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等價交換

紹聖四年三月初七,王麟一早起來,還沒洗漱完,秋菊就來說郡王和郡主在家門外等着,不進來了,讓他快點。王麟苦笑,有必要這麼着急嗎?胡亂收拾了下,叫上小乙出了門。

趙孝奕和趙雲靈都騎着馬,見他出來,一同說道:“騎馬,不要坐車。”

王麟和小乙只好回去牽馬,一行人在王麟的帶領下向鄉下農莊疾馳而去,還沒一個時辰,就到了,趙孝奕和趙雲靈進了莊院就嚷嚷先看稀奇事物再說。

王麟無奈,只好讓陳伯去把做好的手雷、箭雷、飛雷都拿些來,火炮王麟沒打算讓這二人知道,還不是時候。

現在是初春,很多莊稼還沒下地,周邊的田地還很空曠,衆人找了塊空地,王麟先演示了手雷,巨大的爆炸讓趙孝奕和趙雲靈都有些吃驚,箭雷還好些,等試飛雷時真嚇着趙孝奕和趙雲靈了,三十斤的飛雷被護院做的簡易投石車投出了二百多步,爆炸聲震得他二人瞬間什麼都聽不見,產生的衝擊波讓人站都站不住,這還是王麟爲了安全,沒用裝了釘子、鐵渣的飛雷。

“好厲害啊!”趙孝奕說道。

“三郎,你給我做的焰火也是這火藥?”趙雲靈問道。

“是啊,只要控制好火藥量,再加上點金屬粉,就是焰火了。”王麟解釋道。

“三郎爲何不多做點,肯定有好多人喜歡的。”趙雲靈說道。

王麟又把和李全說的話和二人說了一遍,趙孝奕聽了,拍了拍王麟肩膀:“三郎有心了。”

“這樣啊……那不是買不到了麼?”趙雲靈有些失望。

“郡主需要買麼?不管郡主什麼時候要,我都會做了給郡主送去的,只是郡主要答應不能給別人。”

趙雲靈這下開心了,“二哥,三郎只做給我呢!”

趙孝奕搖搖頭,看來這王麟對自己妹妹有意思了,轉着彎巴結,也不知靈兒是何想法。

隨後衆人又試了幾個,趙孝奕也興致勃勃的放了些,這比鞭炮更過癮,只是趙孝奕覺得威力沒想象的那麼大。王麟見二人適應了,這才讓陳伯去那加了調料的雷,頓時田野裡鐵釘、鐵屑漫天飛,尤其是飛雷,方圓五十步到處都插滿了鐵釘,趙孝奕看了,手腳都有些哆嗦,要是用來守城,五十個飛雷就可以掃清二千五百步寬的正面,要是五百個、五千個呢?誰敢攻城?趙孝奕不敢想。

“郡王,那五百金值麼?”王麟笑道。

衆人一直玩到下午纔回城,趙雲靈嚷着要到王麟家,讓王麟做菜,趙孝奕很好奇,便一同跟着來了,王麟對趙雲靈是真的喜歡上了,不管趙雲靈有什麼要求,他是絕對不會反駁的,回家樂滋滋的讓人準備着東西,回房換了衣服就衝進廚房,趙孝奕有些目瞪口呆,這男人下廚房,除了廚子,他還沒見過,見王家的人沒什麼異常反應,便問秋菊:“王麟平日也做菜?”

“小官人自己想換口味就做,還有就是郡主來了做。”秋菊答道。

“其他人來他做不做?”趙孝奕想證實件事情。

“不做,只有郡主來才做,徐國長公主來小官人也沒做過。”秋菊答道。

吃了飯,趙孝奕和王麟說起火藥之事,趙孝奕問王麟有何打算,王麟輕飄飄的說了句交給官家就是了,趙孝奕有些擔心火藥外泄,這東西的威力實在驚人。

王麟聽了笑道:“火藥的好處就是不需要會武功的人才會用,如果大宋、遼、西夏都用火藥,那就是比人多、錢多了,郡王覺得他們可有勝算?”

