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皇后心(四)

眨眼已是七月,白日的天氣太悶,烈日下的花兒焉萎,無力垂拉着花枝,苦苦等待夜幕降臨後的一絲夜露。酷暑之日澆花最難,一定要在空氣稍涼的時候灑,否則花根就會被蒸熱的水燙傷。我不喜乾燥的空氣,也不喜混雜的花香,於是讓宮人每日在殿邊灑水,將殿上的景盆換成草樹類。

近日往立政宮請安時,大殿上的宮女回稟長孫皇后身體不適,不宜見風,故讓衆妃嬪回宮。我記得三個月前長孫皇后突發的那次氣喘,這已是她的痼疾,恐怕這幾日又是犯了。我看着殿前一片空地,這幾月立政宮的確不再放花盆,清晨也有宮女在院中殿中灑水,長孫皇后痼疾復發,實在防不勝防。

又過幾日,宮女與我說起宮中之事,提到長孫無忌每日請求探往立政殿,我一驚,隱隱不安冒上心頭。不多日,又有立政宮消息傳來,長孫皇后氣疾惡化,李世民吩咐尚藥局每日診脈探病,派了兩個司醫守在立政宮隨時向他稟報情況,原本打算將晚上神龍殿的摺子搬到立政宮,可長孫皇后極力勸回,叮囑他定要以國事爲先。而每日清晨與傍晚的請安,長孫皇后依舊不見衆人,私底下有妃嬪悄悄議論,這各宮各人的臉都含了不一樣的感情。

皇宮和朝廷已經傳遍長孫皇后病重,我往兩儀殿悄悄探看時發現李世民心不在焉,前些日子他還直往立政宮走,可這幾日,竟終是呆在兩儀殿逼自己看摺子,不招別人,不探皇后。可是周公公卻不在兩儀殿中,我隱約猜到,他是被李世民派到立政宮去了。想到這裡,我開始心疼這個高高在上的男子。

“德妃娘娘萬福!”

我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緒當中,冷不防被身後一聲恭敬福禮嚇了一跳。門口的侍衛是我說了許久才放我進來並且未讓他們通報,而在裡面巡視的侍衛並不知曉,見了我便直接行禮,他們這一喊足足將我驚了大驚,兩儀殿內也隨之傳來腳步。

殿門前站了一個影子,我低下頭站在一旁。李世民擺了擺袖子,命巡視侍衛退下,然後喚我進殿。他並未回到案桌繼續批摺子,而是坐在側殿親手爲自己爲我倒上一盞茶水,他沒有說話,我亦是不知如何開口,這樣的氣氛讓我有幾分尷尬,想了想還是先擡了頭。

見到他的時候,他依坐在位上,面容憔悴,他將目光對上我的,嘴角微微上勾,笑得實在勉強。我微一沉吟,輕聲抱歉:“臣妾不請自來,打擾到皇上了。”

他“嗯”了一聲,並不在這多作話,脣邊的笑漸漸斂了,目光越過我,瞧向窗外,方向是立政宮,“太子承乾擔心皇后,想赦免囚徙和在宮中做佛事,爲其祈福,可皇后拒絕了。太子將此事告訴了房玄齡,房玄齡今日又告訴了我。她說,生死由命,本不該逆。大赦是國家的大事,佛、道二教也自有教規。如果可以隨便就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就必定會有損於國家的政體,而且認爲也是我所不願意的,她不能以一婦人而亂天下之法。”

我對李世民這番話不由對長孫皇后再增敬佩,誠心道:“皇后娘娘賢淑良德,無私無畏,乃大敬之人。”

李世民長吁一嘆,微仰面容,似乎是在掩飾什麼。“朕不敢去看她,朕怕看到她憔悴模樣,朕……心疼!”最終,他說。

長孫皇后是李世民的最佳賢內助,而且皇后之心寬大無爲,愛皇上,愛大臣,更愛百姓,這樣一個同舟共濟的好皇后,伉儷情深的好妻子,兩年前一病不起,如今病勢加重,無疑讓衆人讓天下擔憂,更讓做丈夫的痛心!此時此刻,我發現自己竟是如此無爲無用,只好輕聲喃語:“臣妾未能給皇上分憂,實在慚愧。”

李世民靜靜看着我,眼眸漸深,正待說些什麼,便聽得門外一件急促的奔跑和呼喊聲:“皇上,皇后娘娘病急!”

