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新紙問世(一)

第二天,王麟召集了護衛,商討對抗的經驗,這次對抗,堅持到最後的只有二十二人,王麟按照承諾兌付了獎賞,又和護衛們討論了四天,優勢、不足紛紛總結了出來,護衛們原以爲訓練的已經很到位,這一對抗,很多欠缺立刻顯現出來,裝備方面更是漏洞百出,王麟建議裝備的更新要與蘇濤父子溝通,儘快解決,還有,火槍馬上就要配備了,衆人使用時要多加小心,尤其是再搞對抗時候更要小心。張正提出訓練到一定時候要實戰,理想的方案是剿匪,也不要通知官府,正好看看能不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清除山賊,有機會在拉倒邊境去試一試。王麟猶豫了好一會,同意了,護衛聽說有機會可以真刀真槍的幹,頓時來了興頭,嚷嚷着從明天起就進入無差別對抗,不論何時何地,除了回到家裡外,都是對抗時間,要儘快提高技能,好早日出去教訓人。

王麟陳伯勸都勸不住,張正則威脅王麟,要是王麟不答應,便把他列爲對抗的目標之一,王麟耷拉着腦袋不吭氣了,衆怒難犯啊,他也沒那個身手,隨便一個護衛就能搞定他。只好讓陳伯通知農莊裡的人,要小心這些護衛,沒事別到他們這片溜達。張正則嗤笑他,如果連百姓都分不清楚,還混什麼混啊。

王麟灰溜溜的回小院找秋菊折騰新紙去了,還是女孩子好啊,多好相處,哪像張正等大老粗,動不動就威脅人,弄得他一點主子的威嚴都沒有。

秋菊按照王麟的設想和自己的想法又試了幾次,增加了松香作爲施膠劑,紙張明顯平滑了很多,雖然少了宣紙的特色,不過寫上的字跡更爲清晰,新紙要比宣紙厚些,王麟覺得用來印刷一點問題都沒有,便讓秋菊定下配方和工藝,準備加大試驗,秋菊聽王麟說新紙在她手裡試驗出來,高興的不得了,拿着紙在院子裡竄來竄去,王麟笑着問她今後要幾成份子做她的嫁妝,又把她羞跑了。

王麟在房裡鋪開新紙,連寫了好幾張,覺得還是滿意的,當然是紙,不是字,心想着要不要和蘇濤說說鋼筆的原理,弄些鋼筆,這樣新紙的用途就大了。

“三郎好雅興,躲在農莊,本王可被你弄慘了!”門外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

趙佶?王麟聽聲音像他,不過覺得不可能,放下筆剛要往門口走,一人身着便裝,臉上因天冷顯得有些紅潤,腰間配着玉墜,叮叮作響的走了進來,王麟定睛一看,不正是趙佶。

急忙上前行禮,“王爺怎麼來了?”

“本王被你支出去了快一年了,連除夕都在外面,前幾日剛回來,覺得火有些大,想找人出出氣,好不容易纔找到你這廝。”趙佶笑嘻嘻的說道。

知道他開玩笑,王麟也不以爲意,“王爺要找我還不容易,隨便發個話,一半汴京城的人都忙着抱王爺的大腿呢,我連逃的地方都沒有。”

趙佶哈哈大笑,信步走到桌前,“咦,這是三郎的字?嘖嘖,不咋樣,看本王寫幾個。”

說完,拿起王麟的筆,在桌上王麟攤開的新紙上寫了起來,王麟湊過來看,是好很多,只是這字體很熟悉,但不是顏柳的字體。仔細想了想,吃了一驚,這不是瘦金體麼,只是還沒有那麼老練。擡頭呆呆的望着趙佶,難道端王是宋徽宗?

“三郎,本王這字如何?咦,這是什麼紙?”趙佶拿起寫了字的紙仔細端詳。

“呃……,這是我弄出的新紙,王爺這字可是自創的?”王麟小心翼翼的問道。

“你做的紙?你還會造紙?”趙佶只注意王麟說的新紙了。

“王爺,小民雖然文墨不通,可論起技藝來,小民怕是穩坐第一,不信可問蘇頌蘇公。”王麟不滿道。

“罷了、罷了,你都擡出蘇公了,本王還有何話說?只是這新紙不如宣紙,你技藝不佳啊。”趙佶說道。

“這紙用來印刷呢?”王麟抖抖手中的新紙問道。

“嗯,那倒是可行,這紙比宣紙硬,更方便印刷,只是成本如何?”