趙孝奕馬上就明白了,火藥在大宋是長處,在遼、西夏就是短處了,大宋以守爲主,依託城池,可發揮最大威力,遼國、西夏以騎兵爲主,火藥有一定用處,但不見得是好事。

“陛下,平原郡王趙孝奕求見”殿外內侍稟報。

趙孝奕站在殿外,有些心事重重,他從王麟家回來不久,王麟又來找他,和他說了件事,讓他考慮如何與官家說,他在震驚之餘卻不知如何是好,想了幾日,覺得還是與官家商量着辦纔是。

“孝奕,你來我這不會有和王麟有關吧?”趙煦笑道,這王爺、郡王平時根本不來,也不管事,唯獨這趙孝奕近來頻頻進宮,可細想下來,每次都和王麟有關,趙煦不相信這次和王麟沒瓜葛。

“官家聖明,不過不是那小子的事,我也沒事要找官家。”趙孝奕答道。

“那今日又是何事啊?”趙煦有些期待。

“靈兒射了王麟三箭這事官家知道吧?”

“知道啊,怎麼和這有關?”

“靈兒射傷王麟,官家可知王麟敲詐了我五百金?”

“哦?這個倒是不知,王麟膽子不小啊,不過孝奕,你不會爲這五百金來找我吧?”趙煦不解了。

“我那五百金也算是自願給他的,我找官家是因爲王麟讓我向官家要五千金!”趙孝奕苦笑道。

“大膽!放肆!敢敲詐朕,他不想活了?”趙煦大怒。

“我勸陛下給他。”趙孝奕不理趙煦的咆哮。

“給他?爲何?”趙煦一呆,這堂弟是不是腦袋迷糊了?

“他弄出了新火藥,要交給朝廷。”

“新火藥?有何用處?”趙煦問道。

趙孝奕把他看到的情況和趙煦說了便,趙煦吃驚的瞪着他,“方圓五十丈?孝奕,你沒說錯吧?”

“要不官家那天去看看?”

“也好,眼見爲實,只是他爲何要我五千金?”趙煦有些不懂了,剛捐了一萬兩銀子,轉手就要五千金,這是何意啊?

“他其實是兩層意思,一是讓大宋子民看看,弄出有利於大宋的事物來,官家不會虧待的,二是他要用這筆錢做件事,回頭他要把這錢再支付給官家。”

“何必這麼麻煩,要做何事,朕幫她便是”

“這廝說了,一是一,二是二,要分清楚該給他的給他,他該給官家的也不能少了”

“他要做何事?”

“這廝不說,要官家先給了他五千金他才說。”趙孝奕氣惱道。

“罷了,不就是朕先給他,他再支付給朕麼,朕答應了。”趙煦懶得糾纏,怎麼看都是王麟吃虧,自己一分錢沒出,火藥就到手了。

還沒等王麟和趙煦就火藥之事亂出名堂,三月初十發生了震驚大宋的大事,汴河清淤工程挖出了塊石碑,上書天賜大宋,然後有些漢字和古怪的符號,工人和監理官員不敢大意,急忙送到開封府,開封府尹見了驚魂不定,立刻報道三省,三省不敢怠慢,急奏趙煦,趙煦就等着這事呢,便讓開封府速將石碑送到宮中,召集文武商議此事,衆位大臣見了也倍感驚異,但都認爲是上天的祥瑞,福佑大宋,只是這石碑上的漢字倒是知曉,符號麼,看不懂了。

過了一夜,宮中爆出消息,說徐國長公主殿下受上天指點,認出了石碑上的符號,主要有兩種,一是數字和運算符號,二是拼音。

三月十二,趙煦開了大朝,七品以上京官均參加大朝,在大慶殿,徐國長公主趙玉慧現場講解了符號的意思,大小官員聽了,在對照石碑,不由得頻頻點頭,趙玉慧的解釋天衣無縫。頓時,大小官員對皇家趙氏更增加了敬畏之心,上天都幫趙家,這真命天子是沒錯了,趙煦沒想到的是,這次事件之後,民間對太祖黃袍加身的議論沒了,被大宋滅掉的那些國的後人很多都沒了聲氣,可以和趙氏鬥,可還能和上天鬥?認命吧,老老實實做大宋子民。這附加的禮物讓趙煦喜出望外,連遼國、西夏聽說後都約束邊境將士,少惹事,上天看好大宋呢。

