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照打不誤

葉振邦猜得沒錯,帕特里奇確實沒來得及調整部署。..

等他發現中隊反手一巴掌拍向正在圍攻康平縣的日軍時,再調整部署,已經趕不上中隊的進攻步伐了。

帕特里奇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投入空中力量,阻擊中隊,讓日軍突圍。

問題是,空中力量不是在任何時候都管用。

第三十九集團軍南下包抄日軍的時候,野戰防空部隊跟隨行動。在羅耀武手下,主力集團軍都有一個獨立防空旅、每個戰鬥旅下還有一個獨立防空營。第三十九集團軍是主力中的主力,擁有最多的裝甲突擊力量,編制規模也最大,所以受到格外照顧,每個師都有一個獨立防空旅,只是戰鬥旅下不再設獨立防空營。

這些野戰防空部隊的裝備並不一樣。

集團軍直屬的獨立防空旅全部配備射程在一百公里以上的戰區防空系統,即便對付低空飛行的戰鬥機,有效射程也在四十公里以上。師屬防空旅主要配備射程在四十公里以內的戰術防空系統,而這些防空系統的機動能力更強,能夠跟隨裝甲部隊作戰。

中隊能夠依kao的,就只有這些防空部隊了。

對美軍來說,對付野戰防空部隊的唯一辦法還是空中壓制。可是當野戰防空部隊多得超過了美軍防空壓制能力之後,美軍也沒有好的辦法。

不管怎麼說,地面防空都是被動防禦,對付不了那些使用防區外彈藥的敵機。

問題就在這裡,美軍能用射程在一百公里以上的防區外武器擊潰地面部隊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第三十九集團軍是主力部隊,不但擁有大批裝甲力量,還擁有不少車輛,而且所有軍用車輛都做過僞裝。別說軍用車輛,就連臨時徵用的車輛也都做了僞裝。從空中往下看,不是戰車就是坦克,全是裝甲戰車!

這還了得!

第三十九集團軍至少有一萬多部各種各樣的車輛,全都僞裝成坦克戰車,美軍得用多少價格昂貴的導彈與滑翔炸彈才能將其全部摧毀?

再說了,伴隨第三十九集團軍活動的民兵也有不少車輛。

當然,民兵的車輛大多是從民間徵用的,甚至有不少高檔小轎車。只是這些車輛也都做了僞裝,套上了批量生產的僞裝網與充氣僞裝外套,看上去也是坦克戰車!

這樣一來,戰場上全是坦克戰車,夠美軍炸的了。

可以說,在這種戰鬥中,遠程打擊沒用,只能近距離轟炸,用戰鬥機上的紅外探測設備或者是毫米波雷達來甄別目標,再用機關炮、炸彈、火箭彈等廉價彈藥攻擊。不然美軍的戰鬥消耗將大得驚人。

要近距離轟炸,首先就得考慮防空威脅。

幾個小時下來,美軍就在空中支援中損失了二十多架戰鬥機。雖然大多是用來執行攻擊任務的A-10C,還有部分無人攻擊機,但是這樣的損失,仍然讓帕特里奇吃不消。這才幾個小時而已,打到會戰結束,美國空軍還存在嗎?

當然,除了空中支援,帕特里奇還可以調動炮火力量。

打到這個時候,美軍炮兵的戰鬥力也大大提高。實戰證明,炮兵仍然是最廉價、也是最高效的支援力量。

雖然在這場戰爭之前,美軍並不重視炮兵,甚至一度打算撤消炮兵,但是打到朝鮮的時候,美軍就改變了這一看法。當時,還主要是中隊的炮兵過於犀利,迫使美軍不得不加強自身炮火。打到中國本土之後,美軍才認識到,要在一場全面戰爭中取勝,就得擁有一支足夠強大的炮兵。

從二零一二年十月開始,美國的軍火工業全速運轉,生產的火炮與火箭炮就超過了其他所有陸軍主戰裝備。到二零一三年第一季度末,美國生產了五千門M109A6自行榴彈炮與兩千門M270火箭炮,前線作戰部隊的炮火得到全面增強,幾乎翻了一倍,主要作戰部隊的炮兵增強了一倍半。