“不到宣紙的三十分之一!”王麟得意的說道。

這下趙佶驚訝了,如此便宜的紙有多大影響,他用屁股都知道。“你如何打算,這事不報與官家怕是不妥吧?”

“本來打算賣給平原郡王的,既然端王爺也知道了,便賣給二位王爺如何?”王麟笑道。

“你不報與官家?又可出名,還有封賞。”趙佶奇怪了。

“我對做官又沒興趣,報到官家那,一個子都沒有,名有何用?還是賣給二位王爺的好,至於王爺怎麼報給官家,就不是小民的事了。”

“你這個財迷,要那多錢幹嘛?”趙佶氣道。

“小民就是喜歡錢,要不王爺成全小民,買了這新紙製作之術如何?”王麟嬉笑道。

趙佶無奈,“開個價來聽聽?”

Wшw ▪тт kān ▪℃ O

“這樣,這新紙我也能生產,給王爺和郡王的,我要兩成份子如何?”王麟想通過要份子,拴住兩位王爺,他再交給李全,三家一起賣,有兩家還是皇家,那些朝臣們應該不會生事了吧?

趙佶不知道王麟想的,覺得王麟要價不高,狐疑的看着他,“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王爺難道以爲我還有什麼花樣不成?我王麟也是大宋人,自然也想着爲大宋出力的,王爺不要小看我!”王麟理直氣壯的說道。

這下趙佶信服了,“好!不愧爲我大宋好兒郎!”

見趙佶高興,王麟又趁機問道:“王爺這字是自創的?”

趙佶洋洋得意的說道:“是啊,本王稱爲瘦金體,三郎覺得如何?”

這下王麟肯定了,面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徽宗,沒想到啊,一不小心巴結上的未來的皇上,這把投資賺大了,大發了。

“王爺這字沒說的了,必將開創新時代,成爲一代宗師!”王麟大拍馬屁,反正也是事實,說着臉不紅。

趙佶及其受用,隨後又和王麟說了他巡視大宋的事情,大有收穫,掌握了不少第一手材料,尤其王麟教的方法,經過一路上他和幕僚的改良,基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地方很難作假,完善的數據資料,讓趙佶感嘆以前憑藉別人說和現象完全不靠譜,與事實差的太遠。他回京和官家說了後,趙煦極爲震驚,要求三省要按照趙佶的方法改進巡查制度,以後沒有數據的奏摺一律視爲無效的,朝堂頓時亂作一團,這些朝臣一般都是道聽途說的多,有誰去核實真實性,以後說事要有依據,亂說話陛下是要追究的。

趙佶見自己這一趟造成大宋朝廷整體的轉變,大爲得意,有種意氣風發的感覺,多年的鬱悶之氣一掃而空,說有機會一定要協助官家收復燕雲十六州。王麟聽了心到僥倖,無意中影響到了未來的皇帝,說不定不會再有北宋、南宋之分了,這個蝴蝶效應,不知道會不會改變中國近代史,難說未來不是西方打到中國,是中國打到西方去了。

二人說了有一個多時辰,趙佶心中想着新紙之事,也不吃晚飯,說要回去找趙孝奕商量,臨走時偷偷和王麟說這一趟收了不少禮,讓王麟有空去他那挑兩樣。

趙佶走後,王麟做了下盤點,火藥、火炮、火槍、肥皂、香皂、新紙、新船,能弄出來有用途的差不多了,最多有機會再水泥、玻璃配方上指點下,藥物的提取在沒有檢測設備的條件下不會有太大進展的,靜下心來研究他沒那個興趣,還是由得蘇家人去折騰吧,做了這麼多,歷史的使命算完成了吧?以後以享受爲主,有機會去北美大陸溜達下,歐洲就算了,亂麻麻的,不太安全,美洲就點土著,景色美着呢,順帶弄點美洲作物回來,算是對得起大宋百姓,只是這大航海不是一般的危險,保不齊小命就交代了,他決定要麼等湊齊二十艘的新海船再去,艦隊要安全些吧?