數字和拼音迅速被翰林院、國子監、太學接受,沒有任何異議,笑話,上天賜予的,誰敢有異議,不吃不喝也要迅速掌握,王麟沒想到他一手策劃的石碑事件,能讓數字和拼音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傳播,一點都不亞於現代的網路世界。

趙玉慧儼然成了上天的代言人,不停的到處傳授者數字和拼音,小丫頭的風采迷倒了衆多才子,如果趙玉慧招駙馬,絕對不會再像以前的公主一樣,不入才子們的法眼,這也造成大宋公主的地位急劇上升,其他公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別的王麟還不敢肯定,但改變了大宋公主的未來這點王麟是可以肯定的。

趙雲靈隱隱猜到點什麼,跑來問王麟,王麟不敢實說,又不敢不說,左右爲難的吱吱嗚嗚,出不出名趙雲靈倒是不在乎,她就是想知道爲什麼王麟要幫趙玉慧,就差沒問王麟是不是相當駙馬了,不知爲何,王麟對其他女子好,她會感到心裡不舒服,王麟圍着她轉纔是應該的,至於王麟爲何一定要圍着她轉,她也沒想過。

王麟只好拿出渾身數解來哄趙雲靈,她見王麟小心翼翼的陪着,說東絕不往西,便不再追究,小乙則哀嘆自家小官人是色迷心竅了。到了三月二十五,石碑之事在朝野都趨於認可狀態,趙煦覺得要去看看王麟的新火藥,畢竟欠着王麟五千金,他想早點了結,把這帳了了。派宮中內侍分頭通知了王麟和趙孝奕,定在三月二十七在神衛軍練武場觀看王麟演示新火藥。

王麟將農莊加了料的各種雷整理了下,讓張正二十七日一早將雷運到神衛軍練武場,他在那等。到了二十七日,趙煦帶來殿前司、將作監的幾位大人來到練武場,王麟已經接到張正送來的雷,正與趙孝奕站在練武場大門外閒扯着,見趙煦的車駕來了,二人整理下衣服,肅立在一邊。

趙煦在車上就看見他們了,等車子來到二人邊上,說道:“別跪了,地上也不乾淨。”

二人謝恩,隨着趙煦的車駕進了練武場,神衛軍的練武場很大,可以進行騎兵的演練,神衛軍都指揮使宋琪早已搭好臺子,鋪好地毯等着,見趙煦等人來了,急忙帶着大小將領上前迎接,“陛下,是不是先休息下?”,宋琪行了禮後問道。

“不用了,朕很想看看這新火藥的威力,宋琪,你見過沒有?”

“回陛下,臣沒見過。”

“你覺得會怎樣?朕倒是很期待呢。”

“臣倒是不抱多大希望,火器這東西動靜大,效果不怎麼樣。”宋琪很不以爲然。

趙孝奕聽言冷笑一聲,等會不知道你還能不能站得住,“陛下,要想看出效果,是不是準備些草人?”

“準備草人幹嘛?派幾個軍士上去體驗下就是了。”宋琪大大咧咧的說道,以前試驗火器也那人試過,給些賞錢,大不了就是治下皮外傷而已。

“宋將軍就不怕上去的人回不來?”趙孝奕極爲不滿。

“回不來?有這等厲害?”宋琪聽趙孝奕這麼說有些猶豫了,“只是這草人一是也準備不了那麼多啊,要不這樣,軍中有些老馬,沒什麼用處了,以其殺了吃,不如先來試試這新火藥如何?”

王麟聞言有些不忍,馬也是生命啊,剛想反對,趙煦倒是很感興趣,光用草人多沒意思,“好好,就這麼辦!”

王麟還想說點什麼,趙孝奕拉了他一下,低聲道:“用馬試試也好,遼國、西夏都是騎兵爲主,看看這手雷、飛雷對馬的殺傷力也是有用的。”

皇帝要觀摩,底下人辦事自然是快的,片刻草人、老馬都準備好了,“陛下,現在試?”宋琪問道。

“試!快試!”趙煦等不及了,王麟的新奇事物他還是很感興趣的。

王麟轉身下了臺子,走到張正身邊交待了幾句,然後回到臺上,“陛下,宋將軍準備的草人、馬不夠試,小民讓張正他們在空場地上試手雷,那些草人和馬就留給飛雷吧。”

宋琪聽言大吃一驚,幾百個草人和上百匹馬還不夠?這王麟說大話吧?

