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

bookmark

第197章 呂乂誘耽 河谷之宴

糜暘定的五日時間,是考慮到丁封來回的時間。

由上庸溯水而上,到達西城中差不多需要兩日左右的時間,來回就需要四日。

加上申儀在收到糜暘的信件後,作出反應到出發的時間,五日時間是剛剛好的。

至於申儀會不會在看到他的信後,應約而來,糜暘心中亦沒把握。

因爲申耽與申儀兄弟,分據上庸與西城兩城,所以要想一網打盡,唯有通過設宴的辦法。

若是申儀能來那是最好,若是他不能來那亦無傷大雅。

大軍在手,糜暘有着底氣。

在得到糜暘信箋後的丁封,第二日便朝着西城進發。

而同樣得到糜暘吩咐的呂乂,亦在第二日回到了上庸城中。

因爲糜暘就在上庸城外的河谷之中,所以糜暘並沒有寫信給申耽,而是讓呂乂口傳他的邀約。

在呂乂回到上庸城中之後,他立馬就來到太守府中,找到了正在忙碌辦公的申耽。

申耽雖然將漢興郡當做他申家的獨立王國,但正因爲如此,在治理漢興郡時,他一點都未曾懈怠,完全是當做打理自家產業在忙碌。

只是可惜的是,在他的打理之下,漢興郡明面上的人口、田畝越來越少,都落入了他申氏一族的私戶之中。

申耽在見到呂乂到來後,他的臉上浮現了一絲笑容。

呂乂出身南陽士族,且呂乂父子在蜀中一地都有名聲流傳,對於這樣的人,任何人都天然帶着好感。

更何況在呂乂擔任郡丞以來的一個月間,呂乂除了對糧草籌集之事會上心之外,對於其他的一切政務都視若無睹。

對於這樣有名聲,又絲毫對他不進行掣肘的郡丞,申耽很難不抱有好感。

呂乂在來到申耽面前後,對其一拜而後言道:“府君五日後,將會在河谷大營中設宴,想邀請申君及西城長,與一衆郡府僚屬到營中赴宴。”

聽到呂乂的話後,申耽的臉上浮現詫異之色。

這還是呂乂在這一個月以來第一次,向他傳達糜暘的意思。

聽到糜暘要突然設宴款待自己與申儀,及郡府一衆僚屬,申耽心中不禁有些猶疑。

申耽呂乂道:“府君因何設宴?”

申耽之所以會有所猶疑,並非是對糜暘的真正意圖有所察覺,只是他對糜暘設宴的原因感到好奇。

在當世,設宴款待下屬或者好友乃是尋常之事,只是大多會有個緣由。

因爲設宴與赴宴之舉,在當世人的眼中是當做一種正式的社交活動的。

所以很少有沒有由頭的宴會。

在申耽有些猶疑的詢問之下,呂乂不露聲色,他臉上浮起一絲自然的笑容言道:“昨日府君麾下將領鄧艾在率軍捕獵之時,曾捕到一隻白虎。”

“那隻白虎上下通體雪白,極爲稀有。”

“自古以來,白虎便被譽爲祥瑞,若有幸能捕捉白虎之將者,更是寓意着此將即將斬獲大功。”

“因爲此寓意,所以府君特地設下宴席慶祝,並且邀請申君及一衆郡府僚屬,前往軍營中觀賞這天下奇觀。”

聽到糜暘捕獲了一隻白虎,申耽的心中亦起了好奇之心。

在當世人的印象當中,野獸全身有許多班雜的花色,那些全身上下爲一色的野獸,都是屬於奇獸祥瑞之列。

對於這樣百年難得一見的奇獸,申耽的確動了觀賞之心。

況且糜暘因此設宴,的確乃是應有之義。

但是申耽心中還有一個疑問,那便是爲何糜暘還要邀請他的弟弟申儀前來。

申耽對着呂乂言道:“義度乃西城縣長,平日爲政務纏身,恐怕前來不易。而吾最近亦事務繁忙,恐亦無法前往。”