晚上,王麟找來李全和秋菊,說了和趙佶商量的關於新紙的設想,硫酸鈉的製作由秋菊掌握,到時候後作爲原料提供給造紙坊,李全獨自操作,自是沒話說,秋菊有些忐忑,和王爺打交道,心虛。

王麟拍拍她肩膀:“你不是使女,是我王麟的妹妹,要有底氣,以後出去辦事,一般人都不用搭理,就是找婆家,七品以下的都不要考慮!不是正妻都不要讓他上牀!”

秋菊聽了前半句還心中感激王麟,聽到後半句可真氣了:“小官人沒事就拿人家調笑,還說不把奴婢當使女,是妹妹,奴婢可沒看出一點誠意來!”

這下輪到王麟尷尬不已,李全聽了笑得不行,指着王麟說道:“活該!”

接下來王麟是真逍遙了七八天,讓蘇濤給小乙把火槍,整日帶着小乙在山間溜達,打打鳥、打打兔,雖然戰果不佳,樂得自在,只是被張正再次嘲笑他槍法差,一氣之下帶着小乙把張正妻子王氏養的雞都獵殺了,還請張正吃,等王氏滿世界問誰捉了她的雞時,王麟才笑嘻嘻的指着鍋裡的雞告訴張正這是他家的,弄得張正如喪家之犬躲着王氏,王氏知道後,纔不管你小官人不小官人,直接找到王麟小院論理,嚇得王麟翻牆逃出小院,找到張正大罵他找了個母老虎,張正則耷拉着腦袋,一言不發,後來被王麟罵急了,回去主動承認了錯誤,至於受到如何懲罰就不得而知了。不過結果是二人和好後一起來找王麟,王麟灰溜溜的讓小乙去買了一倍的雞來賠給王氏,這纔算消停。此事一直都是護院津津樂道的話題,莊院裡很多人知道後,見到王麟都是抿着嘴笑。王麟覺得呆不住了,勉強捱了兩日,悄悄帶着秋菊和小乙回城。

王麟回到城裡是二月十六,李氏懷孕有七個月,挺着肚子基本不出門,只是在她的院子裡轉轉,王麟的打算是在家逍遙這幾個月,等李氏生了,差不多也到了夏季,他準備出去溜達溜達,先去鎮江杭州,把事情安排下,然後沿長江逆流而上,如果有可能,去趙鵬程出生的雲南看看,不知道和千年後有何不同,估計都是荒山野嶺吧。

想法是好的,可計劃沒有變化快,還沒等他的逍遙計劃實施,二月二十八日,端王趙佶派人來知會他,要他二十九日一同到趙孝奕的府上商議新紙之事。一聽是到平原郡王府,王麟就有些猶豫,這一個多月,好容易不怎麼想趙雲靈,這下又勾起來,去了郡王府見到趙雲靈怎麼說?

拉着臉在小院中游蕩了一天,沒其他辦法,不知道趙佶是宋徽宗,王麟還不想鳥他,商量可以,來我家就是了,可知道後,就沒那麼足的底氣了,萬一以後算起舊賬來可不是鬧着玩的,只好去,至於見到趙雲靈後怎樣,看情況吧。