趙煦也是不相信,扭頭看着趙孝奕,趙孝奕上前一步說道:“陛下,確實不夠,還是按王麟的方法吧。”

趙煦點點頭,“行,王麟,你說了算!”

王麟轉身朝張正等人揮了揮手,張正帶着十個護衛走到不遠處的一塊空地,片刻,十個冒着煙的手雷飛了出去,張正等人立刻趴在地上,遠處的神衛軍軍士見狀哈哈大笑,就這點膽子?

宋琪見狀也是大笑,“王三郎,你這護衛不夠看啊,要不還是從某軍中選幾個給你?”

話音剛落,就傳來了連續不斷的爆炸聲,漫天塵土飛揚,宋琪嚇得腳一軟,差點坐到地上,趙煦只覺得脊背上涼涼的,場上比較開闊,沒多久煙塵散了,宋琪也不管衆人,撒腿衝下臺子朝場中跑去,到了張正等人站的地方,細細一看,倒吸口涼氣,怪不得張正等人要趴下呢,整個場地不但出現了幾個不大的坑,四周還散佈着不少鐵渣、鐵釘,要是不趴下,還真保不準挨着一兩下。

趙煦在臺上很看不清楚,心中大急,起身就想下臺子去查看,王麟急忙攔住他,“陛下,不可,陛下不是有千里鏡麼?”

趙煦一拍大腿,對啊,急忙拿出千里鏡細細看,良久才放下,一言不發回到椅子旁坐下。

宋琪一臉興奮的跑了回來,“陛下,好東西啊!王麟,快試試飛雷!”

王麟兩手一擺,“宋將軍,先讓你的軍士把馬趕回來吧。”

宋琪回頭一看,可不是,準備好的馬早就被手雷的爆炸聲驚得四處逃竄,急忙叫過一名校尉,讓他找人去牽馬。

好不容易等馬收攏了,宋琪一臉媚笑地衝着王麟說道:“王麟,不,王三郎,可以試了吧?”

王麟看着趙煦,趙煦一言不發,定定地坐着,也不知道想什麼,見他不發話,王麟只好當他同意了,又朝張正等人揮揮手,張正幾人在宋琪的軍士牽馬的時候就做好了準備,這次他可是備了五十斤的飛雷,用軍中的投石車,片刻,一個冒着煙的圓球飛了出去,這次宋琪手下的軍士可都不敢大意了,雙手牢牢的捂着耳朵。飛雷飛出去近兩百步,快要落地時炸了,一聲轟天巨響,大地都有些顫抖,巨大的煙塵沖天而起,整個場上都颳起風,並向水波一般向外擴散。

煙塵剛剛散去,宋琪就撒腿朝爆炸中心跑去,幾個將領也按耐不住,跟着去了,趙熙依然一言不發,拿起千里鏡看了好一會,良久放下。宋琪幾人來到爆炸中心,只看了一眼,就明白王麟說草人和馬不夠的意思了,就一個飛雷,基本掃平了場中的草人和馬,所有的馬都倒下了,有些立刻就死了,還有一些躺在地上掙扎,不過也活不了多久。

宋琪的臉瞬間就白了,嘴裡不知嘀咕着什麼,不一會就變得通紅,仰天打叫道:“我大宋有望了!”,手下兵將聽見主帥大喊,不由得跟着大呼起來:“大宋有望了!”

王麟在宋琪跑下臺子的時候就發現趙煦有些不對,想了下走到趙煦面前:“陛下,有什麼不妥嗎?”

趙煦看了他一眼,依然沉着臉。

“陛下,是否擔心有人利用這等利器謀反?”

