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何爲官?

見朝中大臣都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王麟知道不說是不行了,“有了賣糧和買馬這兩手,還需要加點火,遼國朝中不是沒有能人,可貪婪之人也不少,我們給他們錢,給他們好東西,讓他們爲了這些也要支持賣馬,替我們孤立些能臣,讓遼國皇帝只知道享樂,在派人到遼國打劫那些百姓,只是打劫,不殺人,等他們沒吃沒穿的時候,突然有人告訴他們到邊境的特區有好日子過,曾相公覺得他們會不會來?”

“那還用說?只是他們會不會相信?”

“這就要用到良都府了,臣想請陛下任命吉野幸見做良都府知府,讓他派些人來,跟隨商人去遼國,散散消息,扶桑人都能做大宋的知府,騙他們百姓作甚?”

“好計謀!”韓忠彥道,“扶桑人說出的話遼國人一定會信!只是豐大人回來怎麼安置?他可爲良都府付出太多,駙馬你不能就這麼把他弄回來。”

“我知道有些對不住豐大人,所以我想請官家讓豐大人來管這個特區,當然,豐大人要同意才行。”

“吉野幸見知良都府,會不會亂?”曾布問道。

“不會,下面七縣都是我大宋官員,他不敢亂來,再說,他成了知府,只會感恩戴德,反而對良都府的安定有好處。”韓忠彥肯定的答道。

“誰接替吉野幸見?總不能還是扶桑人吧?”

“臣推薦李定坤出任良都府通判,他熟悉情況,吉野幸見可是很敬畏駙馬的,李定坤是駙馬的好友,這事吉野幸見是知道的,李定坤在就等於駙馬在。”韓忠彥道。

趙佶點點頭,這事他到沒和王麟商量過,不過韓忠彥和曾布已經分析得很好了,他沒有理由不採納。“那李定坤的判官由誰接任?”

曾布正想提人選,見王麟張嘴想說話,笑道:“駙馬可有人選?”

“陛下,臣說出來有些荒唐,不過臣還是想提,臣推薦良都府大島理子爲良都府判官。”

大島理子?沒聽過啊?衆人皆是納悶。

“大島理子原是良都府的接待,豐大人見她伶俐,有時也讓她幫忙打理公務,這女子我見過,很不錯。”

趙佶愣了,失聲道:“是個女子?”

韓忠彥聞言直搖頭,“駙馬對女子好殿中之人都知道,可這也太……”

曾布這才倒是學聰明瞭,“陛下,駙馬此舉必有深意,還是先聽聽駙馬怎麼想的。”

趙佶瞪了他一眼,“還不快說!”

“臣有兩層意思,用一個女子做官,看看朝中和各地的反應,良都府畢竟遠在海外,應該不會引起太大的麻煩,等有了第一個,自然就可以有第二個,這第二個麼,自然是在宋遼邊境。”

衆人這才明白他想幹什麼,“爲何要用女子?良都府用吉野幸見不也挺好的?”

“曾相公,吉野幸見有些特殊,他妹妹……。”曾布這纔想起王麟可是吉野幸見名義上的妹夫。

“那用女子有何好處?”

“女子麼,野心總是要小些,容易被感動,有什麼事也好控制。不過這話請諸位大人保密,千萬別讓我府中那幾位夫人知道。”王麟憋了會才說了出來。

曾布聽他說前幾句還是覺得有道理,可後幾句就離題了,有心逗他,“駙馬這麼聰明的人都治不了女子,還經常被欺負,若是真的在遼國邊境任命遼國女子爲官,我等如何控制?”