周公公撲跪在地上,額上冒着大汗,兩眼擔心地望着上頭的人。李世民一聽大驚,抓着椅把的手深深顫抖,指甲嵌進木中,卻始終僵坐在那遲遲不起身。我移步站到他面前,低下福身,提醒道:“皇上,請移駕立政宮!”

他似乎費了很大勁才聽清楚我在說什麼,慢慢轉過頭來,我又將話重複一遍,他面色大動,振衣而起,急步邁出。我也連忙跟在他後面往立政宮走,他走的太快,最後乾脆跑了起來,周公公本就是跑來兩儀殿的,現在又氣喘吁吁緊隨而去,我穿着大裙袍走不了多快,只好看着李世民急身離開。這時,旁道上有別宮妃嬪匆匆而來,採蕁、暮嫣和燕璟雯也在,衆人皆是疑惑之態,少有人面有急色。燕璟雯大步向我行了禮,跟着我一同前往,暮嫣則似不清楚狀況,跟在後面四處張望。我不想解釋太多,一路沉默趕到立政宮。

到了立政宮,李世民只許我與韋珪、楊妃進殿,其他妃嬪和皇子公主等皆在殿外等待。進到裡殿的時候,宋逸也在,我有意看向他,他則抱歉還視,憐惜回眸到簾帳中的長孫皇后。我頓時明白過來,心中驀然刺痛,深深呼吸,候在一旁。

李世民慌忙撩開簾子坐到榻上,榻上的長孫皇后輕輕擺手,宮女將簾子層層捲起,她無力的目光從我身上再落至韋珪、楊妃,她強拉一笑,聲輕如風:“臣妾恐怕不能再陪皇上了,皇上定要珍惜身邊人。”

李世民聞言,忍住抽慄,嗔怪道:“無垢,你如何忍心啊!”

長孫皇后伸手,示意要起來。李世民趕忙摟住她的背,將她護在自己懷裡,她斜着身子仰靠在李世民懷中,蒼白的面容點出真心的笑意。她深深看了李世民半晌,緩緩說:“臣妾有三事交代,往皇上謹記。”李世民重重點頭,爲她撫去額上貼着汗珠的亂髮,她朝他笑了笑,開口,“親君子,遠小人,納忠諫,屏讒言。房玄齡久事皇上,預奇計密謀,非大大故,願勿置之。”

李世民點頭,連聲應下,眼眶忍得通紅。長孫皇后摸上他的臉龐,她的力氣似乎也因前面一話用去一半,滿口喘息,十分吃力,他有些苦笑,繼續對李世民說:“臣妾的家族並無甚麼大的功勳、德行,幸緣姻戚,才身價百倍。臣妾想要永久保持這個家族的名譽和聲望,請求皇上今後不要讓臣妾的任何一個親屬擔任朝廷要職,這是臣妾對皇上……最大的期望。”

她兩眉一緊,胸口劇烈起伏,張大口重重呼吸。宮女連忙上前順氣,李世民緊張得不知所措,直直注視着她不離半步,口中喃喃她的名字。平息這一次氣喘整整用了半個時辰,我在旁看得膽戰心驚,不由感覺心慌胸悶,按住猛烈躁動的心口看着長孫皇后漸漸平穩,纔跟着舒緩一些。

長孫皇后緩過氣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反抓住李世民的手,望着他最後請求:“臣妾……生既無益於時,今……死不可厚葬。但請因山而葬,不須……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物,皆用木瓦,儉薄送終!如能這樣,就是皇上對臣妾的……最大.紀念。”

李世民也握緊她的手,在指上落下一吻,聲音顫抖:“朕答應你,朕都答應!”