爲了增強炮兵的作戰能力,美國還從德國引進技術,對M109A6進行全面改進,最新的M第三季度投產。

問題是,這個時候,帕特里奇手裡的炮兵都放在西面。

別說正常射程只有三十公里的M109A6,使用普通火箭彈的M270都幫不了日軍。

能發揮作用的,只有M270發射的戰術彈道導彈。

毫無疑問,戰術彈道導彈不是炮兵的主戰彈藥。別說一向不太重視彈道導彈的美軍,就算是中隊,也不可能在大規模會戰中,把彈道導彈當成炮彈使用。

更何況,帕特里奇還有一點擔心。

中隊在康平那邊狠打日軍,可是沒有出動全部部隊,至少還有兩個主力集團軍與八個新編集團軍、十二個戰鬥力不弱的民兵大隊與兩個民兵縱隊沒有上場。即便除掉部署在後方防線上的部隊,羅耀武手裡至少還有五十萬作戰部隊。

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全用上的話,肯定能吃掉一兩個美軍師。

受此影響,帕特里奇得爲他派上去的四個主力師留點餘地。

誰能保證,羅耀武只打日軍,不打美軍?

要知道,美國纔是帶頭大哥,日本只是跟班小弟。打怕了帶頭大哥,跟班小弟再牛比也鬧不出花樣來。

很快,帕特里奇的這一擔憂就得到了證實。

隨着第二十六集團軍與第四十集團軍在入夜不久後投入戰鬥,中隊的六個主力集團軍全線壓上,而且在西面重點打擊美軍。

雖然任何人都認爲,中隊在西面打美軍是爲了牽制美軍,爲殲滅康平縣的日軍打掩護,但是帕特里奇卻沒有這麼大意。

羅耀武明顯留了後手,如果正按照常規思路去打,肯定要吃虧。

只是到這個時候,已經由不得帕特里奇了。

最焦急的,肯定不是帕特里奇,本來遭到圍攻的就不是美軍。

八個師團被圍,其中四個還是王牌師團,福田康夫不急纔是怪事。

從二十六日下午開始,福田康夫就連續發了幾次急報,要求帕特里奇向北調動部隊,增援被圍的日軍。

到了晚上,帕特里奇也頂不住了,只能讓福田康夫調動日軍增援康平。

由此可見,帕特里奇仍然沒有放棄攻打彰武的想法。在他看來,如果日軍能在康平打出點名堂來,比如迫使羅耀武不斷投入兵力,彰武的防禦必然空虛,因爲彰武就挨着康平,到時候美軍就能突擊彰武,一舉拿下這座至關重要的縣城。

也就是說,康平那邊打得越狠,美軍突擊彰武的機會就越大。

既然要打得狠,就得投入足夠多的兵力。八個日軍師顯然不夠,要是能夠再投入幾個日軍師,就有可能迫使羅耀武動用預備隊。

上半夜,福田康夫從沈北新區與新民縣各調動了兩個師前去增援康平。

顯然,這點兵力太少了。

從新民縣出發的兩個日軍師突破了第十五集團軍的防線之後,在一零一國道的登仕堡子被一個民兵大隊擋住了去路。等到日軍想回頭的時候,才發現後面的道路被第十五集團軍堵上了。

從沈北新區北上的兩個日軍師在西拉馬河子遭到第三十九集團軍摩步師頑強阻擊,打了半夜都沒能取得半點進步。

此時,已經是二十七日凌晨。

北面的殲滅戰打得如火如荼。

負責穿cha的兩個主力集團軍將八個日軍師割得支離破碎,被分割出來的日軍都不多,一般一個團,有的時候還只有一個營。等待這些日軍的,正是跟在主力部隊後面,排山倒海般的新編集團軍與民兵大隊。

爲了加快殲敵速度,就算打一個日軍營,羅耀武都會出動至少一個師的兵力。

如果碰上了規模較大的日軍,則會把整個新編集團軍、或者民兵大隊壓上,用十倍、甚至是二十倍的兵力把日軍碾成碎片。

這不是打仗,而是單方面屠殺。

拼人數,羅耀武會怕誰?

只是,殲滅戰打得越狠,福田康夫越急。

中人根本就不收戰俘,就算被圍的日軍繳械投降,也會在放下武器之前被擊斃,有的甚至被逼着再次拿起武器,然後被擊斃。

每時每刻都有日軍官兵陣亡,而且平均每分鐘陣亡的日軍超過一百人。

一小時就是六千人,十小時就是六萬人。

隨着殲滅戰的範圍擴大,日軍陣亡速度還會加快。恐怕到不了二十七日夜間,被圍的十五萬日軍就將全部完蛋。

福田康夫拖不起,也不能拖。

二十七日天亮前,頂在最北面的日軍第七師全軍覆沒,在中人殺入師部之前,少將師長切腹自盡。

這算死得痛快,總比死在敵人手裡好。

福田康夫也在這個時候命令剛剛到達沈北新去的四個日軍師火速北上。

這只是四個負責押送輜重的二線部隊,而且全是步兵。畢竟日軍擴建不久,主戰裝備的生產速度跟不上軍隊的擴充速度,大部分新編部隊都是步兵。

派四個步兵師上去能有什麼用?