申耽這句話明面上是在告知,實際上是在試探呂乂,而呂乂聽出了申耽的試探。

只是面對着申耽的試探,他臉上流露不在意的神色道:“府君說了,他捕得白虎乃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因爲此,他纔對申君及西城長髮出邀請。

府君不僅邀請了申君及西城長,甚至連王房陵亦在邀請之列。”

“府君此舉一是爲上下同慶,二是想借此機會感謝申君與西城長,畢竟在這段時間以來,申君及西城長幫了府君不少忙。”

“但若申君或者西城長因事務繁忙而無法赴約,那亦是無妨。”

呂乂臉上不在意的神色,以及他的話語,讓申耽的疑心漸漸消散。

從表面上看,這本來就是一次正常的宴飲邀約,糜暘從沒有強制性要求申耽及申儀,一定要來的意思。

就像糜暘說的,申耽兄弟來了最好,不來,他就一一打上門去。

糜暘的態度,給了呂乂說這番話的底氣。

看着呂乂的這番態度,申耽的心中卻反而漸漸安定。

若是呂乂對他的試探表示心急或者有其他異常,那他是決計不可能去的。

在試探過後,申耽馬上轉變口風對着呂乂應允道:“五日後,耽一定親往河谷大營,慶祝府君獵此奇獸。”

在得到申耽的應允之後,呂乂心中大喜。

但他臉上卻沒有太多喜色,他的臉色與方纔一般,似乎在他看來,申耽是否前去赴宴,無關緊要一般。

呂乂的這番臉色落在申耽眼中,更是讓他不疑有他。

呂乂在得到申耽的答覆之後,對着申耽一拜便施施然地離去。

在呂乂離去之後,申耽讓堂中的僕從去喚來目前在太守府中辦公的僚屬。

而後在他們到來之後,申耽便將呂乂轉達的糜暘的邀約公之於衆。

在申耽將糜暘的邀約告知衆人之後,大多數人臉上都並沒有浮現起疑之色,只有極少數人,懷抱着疑惑道:

“府君突然設宴,似有蹊蹺之處。”

在這些人表達這個疑惑之後,還未等申耽言語,就有其他人開始反駁這種言論。

“有何蹊蹺之處?難不成還能是鴻門宴不成?”

當此人這話一出,堂中衆人臉上瞬間浮現笑意,就連申耽的臉上亦是如此。

因爲衆人知道,此人是在故意拿鴻門宴這個故事開玩笑。

鴻門宴講的是漢高祖劉邦與項羽的故事,而鴻門宴之所以會發生,本質無非是因爲權力的爭奪。

但如今糜暘自來到漢興郡中後,每日之中只顧着練兵,別說政務了,他自進入軍營之後,就再沒踏進過上庸城中的太守府一步過。

申耽與糜暘之間,近日來一直是相敬如賓,合作愉快。

以糜暘的表現,要是說糜暘突然要因爲權力爭奪,而對申耽下手,那無疑是天方夜譚。

況且申耽雖目前只是一縣長,但他當初爲劉備拿下漢興郡立下大功。

對於這樣的有功之臣,漢中王尚在,糜暘怎麼可能會貿然動手呢?

畢竟申耽雖然被劉備撤去軍職,並且貶爲一縣長,但是申耽的侯爵並沒有被劉備撤掉。

他現在還是員鄉侯!

糜暘再得寵,畢竟還是漢中王的臣子,怎麼可能會貿然對一列侯動手呢?

