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恩師

徐階,徐階……

這個人的名字好熟啊!

李彥直上輩子不是學歷史的,對明朝的歷史也只是知道個大概,沒法深入到很細膩的環節,所以能夠被他知道的人一定是大大的名人!他忍着頭痛搜索着腦子裡有限記憶,很快就涌起了兩個片段:

第一個片段是一部什麼電視劇中的幾個鏡頭,那部電視劇裡的大反派是嚴嵩——嚴嵩是什麼人李彥直自然清楚,那是明朝有數的權宰啊!而那幾個讓李彥直留下深刻印象的鏡頭,內容卻是嚴嵩被鬥倒的情景,而鬥倒嚴嵩的那人,似乎就叫徐階!

第二個片段,是在一個論壇上瀏覽到的一篇文章的某個章節,說的是張居正!張居正是什麼人就更不用介紹了,明朝的宰相里他若是排第二,只怕沒人敢認第一!而那篇文章中的那個章節裡涉及到一個內容,似乎是說,張居正之所以能上位,靠的就是徐階的提拔!

徐階,徐階!

鬥倒了嚴嵩,提攜了張居正——一個人一輩子別的事情不用說,光是能做成這兩件事,這個人的力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李彥直心裡一熱,忽然就有一種衝動,就想拜眼前這個徐階爲師!可他卻忍住了,他想起上輩子入行時一個忽悠界的前輩告訴他的兩句話:無論做什麼都好,如果涉及到利益,就記得把你的目的藏起來!你要賺錢時,就告訴人家你不想賺錢;你要邀名時,就要表現得不將虛名當回事!

忽悠界如此,官場呢?

李彥直忍住了,只是以一個童子應有的禮貌鞠了個躬,道:“原來是徐先生。”

徐階見到他不卑不亢,反而更加歡喜,道:“來,坐,坐!李小兄……”

李彥直道:“徐先生,我年紀小,如果不嫌棄,你就叫我彥直吧。”

徐階呵呵一笑,道:“也好。彥直。”說到這裡他又舉頭望明月,道:“我的兒子若在跟前,此刻說不定也能和我說說話了……”

李彥直的歷史學得不夠好,如果他的歷史學得夠好就會知道,此刻的徐階並無力量,說得刻薄一點,簡直就是一隻死老虎!

在不久之前,還是清高翰林的徐階才明駁暗諷地將當朝首輔張璁數落了一頓,搞得首輔大人下不了臺!張璁可不是什麼好相與的,當即利用他的職權要殺了徐階,幸虧有幾個老鄉幫忙,才讓徐階從鬼門關裡逃了出來,但他的前途卻因此丟了,從高高在上、前途無量的翰林院貶到這荒涼野僻的福建延平來!受到張璁慫恿的嘉靖皇帝甚至在柱子上刻了“徐階小人、永不敘用”八個字!做官混到這份上,眼見是沒希望了。而除了仕途不順之外,徐階這幾年的家庭處境也極慘!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剛剛病死,而兒子許蟠當時尚在襁褓之中,家裡只剩下一個八十歲的老母——一個人的神經若是脆弱一點,在這樣的多重打擊之下說不定就瘋了!

可徐階沒有,在這個人生谷底,他居然還抱着一點希望!所以他不但沒罵皇帝的娘,還要“感恩遙戴北宸高”,因爲他還想回去!回北京!回朝廷!儘管希望是渺茫的,但他還沒有徹底放棄!

正因如此,他和已經放棄了的鄭慶雲、黃焯是不同的,正因如此,他對山野間的一個小童竟能聽出他的詩境而歡喜,並記掛在心。

當然,這時的徐階對李彥直也只是欣賞而已,畢竟,李彥直的皮相還只是一個七歲的小孩子,縱然早慧,徐階也並不奢望這樣一個孩子能理解他的痛定思痛後的深刻領悟。只是他卻不知道,李彥直此刻的心理年齡其實正與他相似,也是一個死過一次的人!正因如此,兩人雖然皮相忘年,但在氣質上卻甚是相投,月下飲着劣茶,談點詩文,心情竟是出奇的暢快!

李彥直上一輩子所處的那個年代本來就是詩文末世,他本人又成天在商業策劃上打滾,對詩文只是業餘愛好,儘管來到這個世界後有一年多的惡補,可和徐階這樣的翰林比起來,其差距實不啻於兩人皮相年齡的差距!山路間的隻言片語能令徐階吃驚者,在於李彥直的機敏與智慧,這時深談下來,他的詩文功底就露了餡!

但在徐階看來反而覺得正常,“畢竟他只是一個孩子,能夠如此,已大不簡單了!”因此但凡李彥直有不懂的,便出言指點,兩人對答的語氣,漸漸從忘年交變爲師生,徐階說話再不客氣,直接便叫他的名字,李彥直則自稱學生——這時他已從徐階的言語中聽出他曾中過探花,自己一個才通過縣試的小童在探花大人面前自稱學生那也是應有之義。

這是兩人的第一次長談,也因爲是第一次,所以談得不深。夜已三更,李彥直家太破陋,一家人擠着一張牀,實在是無法招待徐階,因此他便告辭了。臨別之際,徐階道:“彥直,你年紀雖小,但生性之聰明,爲我生平僅見。只是有一句話,我得提醒你一下。”

李彥直忙道:“請先生指點。”

徐階道:“我在尤溪時,曾在知縣口中聽過了你的言行,你的表現,頗爲狂傲。你年紀幼小,率真一點也不是什麼壞事,人家見你是個孩子,多半還會欣賞你的大膽。不過我看你不但是早慧,甚至可說有些老成!既已參加過縣試,將來想必是有意晉身仕途,若是如此,那就要記得要收斂!張狂二字,最是害人!這是我用仕途生命換來的教訓,希望你能切記!”

