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荊南抗旱

十日後,懷着不甘的心情,劉琦帶着龐德公、石廣元諸人離開了水鏡山莊,向荊南進發。

這一日來到長沙,看着沿途的莊稼,高興不起來。

劉琦前世是來自農村的,幼時也曾下田種個莊稼,對農事還是有點發言權。古代基本上是靠天吃飯,莊稼基本上種在水渠兩旁。現在大部分地區正在大旱,多日沒下雨,渠道里面水也幹了,望着不遠處奔流的江河,感覺很悲哀。看着部分開裂的田地,心裡緊緊的,要知道這就是劉表治理下富庶的荊襄百姓啊,若沒有收成明年怎麼生活,前世是來自農村的,聽父母說過過去沒有吃的狀況。

問龐德公,這些地裡水稻怎麼辦,他回答靠天祈雨吧。這個縣令也是按照常規作業啊。

但是還是讓魏延叫來當地縣令,縣令姓王,三十多歲,一副文士打扮,看着劉琦後急忙下拜。太守韓玄曾經向他們打過招呼,大公子將巡查各地,不要出漏洞。想不到今天居然盯上他,怎麼不心驚。

劉琦也知道古代老百姓是靠天吃飯,因此也沒有批評他們,叫他天黑前給徵召100個木匠,100個篾匠。明晚之前招集500個鄉民,太守大人與附近受水災的縣令。

安排妥當後,把自己關到帳篷裡面,想着後世治理天旱的農具,希冀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工具。而紫凡看到天氣太熱了,也坐在一旁扇風。

用水車還是竹簍,想了半天,水車有水車的好處,在地勢較高的時候,用水車能夠快速抽來水,竹簍對地勢不高的地方很是適用,且製作方便,成本很低,適用範圍非常廣。

劉琦又想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關他,兩樣都用吧,只需給他們提供大體方向,其它的他們自己搞定吧。

於是在圖紙上畫着後世竹簍與水車的樣子。竹簍非常好畫,一柱香就搞定了,甚是滿意。但是水車就難以畫了,特別是傳動裝置,如何能保證水能夠送出去等問題,畫了2個時辰還是不甚滿意。走一步算一步,馬上招集龐德公他們,縣令,以及十多個篾匠,木匠。

簡單說了下竹簍製作方法,讓劉琦驚奇的是古人已經用竹子製作簡單裝東西的農具,哪些篾匠驚訝於竹簍竟然可以作爲救水災的工具,在拿一個比較密集的竹子農具作試驗後,大家非常佩服。

於是安排下去,讓在天明前製作二十個樣品,以便敲定最後工具。他們也爽快答應了,因爲劉琦宣佈對所採用的農具,將獎勵2兩白銀。

接下來就是水車了,劉琦簡單向大家講述後,一個六十多歲的匠人當即反駁,認爲如此製作不可能成功,最好裡邊用木棍支撐,外面用一排排木板隔開。

劉琦一聽大驚,這與我們今天天梯差不多啊,看來自己誤自己啊。而縣令看到劉琦臉色數變,甚是害怕,呵斥那人到:“鄭渾,公子的想法是你能夠反駁的嗎?快向公子道歉!”

鄭渾不滿的說道:“公子的想法非常好,我只是提出一定改進意見而已,何錯只有,想老漢我涉足鐵器木器多年,怎麼能亂說公子的水車呢?”

