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意志的較量(中)

輕敵了,太輕敵了,呵呵,理論這玩意兒沒經過實戰的檢驗着實有些子靠不住!眼瞅着戰場上一片大亂,李貞的臉色雖平靜依舊,可心裡頭卻有些子不是滋味——聚沙填城的攻城之道雖是歷史上首次出現,然則,卻不是李貞自個兒想出來的,而是剽竊自蒙元大軍的攻陷大金國都樑城的戰法,此法對於攻擊城牆不算太高的城池尤爲有效,只不過李貞卻沒想到伏闍雄這隻老狐狸竟敢冒着被唐軍趁勢衝入城中的危險,強行開城門出擊,這才導致瞭如今功敗垂成的結果。

“傳令下去,不必追擊敵軍,全力收攏逃散的戰俘。”李貞只看了眼戰場的態勢,便已知曉陳武所部已然無法追上揚長而去的伏闍勇一行,同時擔心伏闍雄還另設有埋伏,立馬下令吹響了收兵號,待得號角一響,陳武、鷹五二將雖心有不甘,卻也不敢違令行事,不得不停下了追擊的腳步,滿戰場忙乎地收攏着驚嚇過度的戰俘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是在午時前將能收攏到的戰俘全都積聚在了一處,再一點數,原先濟濟挨挨的近萬戰俘這會兒還能有個圇囤個的也就只有六千出頭了,其餘的不是死了,便是逃向了大漠深處,再扣除兩千餘傷得厲害的,還能蹦躂的戰俘已不足四千之數。

一點完戰俘人數,身負督戰之責的鷹五頓時傻了眼,愣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縱馬衝到中軍,一見到李貞立刻翻身下馬,將實情述說了一番,末了面帶愧色地道:“殿下,末將失職,請殿下責罰。”

鷹五認罪倒是認得爽快,卻絕口不提啥子戴罪立功或是再次請命讓戰俘大隊再次出擊的事兒,其不忍之意雖不敢當着李貞之面明說,可話裡話外就是那個意思在,這一條不單李貞聽出來了,便是林承鶴、董千里等諸將也都心知肚明,諸將雖都不敢出言附和,可臉上卻全都是贊同鷹五的神色。

“罷了,是本王疏忽了,與爾等無關,爾率部將那些戰俘押下去罷,吩咐醫官好生照料傷者。”李貞默默地沉思了一陣,揮了下手,從善如流的樣子說了一句,可心裡頭卻不免有些子訕訕然,卻又不好違了諸將的心願,畢竟此等強制戰俘填城的做法着實是太殘忍了些,也怪不得諸將都心生惻隱之心。

一見李貞同意不再強制戰俘填城,諸將都暗自鬆了口氣,林承鶴率先站出來請命道:“殿下,末將請求即刻率部出擊!”

在此前的戰鬥中,一直是唐軍握有絕對的主動權,無論是弩炮、投石機的遠程對射,還是騎兵對城頭的弓箭手之壓制,全都是唐軍佔據絕對優勢的場面,而填城行動本身也給守城方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對三國聯軍的士氣之打擊不可謂不大,然則,自伏闍勇冒死出擊後,這等優勢的局面卻被守城方生生扳了回去,若是不能再次給予守城方以沉重打擊的話,一旦讓三國聯軍就此緩過了氣來,唐軍下一步的攻城戰只怕就不好玩了,若是有個閃失,被守城方打上一個防守反擊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一條李貞心裡頭有數,故此,當林承鶴出面請戰之際,李貞並沒有馬上同意,而是默默地思索了一陣之後,這纔開口道:“好,子鋒願去,本王放心得很。”

林承鶴自是知曉李貞在擔心些什麼,也明白眼下的局面要想達成預定的戰略目標,只有靠唐軍步兵的英勇來實現,此時一見李貞同意了自己的出戰請求,林承鶴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恭敬地行了個軍禮之後,縱馬衝到了早已列陣在前方的步兵陣列前,掃了眼城頭方向,沉着聲下令道:“龜車出擊!”

和田城頭,早已率部繞城回到了城中的伏闍勇出現在了城頭上,原本士氣便已提升了不少的守城官兵立時歡呼了起來,迎接這位凱旋而歸的大將,即便是身爲國王的伏闍雄也是一樣喜形於色,三軍歡呼聲雷動,宛若真地打了個大勝仗一般,正喧鬧間,突地有人高呼道:“怪物,唐軍出動了怪物!”

