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招降術

“好!”李彥直且將其他降將降官都叫出去,這才問林正宗道:“你有親人兒女沒有?”

“有。”林正宗說。

“見在何處?”

林正宗嘆了一口氣,說:“在老家寮北縣。”

那寮北縣如今已在李彥直的控制之下,李彥直道:“那你就放心去吧,只要你認真按我說的辦事,萬一你出了什麼事情,你的兒女我會好生照看的。”

林正宗忍不住問:“侯爺,你究竟要我去做什麼?”

“阮信來來下降書了,”李彥直道:“我要你代表我去回覆他。”

……

林正宗跟着阮信的使者到達阮軍大營時,阮信、胡思周、阮忠、劉志明等已在大營內望眼欲穿。

如今形勢對他們大大不利,阮信已經輸了九成九,接下來就只是看如何收場而已。李彥直若不肯放過他們,也完全在他們的意料之中。

“若到了那時,我們就和他們拼了!”劉志明咬牙切齒地說:“拼得一個是一個,拼得一雙是一雙。”

“劉將軍的這份鬥志,就是我們的生機了,”胡思周說道:“若李哲不想付出太多傷亡的話,應該會考慮我們的投誠的。”

“可是,我們提的條件會不會太多了呢?”阮忠有些惴惴不安。

阮信一聽哼了一聲:“條件太多?只這些我還不大敢相信他們呢!”

他的幾個部屬見他心情不好,就都低下了頭。

他們派出使者的時候,明軍仍然加緊包圍,不過這會攻擊卻停止了——胡思周認爲這是一個好徵兆,結果真叫他遼中了,李彥直有回覆了,而且是正面的回覆。

“恭喜將軍,賀喜將軍!”使者回來稟報道:“都督已經答應接納我軍的投誠了,而且還派了升龍府尹來作使者,宣讀封賞頒賜。”

這個消息真的讓全軍上下都喜出望外,戰況發展到現在這份上,阮軍無論兵將都已失去戰意了,明軍能夠接納他們的投降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最好的出路了。

“不過,升龍知府?那是誰呢?”胡思周問。

阮信卻顧不得這些了,大叫:“管他是誰,左右不過是大明的人。快擺香案,都給我把袍甲穿好了,隨我一起去迎接天使。”

其實李彥直派來的人,不能算“天使”——必須得是大明皇帝的使者,才能叫天使,而且接李彥直的任命也用不着擺香案——又不是聖旨,但阮信卻還是決定以最高的規格來迎接這位特使。

“不過……”這時他派去的使者用比較低的聲音說了一句阮信沒聽清楚的話:“這位特使我們是認得的……”

他們的確認得,原來就是林正宗啊,知縣以上的文官,當初響應阮信並開城接納的,林正宗是第一個。可是和明軍裡應外合,導致西北防線缺了一角的,也是林正宗。

對這個文臣,阮信在他背叛自己之後真是恨得牙癢癢的,聽說是他來傳令一時幾乎無法接受,但胡思周卻用一句話就勸住了他:“將軍,說起來咱們也要投靠鎮海侯了,比起林正宗來,只是晚了一步而已,還是別計較前嫌了吧。”

這句話把阮信說得啞口無言,如果他仍然在和明軍對抗那也就算了,現在既然已決定向李彥直投降,那他和林正宗之間也就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區別,誰也別說誰了。

所以林正宗到達主帳的時候,仍然得到了阮信等人的歡迎,阮信對他很客氣,但還是掩蓋不了雙眼中的厭惡。阮忠嘴巴尖酸,見面就陰陽怪氣地說:“林大人,聽說你升了升龍知府了啊,恭喜,恭喜。當初果然是有先見之明,我們都不及你。”

這言外之音,林正宗如何會聽不出來?他卻說道:“好說了,我是獻城,諸位是獻軍,我做這知府是鎮海侯的提拔,至於諸位,據我所知,”他把手中的命令狀一搖,說道:“官封得比我大的至少有三四個。”

他這最後一句話,當真有立竿見影的功效,阮信胡思周等人一直擔心的,第一個是李彥直肯不肯接受投降,現在第一件事解決了,便緊跟着擔心自己歸附過去以後能否得到善待。

聽到林正宗這麼一說,至少胡思周、阮忠等都把心中大石放下了七八分,阮信也想,以林正宗的功勞也能做升龍知府的話,那自己的地位肯定更高了,不見林正宗說麼?官比他高的至少有三四個,自己當然是封得最高的那個,他是降將,能夠得到一個比知府更高的職位已是過望了,所以心下歡喜,吩咐召集十六名主要戰將,一起來聽林正宗宣讀委任。