第一百五十章 憂心忡忡第三百四十一章 破興慶府(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暗度陳倉(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聲東擊西(五)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戰好水(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蕭羽一族第三十五章 準備起航第四十八章 以心證情(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府州奪權(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德州之戰(二)第三百零三章 輕取涿州(二)第九十五章 命懸一線第一百七十九章 拜見岳母(一)第六十章 王麟做官(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扶桑攻略第二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一)第四十六章 新紙問世(二)第二百五十章 教書育人(二)第二百六十章 扶桑叛亂(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宋真定第二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征戰平夏第一百章 尼雅歸宋第二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德州之戰(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二安之亂(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仁多保忠第七十章 揚帆啓程第三百一十三章 震動朝野(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家國天下(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參謀制度(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禁軍大營(三)第二百四十章 再次中招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二百零七章 一家團聚第二百七十八章 聲東擊西(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洪宥底定(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宮中夜話第二百六十章 扶桑叛亂(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震動朝野(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契丹護衛第五十章 郡主心思(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洪宥底定(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洪宥二州(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北上戰略(二)第四十三章 再到農莊(一)第三百零六章 童貫北擊第一百零八章 我的郡主第二百七十二章 虎翼平叛(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七十六章 對遼策略(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七十四章 聲東擊西(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禁軍大營(二)第二百五十章 教書育人(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女娶夫(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聲東擊西(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染定州(二)第二十章 公主學生(二)第六十九章 告別紫煙第一百五十三章 靈兒甦醒第三百二十四章 飛地來州(一)第八章 中秋思親第二百二十四章 德州之戰(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郡主逼婚第二百三十一章 固安殲敵第三百三十四章 血戰橫山(一)第七章 完美融合第九十九章 關心的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極品駙馬(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九十二章 北方風暴(四)第十六章 呆瓜出名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反擊(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十一章 鄉下農莊第二百零三章 禁軍新貌第二百一十章 大島理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宋聯姻第一百章 尼雅歸宋第一百八十八章 強兵十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工業構想第二百八十章 新的征程(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山石碑第二十六章 侃侃而談第五十六章 首次接觸第五章 小呆郎君第十五章 連中三箭第三百四十二章 破興慶府(二)第九十章 少女尼雅(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以糧換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除夕之夜(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橫山戰略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戰好水(二)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圍大同(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血戰橫山(二)第八章 中秋思親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獲全勝
第一百五十章 憂心忡忡第三百四十一章 破興慶府(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暗度陳倉(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聲東擊西(五)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戰好水(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蕭羽一族第三十五章 準備起航第四十八章 以心證情(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府州奪權(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德州之戰(二)第三百零三章 輕取涿州(二)第九十五章 命懸一線第一百七十九章 拜見岳母(一)第六十章 王麟做官(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扶桑攻略第二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一)第四十六章 新紙問世(二)第二百五十章 教書育人(二)第二百六十章 扶桑叛亂(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宋真定第二百六十二章 勢如破竹(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征戰平夏第一百章 尼雅歸宋第二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德州之戰(七)第二百六十七章 二安之亂(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仁多保忠第七十章 揚帆啓程第三百一十三章 震動朝野(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家國天下(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參謀制度(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禁軍大營(三)第二百四十章 再次中招第七十一章 再見良子第二百零七章 一家團聚第二百七十八章 聲東擊西(五)第三百四十七章 洪宥底定(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宮中夜話第二百六十章 扶桑叛亂(二)第三百一十四章 震動朝野(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契丹護衛第五十章 郡主心思(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洪宥底定(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洪宥二州(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北上戰略(二)第四十三章 再到農莊(一)第三百零六章 童貫北擊第一百零八章 我的郡主第二百七十二章 虎翼平叛(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七十六章 對遼策略(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七十四章 聲東擊西(一)第一百九十二章 禁軍大營(二)第二百五十章 教書育人(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女娶夫(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聲東擊西(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染定州(二)第二十章 公主學生(二)第六十九章 告別紫煙第一百五十三章 靈兒甦醒第三百二十四章 飛地來州(一)第八章 中秋思親第二百二十四章 德州之戰(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郡主逼婚第二百三十一章 固安殲敵第三百三十四章 血戰橫山(一)第七章 完美融合第九十九章 關心的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極品駙馬(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九十二章 北方風暴(四)第十六章 呆瓜出名第三百三十九章 全面反擊(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十一章 鄉下農莊第二百零三章 禁軍新貌第二百一十章 大島理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宋聯姻第一百章 尼雅歸宋第一百八十八章 強兵十策第一百五十八章 工業構想第二百八十章 新的征程(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山石碑第二十六章 侃侃而談第五十六章 首次接觸第五章 小呆郎君第十五章 連中三箭第三百四十二章 破興慶府(二)第九十章 少女尼雅(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以糧換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除夕之夜(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橫山戰略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戰好水(二)第六十七章 再下江南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圍大同(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血戰橫山(二)第八章 中秋思親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