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

李彥直回到月港之後,便宣佈要組織鄉勇,入海打擊倭寇,救回兄長。

嘉靖年間東海各方面勢力的情況十分複雜,華人、倭人、回回、西番,諸族雜處,官兵、商人、海盜力量互爲消長,又互相滲透。如果我們將這些族裔與職業互相搭配,就把此時活躍在福建沿海的各路人馬大致區分開來:官兵、華商、華人海盜、倭商、倭寇、回回商人、佛郎機商人、佛郎機海盜。這些人無論經商還是搶劫,活動的地域都主要集中在中國東南沿海——因爲這一帶不但靠海,而且當時是全世界最大片的富裕區域。

對這一時期所發生的事情,很難用某種一刀切的標準來判定善惡——尤其是官兵與海盜之間衝突上,官兵未必是正義的,反之所謂的“寇”亦不見得全部都壞。一言以蔽之,這個時代在東海活動的人,都是爲利而來,爲利而往,大家都不是魔鬼,也都不是好人。

在李彥直十八歲這年,大致來說東海最活躍的力量乃是商人,如果要在這商人面前加上一個限制性定語,可以說是華商!

這時的東海商貿圈基本是中國商人的天下,西來的葡萄牙人是在中國商人的幫助才得以前往日本,東海諸國裡,日本商人在東海商貿中的影響遠不及中國商人來得大,朝鮮商人的影響更可以忽略不計。中國商人的這些輝煌成就,完全是在沒有政府支持下取得的。

國民爲了生存發展而要求與外國貿易,這是他們出於私慾的衝動,而其經商若控制得法,可以爲國家增加稅賦滋養民生,所以重商政府通常會加以支持、保護、引導並從中徵稅——嘉靖時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諸國基本都是這麼幹。

但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下,大明政府對民間的海外商貿不但沒有實質性的幫助與保護,反而設置了重重障礙,爭貢之役之後甚至全面禁海!在失去了正常商業通道的情況下,中國海商只好踏上走私這條既無奈又危險的道路。這時東海海面上除了這羣商寇合一的海商之外,還有一批完全以劫掠爲生的海賊,海商們要想保住財產性命,便不得不將自己武裝起來:一邊對付本土海盜,一邊對付葡萄牙海盜,一邊對付日本沿海倭寇,同時還要面臨朝廷的圍剿。

也正是這個原因讓這個時代的中國海商兼具三種身份:做生意時,他們就是商人;面對官府圍剿時,他們就變成了賊寇;而遇到那羣真正的海盜時,他們又變成了一支私人海軍。當然還有更嚴峻的情況:如果生路完全被截斷,這批人鋌而走險起來,那就什麼殘酷的事情都可能發生了,水滸人物敢幹什麼,他們也就敢幹什麼!

明朝中後期的中國海商就是這樣在國外、國內多重壓力下痛苦地成長着,可即使這樣他們仍然掌控了中國沿海商貿的主導權,並將勢力不斷向東洋和西洋推進。他們在爲自己也爲自己爭取財富的同時,也在爲這個民族爭取被政府遺忘了的海權!但是,擁有如此貢獻的他們卻連商人這樣卑微的合法名分都被剝奪了,朝廷贈予他們的帽子是——賊寇!

朝廷既已禁海,凡私自下海者,即爲賊寇!

又由於這些海商走倭島賺日本人錢的特別多,還常常會僱傭一些日本人做馬仔,所以他們的身份又常常和“倭”字扯在一起,以至於許多商團明明是華人爲主,卻被叫做倭寇。

在嘉靖二十二年,海盜爲禍未酷,而禁海已害人不淺,所以沿海的小民們寧可親寇,不願親官,李彥直的身份是舉人,才從省城來,打交道的不是林希元這樣的官僚鄉紳,就是田大可這樣的高級軍官,所以月港方面下九流,便都把他當上流社會來看待,聽說他要打擊倭寇,都紛紛避着他,均想:“又來一個沒事惹事的!”

陳羽霆要買糧食船隻,處處碰壁,吳平要打探倭寇消息,人人戒口,整個月港從八十歲的老太婆到四五歲的小孩子,個個都可能是海商、海盜們的眼線。李彥直畢竟是個舉人,在沒欺到自己頭上之前,小民們還不敢動他,卻都儘自己所能,不給他提供糧食、船隻,不給他提供情報,甚至東偷一點東西,西挖一點牆角,搞些小破壞——雖然沒什麼大動作,可是小破壞積累得多了,卻也足以讓陳羽霆焦頭爛額!

李彥直很快就發現情況不對,一時之間卻不知如何解決,這日正與陳羽霆籌謀無計,吳平忽引了一個人來求見。

“是什麼人。”李彥直問。

“是一條有見識的好漢!”吳平說。

吳平的眼界,李彥直是很清楚的,所以聽吳平這麼形容,李彥直便忍不住眉毛揚了揚道:“能被你稱爲好漢,那自然要見一見!”

