑了下來,東宮書房裡卻並沒有掌起燈來,一身明黃單衣的李貞面無表情地端坐在書桌之後,下頭兩側莫離與納隆各自一動不動地坐着,三人皆無任何的言語,甚至連眼珠子都凝固了,宛若三尊泥菩薩一般,室內的氣氛詭異非常,直到人影一閃,一身黑衣的鷹大出現在了房中,這纔打破了這等令人窒息的壓抑。

“啓稟殿下,魚已入網,請殿下明示。”鷹大自是清楚李貞此際正等着下頭的消息,哪敢怠慢,一個箭步走到書桌前,一躬身恭敬地稟報道。

“好,收網!”李貞臉上雖依舊淡淡地無一絲的表情,可眼中卻突兀地閃過了一絲精光,顯示出其內心的不平靜,深吸了口氣之後,大手一揮,下達了最終的裁決令。

“是,屬下遵命!”鷹大高聲應諾,人影一閃,已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李貞的命令下得乾脆而又堅決,絲毫沒有請教兩大謀士的意思在內,莫、納二人儘管各懷心思,卻也不敢在此時多說些什麼,各自對視了一眼,皆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絲的憂慮,概因暴風雨就要來了,東宮這條大船能否乘風破浪即將見分曉了……

第五百章針鋒相對(二)第十一章東宮失竊案(下)第一百一十章老三的突訪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一百九十一章長孫世家之變(二)第二百零九章先聲奪人(上)第三百九十四章父子相見盡悲聲第三百六十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上)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三百零四章京師裡的躁動(二)第二百六十章連蒙帶坑(二)第七十八章動物兇狠(上)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四章東宮行(上)第三百七十一章剪不斷理還亂(一)第三百一十八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上)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四百二十九章中秋馬球賽(三)第十一章東宮失竊案(下)第二百八十一章意志的較量(中)第五百五十七章決戰平壤城(七)第二百零九章先聲奪人(上)第九十八章元宵詩會第三百零三章京師裡的躁動(一)第四百九十一章試槍(上)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一百六十七章喋血長安城(八)第二百一十八章星星峽之戰(四)第一百二十五章岐州諜影(二)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二百四十六章軒然大/波(一)第一百九十二章長孫世家之變(三)第一百六十三章喋血長安城(四)第二百七十五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六)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七十四章來了個毛遂(下)第五百零五章針鋒相對(七)第三百六十七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一)第六十一章血戰(八)第二百二十五章吃葡萄(下)第九章東宮失竊案(上)第五百四十四章京師風雲錄(三)第五百二十一章血色黃昏第五十二章巧入神武(六)第五百三十六章惡戰白村江(二)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六十章血戰(七)第一百二十七章殺局(上)第九十六章開府建衙第二百七十四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五)第二百七十七章龜茲王的決斷第四百九十八章亂之表象第二十九章無妄之災(上)第三百零九章風雪夜歸人(中)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九十八章元宵詩會第二百三十七章碧血染黃沙(五)第一百九十六章虛晃一槍(下)第四百五十五章牛欄崗會戰(一)第五百二十八章巧取烏骨城(四)第八十八章武庫遺失案(下)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三百四十五章全面對決(下)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三百二十四章意外軍情(上)第二百五十三章驚濤駭浪(三)第七十四章來了個毛遂(下)第四百三十五章輿論導向之爭(上)第二百九十二章龜茲攻略(二)第二十一章憂國不忘發財(上)第三百章龜茲人的反撲(三)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四百三十五章輿論導向之爭(上)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懷算計(下)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一百七十三章決戰皇城之巔(二)第四百二十五章有備方能無患第四百九十九章針鋒相對(一)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一百四十五章扶不起的阿斗第四百三十九章風雪故人來第三百二十一章北伐!北伐!(上)第二十四章風漸起第一百一十九章武功縣之夜(中)第四百九十一章試槍(上)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四百九十一章試槍(上)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八十八章武庫遺失案(下)第六十六章決戰諾真水(二)第一百一十二章紛來迭至(上)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二百六十七章整裝待發
第五百章針鋒相對(二)第十一章東宮失竊案(下)第一百一十章老三的突訪第一百七十章喋血長安城(十一)第一百九十一章長孫世家之變(二)第二百零九章先聲奪人(上)第三百九十四章父子相見盡悲聲第三百六十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上)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三百零四章京師裡的躁動(二)第二百六十章連蒙帶坑(二)第七十八章動物兇狠(上)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四章東宮行(上)第三百七十一章剪不斷理還亂(一)第三百一十八章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上)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四百二十九章中秋馬球賽(三)第十一章東宮失竊案(下)第二百八十一章意志的較量(中)第五百五十七章決戰平壤城(七)第二百零九章先聲奪人(上)第九十八章元宵詩會第三百零三章京師裡的躁動(一)第四百九十一章試槍(上)第三百三十二章十面埋伏(上)第一百六十七章喋血長安城(八)第二百一十八章星星峽之戰(四)第一百二十五章岐州諜影(二)第三百九十五章捨我其誰(上)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二百四十六章軒然大/波(一)第一百九十二章長孫世家之變(三)第一百六十三章喋血長安城(四)第二百七十五章塔瓦庫勒湖會戰(六)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七十四章來了個毛遂(下)第五百零五章針鋒相對(七)第三百六十七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一)第六十一章血戰(八)第二百二十五章吃葡萄(下)第九章東宮失竊案(上)第五百四十四章京師風雲錄(三)第五百二十一章血色黃昏第五十二章巧入神武(六)第五百三十六章惡戰白村江(二)第五百五十五章決戰平壤城(五)第三百五十六章風雲詭變之莫離的出手第六十章血戰(七)第一百二十七章殺局(上)第九十六章開府建衙第二百七十四章塔瓦庫勒湖會戰(五)第二百七十七章龜茲王的決斷第四百九十八章亂之表象第二十九章無妄之災(上)第三百零九章風雪夜歸人(中)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九十八章元宵詩會第二百三十七章碧血染黃沙(五)第一百九十六章虛晃一槍(下)第四百五十五章牛欄崗會戰(一)第五百二十八章巧取烏骨城(四)第八十八章武庫遺失案(下)第三百零七章京師裡的躁動(五)第三百零八章風雪夜歸人(上)第三百四十五章全面對決(下)第七十二章來了個毛遂(上)第三百二十四章意外軍情(上)第二百五十三章驚濤駭浪(三)第七十四章來了個毛遂(下)第四百三十五章輿論導向之爭(上)第二百九十二章龜茲攻略(二)第二十一章憂國不忘發財(上)第三百章龜茲人的反撲(三)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一百一十八章武功縣之夜(上)第四百三十五章輿論導向之爭(上)第二百八十三章大漠鐵流(上)第一百八十二章後宮風波起(下)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懷算計(下)第九十九章心動不如行動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一百七十三章決戰皇城之巔(二)第四百二十五章有備方能無患第四百九十九章針鋒相對(一)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一百四十五章扶不起的阿斗第四百三十九章風雪故人來第三百二十一章北伐!北伐!(上)第二十四章風漸起第一百一十九章武功縣之夜(中)第四百九十一章試槍(上)第四十九章巧入神武(三)第四百九十一章試槍(上)第四百三十八章東宮添丁第八十八章武庫遺失案(下)第六十六章決戰諾真水(二)第一百一十二章紛來迭至(上)第一百四十八章攘外必先安內(三)第二百六十七章整裝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