趙煦身子一震,“若是有人在宮中朝朕扔這麼一個,謀反簡直輕而易舉。”

“陛下,小民不知道該怎麼說,在宮中別說扔個手雷,任何一個侍衛在陛下經過的時候拔刀,陛下也抵擋不了的,有些時候,陛下要相信身邊的人,陛下請看,宋將軍和那些軍士,在看到飛雷威力的時候,他們想到的是大宋有望了,他們想到的是替陛下守好江山,小民相信他們此時心裡絕對沒有謀反的想法,確實,謀反的人用這手雷飛雷是要可怕的多,可陛下想過沒有,有這些利器,想謀反也要掂量掂量,別的不說,就憑宮中禁軍,依靠這些火器,就能抵擋幾萬叛軍!”

趙熙聽了,臉上頓時緩和了很多,“明之,是朕想多了,正如你所說,不是每個人都想謀反的,就像你,若是有這個心,直接用手雷飛雷攻進汴京就是,可你卻想的是交給朝廷。”

“陛下,高看小民了,小民還等着陛下用金子買小民的火藥呢!”

“你……,明明不是這麼想的,偏要這麼說,存心氣朕啊?”趙熙火了。

“官家,何必跟他一般見識,要信他的話,早就氣死了!”趙孝奕低聲笑道。

趙熙無奈的搖搖頭,“罷了,朕就當沒聽見,對了,孝奕,回去和靈兒說下,讓靈兒替朕管教下着王麟,朕看只有靈兒才收拾得了他。”

趙孝奕聞言大囧,趙煦這話有歧義啊,靈兒憑什麼管教王麟?王麟也是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看着趙熙,這哪跟哪啊?

宋琪興奮勁過了,纔想起皇上還在臺子上呢,急忙跑了回來,“陛下,臣實在是太興奮了,有些忘形,望陛下恕罪。”

“咦,怪了,這手雷飛雷又不是你弄出來的,你爲何興奮?”趙熙覺得宋琪確實有些不成體統。

“陛下,臣是帶兵之人,知道這帶兵的難處,平時練兵練狠了,軍士有怨言,可不練又抵擋不住遼兵、西夏兵,大宋人的身子本就不如遼國、西夏那些蠻夷,每次打仗都要幾個軍士圍攻對方一人,在邊關時,遼兵三五百人就敢來騷擾,臣要是沒有兩千人都不敢出擊,可有這手雷飛雷就不同了,身子再強,也經不住這一下,還有,陛下,這玩意使用簡單,不會武藝、不會弓箭都能使,陛下,臣能不興奮?”

趙熙聽言看了看王麟,想守衛大宋的人的確是大多數,宋琪的話沒有任何的矯情,確實是他心裡所想,“既然如此,這手雷、飛雷你是認可了?”

“認可!認可,陛下,什麼時候能給臣的神衛軍配備?”宋琪問道。

“這個啊,你要問那個妖孽!”趙熙指着王麟說道。

宋琪十分親切的走到王麟面前,“王小官人,某何時能用上這手雷飛雷?”

“宋將軍,恐怕一時半會將軍是用不上了,這新火藥是要交給朝廷的,朝廷什麼時候能做出來,我也不知道。更重要的是我已經把新火藥賣給了陛下,不知道陛下何時會付錢。”王麟一本正經的說道。

宋琪聽了一愣,前面的話基本沒記住,就記得王麟說火藥賣給了皇上,皇上還沒付錢。“你說什麼?賣給陛下?你不要命了?”

“咦,將軍這話就奇怪了,賣給陛下有什麼不對嗎?”

宋琪氣的想踢他,“當然不對,你應該獻給陛下,當然,陛下也一定會對你封賞,某覺得陛下封你五品的官都有可能,要不到時候某也替你說說?”

“封官啊?陛下說過幾次,可我沒什麼興趣,將軍若是真有心替我說話,不如讓陛下趕緊付錢吧。”王麟毫不在意的說道。

宋琪張着嘴指着王麟:“陛下,這廝……”

趙熙簡直樂得不行,“行了,王麟,你逗宋將軍有什麼意思,有本事去逗逗靈兒試試?”

趙熙話音剛落,臺上人齊刷刷的看着趙孝奕,趙孝奕氣的只想把王麟踢下臺去,好端端的你瞎折騰什麼,引得趙熙也瞎說亂講!