李彥直上輩子是在商業公司賣腦力的人,出入那個地方的年輕人大多個性張揚,沒在官場、國企之類的部門泡過便不知道韜晦的重要性!他縱然死過了一回,但覺醒後又沒遇到過真正的挫折,這積習一時哪能就改掉的?其實這一點尤溪知縣也已告誡過他,當時李彥直還不怎麼當回事,今晚聽徐階再次點出他這個缺點,不免肅然領教,道:“謝謝先生指點,學生銘記在心!”

第二十七章 父子禪第二十四章 捕蟬第一章 海盜引第五十四章 天子夢第六章 視察第十三章 預言第四十一章 攻守勢易第四十二章 上謀攻心第五十一章 信用不對牲口講第二十二章 託孤兒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六章 商賊辯第三十四章 林道乾敵營秘竄第一章 江上秀才忒輕狂第二十九章 叩闕第七章 土豪橫行第三十四章 林道乾敵營秘竄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五十六章 劍指薩摩第十九章 練兵閩南第三十九章 一念之差第四十章 兩船相逐第十九章 賄禍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四十九章 林老賊受死第二十四章 薩摩劇變第十九章 練兵閩南第五十七章 兩逢源第三十一章 尾聲第十七章 哲河港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十四章 水價第三十二章 幸得佛郎機不辨虛實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二十三章 詭轉第九章 好娼家第六十二章 河心島第十六章 竹馬黃花共良宵第十章 安心讀書作甚?第二十七章 雙頭龍第五十一章 廟堂變第三十四章 興辦團練第十五章 未婚妻耶?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十一章 萬盜來朝第四十二章 御前辯第四十一章 以小克大熟欺生第十章 丫鬟巧語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五十三章 京官亂第十六章 李介歸第十二章 公私第六章 恩師第四十九章 邊角動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四十二章 上謀攻心第五十三章 春潮難按捺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三十章 桀驁民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三十一章 怪力勿語第一一零章 論天下第六十章 去蠻夷第七章 同門第十七章 哲河港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七章 苦無對策多官惶惶第二十五章 斷漕運第一一二章 大反彈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三十章 沐猴第十二章 孺子可教都司許討賊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二十一章 更奸第十四章 主僕姐妹第七章 同門第二十四章 捕蟬第三十二章 三進燕窩第二十九章 不馴使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六章 傲蔣生欲中卻落榜第五十章 楚歌作第十四章 水價第十七章 高官有養賊之嫌第三十五章 謀生釁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一零九章 傾高拱第二十四章 暗室鉅富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三十章 沐猴
第二十七章 父子禪第二十四章 捕蟬第一章 海盜引第五十四章 天子夢第六章 視察第十三章 預言第四十一章 攻守勢易第四十二章 上謀攻心第五十一章 信用不對牲口講第二十二章 託孤兒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六章 商賊辯第三十四章 林道乾敵營秘竄第一章 江上秀才忒輕狂第二十九章 叩闕第七章 土豪橫行第三十四章 林道乾敵營秘竄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五十六章 劍指薩摩第十九章 練兵閩南第三十九章 一念之差第四十章 兩船相逐第十九章 賄禍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四十九章 林老賊受死第二十四章 薩摩劇變第十九章 練兵閩南第五十七章 兩逢源第三十一章 尾聲第十七章 哲河港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十四章 水價第三十二章 幸得佛郎機不辨虛實第二章 入室子弟不簡單第二十三章 詭轉第九章 好娼家第六十二章 河心島第十六章 竹馬黃花共良宵第十章 安心讀書作甚?第二十七章 雙頭龍第五十一章 廟堂變第三十四章 興辦團練第十五章 未婚妻耶?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十一章 萬盜來朝第四十二章 御前辯第四十一章 以小克大熟欺生第十章 丫鬟巧語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五十三章 京官亂第十六章 李介歸第十二章 公私第六章 恩師第四十九章 邊角動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四十二章 上謀攻心第五十三章 春潮難按捺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三十章 桀驁民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三十一章 怪力勿語第一一零章 論天下第六十章 去蠻夷第七章 同門第十七章 哲河港第四十九章 姐弟情深雙涉危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七章 苦無對策多官惶惶第二十五章 斷漕運第一一二章 大反彈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三十章 沐猴第十二章 孺子可教都司許討賊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二十一章 更奸第十四章 主僕姐妹第七章 同門第二十四章 捕蟬第三十二章 三進燕窩第二十九章 不馴使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六章 傲蔣生欲中卻落榜第五十章 楚歌作第十四章 水價第十七章 高官有養賊之嫌第三十五章 謀生釁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一零九章 傾高拱第二十四章 暗室鉅富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三十章 沐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