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卻爲夜訪推官

這兩天尋找客店的時候,李彥直已經暗暗留心城中的道路,有意無意間問明瞭本府推官的衙門所在。

到了參加府試的當晚,他藉着人羣衝撞的機會與哥哥分離,藏到了一個暗角中窺伺。

果然不出他所料,自己身子矮,目標小,在混亂中很難發現,而在考棚附近亂找亂闖的大哥卻將餘三田爪牙的注意力全吸引過去了。只知道找弟弟的李剛不知道自己身後有好幾個人盯着,而躲在暗處的李彥直卻瞧得明明白白!

“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嘿嘿!餘三田居然派了四個人來,可真看得起我啊!可他究竟不夠狠,還是認爲只要我們考不上秀才就沒事了?”

他呆了好久,連變了幾個窺伺的地方,確定再沒有人埋伏在暗處後,纔在混亂中溜出考棚。

這一夜是府試開考夜,因此氣氛與尋常夜晚不同,到處都懸掛有燈籠,點着燈的人家也着實不少。李彥直步步小心,按照日間的記憶,找到了本府推官的衙門,敲開了門,遞上了他準備好了的拜帖。被吵醒的門子本來沒好脾氣,但他畢竟是徐階調教出來的,眼見深夜之中一個六七歲的童子獨自來投拜帖,料來事不尋常,便不敢不讓李彥直進門。

這時已經很晚了,但徐階居然還沒睡,他聽說有人深夜來訪,已感訝異,自己在延平沒有會在半夜來訪這樣的私交密友啊!在見到居然是李彥直更是吃驚!

“你不在考棚考試,跑到這邊來幹什麼?”徐階問。

“恩師,我一人之功名算得了什麼!今年不考,明年還可以再考。何況我要來和恩師說的這件事,卻比我的功名重要萬倍!”

徐階哦了一聲,也不怎麼動容,便問他要說的是什麼,李彥直不慌不忙,便從那也徐階離開之後說起,從乃父受傷,說到餘三田的霸道,再說到尤溪知縣對此案態度的“奇怪”轉變!徐階聽到這裡,問道:“原來你父親被打傷了,你可是懷疑尤溪知縣包庇?你今晚來,可是要我替乃父伸冤?”

“家父確實有冤!”李彥直道:“但這件事情,卻不僅僅是家父一人的冤屈!”跟着又說了回鄉之後家宅被砸一事。

徐階聽了怒道:“混賬!鄉土惡霸竟然如此橫行,還有王法沒有!三老難道就不管嗎?”

“三老?”李彥直道:“三老哪裡管得了他!我聽大人們說,就是知府、知縣,也與他餘三田有舊!他幹什麼事都好,滿延平的官吏都會護着他。”

徐階冷笑道:“哪有此事!他又不是什麼皇親國戚,能有多大的面子,讓滿縣的官吏都護着他!”

“他確實不是皇上的親戚,可我聽大人們說,他卻是另外一戶人家的親戚。”李彥直道:“那戶人家,比皇上雖有些不如,可也差得不遠。有了那一戶人家做親戚,纔敢橫行無忌的。”

徐階冷笑道:“天底下還有和皇家差不遠的人家?我怎麼沒聽說過?你倒是說,那戶人家姓甚名誰?”

“大人們都說,姓銀。”李彥直道:“叫做銀礦!”

徐階本來都不怎麼將李彥直的話當回事,聽到了這裡才驚道:“你說什麼!”

李彥直道:“銀礦!”

徐階沉吟起來,許久,許久,才招李彥直,讓他再上前兩步,坐到自己身邊道:“來!把你聽到的,都一五一十地與我說!”

李彥直便將自覺醒以來有關銀礦的所見所聞,一一道出,在徐階面前,他也不賣弄自己的才學,只是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自己的推斷半句不加。但徐階是何等人物,既然已經用心,那便是道一知百!李彥直還沒說完,他已經推知此間貓膩之所在,再結合上任這段時間來的種種細節,驀地豁然貫通,拍案叫道:“我道我上任以來爲何老覺得治下有古怪!原來延平最大的禍根,實在此處!”忽又想起一事,便問李彥直:“你來我這裡,可有人知道了?”

“沒人知道。”李彥直便將自己在尤溪告狀失敗後如何安心讀書,這次是趁着參加府試纔來延平府城,又是如何趁亂走脫,連夜來到這裡都說了。

徐階聽完連聲讚道:“好,好!不想你小小年紀,不但頗通詩書,而且有謀有智!”又道:“我這便派人送你回去!此事你回到尤溪之後,也不要管,更不要和任何人說。我自會處理。”

李彥直便要告辭,徐階忽道:“回來!”撫須沉吟片刻,道:“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你今日到了府城,我跟着便徹查此事。縱然餘三田以及他背後的貪官污吏抓不到你的把柄,怕也會懷疑此事過巧!不行,我得再給你一道護身符!”

李彥直奇道:“護身符?”

徐階笑了笑道:“你明天便裝作誤了府試,頹喪歸家便是。回頭我會去拜託一位老友,請他‘碰巧’遊玩到溪前村,又碰巧結識你這個神童。有他護着,我料餘三田之輩便不敢輕易動你。不過從今往後,除非得我吩咐,否則你不許再插手此事,以防狗急跳牆,爲惡人所傷,知道不?”