“此爲何物?”聽得前頭響聲不對,伏闍雄忙撥開衆人,跑到城碟處一看,立時傻了眼,不由自主地問了起來,只不過問也是白問,別說他伏闍雄看不明白,城頭衆守軍也一樣是一無所知,就連唐軍陣列中絕大多數官兵也搞不清那正向着和田城方向緩緩行進的三個黑不溜秋的大傢伙是派甚用場的,只是知道其名爲龜車,大體上是因其約三丈方、六丈長的平坦背部上有着一道道凹痕,高不過五尺,呈偏平裝,速度又慢得出奇,簡直跟烏龜爬一般,故名龜車。

龜車,“旭日”秘密研究機構研製出來的一種攻城用具,其結構簡單,組裝容易,適於衝城之用,乃是唐軍的秘密武器之一,此時祭將出來,確有出其不意之效果——但見龜車已然慢吞吞地爬過了原先護城河所在之處,而被鬧得莫名其妙的守軍還光顧着議論,卻渾然忘了要發動攻擊。

伏闍雄皺着眉頭看着城下逐步靠近的龜車,又若有所思地掃了眼城牆下那原本已堆到了本城高的沙石堆,突地心中一動,如夢初醒般地大叫了起來:“放箭,快放箭!”此令一下,正下議論着的城頭守軍這才手忙腳亂地彎弓搭箭,一撥箭雨兇狠地射將下去,可惜的是全無半分功效,但見背上插滿了羽箭的龜車就跟無事一般依舊緩緩地向着城頭爬去。

“火箭,換火箭,快!”伏闍雄立時意識到自己的失誤所在,眼瞅着那三輛龜車已然爬到了沙堆的邊緣,頓時急得大叫了起來。

這時節的火箭自然不是後世那等喀秋莎之類的玩意兒,僅僅只是在箭頭上包裹了層油布,點燃之後,再射將出去,便是火箭了,往往用來引燃攻城方的木製器具。例如雲梯、衝車等之用,雖說單隻火箭的效果不怎地,可若是齊射的話,倒是蠻實用的,再加上操作簡單易行,乃是守城方必備的利器之一,此番唐軍圍城既久,城頭上自是不凡火箭的存在,待得伏闍雄一聲令下,手忙腳亂的守城官兵這才緊趕着換上了火箭,又是一通箭雨灑了過去,毫無疑問,在如此近的距離上,這一通火箭幾乎全都命中了目標,那等箭箭中的的“噗噗”聲傳來,城頭守軍自是軍心大振,尤其是見到龜車背後那星羅棋佈的火點,更是令諸軍士喜笑顏開,以爲大事就此定了,只可惜他們高興得太早了一些——那三輛全身冒火的龜車依舊不緊不慢地前進着,緩緩地爬上了沙堆,而後一陣機簧聲響中,原本平坦的背部開始以緩慢的速度斜斜地擡升了起來,至於火頭麼,卻漸漸地熄滅了下去,無他,這龜車其實就是個加裝四個巨大車輪的空殼子,其背部乃是厚木板上蒙上了一層的鋼板,外頭又附上了數層生牛皮所製成的,至於內部麼,除了一個類似螺旋千斤頂之類的裝置以及四根可伸縮的巨大鋼柱外,並沒有別的東西,全車由二十二名軍士走在車下,推着輪子以及把着舵來駕馭,一旦到了城下,立刻旋動螺旋千斤頂,將背部斜斜擡起,形成一個坡面,當然,每輛車的前端都有着巨大的鉤子,既可以用來鉤住城頭,也可以用來彼此鏈接,從而形成一道完整的坡面。

龜車的原理說起來很簡單,看起來也似乎很實用,實則不然,其之使用有着衆多的限制——此車雖防火,卻無法承受重物的連環打擊,無論是滾石檑木的連續衝撞還是守城弩的攻擊,都足以破壞其背部,從而導致整輛車毀於一旦,當初秘密研究室整治出這等新武器之時,李貞一眼就看出了此車並不實用,只能用來出奇制勝,一旦被看穿了其中之虛實的話,不過是個巨大的肉靶子罷了,更麻煩的是此車過重,儘管動用了二十幾名的精壯士兵來推車,其速度也慢得可憐,根本無法躲避敵軍的打擊,就是口活棺材而已,不過嘛,既然整治出來了,那倒也不妨用上一下,於戰場上出其不意地耍上一回,總能有所收穫的,也就是出於這種考慮,李貞接收了三輛樣車,並訓練了一幫車手,但也就僅此而已,並沒有同意大規模推廣此車,這會兒冷不丁地用在了和田城下,還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在城頭的弓箭手們忙着與那三輛龜車較勁的當口,唐軍騎兵已經掩護着步兵隊列開始悄然前壓,待得龜車緩緩升起之際,騎兵已經衝到了城下一百三十餘步的距離上,趁着城頭弓箭手們正忙於攻擊龜車,一陣密集的箭雨襲將過去,將城頭上麋集的守城官兵射倒了一大片,而後,唐軍步兵隊列中新任步甲營校尉鷹四已率部向城頭兇狠地發起了衝擊,在隊列最前頭的清一色全是身高力大的陌刀手,那等氣勢立時另本就慌亂的城頭守軍更是亂成了一團。