王麟臉刷的紅了,惱怒道:“曾相公!我……我……”

“別解釋了,今日朝堂中人這麼多,肯定會有去告密的,駙馬還是想想回去怎麼解釋吧。臣懇請陛下賜駙馬些刀傷藥帶回去,以備萬一。”

趙佶還真同意了,片刻內侍拿來刀傷藥,王麟捧在手裡哭笑不得。

見時辰不早了,趙佶開口道:“今日所議之事衆位卿家在回去想想,下次朝會在議議,儘快定下來。”

“陛下,臣等請陛下准許致仕!”,以劉拯、殿中侍御史龔夬言爲首的一幫御史、臺諫出班奏道。

“爲何?”趙佶蹙眉道。

“臣等在這朝堂之上已無大用,陛下言行臣等不贊同,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請陛下准許臣等致仕。”

趙佶頓時一頭子鬼火,“好!好!真是朕的好臣子!”

“陛下何必生氣,臣以爲劉大人等人要致仕簡單,不過臣想問劉大人幾句話,請陛下恩准。”王麟出班奏道。

趙佶見是他,心中一鬆,“準。”

王麟笑眯眯的來到劉拯等人面前,劉拯頓時心中一緊,小心的看着他,心道一定要聽清楚他說的話。

“劉大人,若是致仕後會不會在家天天提起陛下不聽御史言官的之言?”

“這個……不會!”劉拯可不上當。

“那別人問起劉大人爲何致仕,劉大人如何回答?”

劉拯頓時冒出冷汗來,想想道:“老夫自然是什麼都不說。”

“劉大人這是要陷陛下於不仁不義麼?”王麟高聲道。

一句話讓劉拯立馬趴在地下叩頭,“臣對陛下之心可昭日月,王麟是誣陷臣,請陛下明察!”

“可昭日月?劉大人什麼都不說,就是讓別人去想,去猜測劉大人受到了陛下不公正的待遇,讓人去議論劉大人致仕都是陛下的錯。我說的對麼?”

“王麟!你這賊子,你這是擾亂聖聽,混淆黑白!”

“好吧,我就當劉大人對陛下忠心耿耿,劉大人若要致仕,就自請陛下降罪,罷官回家。”

劉拯一呆,“老夫有何罪?”

“劉大人沒罪,不過可以編一個,比如貪污,只要給陛下一個罷官的理由就行。”

“老夫一生清清白白,你若想讓老夫自毀名聲,做夢!”劉拯怒道。

“看來劉大人的忠心也是有條件的,名聲比對陛下忠心重要多了,還可昭日月,我呸!我算是知道劉大人當這御史是想做什麼了,不就是每日用言語逼陛下,陛下聽了,回去可炫耀,陛下不聽,回去可博得清名,都是爲了劉大人自己,劉大人心中哪有陛下、哪有百姓、哪有這大宋江山!”

“說的好!陛下,臣糊塗,請陛下降罪!”和劉拯一起提出致仕的諫官鄒浩出班伏在地上說道,“別人說這話臣還不服,可駙馬說臣信服,當年駙馬揹着罵名出海,爲大宋打下良都府,帶來寶貴的糧食種子,駙馬爲陛下、爲大宋之心纔是可昭日月。”

韓忠彥心中如巨浪滔天,忍不住開口道:“陛下,臣贊同駙馬所說,劉拯!你若真要用致仕比陛下,就爲陛下自毀清名,回家去吧!若讓老夫知道你回去胡言亂語,定當稟報陛下治你的罪!”

劉拯聞言頓時癱軟在地上,王麟見了,輕輕一嘆,“劉大人,我不是要爲難你,御史言官難做,我也知道,爲官者不可僵化,大人既然有心思天天琢磨聖人言,何不另闢蹊徑,真正爲陛下解憂,爲百姓牟福?”

鄒浩一聽,心中一動,過來深施一禮,“請駙馬教我。”

王麟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眼見就要散朝可以回家了,就是自己話多,想說自己不懂躲過去,趙佶先發話了,“駙馬這麼說自然是有想法了,你就說說看。”

王麟無奈的看了鄒浩一眼,“御史言官,掌糾察官邪,肅正綱紀。大事則廷辨,小事則奏彈。鄒大人,可對?”