而對糜暘設宴一舉提出些許疑問的那人,在被同僚的搶白之下雖有心反駁。

但他最後思來想去,因爲找不到什麼理由,所以只能按捺住心中的疑惑。

他倒不是猜出糜暘的企圖,只是單單對糜暘的突然設宴,表示疑惑而已。

這小小的插曲,並沒有改變申耽的打算。

申耽之所以對糜暘的突然邀約,沒有懷抱太大的疑心,除了糜暘之前的表現,令他很是放心之外。還有一點便是,在申耽的認知中,糜暘的大軍並沒有訓練好。

在糜暘來之前,他有大概打探過,知道糜暘此番所帶來的大軍雖有一萬之衆,但絕大部分都是剛招募入伍的士卒,號令根本還未統一。

而糜暘如今到達漢興郡中,不足兩月,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糜暘完全訓練好麾下大軍的可能性並不大。

儘管申耽在軍營之外廣佈眼線,但是因爲糜暘將大營設在河谷之中,並且對保密措施做得很嚴密。

所以申耽並不清楚糜暘大軍的訓練進度,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根據自己以往練兵的速度進行推斷。

在申耽看來,大軍還未練好的糜暘,實在是沒什麼好忌憚的。

在這重重內心中的仰仗之下,身爲老狐狸的申耽踏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步。

只是在赴約之前,申耽還是寫了一封信送往西城的申儀處。

五日時間轉瞬即至,當第五日到來之時,糜暘天一亮就起了個大早。

在關嫣的服侍之下,糜暘穿戴好了冠服。

因爲今日宴會的特殊性,所以在關嫣的要求下,糜暘在外袍之內,穿上了一件內甲。

在完成這一切後,糜暘方纔走出內帳,而這時外帳之中他的諸位心腹都已經聚集在大帳之中。

就在昨日,丁封已經從西城中返回。

而他帶回來的是一封申儀的回信。

在申儀的回信中,他語氣謙卑的言明近幾日他正好染病,恐無法赴約,還請糜暘見諒。

在看完這封信之後,糜暘臉上並無失望之色浮現,這樣的情況,糜暘心中早有設想。

申耽與申儀兄弟分居兩城,要想通過一場宴會,就將申氏一網打盡的想法很美好,但失敗的風險也是很高的。

他之所以要等到大軍訓練好,纔開始動手,爲的就是做好智計失敗之後,掀桌子的準備。

只是雖然申儀婉拒了糜暘的邀約,但是申耽倒是允諾要來應約。

這一點,已經讓糜暘算的上收穫。

而另一個收穫便是,他的第一位心腹王洪,終於回到他身邊。

同時王洪還帶來了一份很重要的情報。

那便是他在漢興郡中的這段時日以來,終於收集到一些關於申氏兄弟的罪證。

這罪證一直在王洪身上,只是之前糜暘的大軍還未訓練好,所以糜暘沒有貿然將王洪召來。

凡事講究師出有名,哪怕是漢中王劉備,在將周羣下獄之前,也要先當衆宣佈他的罪證,這樣才能服人心。

若是毫無理由就隨意捕殺地方豪強,朝不保夕之下,劉備治下的地方豪強,早就全反了。

糜暘之所以要將動手的時期定在五日之後,有個原因,亦是在等王洪將罪證帶來。

看着帳中的一衆心腹,糜暘將目光轉到張嶷身上,看着他問道:“一切都準備好了嗎?”

面對着糜暘的詢問,張嶷鄭重的點了點頭。

張嶷的這一點頭,令糜暘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河谷大營中的大軍,今日並沒有如往常一般展開訓練。