“放箭,快放箭!別管怪物,射陌刀手!盾刀手上城,快!”眼瞅着己方弓箭手亂成一團,伏闍雄已然知曉無法阻擋唐軍衝程部隊殺上城頭了,顧不得再琢磨着如何對付那三輛趴在沙堆上,漸已升高到幾與城頭齊平的龜車,忙不迭地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

背城借一的三國聯軍到了此時已然沒了絲毫的退路,眼瞅着唐軍衝城部隊來得兇悍,不但沒有就此退縮,反倒是爆發出了絕望的勇氣,不去理會正在攀升中的龜車,也不顧唐軍騎兵的密集箭雨壓制,拼着老命地向着衝程唐軍步兵不停地發射着箭矢,哪怕身邊戰友紛紛中箭跌落城頭,也嚇阻不了絕望拼命的守城官兵,如此一來,守城的弓箭手在大唐騎兵的打擊下固然是損失慘重,可衝城的唐軍步卒也因此折損了不少,近百名官兵倒在了衝擊的道路上,好在衝在最前列的陌刀手們全都是身披重甲,大體上受輕傷的多,而喪命的少。

說時遲,那時快,三百餘步的距離衝將起來也不過是片刻的功夫罷了,就在龜車攀升到了城頭之際,唐軍官兵已然衝抵了城下,吶喊一聲,沿着沙堆衝了上去,並分三路,順着龜車所形成的坡道強行殺上了城頭,而此時,早已列陣在城頭上的于闐重甲步兵則寸步不讓地迎擊上前,雙方就在城頭這麼個狹小的地盤上展開了血淋淋的廝殺。

壯烈?不!是慘烈!唐軍的陌刀手固然是所向披靡的勇士,往往一刀下去便能力斬數名擠成一團的于闐重甲士兵,無論那些兵丁是用盾來擋還是用刀來架,對於泰山壓頂般的陌刀力劈來所都是一個下場,那就是刀折盾破人亡,絕無例外可言,可揮刀之後的唐軍陌刀手卻往往躲不開其餘于闐重甲士兵的偷襲,不是慘死於刀下,就是被退到了城牆兩側的弓箭手射落城頭,這等以命搏命的打法,對於雙方來說都是件靈肉上的折磨,較量的就是意志,誰先撐不下去,誰就將承受全面失敗的慘痛。

很快,第一波衝上城頭的四十餘名唐軍陌刀手在斬殺了數百名于闐重甲士兵之後,全都光榮戰死,剩餘的唐軍盾刀手卻依舊不肯罷休,與擁擠在城頭的于闐守軍繼續着以命換命的廝殺,血在燒,瘋狂在延續,圍繞着三處突破口,攻守雙方忘我地廝殺着,兵器的撞擊聲,刀子的着肉聲,吶喊聲,傷者的慘號聲,垂死者的哀鳴聲交織在了一起,雙方的傷亡都在急劇地上升着,可雙方都不肯退讓,漸漸地,處於仰攻狀態的唐軍因着人數上的絕對劣勢,出現了絲不支的跡象,被守軍擠壓着從城頭退到了坡面上,眼看就將被轟下城頭了,正手舉着大盾、冒着箭矢的襲擊在城下不遠處指揮攻城的鷹四急得眼都紅了,顧不得軍中“校尉不得親自衝城”的規定,將手中的大盾往地上一擲,從親衛手中搶也似地拽過了把陌刀,往城頭一指,高呼一聲道:“第二隊,跟本將上,殺進城去!”