雖然沒有香案,但阮信等都把頭盔都去掉了,捧在手裡等林正宗宣讀命令。

卻見林正宗纔拿出三副卷軸來,打開第一幅,一字字念道:“邊軍既願歸降,本督以上天有好生之德,自主將、偏將之士兵走卒,一律接納。來歸之後,糧餉按思明府鎮南關守軍例發放。功勞升遷,一切依朝廷定製施行。”

這第一封信就讀完了,自阮信以下,所有人都心中暗喜,思明府鎮南關的兵將是他們的老對手了,這些將領多和裡頭的明軍兵將有過勾結走私,知道他們的待遇也還不錯,均想只要李彥直能守諾言,那這次投降就算不冤。

阮信當即帶頭,捧過書信面朝李彥直所在方向而拜,說道:“鎮海侯如此厚德,叫我們何以爲報?”其實他這句話是說給別人聽的,他還準備將這封信的內容宣揚出去,好讓李彥直翻不得悔。

林正宗這纔拿出第二封書信來,念道:“即日着胡思明爲安南都指揮使同知,接掌本軍一切軍務,着劉志明爲北關指揮使,阮忠爲西關指揮使,協助新任都指揮使同知胡思明辦理軍務。其餘兵將,依次各保留其職位。”說着唸了十八個姓名,或爲千戶,或爲百戶,總之主要的將領都被囊括進來了。

許多人聽了心中竊喜,但很快就意識到出了問題,一齊向阮信望去,阮信也早聽得怔了,幾乎便要發作,但看看那第三封信,心想這三封信是先說士兵,後說將領,乃是先低而後高,那麼最後這封信應該說的就是自己了,想到這裡決定且忍一忍。

那邊林正宗已在催促道:“胡、劉、阮三位將軍,接令吧。”

胡思周等看了看阮信,阮信示意他們且接令,跟着林正宗纔打開最後一封信,諸將都想看看李彥直封了阮信個什麼官,卻聽林正宗念道:“茲有叛將阮信,起兵擾民,禍亂安南。雖未動社稷之根本,其罪實不容赦。姑念頗識時務,以軍來降,使安南將士免遭滅頂之禍,念此小功,特許阮信以百戶之俸,解甲歸田,以盡天年。”

這道命令纔讀了一句,帳中出林正宗外,所有人都嚇了一跳,等到全信讀完,阮信早面無血色——林正宗能把這命令讀完,不是因爲阮信修養好,而是因爲他一時反應不過來,等到林正宗唸完,阮信才猛地抽出佩刀,大喝道:“好哇!姓李的玩我!”舉刀指着林正宗說:“你這個叛徒,我先宰了你,然後再去和姓李的拼命!”

說着舉刀衝了過來,林正宗雙眼一閉,已是準備受死,心中只道:“鎮海侯,希望你善待我的親人妻兒,不要失信。”

那刀一直沒戳到自己身邊,卻聽當、錚兩聲,跟着便聽阮信暴怒喝道:“你們做什麼!造反嗎?”

林正宗睜開眼睛來,纔看見胡思周用刀擋住了阮信,劉志明更是抱住了他的手腳,胡思周大叫:“將軍,請三思!眼下是保住我們身家性命的最後機會了,若殺了林知府,那不相當於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的後路堵死了?”

阮信哈哈一笑:“後路?後路?李哲是給你們留後路了,可我呢?我還有什麼後路?若接了這見鬼的命令,我纔要把這後路堵死呢!”邊說着一邊掙扎:“你們給我滾開!我先殺了這姓林的,然後再去殺姓李的!”

劉志明有所退縮,但胡思周卻還不肯讓開,阮信指着他罵道:“怎麼?你真要背叛我嗎?就爲了姓李的封你個什麼都指揮使同知,你就要背叛我?”

他不說這句話還好,說了這句話,胡思周眼中的意態反而更加堅定。

阮信見副手和自己已不同心,他也不回頭,就用左手手指向阮忠打了個暗號,示意他出手,但那個暗號打出去後,久久沒有動靜,他心中一陣驚訝:“難道阮忠也背叛我了?”要回頭時,忽然背部一陣劇痛,一低頭,一把長矛的矛頭竟然從胸口冒了出來!扭過脖子去,阮忠已放開了長矛。

“你……你!”阮信面目猙獰,幾乎不敢相信。

這個阮信最信任的堂弟面無表情地說道:“阮將軍,鎮海侯已經說了,這裡已由衚衕知接掌,你在主帳之內對主將動刀動槍的,算是什麼?”

