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看不見的手

誰看見了玩雜耍拋球的,也許就看見了命運。 那些一會兒起,一會兒落的球,正如人們在命運的手掌中一樣。

雜耍人手中的球或許就是人們的命運,冥冥之中或許每一個人的命運都被那一雙隱形的雜耍人的手所掌握着。

шшш▲TтkΛ n▲C ○

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他們的命運之球被隱形之手所掌握着,但是在中國,對於一些人而言,他們命運卻被一雙有形的手所掌握着。

“非不爲,而不能也”

當外界因內閣違憲而掀起一場倒閣風波時,面對外界對民主黨的沉寂,身爲民主黨總理的梁啓超曾如此回答新聞記者。

不爲,絕不是無所作爲,不能,則是首先考慮國事

似乎理由十足,但事實上,卻沒有人知道這場風波之所以愈演愈烈,正是梁啓超那雙隱形的手在後面推波助瀾,但在另一邊,梁啓超卻依然表現出他的謙謙君子之風,可事實上,政治上的角逐從來都是一潭墨水,無論是誰落入其中亦別想保持清白。

在政治鬥爭中,陰謀幾乎是與之共存的,沒有人會責怪對方的陰謀,失敗者所需要做的就是反思自己的失敗,而勝利者卻在提防他人的攻擊。

帝國九年的這個秋天註定很難平靜,全國二十三個省或是要求內閣總辭職,或是要求內閣對宣戰一事進行解釋,全國超過三百萬青年遊行示威,要求內閣總辭職,而在這場風波中,內閣仍然進行着工作,外交上的、內政上的,風波掩蓋了內閣在內政政策上做出的重大調整。

儘管風波呈愈演愈烈之勢,但中國的運行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先是國會通過決議,同意接納“德屬東非”爲“中華帝國東非屬地”,“德屬新幾內亞”爲“中華帝國南太平洋屬地”,同時任命總督,而在另一方面,陸海軍擴充令亦得到下議院附屬同意,陸軍由106個師擴編212個師,海軍新建30萬噸主力艦,可以說,風波對內閣似乎沒有任何影響。

“任外界民意峰涌,而我等只面認真謀政”

身爲內閣總理大臣的袁世凱曾這麼對新聞記者說道,在風波呈現愈演愈烈之勢之後,國人反而更習慣性的關注着皇室的態度,而現在正值初秋,恰是皇家於紫金山避暑之時,這倒是讓避免了皇家捲入其中。

“梁啓超、楊度”

嘴邊唸叨着這幾個人名,陳默然的眉頭微斂,儘管在外界看來,自己這個皇帝似乎把一切都踢給了內閣和國會,但事實上,卻一直對這件事保持着高度的關注。

儘管從一開始就已經下定決心,讓袁世凱去當這個替罪羊,但當風波真的演現之後,人卻猶豫了起來。

“陛下,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河北、福建、遼寧、廣東、湖南、江西議會已經通過決案,要求內閣總辭職”

在查志清彙報時,他特意補充一句。

“這幾省,是民主黨和立憲黨佔絕對優勢的省份”

中國各省的政治勢力分佈非常微妙,民主黨和立憲黨佔據優勢這些地區最大的特點就是工商經濟發達,事實他們是帝國經濟政策的最直接受益者,而地方的士紳之所以支持民主黨,原因就是帝國統管經濟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而保皇黨佔據優勢的省份卻是相對保守的省份,工商業相對落後,但這反而更令地方士紳支持保皇黨,因爲他們更希望政府主導工業項目落入本省,從而促進本省實業經濟發展,這同工商實業發達的省份形成的鮮明的對比,那些工商實業發達的省份,更希望政府主導工業項目最好離他們遠遠的,所以他們希望由民主黨或立憲黨控制省議院,從而在政府規劃項目時,以省議院出面抵制政府工業項目,以爭取更多的自主權。

“陛下,這一次,可以看成是民間對政府的反攻”

查志清用了一個非常嚴肅的詞語。

“反攻”

脣角微微一跳,陳默然心底倒是泛起了一絲波瀾,事實上,自己一直等待着這一天。

“如果真的是公民的反對,倒也真不錯啊至少對中國而言,這也算是一種進步”