第三十九集團軍摩步師的防線守得穩穩當當,得到新編集團軍與民兵大隊支持後,還有能力打幾次戰術反擊。

北面的殲滅戰照打不誤。

只不過,隨着日軍增援部隊達到八個師,羅耀武也得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調整部署去教訓一下在西面跳得厲害的美軍,還是擴大殲滅戰的範圍,吃掉趕來增援的日軍。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而且是一個值得好好考慮的問題。

第8章 蓄勢待發第13章 發動羣衆第86章 自釀苦酒第69章 一地得失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194章 不忍告別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4章 扭轉乾坤第123章 一石三鳥第13章 捷足先登第111章 越繞越遠第89章 兄弟歸隊第58章 環形防線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107章 轉移重點第52章 日本定策第29章 再遇少校第50章 給點奔頭第38章 關鍵時刻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7章 自投羅網第111章 官復原職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43章 主動迎戰第3章 身份問題第24章 全面撤退第50章 再遇貴人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69章 燃眉之急第43章 不得不打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143章 主動迎戰第3章 身份問題第143章 主動迎戰第2章 戰場小兵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9章 大敵當前第196章 全面開花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68章 反擊開始第72章 特種戰法第72章 心理較量第94章 大禍臨頭第24章 大難不死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46章 步兵防線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5章 兩種聲音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46章 舉步維艱第39章 火速增兵第39章 火速增兵第60章 鹿死誰手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76章 不戰自潰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6章 兌現承諾第53章 強行上馬第3章 身份問題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123章 一石三鳥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3章 機緣巧合第10章 最後底線第36章 進攻受阻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58章 水到渠成第74章 最後選擇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41章 背靠本土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83章 查漏補缺第45章 步步爲營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17章 尋求突破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62章 蓄勢待發第76章 不戰自潰第66章 死有所值第64章 服從命令第6章 重大發現第26章 徹底放鬆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84章 小鬼壓場第31章 絕不能退第48章 防守反擊第32章 中央突破
第8章 蓄勢待發第13章 發動羣衆第86章 自釀苦酒第69章 一地得失第172章 遠程炮火第194章 不忍告別第77章 推心置腹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4章 扭轉乾坤第123章 一石三鳥第13章 捷足先登第111章 越繞越遠第89章 兄弟歸隊第58章 環形防線第32章 全旅壓上第151章 提前進攻第107章 轉移重點第52章 日本定策第29章 再遇少校第50章 給點奔頭第38章 關鍵時刻第100章 非常戰術第86章 全數投入第17章 自投羅網第111章 官復原職第24章 決戰前夕第143章 主動迎戰第3章 身份問題第24章 全面撤退第50章 再遇貴人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69章 突然襲擊第113章 戰略退縮第69章 燃眉之急第43章 不得不打第193章 死守戰線第142章 面子問題第143章 主動迎戰第3章 身份問題第143章 主動迎戰第2章 戰場小兵第155章 放進來打第9章 大敵當前第196章 全面開花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164章 惱羞成怒第68章 反擊開始第72章 特種戰法第72章 心理較量第94章 大禍臨頭第24章 大難不死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46章 步兵防線第127章 麻煩不斷第5章 兩種聲音第124章 自相殘殺第46章 舉步維艱第39章 火速增兵第39章 火速增兵第60章 鹿死誰手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76章 不戰自潰第126章 護身寶貝第109章 鋼鐵雄獅第6章 兌現承諾第53章 強行上馬第3章 身份問題第118章 只打日軍第123章 一石三鳥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3章 機緣巧合第10章 最後底線第36章 進攻受阻第112章 最優選擇第58章 水到渠成第74章 最後選擇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41章 背靠本土第116章 前沿挑釁第83章 查漏補缺第45章 步步爲營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41章 搜索殲滅第17章 尋求突破第103章 嚴陣以待第124章 戰力提升第62章 蓄勢待發第76章 不戰自潰第66章 死有所值第64章 服從命令第6章 重大發現第26章 徹底放鬆第186章 幾近絕望第152章 戰略撤退第177章 唐山反擊第119章 關鍵一環第84章 小鬼壓場第31章 絕不能退第48章 防守反擊第32章 中央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