他們在各自將校的指揮之下,開始在大營中的要緊之處駐守起來。

隨着日光的漸漸偏移,申耽一行人的身影亦逐漸出現在河谷之外。

而在前方爲申耽一行人領路的,正是呂乂。

在糜暘的邀約之下,申耽將太守府中的大部分僚屬都帶了出來。

除此之外,申耽以防萬一,還帶了數百甲士跟隨他。

這支百餘人的隊伍,在呂乂的帶領之下,漸漸來到了河谷大營的轅門所在。

當來到轅門之下時,申耽發現糜暘早已經在等着他。

而申耽看到糜暘親自出來迎接他,且他身後並未帶多少甲士,申耽心中感動之時,又有幾絲愧疚。

府君,是多麼信任他呀。

申耽當即領着身後的一衆郡府僚屬,對着糜暘下拜行禮。

在申耽一行人行完禮之後,糜暘笑着扶起申耽,並且下令讓申耽的一衆僚屬起身。

這副場景,猶如當日糜暘初來上庸城外一樣。

在扶起申耽之後,糜暘親自把住申耽的手,帶着他一路往河谷大營中走去。

面對糜暘的這番盛情,申耽也不好拒絕,他只能任由着自己被糜暘帶着,朝着河谷大營中而去。

至於申耽所帶來的那數百甲士,糜暘亦沒有阻止他們入內。

在越往河谷大營深入之時,申耽的眼神,就越止不住的在大營中四處察看。

一月以來,他派了許多探子在大營之外,但是大營內的場景,他的探子卻始終沒有辦法爲他探得。

所以今日是申耽第一次,見到這座河谷大營的內部。

在申耽的視線之中,整座大營的營壘修建的井然有序,並且在大營中每處緊要的位置,都佈置着許多崗哨。

而且在那些位置,時不時還會有一隊雄壯的士卒巡邏經過。

申耽亦是帶兵之人,在看到這一幕之後,他心中不禁暗贊糜暘無愧名將之譽,真帶兵有方。

糜暘一路拉着申耽來到他主帳之外,在糜暘正要帶領申耽進入主帳之時,他身後的數百甲士亦要跟隨進入,但他們卻被糜暘帳外的親衛所阻。

這一幕被申耽看到,他雖然想讓這數百族兵在帳中護衛着他,但這顯然十分沒禮數。

因此在思考之後,他便令數百族兵在外守候,他自己只帶領着幾名親衛入內。

繼續碼字~

(本章完)

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24章 屠殺?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2章 出獄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推兩本書第24章 屠殺?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9章 糜暘到了第463章 空城計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463章 空城計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50章 夜襲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
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六百八十三章 於無聲處 乍見驚雷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230章 止步城下 司馬軍旗第437章 成都炸了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182章 竭心盡力 諸葛抱膝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24章 屠殺?第163章 江東柱石 三氣呂蒙第281章 來日之患 二氣丕鵝第611章 徵集糧草 孤城長安第七百三十三章 必要犧牲 誓奪宛城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480章 魏軍應對 逆天改命第158章 江陵縞素 劉璋履約第214章 徵南三問 針尖麥芒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22章 出獄第123章 急召陸遜 孫權擔憂(4000字!求追讀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第668章 五美諸葛 重啓相國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131章 以守代攻 伯言已至(求訂閱,求票!推兩本書第24章 屠殺?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七百一十四章 雨沒江南 天不助吳第73章 噫興!噫興!(三更,求追讀)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318章 真氣吐血 召會要臣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363章 熱臉白貼 整改大軍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9章 糜暘到了第463章 空城計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第301章 遙望北方 一刀斷生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七百三十二章 儁義馳諫 驚異莫名第457章 神兵天降 兩軍合圍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463章 空城計第561章 火燒合肥 江東野望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648章 太常之尊 那又如何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460章 驚人消息 劉曄反制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115章 糜暘設計 (十更,求首訂)第50章 夜襲第470章 人心扭轉 稱大將軍第20章 糜暘的隱患第七百零三章 約法三章 整頓人心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321章 有才州泰 儁義心驚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528章 凌視關中 兵起淮南第487章 鄧艾被訓 魏軍壓城第305章 主簿獻城 魏延抱怨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44章 人心在我(求追讀,求票)第529章 伯言掛帥 智分敵勢第85章 寧爲玉碎(四更求追讀)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473章 三路合圍 爲師必勝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565章 大魏忠臣 有所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