在過去的九年間,中國以前所未的迅速實現着城市化,立足於軍事和工礦業的城市獲得長足發展,沿江、遼哈、津唐、珠江四大工業地帶已然成型,大都市的周邊地區開始形成衛星城。

wωw☢tt kan☢C〇

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在改變鄉土面貌的同時,也催生了新的地域文化:農地變成住宅用地;社區集中的地方出現了商店街;以大公司、銀行職員爲主的薪金階層登場,西裝革履、手拎公事包的上班族們每天乘地鐵、公共汽車在市中心的寫字樓和位於市郊的獨門獨院的優雅住宅之間往來穿梭。新中間層的擴大,孕育了“中流意識”,中產生活方式蔚然成風:男性上班族收入水平提高,足以讓太太成爲專職主婦,在家相夫教子。

有中產階級,便有面向中產階級讀者定製發行的中產趣味出版物:紳士雜誌、少年雜誌、少女雜誌、婦人雜誌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都市街頭的書店;一冊僅賣一元的普及版圖書的流行,袖珍文庫本作爲現代出版的中國標準開始定型,出版業進入了大衆消費,加上發行量動輒達數百萬份的全國性大報和週刊,這個時期的中國,已成爲名副其實的大衆傳媒社會。

可以說,中國的社會結構在此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用後世的觀點來說,現在中國已經初顯建立民主政治的契機,總的說來,民主需要以下兩個基本條件:經濟上的充分發展帶來階層力量的多元和現代的公民意識。這是因爲現代民主制度出現於工業後,是和工業文明的發展一起前行的,在農耕社會中,對應的社會制度只能是,相應的工業社會中對應的體制則是民主。只有通過工業的發展,爲農村中人口的轉移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並且增加國內的消費市場,降低農業中的人口,增加近代工人的比例,方能產生民主政治所需的中堅力量:中產階級。

但是中國的中產階級卻是脆弱的,事實上,這一次風潮與其說是中產階級的覺醒,到不如說是面對具有政治野心的政黨和牴觸統制計劃經濟的商人共同推動,而不是覺醒的中產階級的政治覺醒所推動的。

民主、立憲兩黨不滿足於現在的圖章工具,他們渴望更多的政治權力,商人們不滿足於統制計劃經濟的約束,他們希望有新黨徹底結束統制經濟,中間階層中的工人同樣因政府對企業的偏坦而心生不滿,他們也希望政府和國會發生變化,以便維護自己的利益,套用自己所熟悉的政治理念,就是現在中國已經出現了可能爆發的苗頭。

正像查志清說的那樣,現在的這一切,就是來自民間的反攻是民衆對政府的反攻等待着來自民間的反攻,這不是正是自己所期望的嗎

期望民間意識的覺醒,可是當這一切真的發生的時候,爲什麼自己的心底會有一絲苦澀呢

“他們可以代表公民嗎”

想着這個問題,陳默然卻是微皺眉頭,這個問題怎麼聽起來這麼彆扭呢

“陛下,毫無疑問,現在中國已經到了做出選擇的時候,欽命內閣的時代必須要結束”

在旁邊坐着的管明棠適時的說了一句。

欽命內閣是中國的特色,或許中國有憲法,有貴族院、有下議院,但下議院只有對省長以下官員的任命有權退回,也就是拒絕通過對這一人選的任命。內閣閣員卻是由陛下直接任命的,欽命內閣,這是完全脫離於國會之外的機構,儘管名義上,內閣又是建於國會,或許者國會批准,事實上他們不能不批准。

“會不會太快了”

反問一句,陳默然在心下輕嘆口氣。

“當然,結束欽命內閣絕不是現在”

管明棠如實的答道,事實上在內閣之中,或許只有他一直在陛下面前多次提及欽命內閣的不足,在他看來,欽命內閣和國會之間,原本就是一個笑話,而這就是外人稱中國爲三大帝國之一的原因所在。

“現在是戰爭時期,所以,必須要發揚君民一體,否則國家就會陷入亂局之中”

“陛下,現在罷工之潮愈演愈烈,工人對政府偏坦企業的作法,非常不滿”

確輕聲提醒了一句,關注工人,這是陛下在幾年前,第一次罷工出現後,交待給調查局的一個任務,不過也只是侷限於關注而已,儘管調查局對罷工組織者建立了檔案,但陛下似乎無意對其進行打擊。