李彥直應道:“學生知道了,謝謝恩師眷顧。”

跟着徐階派了一個得力的家人,從後門送李彥直走,到城隍廟附近,才由他獨自去見李剛。兄弟倆會合之後,李彥直便故意讓李剛帶着自己去考棚求情,但守門吏哪肯放他進去?兩人一個真無可奈何,一個假無可奈何,一大一小,一般的垂頭喪氣,回尤溪去了。

李彥直回到尤溪後不久,便有一位延平的名紳鄭慶雲遊山玩水,“湊巧”來到溪前村,又“湊巧”遇見了李彥直,一番談論之下,對這個神童大爲讚賞,竟邀了他回到自己府上,介紹給士林好友!

李大樹一家本來正爲三仔誤了府試而懊惱,不想轉眼間李彥直又得到了延平名紳的推重,這又是一件大大的喜事了!因此一家子又都高興了起來。而且自鄭慶雲來過以後,老李家也真個像蓬蓽生輝了一般,再次被人看高了一頭!連餘三田和他的爪牙也輕易不敢上門冒犯了。

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二十二章 託孤兒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二十二章 廁救第二十七章 奸紳雙頭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四十二章 御前辯第十六章 竹馬黃花共良宵第三十七章 希拉里求救贖第十四章 溪邊誰家兒女?第六章 恩師第三十八章 分豬肉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六章 商賊辯第十三章 錦衣疑蹤第八章 藝高膽大解元何懼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七十四章 雙煙直第五章 雙雄會第七十一章 分主次第三十章 誡爾切記讀書第五十二章 私情不入尺牘中第七十六章 人與土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五章 犟主考不取偏點魁第三十七章 有將如龍第四十六章 歸林泉第三十六章 幹修女何事?第二十六章 獨眼東樓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九章 裂南北第九十五章 過日子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二十八章 工商初舉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二十六章 櫻島會第一零八章 凱旋前第五十一章 信用不對牲口講第一章 敵之敵第十五章 策障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四十四章 寬宏大度條件兩個第十九章 賄禍第三十二章 亂神可欺第一百章 布忠孝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四十章 尾聲第三十四章 閣老三問第七十四章 雙煙直第六十九章 白奴隸第二十章 籌餉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二十四章 薩摩劇變第二十四章 李彥直謀立海峽據點第三十四章 興辦團練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四章 救災行動第二十二章 廁救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五十章 楚歌作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十九章 練兵閩南第九十六章 聞倭變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村第三十三章 破淫祀作傳學地第十一章 萬盜來朝第三十八章 分豬肉第六章 清海岸第七十三章 婆羅港第十六章 盜信第三十七章 連環訊第四章 兵部第二十五章 門戶大利第四十四章 寬宏大度條件兩個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二十八章 黃雀第十六章 鄰壑何處第二章 接班人第二十九章 三袈裟第二十六章 獨眼東樓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十章 浮沉第三十五章 招募武督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三十一章 尾聲第十六章 竹馬黃花共良宵第八章 藏弓烹犬第二十三章 原諒你的小弟弟第四十章 尾聲第五十三章 春潮難按捺第十八章 復雞籠第四章 成文不在先後
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二十二章 託孤兒第三章 科場無論師徒第二十二章 廁救第二十七章 奸紳雙頭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四十二章 御前辯第十六章 竹馬黃花共良宵第三十七章 希拉里求救贖第十四章 溪邊誰家兒女?第六章 恩師第三十八章 分豬肉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六章 商賊辯第十三章 錦衣疑蹤第八章 藝高膽大解元何懼第三章 回鄉前後第七十四章 雙煙直第五章 雙雄會第七十一章 分主次第三十章 誡爾切記讀書第五十二章 私情不入尺牘中第七十六章 人與土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五章 犟主考不取偏點魁第三十七章 有將如龍第四十六章 歸林泉第三十六章 幹修女何事?第二十六章 獨眼東樓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九章 裂南北第九十五章 過日子第二十一章 無敵手第二十八章 工商初舉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八十八章 出兵否第二十六章 櫻島會第一零八章 凱旋前第五十一章 信用不對牲口講第一章 敵之敵第十五章 策障第六十八章 自己人第四十四章 寬宏大度條件兩個第十九章 賄禍第三十二章 亂神可欺第一百章 布忠孝第二十八章 招徠計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四十章 尾聲第三十四章 閣老三問第七十四章 雙煙直第六十九章 白奴隸第二十章 籌餉第十六章 虎狐含笑佯應承第二十四章 薩摩劇變第二十四章 李彥直謀立海峽據點第三十四章 興辦團練第三十五章 官場之志第四章 救災行動第二十二章 廁救第二章 饑民東奔第五十章 楚歌作第八十五章 租海港第一零三章 均田令第十九章 練兵閩南第九十六章 聞倭變第二十一章 新加坡村第三十三章 破淫祀作傳學地第十一章 萬盜來朝第三十八章 分豬肉第六章 清海岸第七十三章 婆羅港第十六章 盜信第三十七章 連環訊第四章 兵部第二十五章 門戶大利第四十四章 寬宏大度條件兩個第四十五章 機兵變爲僱傭兵第二十八章 黃雀第十六章 鄰壑何處第二章 接班人第二十九章 三袈裟第二十六章 獨眼東樓第五十七章 尾聲第七十五章 包餃子第六十七章 謠言嗎?第十章 浮沉第三十五章 招募武督第十二章 下浙東第二十章 成王敗寇第三十一章 尾聲第十六章 竹馬黃花共良宵第八章 藏弓烹犬第二十三章 原諒你的小弟弟第四十章 尾聲第五十三章 春潮難按捺第十八章 復雞籠第四章 成文不在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