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金融危機

德爾看着侍衛遞給自己的電報,上面詳細的描述了這次危機的爆發經過,這又是華爾街的一次作死行爲。

美國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信託公司大肆舉債,在股市上收購聯合銅業公司股票,但此舉失利,引發了華爾街的大恐慌和關於尼克伯克即將破產的傳言。銀行紛紛收回貸款,股市暴跌,民衆擠兌,幾家大銀行瀕臨倒閉。

埃德爾看着這個消息心裡對資本的警惕又提高一層,在後世關於國家控制資本與資本控制國家,有兩個最好的個例就是中美。作爲一個有着後世經驗的人來說,資本是沒有國界的它會隨着利潤走,只要它在一個國家找不到高利潤就會在世界到處尋找

埃德爾現在可以趁羅馬尼亞的資本家沒有發展壯大,搶先完成戰略佈局。讓人民感受到王室資本的好處,就不會讓人民北資本左右,反正現在羅馬尼亞只有750萬人口,完全可以由王室資本帶動,讓人民對王室感激不盡。在後世也被叫做國家資本,埃德爾其實也是按照後世那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套路而來。

在隨後的幾天美國金融危機持續發酵,紐約突然開始廣泛傳言美國第三大信託公司尼克伯克即將破產。,流言像病毒一般迅速傳染了整個紐約,驚恐萬狀的市民在各個信託公司門口徹夜排隊等候取出他們的存款。銀行則要求信託公司立即還貸,受到兩面催款的信託公司只好向股票市場借錢,借款利息一下衝到150%的天價。到10月24日,股市交易幾乎陷於停盤狀態。

摩根此時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現了。當紐約證交所主席來到摩根的辦公室求救時,他聲音顫抖地表示如果不能在下午三點之前籌集到2500萬美元,至少50家交易商將會破產,他除了關閉股票市場將別無選擇。下午兩點,摩根緊急召開銀行家會議,在16分鐘裡,銀行家們籌足了錢。摩根立即派人到證交所宣佈借款利息將以10%敞開供應,交易所裡立即一片歡呼。僅過了一天,緊急救助的資金告罄,利息再度瘋長。8家銀行和信託公司已經倒閉。摩根趕到紐約清算銀行,要求發放票據作爲臨時貨幣以應付嚴重的現金短缺。

11月2日星期六,摩根開始了他蓄謀已久的計劃,“拯救”仍在風雨飄搖之中的摩爾斯萊公司。該公司已陷入2500萬美元的債務,瀕臨倒閉。但是它卻是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的主要債權人,如果摩爾斯萊被迫破產清償,紐約股市將完全崩潰,後果不堪設想。摩根將紐約金融圈子裡的大腕悉數請到他的圖書館,商業銀行家被安排在東書房,信託公司老總被安排在西書房,惶惶不可終日的金融家們焦急地等待着摩根給他們安排的命運。

摩根深知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擁有的田納西州、亞拉巴馬州和佐治亞州的鐵礦和煤礦資源,將大大加強摩根自己創辦的鋼鐵巨無霸-美國鋼鐵公司的壟斷地位。在反壟斷法的制約之下,摩根始終對這塊大肥肉無法下嘴,而這次危機給他創造了一個難得的兼併機會。要拿到這塊肥肉,摩根還有最後一關要過,那就是對反壟斷一點不含糊的老羅斯福總統。11月3日星期天晚上,摩根派人星夜趕往華盛頓,務必在下個星期一上午股票市場開盤之前,拿到總統的批准。銀行危機使大批企業倒閉,失去一生積蓄的成千上萬憤怒的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政權危機,老羅斯福不得不借重摩根的力量來穩定大局,他在最後時刻被迫簽下城下之盟。此時距星期一股市開盤僅剩5分鐘!

摩根以4500萬美元的超低價吃下田納西礦業和制鐵公司,而該公司的潛在價值按照約翰·穆迪的評估,至少在10億美元左右。

很明顯,這次的金融危機又是一次蓄謀已久的精確定向爆破。

這件事情對美國的影響就是美國建立了自己的央行,美聯儲的誕生。可惜這個美國的央行完全控制在銀行家的手裡,這是美國被資本家控制的標誌事件。

在這次危機中引起的生產下降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嚴重。以月度數字計算,鋼產量下降近60%,生鐵38%,機車69%,貨車車廂75%,新建鐵路量46%。1908年,新建築合同減少23%,鋼托拉斯所屬企業一半以上停工。失業人數超過以往各次。

這次危機迅速波及其它國家,與美國經濟聯繫密切的英國首當其衝,危機深度僅次於美國。1907年,黑色金屬消費量減少20%,生鐵產量下降11%,鋼產量下降19%,新建船舶噸位減少48%,棉花消費量下降14%。從1906年到1909年,生鐵價格下跌25%。

危機在德國也十分嚴重。1907年,黑色金屬消費量縮減20%以上,鋼產量下降13.1%,已竣工商船噸位減少三分之一,建設業損失最慘重,業務量縮減36%,與此相應,水泥等建材工業產量下降近一半。輕工業損失也不小。棉紗和棉布的出口減少18%,棉布價格下跌23%。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黑色金屬消費量縮減,但由於該行業壟斷程度高,黑色金屬的價格竟提高了14%。

1907年,法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6.5%。其中絲紡工業危機最嚴重,絲織品出口減少了24%。危機不但使工人生活惡化,甚至教師與國家公務人員的生活都受影響,工會活動活躍起來。1909年,巴黎郵電職工大學,一時電訊中斷。