沉默

面對他們的提醒,陳默然閉上眼睛,手扶着桌上的鎮石,整個人完全陷入了沉默之中,這一次和宮前絕食不同,那一次只是學生的妄動,而這次卻是三股勢力的合力,如果。.。

看首發請到

第78章 轉變第214章 在辛亥第47章 殺個人第61章 擠兌第126章 捆綁第156章 第二第63章 再畫藍圖第195章 爭執第69章 爾虞我詐第143章 決定第265章 再次啓航第219章 只是意外第3章 提前第8章 必須承受第47章 無以復加第97章 斥第26章 迷茫第40章 買一個名望第26章 南京東京第5章 斡旋第225章 欣賞與現實第100章 醜陋的一面第14章 跟我走吧!第21章 洋葷第116章 前所未有的第8章 是個好人第155章 北南難第173章 計劃變化第43章 天女散花第10章 這是逼我啊第229章 青春期第240章 重慶第154章 夢魘第172章 羣商第32章 化學戰第3章 老少兩狐狸第218章 職業化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7章 外交政策第20章 買辦的心思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223章 我的禮物第145章 冷靜?冷漠?第206章 登陸第261章 美國第144章 哈爾濱第50章 心懷鬼胎第171章 性質之變第85章 垂青第87章 好牙口!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77章 兩人兩命第254章 關稅特別會議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166章 自身之罪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23章 民企龍頭第194章 就這麼點骨氣第56章 大字輩的門房!第26章 南京東京第66章 取得!取得!第16章 沒必要第99章 複雜化第136章 做人做狗第19章 無法拒絕的第277章 對話第11章 希望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116章 前所未有的第145章 冷靜?冷漠?第23章 民企龍頭第29章 陷害第148章 集會第115章 妄議第139章 抉擇(上)第32章 鼎沸第114章 逼上梁山第124章 跨時代的第177章 南北震第239章 騎一師第194章 轉交第122章 順勢而爲第238章 留個耿臣第29章 夢想第31章 自縛於前第91章 平地驚雷(下)第80章 未來第45章 命運第5章 也許……第100章 革命者的抉擇第272章 啓航與美齡第119章 驚恐第225章 欣賞與現實第59章 我需要第93章 暴行第57章 白宮貴賓第71章 三都澳第271章 立憲
第78章 轉變第214章 在辛亥第47章 殺個人第61章 擠兌第126章 捆綁第156章 第二第63章 再畫藍圖第195章 爭執第69章 爾虞我詐第143章 決定第265章 再次啓航第219章 只是意外第3章 提前第8章 必須承受第47章 無以復加第97章 斥第26章 迷茫第40章 買一個名望第26章 南京東京第5章 斡旋第225章 欣賞與現實第100章 醜陋的一面第14章 跟我走吧!第21章 洋葷第116章 前所未有的第8章 是個好人第155章 北南難第173章 計劃變化第43章 天女散花第10章 這是逼我啊第229章 青春期第240章 重慶第154章 夢魘第172章 羣商第32章 化學戰第3章 老少兩狐狸第218章 職業化第259章 適當的迴應第7章 外交政策第20章 買辦的心思第73章 今天與未來第275章 形象與國家第121章 魔鬼的末日第223章 我的禮物第145章 冷靜?冷漠?第206章 登陸第261章 美國第144章 哈爾濱第50章 心懷鬼胎第171章 性質之變第85章 垂青第87章 好牙口!第12章 打贏這一仗第77章 兩人兩命第254章 關稅特別會議第73章 出門喜鵲叫第166章 自身之罪第285章 新的一頁第23章 民企龍頭第194章 就這麼點骨氣第56章 大字輩的門房!第26章 南京東京第66章 取得!取得!第16章 沒必要第99章 複雜化第136章 做人做狗第19章 無法拒絕的第277章 對話第11章 希望第203章 責任與義務第116章 前所未有的第145章 冷靜?冷漠?第23章 民企龍頭第29章 陷害第148章 集會第115章 妄議第139章 抉擇(上)第32章 鼎沸第114章 逼上梁山第124章 跨時代的第177章 南北震第239章 騎一師第194章 轉交第122章 順勢而爲第238章 留個耿臣第29章 夢想第31章 自縛於前第91章 平地驚雷(下)第80章 未來第45章 命運第5章 也許……第100章 革命者的抉擇第272章 啓航與美齡第119章 驚恐第225章 欣賞與現實第59章 我需要第93章 暴行第57章 白宮貴賓第71章 三都澳第271章 立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