鄭渾,不是有名的工匠嗎?劉琦於是哈哈哈大笑,衆人不解,特別是縣令已經跪下了,要求劉琦饒恕鄭渾的無禮。

趕忙護起王縣令,也安撫了鄭渾,指着水車圖紙,再加上現代電梯的一些知識,聽得鄭渾等人不住的點頭。在大家都理解得差不多了後,當即要求以鄭渾爲主,製作五部水車出來,石韜與縣令負責保障供給所有物料。

天剛四更,劉琦拿着配劍,正準備開始聞雞起舞的故事時,就聽到帳外有人吵鬧。

黃敘來報,竹匠已經制作好了竹簍,正等待驗收。

大悅,立馬跑到帳外,看來今天就不需要聞雞起舞了。看見一排排竹匠,劉琦大聲喊到:“走到江邊,看看諸公的竹簍如何?。

簡單講解了下現代使用方法後,打水要領後,幾個兵士拿着新的竹簍,幾番操作,終於能夠打水了。

周圍竹匠看着這一幕大是驚奇,劉琦也洋洋自得。最後,選了十個比較好的竹簍作爲樣本,劉琦也依約賞了2被選中匠人倆銀子。

如此讓大家按照這個製作,由縣府統一收購,分配給周圍鄉親。

在那以後,劉琦與龐統,龐德公他們選了一百多個地勢較矮的地方,分配周圍村民與士兵共同打取江水,對有的地勢較高的地方,採用分節送水,要求他們先取道地勢較低的地方,在一步步往上面送。

周圍鄉親聽說大公子能夠讓他們田地免除旱災的危害,都很高興,一個個踊躍的參加取水活動。紫凡看到劉琦沒有吃早飯,與幾個丫鬟帶來早飯,讓吃了早飯在做。

爲了起到表率作用,硬是餓到中午。最後頂不住肚子的抗爭,看到其它人員基本上都上手了,終於在大家要求下,才吃飯菜。

吃完後,石韜派人來說水車已經作好了,要劉琦去驗收。

與龐德公他們來到河邊,看着丈餘的水車,甚是感慨,這是昨天專門要求的,試驗車不需要太長了,主要驗證怎麼能夠取水而已。

這時太守韓玄也來了,看到周圍百姓緊張的打水行爲,跪下要求劉琦恕罪。

劉琦寬慰了下他後,就帶領大家按好水車,開始取水活動。

雖然水車很精緻,但是隻有鄭渾那部能夠取水,但效果也沒有達到後世那種水車的效果。

隨後與鄭渾他們再次研究了改進方法後,命令他們立馬改進現有的五臺水車。

終於,在晚上改建完成,命令士兵打燈夜戰,在付出一名木匠被摔傷的代價,木車終於達到預期要求。

劉琦大喜,重賞鄭渾等人,且命令太守通知荊南各郡,從各地徵召木匠篾匠,來這裡學習製作竹簍與水車的經驗,另派此處部分能工巧匠到其它州郡,傳授竹簍水車製作經驗。

不到三日,武陵太守金旋、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來到劉琦臨時大營,看到如此抗旱方法,都大驚,特別是桂陽太守趙範,向劉琦下拜說:“公子真是荊南百姓的救星啊,讓大家免受旱災的苦處。”