在這段時間埃德爾看着危機的持續發酵,但是自己完全沒有辦法。只能做好羅馬尼亞國內的資本掌控,還有現在羅馬尼亞現在沒有什麼資本家,王室算是國內最大的資本了。在這次危機中影響最大的還是大衆汽車公司,原本預計3.5萬輛的歐洲市場。在這次危機中很多企業家取消了訂貨,讓現在的大衆公司已經不敢全力生產貨車了。

埃德爾在和國王商議後,羅馬尼亞宣佈建立自己的央行,羅馬尼亞國家銀行,在羅馬尼亞有金融業務的外國銀行,需要交納在羅馬尼亞業務百分之十五的保證金到央行,對於國內政府宣佈,鑑於羅馬尼亞國內銀行弱小,將合併成三家中大型銀行。也要交納保證金百分之十五到央行。

第490章 嗨,希特勒(上)第406章 逃難的烏克蘭政府第656章 訪問(中)第276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下)第228章 國名教育(下)第649章 劫船(上)第639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上)第708章 空襲(下)第508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下)第727章 墨索里尼的決定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432章 風起華沙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723章 厭戰號沉沒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464章 新首相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602章 截胡(上)第613章 揭露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213章 坑英法(二合一5300大章)第705章 英法的宣戰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557章 和談(上)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218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下)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116章 庫馬諾沃戰役(5500字二合一大章)第433章 元帥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628章 國王登基(求訂閱)第354章 戰前準備(下)第379章 巴黎和會(下)第九十六章 回家上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363章 鯨吞(二)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539章 腰斬的造艦計劃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710章 海軍奇襲計劃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387章 羅匈合併?第473章 華盛頓會議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160章 裝甲部隊的雛形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429章 威廉港的寒冬(上)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第691章 歐洲三軸心(完)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二十一章 流水線第711章 愛琴海大飆車(上)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732章 希臘戰役(上)第七十九章 普洛耶什蒂機械廠第769章 美援來了(上)第551章 羅蘇局部戰爭(四)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177章 夢想(上)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681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上)第677章 鈾礦第280章 準備(一)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802章 中東戰役(二)第五十三章 電力供應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422章 潰敗(上)第212章 1915初的歐戰局勢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506章 歸國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161章 新型載重汽車第175章 1914年的到來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545章 赫爾梅克衝突(四)第163章 新領土(上)第三十九章 福特T型汽車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
第490章 嗨,希特勒(上)第406章 逃難的烏克蘭政府第656章 訪問(中)第276章 羅馬尼亞的應對(下)第228章 國名教育(下)第649章 劫船(上)第639章 R20中型坦克樣車(上)第708章 空襲(下)第508章 外來勞工的問題(下)第727章 墨索里尼的決定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470章 庫爾圖瓦退役第432章 風起華沙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723章 厭戰號沉沒第351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464章 新首相第312章 佔領克盧日第602章 截胡(上)第613章 揭露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213章 坑英法(二合一5300大章)第705章 英法的宣戰第216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上)第557章 和談(上)第293章 德瓦戰役(三)第218章 高漲的民族主義(下)第五十二章 合成氨第221章 軍隊大巡查第773章 北非第一戰(下)第七十五章 鋼鐵廠新領導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520章 農業改革(二)第185章 薩拉熱窩事件的影響 (下)第116章 庫馬諾沃戰役(5500字二合一大章)第433章 元帥第739章 溫泉關(上)第628章 國王登基(求訂閱)第354章 戰前準備(下)第379章 巴黎和會(下)第九十六章 回家上第427章 羅馬尼亞共產黨(上)第779章 芬蘭軍購第465章 行政改制(上)第168章 新式裝甲車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363章 鯨吞(二)第435章 索卡爾煤礦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260章 瘋狂的走私第539章 腰斬的造艦計劃第550章 羅蘇局部衝突(三)第710章 海軍奇襲計劃第695章 最後的機會,但澤第252章 一月革命第387章 羅匈合併?第473章 華盛頓會議第386章 干預匈牙利 (四)第658章 訪問(終)(爲小興上盟主加更)第160章 裝甲部隊的雛形第221章 隱形整編(下)第280章 丘吉爾的方案(下)第327章 動盪的保加利亞(中)第429章 威廉港的寒冬(上)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第691章 歐洲三軸心(完)第754章 薩拉丁計劃(中)第二十一章 流水線第711章 愛琴海大飆車(上)第726章 走入正軌的德國海軍第732章 希臘戰役(上)第七十九章 普洛耶什蒂機械廠第769章 美援來了(上)第551章 羅蘇局部戰爭(四)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177章 夢想(上)第444章 新型大衆汽車第110章 保加利亞的外交準備(求訂閱)第681章 布加勒斯特外交戰(上)第677章 鈾礦第280章 準備(一)第698章 波蘭戰役(一)第440章 轉型的霍克(下)第802章 中東戰役(二)第五十三章 電力供應第686章 歐洲三軸心(二)第422章 潰敗(上)第212章 1915初的歐戰局勢第330章 保加利亞戰敗(中)第250章 俄國的隱患第506章 歸國第295章 德瓦戰役(五)第161章 新型載重汽車第175章 1914年的到來第477章 局勢的變化第545章 赫爾梅克衝突(四)第163章 新領土(上)第三十九章 福特T型汽車第463章 瓦爾納造船廠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