“殺,殺,殺!”在城下待命的第二隊唐軍衝城部隊爆發出高昂的吶喊聲,沿着沙堆衝上了坡面,踏着戰友的鮮血再次衝上了城頭。

鷹四是個武功高手,爲人勇悍得很,只是因着鷹組中人才濟濟,平日裡並無甚出彩的表現,不過其人善戰而且敢戰,在越王府衆多武功高手中是難得的幾個懂得帶兵之道者,就其戰術素養來說,在鷹組衆多高手中,僅比已犧牲在牛頭嶺的鷹三稍差一線,此次大擴軍能在衆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接替了鷹三戰死所空缺出來的步甲營校尉,並不完全靠的是李貞的提攜,而是靠在演習中擊敗了衆多競爭者,此次作爲首攻和田的部隊指揮官,鷹四絕不想平生第一仗便敗了下來,故此,他要玩命了——但見鷹四如同飛鷹般在沙堆上躍了起來,在空中一個起伏,緊接着在一名第一隊殘存官兵的肩頭一個借力,人已沖天而起,竄上了城頭,腳尖在城碟上一點,人如利劍出鞘一般,由上至下,向着擠成一團的于闐守軍飛撲了過去,還沒等那些于闐守軍鬧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見鷹四手中的粗/長陌刀猛地掄了個圓,斜斜地劈將過去,轉瞬間將三名守軍砍成了兩截,而後一個側旋,於落地的同時,順勢將陌刀掄了半圈,所過之處,一刀兩斷,十數名正準備發動攻擊的于闐守軍硬生生被攔腰斬成了兩截,一時間鷹四所立之處鮮血狂噴,慘號大作,如同地獄般可怖,嚇得殘餘的于闐守軍紛紛下意識地躲避不迭,人擠人的城頭上竟然因此而空出了偌大的一塊地兒。

“殺賊!殺賊!”一見自家主將如此勇悍,衝城的唐軍官兵立時士氣大振,趁着守軍退避的當口,瘋狂地涌上了城頭,徹底搶佔了一段城牆,並不斷地向兩頭攻擊着,試圖將三處突破口連成一線,至此,勝利的天平似乎悄悄地傾斜向唐軍的一邊——攻城戰的要訣就是佔領城頭,一旦城頭被突破,守城一方勢必處於極端被動的境地,若是唐軍大隊人馬殺上了城頭,這城也就無法再守了,剩下的只能是打巷戰了,很顯然,守軍沒了城牆的掩護,其士氣必然低落到極點,一旦打算準備巷戰,其實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覆滅是遲早的事情,這是冷兵器時代攻防戰的鐵律,只要是爲將者心中都有數,眼瞅着城頭上己方盾刀手被唐軍壓迫得節節後退,而其餘預備隊卻因着城頭的面積有限而無法投入戰鬥,伏闍雄急得額頭上的青筋都暴了出來,大叫了一聲,抽出了腰間的寶刀,猛地高呼道:“全軍殺賊,斬殺唐軍士兵一名者賞銀百兩,斬殺軍官者以其官位爲獎賞,殺啊!”話音一落,也不管自己乃是國王之尊,親自率領着親衛隊衝向了城頭。