吳平便去引了一個男子進來,李彥直仔細打量這人,見他中等身材,三十歲不到年紀,穿着一身打了補丁的舊布衫,面有菜色,似爲貧窮所困,但雙眉卻無半分愁色,心道:“果然氣概不凡!閩省豪傑,何其多也!”連忙下座,請問姓名。

那男子道:“小人張維,本地人氏,見過李孝廉。”

二人坐定,李彥直命上茶,寒暄畢,李彥直道:“自我揚言要入海擊倭,漳州全府,人人避我。張壯士是本地人,爲何卻來找我。”

張維笑道:“大夥兒都誤會李孝廉了,所以躲避。張維未曾誤會,所以不請自來。”

李彥直哦了一聲,問道:“大夥兒誤會我什麼了?”

張維且不回答,卻問道:“李孝廉,你可知對這閩南貧苦百姓而言,誰是衣食父母麼?”

李彥直道:“民以食爲天,衣食父母,自然是土地。”

“不對!”張維道:“福建土地,貧薄狹促,若只靠着泥巴里長出來的東西,光是漳州泉州二府,每年就得餓死十萬人!但今時今日,我漳、泉子弟還勉力能支撐,靠的不是農,而是商!尤其是海商!那些冒死出沒於風浪之中的海商,纔是我漳、泉百姓的衣食父母!”

李彥直道:“張兄說的原來是這個。工商之能益民,我素深知,不見我李家亦有同利商號麼?同利在漳州、泉州的生意,也做得很不小。”

張維道:“李孝廉既然自家也做生意,怎麼卻還要打擊海商?”

李彥直道:“我要打的是倭寇,不是海商。”

張維卻道:“李孝廉難道不知道閩南官兵和士大夫,有時候會藉着打擊倭寇之名打擊海商、盤剝小民麼?”

李彥直對閩南的形勢也不是不知,只是一時計不及此,被張維一點醒,才驚叫道:“哎喲!我怎麼把這一層嫌疑給忘了!”又道:“我雖然沒來過月港這邊,但我二哥李介卻常駐於此,因此我想各處商家應該能理解我纔對。而且我們在自己賺錢之餘,也僱了不少漳、泉子弟,且和本地士紳聯手,在此處立有義倉,豐年以平價入,災年以平價出,算來對本地也算有些貢獻,卻沒想到這次要做一點事情,卻遭到月港上下的反對。”

張維道:“李孝廉,李二爺與你雖然是骨肉至親,但一在商界,一在仕途,你們之間究竟是兄弟一體還是分道揚鑣,外人哪裡清楚?李二爺那邊還好些,畢竟他擺明了是在做生意,但是李孝廉你自到閩南以後,見的不是林氏大老爺,就是鎮海指揮使,這些對月港的下九流來說,那都是天上的人物。至於那義倉之設,漳、泉父老也是感激的,不過在下九流看來,那也是士紳一層常有的善舉,不能拉近你與小民們的距離。士紳老爺們與我們這些升斗小民,彼此隔閡不淺,他們雖也涉足海外貿易,但這些老爺們做生意的道道,與我們這些小民畢竟不同。這些老爺們其實不是很怕朝廷派人打擊倭寇,因爲朝廷再怎麼嚴打也打不到他們頭上,但我們卻很怕,因爲會殃及池魚。李孝廉你自入境以來,就一直與官老爺們打交道,一扯大旗,就說要打倭寇,這叫我們這些小民如何不疑你?”

說到這裡,李彥直已完全明白,頓足道:“我懂了,我懂了。這件事情確實是我顧慮不周!”身子前傾,虛心請教道:“張大哥,你可得幫我想個辦法,消除一下大夥兒心中對我的疑慮。”

張維聽他連稱呼都變了,心下大悅,便道:“李孝廉,你此番要籌糧募人,爲的究竟是什麼?是要救人,還是要滅倭?”

李彥直道:“自然是要救人!因我二哥可能是落在倭寇手中,所以才說要滅倭。”

“這就簡單了。”張維道:“如今李孝廉你在小民中威已著,信未立,我的建議是,先把有嫌疑的滅倭二字淡化掉,且以入海‘尋兄’爲名行事,便可減免許多麻煩。”

李彥直道:“更換名義容易,只是入海之後要是遇到倭寇,那時節……”

“打!”張維道:“閩南的父老鄉親,怕的不是你打真倭寇,而是怕你借打倭寇爲名擾民!大夥兒對真倭寇那也是深惡痛絕!若李孝廉入海之後能不打海商,只打真倭真寇,大家支持你都來不及,哪裡還會扯你的後腿!”