聽得讓人肉麻,但還是很好受的。於是,劉琦分派下面主要屬員到各處指導抗旱工作,統一協調荊南物力。

104章 大敗張任第110章 錯綜複雜第101章 前堵後追第42章 太陽從西邊出第12章 警訊第39章 謀取宛城第73章 悲壯出擊第33章 不平等條約第32章 斷敵退路第2章 三國劉琦第33章 不平等條約137章 阻援打點第86章 如何化解第109章 黃祖之死第176章 大戰烏恆2第37章 不平等條約第113章 埋頭辦公學第45章 北上125章 誓死伐曹第66章 黃鸝傳說第75章 徐庶謀益州第147章 曹孫聯軍1140章 勢如破竹第38章 凱旋而歸第188章 基本國策2第174章 曹操投袁第81章 真相大白135章 夜襲第173章 曹操投袁第49章 火攻第31章 射殺凌操第51章 高祖之劍117章 曹孟德奪青州第88章 宣傳戰第34章 活捉呂蒙第174章 曹操投袁第64章 斬殺張允第117章 天生妒婦第156章 守衛合肥第96章 誘拐猛張飛第80章 龍陽君?孌童第40章 收復周倉第6章 認母第3章 花園風波1第149章 襄陽風波1第45章 北上第68章 徐庶謀益州第125章 狹路相逢114章 周瑜中箭第42章 太陽從西邊出第5章 狡辯第155章 西阻東攻111章 另類入贅第15章 魏延軍法從事?第33章 不平等條約第47章 曹操之怒第91章 人工呼吸第98章 張魯投降第8章 聞雞起舞第65章 此恨綿綿第38章 凱旋而歸第56章 妻妾之爭第22章 孫吳軍威第78章 紙上談兵106章 被伏遇險第19章 夜宴134章 形勢逆轉第13章 活字印刷第132章 反擊第7章 公子認母第91章 人工呼吸第55章 積蓄力量第68章 雙喜盈門第62章 千里眼第40章 馬鐙馬鞍第93章 蔡瑁的陰謀第59章 曹操駕到第53章 曹操之痛第162章 劉表稱帝1第184章 天下一統3第162章 劉表稱帝1第68章 徐庶謀益州第161章 攻陷建業2第141章 劉表稱王第78章 紙上談兵第132章 反擊第118章 迎親1 月29日不更新明日第13章 五馬分屍第145章 天下大亂129章 華南虎今日不更新明日兩更第50章 殺胡兒第83章 另類官渡之戰第141章 猛攻宛城第58章 伊人已逝第68章 徐庶謀益州第51章 高祖之劍第57章 仇恨教育
104章 大敗張任第110章 錯綜複雜第101章 前堵後追第42章 太陽從西邊出第12章 警訊第39章 謀取宛城第73章 悲壯出擊第33章 不平等條約第32章 斷敵退路第2章 三國劉琦第33章 不平等條約137章 阻援打點第86章 如何化解第109章 黃祖之死第176章 大戰烏恆2第37章 不平等條約第113章 埋頭辦公學第45章 北上125章 誓死伐曹第66章 黃鸝傳說第75章 徐庶謀益州第147章 曹孫聯軍1140章 勢如破竹第38章 凱旋而歸第188章 基本國策2第174章 曹操投袁第81章 真相大白135章 夜襲第173章 曹操投袁第49章 火攻第31章 射殺凌操第51章 高祖之劍117章 曹孟德奪青州第88章 宣傳戰第34章 活捉呂蒙第174章 曹操投袁第64章 斬殺張允第117章 天生妒婦第156章 守衛合肥第96章 誘拐猛張飛第80章 龍陽君?孌童第40章 收復周倉第6章 認母第3章 花園風波1第149章 襄陽風波1第45章 北上第68章 徐庶謀益州第125章 狹路相逢114章 周瑜中箭第42章 太陽從西邊出第5章 狡辯第155章 西阻東攻111章 另類入贅第15章 魏延軍法從事?第33章 不平等條約第47章 曹操之怒第91章 人工呼吸第98章 張魯投降第8章 聞雞起舞第65章 此恨綿綿第38章 凱旋而歸第56章 妻妾之爭第22章 孫吳軍威第78章 紙上談兵106章 被伏遇險第19章 夜宴134章 形勢逆轉第13章 活字印刷第132章 反擊第7章 公子認母第91章 人工呼吸第55章 積蓄力量第68章 雙喜盈門第62章 千里眼第40章 馬鐙馬鞍第93章 蔡瑁的陰謀第59章 曹操駕到第53章 曹操之痛第162章 劉表稱帝1第184章 天下一統3第162章 劉表稱帝1第68章 徐庶謀益州第161章 攻陷建業2第141章 劉表稱王第78章 紙上談兵第132章 反擊第118章 迎親1 月29日不更新明日第13章 五馬分屍第145章 天下大亂129章 華南虎今日不更新明日兩更第50章 殺胡兒第83章 另類官渡之戰第141章 猛攻宛城第58章 伊人已逝第68章 徐庶謀益州第51章 高祖之劍第57章 仇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