“對,我等也是這麼做的。”

“做是做了,可做的有些偏。”王麟道。

“偏了?”鄒浩一愣。

“對,偏了,糾察官邪,肅正綱紀不僅是去找陛下、諸位大臣那句話說錯了,那件事做錯了,那麼簡單,廷辨、奏彈也不是比誰的口才好,誰的文章漂亮。”

殿中諸臣都若有所思,尤其是武官,口才差,文章爛,聽王麟這麼一說恨不得高聲叫好。

“要花力氣去查,很多事不能用對錯來判定,總是有有利的和不利的,要去判斷是不是好處比壞處大,壞處也不是一味的認定是錯的,要看結症是什麼,有沒有解決的辦法,如建特區這事,也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王大人不要糾結我在這事上說的那句話錯了,而是要去找有哪些紕漏,哪些事做了會有大麻煩,找到了也不是提出來就行了,要和各部、司商量,看看能不能解決或變通,然後再廷辨、奏彈,有理有據,還有解決辦法,這纔是爲陛下分憂,爲大宋解難。引經據典是好的,但不要脫離大宋的狀況和百姓的訴求,我說過聖人死了上千年,不知道大宋的事不是隨口說的,閉門造車是不行的,要多走多看。”

王麟話音一落,殿中一片寂靜,良久鄒浩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鄒浩受教了。”

“劉大人,王麟所說大人可有疑議?”王麟轉身問劉拯。

“駙馬好口才,老夫佩服。”

王麟搖搖頭,“劉大人還是耿耿於懷,陛下,臣所說也是片面之詞,諸位大人聽聽也就算了,臣乃是駙馬都尉,以後這朝堂臣是不便來的,陛下平日有事可隨時傳召臣。”

今日王麟的表現趙佶非常滿意,聽他言語中有躲的意思,心裡有些不爽,可王麟說的也沒錯,不由得爲難起來。

“陛下,駙馬所說極是,不過臣以爲可稍作變通,若朝議之事與駙馬無關,駙馬可不來,若朝議之事與駙馬有關,陛下可另傳召駙馬,這樣就沒壞了規矩,畢竟駙馬不是上朝,是陛下傳召的。按我大宋律法,陛下都可傳召百姓問話。”鄒浩出班奏道。

王麟恨不得上去踢他一腳,剛學會就把師父賣了,趙佶聞言大喜,“王愛卿說的好,準!”看了眼趴在地上的劉拯,“劉拯,朕也不爲難你,你想致仕,朕準了。”

劉拯聞言,臉色慘白,“謝陛下恩准!”

趙佶又看着其他幾名和劉拯一起提出致仕御史言官,幾人忙跪下叩頭,“臣等願意輔佐陛下。”

趙佶微微一笑,不錯,上道,“今日之事三日後再議,散朝!”