李彥直大悅,道:“得張大哥這一席話,李哲真如撥雲霧而見青天!我想邀張大哥助我一臂之力,請張大哥幸勿推辭。”

張維欣然道:“李孝廉賢名播遍閩省,若能於鞍前馬後效犬馬之勞,那是張維的榮幸!”

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三十七章 希拉里求救贖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十七章 擊掌盟第十章 丫鬟巧語第六章 傲蔣生欲中卻落榜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四十一章 攻守勢易第二十二章 廁救第九章 一劍批手得荊楚真傳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七十三章 婆羅港第三十八章 有兵如虎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七十二章 七樞紐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四十七章 中山惡狼現原形第九十七章 大豐收第四章 成文不在先後第二十五章 螳螂第三十六章 亂後第五十一章 信用不對牲口講第三十九章 一念之差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三十七章 市舶第三十八章 李彥直用鞭策第四十四章 寬宏大度條件兩個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七十二章 七樞紐第十九章 下戰書第十七章 擊掌盟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十七章 取得證據在手第三十七章 希拉里求救贖第四十章 初戰遇挫第四十三章 虛虛實實船隊再現第七十四章 雙煙直第四章 議徵倭第四十七章 大排場第六十章 去蠻夷第十四章 縱欺他第一零六章 大鎮壓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四章 議徵倭第三十四章 林道乾敵營秘竄第二十七章 救溺水聞佛郎機之暴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二十八章 見狼煙驚海盜船之強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二十九章 欺敵欺己第三十二章 幸得佛郎機不辨虛實第二十八章 漕民變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六十二章 河心島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三十二章 幸得佛郎機不辨虛實第三十五章 招募武督第六章 視察第四章 天才童子第一零九章 傾高拱第八章 藝高膽大解元何懼第四十七章 中山惡狼現原形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十章 浮沉第十四章 險中險三公子力阻夜襲第十五章 雙管齊下先備戰第五十二章 烽火起第三章 殿試第三十七章 希拉里求救贖第四十章 兩船相逐第十章 安心讀書作甚?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一零六章 大鎮壓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二十九章 不馴使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四十六章 帶髮修行贖父愆第六章 清海岸第三十三章 李彥直牀頭捉刀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十六章 鄰壑何處第二十五章 理念裂痕第六十三章 八面圍第二十九章 情理之間第一零五章 棄界鎮第九章 裂南北第三十三章 李彥直牀頭捉刀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六章 商賊辯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六十二章 河心島第四十章 兩船相逐
第四十八章 措手不及肘腋變第三十七章 希拉里求救贖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十七章 擊掌盟第十章 丫鬟巧語第六章 傲蔣生欲中卻落榜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四十一章 攻守勢易第二十二章 廁救第九章 一劍批手得荊楚真傳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七十三章 婆羅港第三十八章 有兵如虎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七十二章 七樞紐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四十七章 中山惡狼現原形第九十七章 大豐收第四章 成文不在先後第二十五章 螳螂第三十六章 亂後第五十一章 信用不對牲口講第三十九章 一念之差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三十七章 市舶第三十八章 李彥直用鞭策第四十四章 寬宏大度條件兩個第二十二章 李哲定澎湖列島第七十二章 七樞紐第十九章 下戰書第十七章 擊掌盟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十九章 飛龍首戰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十七章 取得證據在手第三十七章 希拉里求救贖第四十章 初戰遇挫第四十三章 虛虛實實船隊再現第七十四章 雙煙直第四章 議徵倭第四十七章 大排場第六十章 去蠻夷第十四章 縱欺他第一零六章 大鎮壓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二十三章 陳羽霆思建世外桃源第四章 議徵倭第三十四章 林道乾敵營秘竄第二十七章 救溺水聞佛郎機之暴第四十二章 以多勝少豚滅鯊第二十八章 見狼煙驚海盜船之強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二十九章 欺敵欺己第三十二章 幸得佛郎機不辨虛實第二十八章 漕民變第五十四章 春夢了無痕第二十五章 泯盜使第六十二章 河心島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三十二章 幸得佛郎機不辨虛實第三十五章 招募武督第六章 視察第四章 天才童子第一零九章 傾高拱第八章 藝高膽大解元何懼第四十七章 中山惡狼現原形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十章 浮沉第十四章 險中險三公子力阻夜襲第十五章 雙管齊下先備戰第五十二章 烽火起第三章 殿試第三十七章 希拉里求救贖第四十章 兩船相逐第十章 安心讀書作甚?第二十四章 篡與輔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三十九章 大權第一零六章 大鎮壓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二十九章 不馴使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四十六章 帶髮修行贖父愆第六章 清海岸第三十三章 李彥直牀頭捉刀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十六章 鄰壑何處第二十五章 理念裂痕第六十三章 八面圍第二十九章 情理之間第一零五章 棄界鎮第九章 裂南北第三十三章 李彥直牀頭捉刀第二十三章 大蝗軍第六章 商賊辯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六十二章 河心島第四十章 兩船相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