王麟見趙孝奕盯着他面色不善,心想玩笑開大了,急忙走過去低聲道:“郡王爺別生氣,是我不對,只是這事千萬別讓郡主知道。”

宋琪這纔回過神來,有意思啊,想了想說道:“某好久沒見靈惠郡主了,甚是念想,陛下,臣想先告退,去拜訪下靈惠郡主。”說完也不等趙煦同意,跳下臺子就走。王麟一聽大急,“宋將軍,有話好說!”跟着跳下臺子去了。

趙熙笑得都要從椅子上掉下去,難道有如此開心之事,也不管趙孝奕臉色更難看,大聲說道:“起駕,回宮,去傳王麟一同回宮。”

“王麟,朕想知道,你要用五千金做什麼?”

“陛下,小民要造船,這五千金小民作爲造船的費用支付給朝廷。”王麟說道。

“船?你要船朕讓三省下文撥付給你便是。”趙煦說道。

“陛下,小民要的是海船,要按小民的要求造。”

“你會造船?”趙煦覺得不可思議,這王麟怎麼什麼都會啊。

“回陛下,不會,小民只是有些想法,想試試,可造船實在是太花錢了,纔想到這個法子。”王麟老老實實答道,他只做過船模,造船還真不會。

“那又何必呢?以你的功勞,朕下條旨意,讓將做監替你造便是。”

“陛下,不妥,小民出錢買船天經地義,別人也沒什麼話說,有功勞不代表可以爲所欲爲。”

趙煦無語,大宋朝靠着功勞,甚至是祖上的功勞要這要那的太多了,誰都覺得應該的,王麟的做法已經超出他的認識,也許,聖人也不過如此。

“你做事朕已無話可說,這樣吧,朕還是給你下道旨意,火藥之事也一併交由將做監,將做監替你找最好的船廠,最好的工匠,有朕的旨意,你辦事方便些。”

“那就多謝陛下!”

王麟出宮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家中保存的上好醬油、泡酒、香皂等物件裝了滿滿一大車,李氏見狀不解,問他要幹嘛,王麟笑了笑,告訴李氏要去消災,李氏聽了心中有些急躁,不知道王麟又惹了什麼事情,見王麟打點好,招呼着小乙去平原郡王府,李氏暗樂,不過也有些納悶,沒聽說小叔和郡主又發生了什麼事啊。

趙孝奕冷冷的站在院子裡看着王麟忙前忙後的卸東西,看看差不多了,王麟擦了擦汗,樂顛顛的跑到趙孝奕面前,“郡王爺,別生小民的氣了。”

趙孝奕哼了一聲,轉身就走,王麟急忙跟上,“郡王爺,其實這事和小民一點關係都沒有,官家要說,小民也阻止不了,對吧?”

伸手不打笑臉人,趙孝奕拿王麟實在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再說還真和他沒多大關係,可心裡的氣就是出不來,“本王也不是放不下的人,罷了,你也別在本王這耗着,不過本王先說好,要是靈兒找你晦氣,本王可是不管的。”

“知道,知道,要是郡主也生氣,小民受着就是,絕對不會給郡王爺添麻煩!”王麟聞言鬆了口氣,總算擺平了一個。

趙孝奕也不理他,徑直朝前去了,王麟心裡盤算着趙雲靈找麻煩的時候如何解決,就聽遠遠處傳來趙孝奕的聲音,“今日送來的這些事物以後每月照單送來!”