長孫皇后美滿笑了,李世民卻是忍不住溼了眼眶,她的笑亦是將我整心抖了抖。她靠在李世民懷中,伸手抱緊他,含笑流淚,忽然猛地一顫,再一次用力喘息。李世民慌了神,拍撫她的胸口爲她順氣,宮女拿着氣薰瓷瓶抵在她鼻間爲她通氣,可長孫皇后的氣急越來越重,宋逸衝上前把住她的脈搏,查看她緊閉的眼眸,哪知皇后玉體一震,竟是頓了反應。發生得太快,太過突然,宮女手持的瓷瓶驚得抖落在地上,宋逸回過神又按了脈,許久的百般探看確認,最終還是跪在地上磕頭,落下決定滿城悲痛的一語:“臣無能,皇后已經歸天,請皇上節哀!”

此話一出,殿上所有人立即下跪,有太監匆匆跑出殿去,哭腔對殿外傳話,頓時外頭跪地一片,傳來陣陣哭聲。我心頭緊迫,眼角乾澀,望了一眼我最敬的女子,淚落清衫。李世民靜靜看着懷裡的人兒,收緊臂膀,將臉埋進她的髮絲。

這日——貞觀十年七月二十八(六月己卯日),長孫後在立政殿去世,時年三十六。

我們一直呆到日落,李世民勸衆人回宮,自己則在立政宮守着長孫皇后。沒人能多說什麼,因爲大家都知道長孫皇后伴李世民最久,無疑是最情深之人,李世民的痛心和不捨,同讓我憐惜傷懷。

襯着夕陽,心中感傷,我深深嘆息,想在宮中走走。轉了一道彎子來到立政殿後苑,迎面吹來一陣花香,擡頭竟瞥見不遠處放着大量的夾竹桃!夾竹桃花朵鮮豔,極容易栽培,但是其花朵對氣喘之人十分有害。十七年前,誣陷李世民偷奏摺案中的孟長德也是因氣喘而死,不過當時還冬日,當年前太子妃是在衣袍上灑了蝦粉,以至孟長德發病致死。我已見過氣喘直急,所以對此十分擔心。而今日長孫皇后因痼疾復發,是氣喘而薨,這立政宮前後裡外我都早已囑咐不準放正開花的植物,而這些夾竹桃雖不在立政宮範圍內,但這風向卻是往這邊吹,夾竹桃的花香花粉也自然隨風而來。雖有灑水,可水會幹,只要有風,那夾竹桃花粉根本防不甚防。

我頓時大驚,險些站不住。爲什麼那裡放的偏偏是夾竹桃!雖然長孫皇后本有痼疾,可這次的突發氣喘、病情加重,與這自然之風和夾竹桃花粉定定脫不了干係,當真天意如此……還是天妒紅顏!