或許是因着被伏闍雄的果敢所震撼,也或許是被重賞所打動,城頭上本處於劣勢的守軍官兵立時停止了後撤的腳步,瘋狂地投入了反攻,城頭上的血戰愈演愈烈起來……

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三百零九章風雪夜歸人(中)第四百三十章中秋馬球賽(四)第二百六十五章獵犬行動(中)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第五百一十六章選菟城之戰(中)第三百七十七章京師劇變(一)第五百一十一章推波助瀾(下)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二百六十九章背/叛(下)第三百五十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二)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四百七十三章圍城血戰(一)第一百章搶婚記(上)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六十一章血戰(八)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二百八十二章意志的較量(下)第三百五十七章風雲詭變之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十八章元宵詩會第一章九天驚雷第七十一章決戰諾真水(七)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一百二十二章仙人跳(中)第二百八十章意志的較量(上)第三十二章撲朔迷離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一百四十章是與非(中)第五百五十一章決戰平壤城(一)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五十八章血戰(五)第一百八十八章廷議之變(中)第二百九十五章龜茲攻略(五)第六十八章決戰諾真水(四)第四百四十七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中)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八十四章新年第一朝(下)第一百九十九章大婚?打昏?(上)第五百三十四章血洗安市城(五)第三百三十三章十面埋伏(下)第三百五十七章風雲詭變之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十六章決戰諾真水(二)第三百二十九章百葉河會戰(二)第二百三十五章碧血染黃沙(三)第十三章御前官司(下)第四十五章朔州驚變第三百零六章京師裡的躁動(四)第三百六十四章清水河會戰(三)第一百六十八章喋血長安城(九)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三百六十七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一)第三百七十八章京師劇變(二)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四百零六章奇峰突起(上)第三百八十四章定海神針(下)第四百九十章博弈(下)第三百四十章誰與爭鋒(下)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四百一十八章誰主沉浮(上)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一章九天驚雷第一百七十七章情與義(上)第十六章一箭雙鵰第一百零七章取捨之間(上)第三百七十二章剪不斷理還亂(二)第三百三十六章京師起微瀾(上)第五百零一章針鋒相對(三)第七十五章君臣際遇第三百四十章誰與爭鋒(下)第一百八十五章二王私會第四百九十六章是她不是她第二百六十七章整裝待發第五百五十二章決戰平壤城(二)第一百零二章搶婚(下)第三百六十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上)第二百四十六章軒然大/波(一)第三百六十七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一)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一百五十章攘外必先安內(五)第三百三十一章百葉河會戰(四)第四百六十三章安市之殤(六)第五百四十二章京師風雲錄(一)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三百六十二章清水河會戰(一)第三百八十二章京師劇變(六)第五百一十九章會師安市城(中)第三百三十七章京師起微瀾(下)第七十四章來了個毛遂(下)第四百三十一章絕地反擊(上)第十七章拉上老爺子當模特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一百零六章福禍難辨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三百六十七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一)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二百六十二章連蒙帶坑(四)
第三百三十章百葉河會戰(三)第三百零九章風雪夜歸人(中)第四百三十章中秋馬球賽(四)第二百六十五章獵犬行動(中)第二百五十八章國際關係第五百一十六章選菟城之戰(中)第三百七十七章京師劇變(一)第五百一十一章推波助瀾(下)第四十二章校場揚威(下)第二百六十九章背/叛(下)第三百五十章京師之倒劉行動(二)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四百七十三章圍城血戰(一)第一百章搶婚記(上)第六十二章血戰(九)第六十一章血戰(八)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一百六十章喋血長安城(一)第二百八十二章意志的較量(下)第三百五十七章風雲詭變之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九十八章元宵詩會第一章九天驚雷第七十一章決戰諾真水(七)第三十一章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一百二十二章仙人跳(中)第二百八十章意志的較量(上)第三十二章撲朔迷離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四百八十三章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第一百四十章是與非(中)第五百五十一章決戰平壤城(一)第二百三十一章奇兵出擊第五十八章血戰(五)第一百八十八章廷議之變(中)第二百九十五章龜茲攻略(五)第六十八章決戰諾真水(四)第四百四十七章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中)第一百五十四章緊鑼密鼓(上)第八十四章新年第一朝(下)第一百九十九章大婚?打昏?(上)第五百三十四章血洗安市城(五)第三百三十三章十面埋伏(下)第三百五十七章風雲詭變之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十六章決戰諾真水(二)第三百二十九章百葉河會戰(二)第二百三十五章碧血染黃沙(三)第十三章御前官司(下)第四十五章朔州驚變第三百零六章京師裡的躁動(四)第三百六十四章清水河會戰(三)第一百六十八章喋血長安城(九)第四百一十七章洛書之爭(四)第三百六十七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一)第三百七十八章京師劇變(二)第四十四章出征準備第四百零六章奇峰突起(上)第三百八十四章定海神針(下)第四百九十章博弈(下)第三百四十章誰與爭鋒(下)第五百四十八章京師風雲錄(七)第四百一十八章誰主沉浮(上)第二百三十八章碧血染黃沙(六)第五百二十六章巧取烏骨城(一)第一章九天驚雷第一百七十七章情與義(上)第十六章一箭雙鵰第一百零七章取捨之間(上)第三百七十二章剪不斷理還亂(二)第三百三十六章京師起微瀾(上)第五百零一章針鋒相對(三)第七十五章君臣際遇第三百四十章誰與爭鋒(下)第一百八十五章二王私會第四百九十六章是她不是她第二百六十七章整裝待發第五百五十二章決戰平壤城(二)第一百零二章搶婚(下)第三百六十章風雲詭變之意外的對決(上)第二百四十六章軒然大/波(一)第三百六十七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一)第八章老子要賺錢!第一百五十章攘外必先安內(五)第三百三十一章百葉河會戰(四)第四百六十三章安市之殤(六)第五百四十二章京師風雲錄(一)第五十三章各施奇謀第二百四十二章托克遜河谷之戰(上)第三百六十二章清水河會戰(一)第三百八十二章京師劇變(六)第五百一十九章會師安市城(中)第三百三十七章京師起微瀾(下)第七十四章來了個毛遂(下)第四百三十一章絕地反擊(上)第十七章拉上老爺子當模特第一百六十二章喋血長安城(三)第一百零六章福禍難辨第三百七十六章抱犢囤之盟(下)第三百六十七章京師之魏王黨的反擊(一)第五百四十五章京師風雲錄(四)第二百六十二章連蒙帶坑(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