第十九章 公主學生(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聲東擊西(五)第三百零四章 玉兒出馬第九章 變革初始第三十七章 海的那邊(二)第三百零九章 殺猴駭雞(一)第十九章 公主學生(一)第八十四章 太平洋上(二)第五章 小呆郎君第九十三章 南美大陸第八十一章 驟生鉅變(一)第一百五十章 憂心忡忡第三百四十一章 破興慶府(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豐收時節第一百六十一章 良都來人第六十八章 又見紫煙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州戰役(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二次洞房第二百七十八章 聲東擊西(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德州之戰(五)第二百零七章 一家團聚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太學正第二百一十章 大島理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婚論嫁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取朔州(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破興慶府(三)第一章 記憶保存第三百零六章 童貫北擊第二百五十七章 軍械突破第三百一十三章 震動朝野(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特里選夫第一百七十六章 對遼策略(一)第五十章 郡主心思(一)第四十一章 又是一年(二)第三百三十章 再次出手(二)第二百一十章 大島理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洪宥底定(二)第四十三章 再到農莊(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秦州失守第三百三十五章 血戰橫山(二)第三十七章 海的那邊(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之戰(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暗度陳倉(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二安之亂(一)第八章 中秋思親第三百二十九章 再次出手(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戰好水(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五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再取朔州(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戰固安第一百八十二章 建府德州(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佶視察第三百一十六章 再取朔州(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北方風暴(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查抄之法第九十七章 瘋狂黃金第四十九章 以心證情(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參謀制度(三)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九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十六章 呆瓜出名第四十一章 又是一年(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除夕之夜(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何爲官?第一百九十五章 虎翼往事(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虎翼平叛(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女娶夫(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爲人父第一百五十三章 靈兒甦醒第一百四十五章 四處受挫第二百一十一章 慕蓉通判第二十二章 再遇郡主第三百零一章 易州新生第二百零九章 王麟遇刺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戰涿州(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府州奪權(一)第二十四章 關係緩和第一百九十一章 禁軍大營(一)第七十章 揚帆啓程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三百零五章 萬衆一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契丹護衛第六章 再次昏迷第二百三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三十五章 準備起航第三百零三章 輕取涿州(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太學正第二百四十章 再次中招第三百零三章 輕取涿州(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破興慶府(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先取武州第二百一十八章 危險徵兆第五十二章 帝王幕僚第二百二十四章 德州之戰(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中央禁軍
第十九章 公主學生(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聲東擊西(五)第三百零四章 玉兒出馬第九章 變革初始第三十七章 海的那邊(二)第三百零九章 殺猴駭雞(一)第十九章 公主學生(一)第八十四章 太平洋上(二)第五章 小呆郎君第九十三章 南美大陸第八十一章 驟生鉅變(一)第一百五十章 憂心忡忡第三百四十一章 破興慶府(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豐收時節第一百六十一章 良都來人第六十八章 又見紫煙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州戰役(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二次洞房第二百七十八章 聲東擊西(五)第二百二十四章 德州之戰(五)第二百零七章 一家團聚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太學正第二百一十章 大島理子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婚論嫁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取朔州(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破興慶府(三)第一章 記憶保存第三百零六章 童貫北擊第二百五十七章 軍械突破第三百一十三章 震動朝野(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特里選夫第一百七十六章 對遼策略(一)第五十章 郡主心思(一)第四十一章 又是一年(二)第三百三十章 再次出手(二)第二百一十章 大島理子第三百四十七章 洪宥底定(二)第四十三章 再到農莊(一)第三百三十八章 秦州失守第三百三十五章 血戰橫山(二)第三十七章 海的那邊(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之戰(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暗度陳倉(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二安之亂(一)第八章 中秋思親第三百二十九章 再次出手(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戰好水(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五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再取朔州(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戰固安第一百八十二章 建府德州(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趙佶視察第三百一十六章 再取朔州(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北方風暴(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查抄之法第九十七章 瘋狂黃金第四十九章 以心證情(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參謀制度(三)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九十一章 意外收穫第十六章 呆瓜出名第四十一章 又是一年(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除夕之夜(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何爲官?第一百九十五章 虎翼往事(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虎翼平叛(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四女娶夫(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爲人父第一百五十三章 靈兒甦醒第一百四十五章 四處受挫第二百一十一章 慕蓉通判第二十二章 再遇郡主第三百零一章 易州新生第二百零九章 王麟遇刺第三百一十二章 血戰涿州(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府州奪權(一)第二十四章 關係緩和第一百九十一章 禁軍大營(一)第七十章 揚帆啓程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三百零五章 萬衆一心第二百八十四章 契丹護衛第六章 再次昏迷第二百三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三十五章 準備起航第三百零三章 輕取涿州(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王太學正第二百四十章 再次中招第三百零三章 輕取涿州(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破興慶府(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先取武州第二百一十八章 危險徵兆第五十二章 帝王幕僚第二百二十四章 德州之戰(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中央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