第017章 胭脂錯(六)第060章 千鈞發(七)第154章 來日長(三)第037章 闌珊處(三)第129章 玄武門(三)第074章 洛陽囚(三)第146章 荼蘼開(三)第175章 心難測(四)第086章 美人惑(四)第150章 洋金花(三)第153章 來日長(二)第181章 清君側(一)第185章 塵歸塵(一)第133章 道不透(一)第035章 闌珊處(一)第031章 宴中宴(二)第021章 誅顏亂(四)第113章 傾心謀(四)第121章 馬錢子(二)第106章 蓮子湯(一)第101章 醉花陰(五)第094章 相思引(四)第040章 斷情劫(一)第102章 醉花陰(六)第182章 清君側(二)第187章 塵歸塵(三)第076章 洛陽囚(五)第154章 來日長(三)第144章 荼蘼開(一)第131章 玄武門(五)第077章 洛陽囚(六)第158章 玉中痕(三)第053章 燕氏女(三)第172章 心難測(一)第045章 斷情劫(六)第080章 破鏡圓(三)第023章 清風咒(一)第029章 落花意(三)第161章 玉中痕(六)第044章 斷情劫(五)第071章 撩軍心(五)第183章 清君側(三)第093章 相思引(三)第104章 怎敵他(二)第131章 玄武門(五)第179章 迷迭香(二)第007章 六宮顏(三)第186章 塵歸塵(二)第184章 清君側(四)第178章 迷迭香(一)第174章 心難測(三)第037章 闌珊處(三)第091章 相思引(一)第152章 來日長(一)第003章 初相遇(三)第144章 荼蘼開(一)第051章 燕氏女(一)第113章 傾心謀(四)第144章 荼蘼開(一)第111章 傾心謀(二)第041章 斷情劫(二)第112章 傾心謀(三)第164章 皇后心(二)第019章 誅顏亂(二)第140章 卷宮簾(三)第038章 闌珊處(四)第004章 初相遇(四)第174章 心難測(三)第065章 一箭情(二)第114章 傾心謀(五)第002章 初相遇(二)第023章 清風咒(一)第041章 斷情劫(二)第179章 迷迭香(二)第149章 洋金花(二)第121章 馬錢子(二)第064章 一箭情(一)第033章 宴中宴(四)第097章 醉花陰(一)第170章 洛陽憶(四)第096章 相思引(六)第037章 闌珊處(三)第164章 皇后心(二)第076章 洛陽囚(五)第079章 破鏡圓(二)第174章 心難測(三)第117章 歸去兮(二)第098章 醉花陰(二)第107章 蓮子湯(二)第075章 洛陽囚(四)第094章 相思引(四)第051章 燕氏女(一)第138章 卷宮簾(一)第007章 六宮顏(三)第122章 馬錢子(三)第026章 清風咒(四)第037章 闌珊處(三)第116章 歸去兮(一)第051章 燕氏女(一)第101章 醉花陰(五)
第017章 胭脂錯(六)第060章 千鈞發(七)第154章 來日長(三)第037章 闌珊處(三)第129章 玄武門(三)第074章 洛陽囚(三)第146章 荼蘼開(三)第175章 心難測(四)第086章 美人惑(四)第150章 洋金花(三)第153章 來日長(二)第181章 清君側(一)第185章 塵歸塵(一)第133章 道不透(一)第035章 闌珊處(一)第031章 宴中宴(二)第021章 誅顏亂(四)第113章 傾心謀(四)第121章 馬錢子(二)第106章 蓮子湯(一)第101章 醉花陰(五)第094章 相思引(四)第040章 斷情劫(一)第102章 醉花陰(六)第182章 清君側(二)第187章 塵歸塵(三)第076章 洛陽囚(五)第154章 來日長(三)第144章 荼蘼開(一)第131章 玄武門(五)第077章 洛陽囚(六)第158章 玉中痕(三)第053章 燕氏女(三)第172章 心難測(一)第045章 斷情劫(六)第080章 破鏡圓(三)第023章 清風咒(一)第029章 落花意(三)第161章 玉中痕(六)第044章 斷情劫(五)第071章 撩軍心(五)第183章 清君側(三)第093章 相思引(三)第104章 怎敵他(二)第131章 玄武門(五)第179章 迷迭香(二)第007章 六宮顏(三)第186章 塵歸塵(二)第184章 清君側(四)第178章 迷迭香(一)第174章 心難測(三)第037章 闌珊處(三)第091章 相思引(一)第152章 來日長(一)第003章 初相遇(三)第144章 荼蘼開(一)第051章 燕氏女(一)第113章 傾心謀(四)第144章 荼蘼開(一)第111章 傾心謀(二)第041章 斷情劫(二)第112章 傾心謀(三)第164章 皇后心(二)第019章 誅顏亂(二)第140章 卷宮簾(三)第038章 闌珊處(四)第004章 初相遇(四)第174章 心難測(三)第065章 一箭情(二)第114章 傾心謀(五)第002章 初相遇(二)第023章 清風咒(一)第041章 斷情劫(二)第179章 迷迭香(二)第149章 洋金花(二)第121章 馬錢子(二)第064章 一箭情(一)第033章 宴中宴(四)第097章 醉花陰(一)第170章 洛陽憶(四)第096章 相思引(六)第037章 闌珊處(三)第164章 皇后心(二)第076章 洛陽囚(五)第079章 破鏡圓(二)第174章 心難測(三)第117章 歸去兮(二)第098章 醉花陰(二)第107章 蓮子湯(二)第075章 洛陽囚(四)第094章 相思引(四)第051章 燕氏女(一)第138章 卷宮簾(一)第007章 六宮顏(三)第122章 馬錢子(三)第026章 清風咒(四)第037章 闌珊處(三)第116章 歸去兮(一)第051章 燕氏女(一)第101章 醉花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