第一百五十二章 特里出使第一百九十七章 禁軍做工第一百八十二章 建府德州(一)第二十四章 關係緩和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取朔州(二)第八十章 王麟走後(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虎翼平叛(四)第八十章 王麟走後(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女娶夫(三)第二百零九章 王麟遇刺第二百八十五章 出征之前第八十一章 驟生鉅變(一)第二百零五章 雲慧到來第六十一章 呆瓜中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樂旅途第九十九章 關心的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恐怖襲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家國天下(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戰好水(一)第八十六章 北美大陸第二百二十二章 德州之戰(三)第八十七章 土着少女(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扶桑叛亂(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取朔州(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遼策略(二)第七章 完美融合第一百四十章 定州戰役(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的征程(一)第一百五十章 憂心忡忡第二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繁忙時節第二章 穿越時空第一百六十七章 極品駙馬(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先取武州第一百零五章 物事人非第二百八十五章 出征之前第二十章 公主學生(二)第四十五章 新紙問世(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勢如破竹(二)第二百零二章 趕赴德州第二百一十章 大島理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除夕之夜(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逝者已去第二百五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州戰役(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飛地來州(二)第七十七章 扶桑之戰(四)第三百零七章 涿州城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戰好水(二)第八十六章 北美大陸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戰略(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麟出巡(三)第二百六十章 扶桑叛亂(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宋盛世(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娶公主第五十章 郡主心思(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方風暴(五)第二百零一章 臨行準備第三百三十三章 仁多保忠第六十九章 告別紫煙第一百三十章 王麟出巡(二)第十四章 事可過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出征之前第三百三十六章 洪宥二州(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八十七章 土着少女(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羣醜密謀第三百一十九章 府州奪權(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特里入府(一)第一百零六章 再次輔佐第一百零三章 轟動汴京第十四章 事可過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宋盛世(一)第四十二章 王麟遭拒第二十四章 關係緩和第二百六十三章 勢如破竹(二)第一百三十七章,血染定州(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煉坊秘事第二百章 禁軍點將第九十五章 命懸一線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圍大同(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戰固安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翼折翼第九十三章 南美大陸第一百七十九章 拜見岳母(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見特里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佶視察第一百八十二章 建府德州(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遼策略(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女娶夫(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染定州(二)第四十四章 再到農莊(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擊破橫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慕蓉通判第七十八章 建府良都第二十七章 等價交換第二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
第一百五十二章 特里出使第一百九十七章 禁軍做工第一百八十二章 建府德州(一)第二十四章 關係緩和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取朔州(二)第八十章 王麟走後(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虎翼平叛(四)第八十章 王麟走後(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女娶夫(三)第二百零九章 王麟遇刺第二百八十五章 出征之前第八十一章 驟生鉅變(一)第二百零五章 雲慧到來第六十一章 呆瓜中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歡樂旅途第九十九章 關心的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恐怖襲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家國天下(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戰好水(一)第八十六章 北美大陸第二百二十二章 德州之戰(三)第八十七章 土着少女(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扶桑叛亂(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取朔州(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遼策略(二)第七章 完美融合第一百四十章 定州戰役(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新的征程(一)第一百五十章 憂心忡忡第二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繁忙時節第二章 穿越時空第一百六十七章 極品駙馬(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先取武州第一百零五章 物事人非第二百八十五章 出征之前第二十章 公主學生(二)第四十五章 新紙問世(一)第二百六十三章 勢如破竹(二)第二百零二章 趕赴德州第二百一十章 大島理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除夕之夜(三)第二百八十三章 逝者已去第二百五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州戰役(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飛地來州(二)第七十七章 扶桑之戰(四)第三百零七章 涿州城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戰好水(二)第八十六章 北美大陸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戰略(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麟出巡(三)第二百六十章 扶桑叛亂(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宋盛世(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娶公主第五十章 郡主心思(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方風暴(五)第二百零一章 臨行準備第三百三十三章 仁多保忠第六十九章 告別紫煙第一百三十章 王麟出巡(二)第十四章 事可過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出征之前第三百三十六章 洪宥二州(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五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三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八十七章 土着少女(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羣醜密謀第三百一十九章 府州奪權(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特里入府(一)第一百零六章 再次輔佐第一百零三章 轟動汴京第十四章 事可過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宋盛世(一)第四十二章 王麟遭拒第二十四章 關係緩和第二百六十三章 勢如破竹(二)第一百三十七章,血染定州(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煉坊秘事第二百章 禁軍點將第九十五章 命懸一線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圍大同(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戰固安第一百六十九章 虎翼折翼第九十三章 南美大陸第一百七十九章 拜見岳母(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再見特里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佶視察第一百八十二章 建府德州(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對遼策略(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女娶夫(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染定州(二)第四十四章 再到農莊(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擊破橫山第二百一十一章 慕蓉通判第七十八章 建府良都第二十七章 等價交換第二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