他的這一句話,阮信也沒聽全就倒下了。諸將中兩個阮信的心腹要衝上來,卻被劉志明一刀一個,砍翻在地。

林正宗在旁看得怔了,他也沒想到阮信竟會死得這麼容易。

阮信死了,那麼林正宗就不用死了,在劉志明、阮忠聯手鎮住剩餘將領,胡思周率領諸將上前,含笑對林正宗說:“林大人,以後我們可就是同僚了啊。”

林正宗反應過來,嘿嘿笑道:“是,是。”

第五十八章 洮河口第九十五章 過日子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二十九章 三袈裟第十八章 還須變天權謀第四章 天才童子第二十九章 情理之間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一零四章 大殘殺第五十二章 尾聲第三十三章 搜王直第十九章 賄禍第二十四章 暗室鉅富第四十一章 攻守勢易第三十五章 招募武督第五十一章 雙手劍刀殺羣賊第九章 西廂之爭第三十五章 招募武督第二十四章 捕蟬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一一三章 政敵畢第三十章 陸海策第二十五章 斷漕運第三十一章 怪力勿語第四十六章 歸林泉第八十一章 三寶顏第一章 讀書難第六章 二子依附第十章 定章程第二十六章 派麾下舊將涉粵東賊窟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一零九章 傾高拱第十七章 黃雀誰家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十六章 鄰壑何處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二十九章 先弄噱頭樹信譽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三十六章 尾聲 巨宦之途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五十二章 私情不入尺牘中第三十八章 分豬肉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三十二章 三進燕窩第三十四章 護駕第八章 通商令第二十七章 雙頭龍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三章 殿試第十一章 不爲府試第十一章 萬盜來朝第五十三章 春潮難按捺第十九章 一夜之間第三十章 桀驁民第十八章 據櫻島第九章 裂南北第四十八章 福佬門庭不容番鬼猖狂第三十五章 與和尚有關?第七章 同門第六章 傲蔣生欲中卻落榜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三十八章 分豬肉第五十九章 斬首腦第十章 安心讀書作甚?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三十八章 帝統第二十七章 父子禪第八十章 移帥旗第三十四章 閣老三問第五章 雙雄會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十章 定章程第二十九章 先弄噱頭樹信譽第五十章 楚歌作第十五章 未婚妻耶?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二十六章 收功第五章 貴客何許人也?第八章 入平戶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三十三章 破淫祀作傳學地第三十四章 馬六甲第三十四章 林道乾敵營秘竄第一章 敵之敵第十一章 填港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七十一章 分主次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五十五章 布攻防第二十二章 哎喲我的好姐姐第二十六章 收功第二十九章 先弄噱頭樹信譽第三十一章 夏言之尊
第五十八章 洮河口第九十五章 過日子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二十九章 三袈裟第十八章 還須變天權謀第四章 天才童子第二十九章 情理之間第三十一章 驚悉有倭奴從中作梗第一零四章 大殘殺第五十二章 尾聲第三十三章 搜王直第十九章 賄禍第二十四章 暗室鉅富第四十一章 攻守勢易第三十五章 招募武督第五十一章 雙手劍刀殺羣賊第九章 西廂之爭第三十五章 招募武督第二十四章 捕蟬第九十九章 迂迴取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一一三章 政敵畢第三十章 陸海策第二十五章 斷漕運第三十一章 怪力勿語第四十六章 歸林泉第八十一章 三寶顏第一章 讀書難第六章 二子依附第十章 定章程第二十六章 派麾下舊將涉粵東賊窟第九十章 潛邸內第一零九章 傾高拱第十七章 黃雀誰家第九十二章 廷上議第十六章 鄰壑何處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二十九章 先弄噱頭樹信譽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三十六章 尾聲 巨宦之途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五十二章 私情不入尺牘中第三十八章 分豬肉第四十三章 海上路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三十二章 三進燕窩第三十四章 護駕第八章 通商令第二十七章 雙頭龍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第三章 殿試第十一章 不爲府試第十一章 萬盜來朝第五十三章 春潮難按捺第十九章 一夜之間第三十章 桀驁民第十八章 據櫻島第九章 裂南北第四十八章 福佬門庭不容番鬼猖狂第三十五章 與和尚有關?第七章 同門第六章 傲蔣生欲中卻落榜第二十章 共享航道第三十八章 分豬肉第五十九章 斬首腦第十章 安心讀書作甚?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四十七章 大員路口豈許外賊逃竄第三十八章 帝統第二十七章 父子禪第八十章 移帥旗第三十四章 閣老三問第五章 雙雄會第十三章 城中亂第十章 定章程第二十九章 先弄噱頭樹信譽第五十章 楚歌作第十五章 未婚妻耶?第二十六章 不及親人來團聚第二十六章 收功第五章 貴客何許人也?第八章 入平戶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十八章 小民懼池魚之殃第三十三章 破淫祀作傳學地第三十四章 馬六甲第三十四章 林道乾敵營秘竄第一章 敵之敵第十一章 填港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七十一章 分主次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五十五章 布攻防第二十二章 哎喲我的好姐姐第二十六章 收功第二十九章 先弄噱頭樹信譽第三十一章 夏言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