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憤而降漢 大敵隱現

bookmark

哪怕是在以嚴法著稱的曹魏,夷三族也是極爲嚴重的處罰。

一般只有大奸大惡之輩,或者謀反的罪行纔會用到這刑罰。

而在姜維的心中,他的恩主楊阜至於會受到這種刑罰嗎?

在聽到這件事的第一反應,姜維是勃然大怒。

但姜維的心中很快就起了疑心。

糜暘看出了姜維的疑心,他很坦然的將手中的情報讓丁封交到姜維手中。

姜維立刻取過情報看了起來。

原來在不久前,逃出生天的楊阜剛剛回到陳倉,但還未等他喘口氣,一道來自朝廷的命令就將他打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之中。

那道命令乃是由剛剛執政的齊王曹叡親自發出的。

命令的內容也很簡單,那便是朝廷懷疑楊阜乃是糜暘的奸細,因此將楊阜索拿下獄調查。

可儘管命令中曹叡說的是待查,但就在楊阜被下獄不久之後,新任涼州刺史衛臻便派兵捉拿了楊阜的族人。

隨後涼州刺史衛臻,雍州刺史夏侯楙,這兩位封疆大吏就齊齊在關中的大街小巷張貼布告。

佈告中正式確認了楊阜的“罪行”。

而爲了懲罰這天怒人怨的罪行,曹魏方面決定採取對楊阜腰斬,且夷三族的嚴酷刑罰。

這件事目前在關中,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糜暘見姜維在看手中情報的時候,臉上流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他便說道:

“此事逆魏早已佈告四方,伯約若不信,孤可讓你派一二心腹回關中一探就知。”

糜暘的聲音充滿淡然,因爲這件事本來就是真的,他並沒有欺騙姜維。

見糜暘一副這麼坦然的模樣,姜維臉上的震驚之色,更加濃郁。

糜暘都這麼說了,自然是不會騙他的。

而就是在確認這件事的真實性後,姜維纔會更加接受不了。

姜維不是不知道,梁州一戰魏軍大敗後,楊阜已經成爲大軍怨氣的聚集點。

可姜維一開始還以爲,以楊阜的家世人脈,以楊阜的聲望地位,他最多就是被魏廷處以罷官的懲罰。

但讓姜維萬萬沒想到的是,魏廷的懲罰竟然如此之重!

而且從情報中可知,魏廷將楊阜下獄後,沒多久就發出了治罪的佈告。

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縱算楊阜真的有嫌疑,又豈會這麼快找到證據?

快到讓楊阜背後的力量,沒有一點反應過來的機會。

單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所謂的“楊阜爲糜暘奸細”的罪行完全是憑空捏造。

這件事或許在一開始,就被一種強大到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推動着。

而這種力量,曹魏之中目前亦只有一人可以擁有——齊王曹叡!

可是聽聞齊王曹叡今年尚未及冠,他又如何做到如此果決的?

他這麼做又是爲了什麼呢?

一時間,心神大亂的姜維近乎有些站立不穩。

“楊公向來公正不阿,又豈會做這種事?

他一定是受到奸人的陷害,齊王,齊王爲何如此不察!”

姜維的話語中充滿着悲痛。

姜維對楊阜是有很深感情的。

畢竟在過往的時日中,楊阜對姜維的愛護,提拔,那幾乎可以用不遺餘力來形容。

當世的楊阜,無愧姜維故主一稱。

而對於姜維這樣極爲看重恩義的人來說,故主被陷害,又豈會不感到痛心疾首呢?

可姜維終究是姜維。

他並未如常人一般,只是一味的痛心疾首,在心中的悲痛不斷累積後,一種新的情緒出現在姜維的心中。

姜維跪地手中緊緊捏着手中的情報,他手上的青筋不斷暴起:“這世上難道就沒有公道嗎?”

姜維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中充滿了悲憤。

他在爲楊阜鳴不平。

梁州之戰的主帥是曹真,另外兩路魏軍的主將分別是郭淮與曹洪,楊阜在這場梁州之戰中,從始至終都未有指揮權。

所以爲何魏廷會將戰敗的責任,推在楊阜身上?

相比於楊阜受到如此嚴重的刑罰,剛剛逃回關中的曹真與曹洪,卻僅僅是受到降職罰俸的處罰,這不覺得很可笑嗎?

姜維也許是在自問,但糜暘卻被姜維的這句自問吸引了注意。

“這世上自然是有公道的,常言道:公道自在人在。

只是伯約,世事複雜污穢,有時公道也僅僅只會存在人心之中。”

“梁州一戰你軍慘敗,關中精銳折損十之八九,幾與當年的赤壁之戰等同。

如此慘重的大敗勢必引起國內人心惶惶,要想保住國祚,則先要穩定住人心。

而自古以來,要想在大敗之後穩定人心,又有比當衆處斬導致戰敗的元兇,更爲直接的辦法嗎?

曹真、曹洪皆是宗親,在這種情況下,地位不低且當初又首勸曹真南征的楊阜,自然就是最好的人選。

楊阜的聲名,比之當年的崔公、荀公如何?

這二人當年,可謂天下名士翹楚,但下場如何你也知曉。

爲曹家之利害,死在曹家手上的忠良名士不知凡幾,曹叡又豈會在意再多楊阜一人。

至於爲何要將楊阜的罪名定爲私通外敵,這更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唯有這個罪名,才能讓關中百姓對我的畏懼降到最低。

因爲關中百姓會以爲大魏此番大敗,乃是出了內奸的緣故,漢軍並非不可敵也。

以一人一族之生死,換取關中軍心民心的暫時穩固,這便是曹叡的想法。”

糜暘近幾年雖主要都是以名將的形象示人,但由於他從小被劉備帶在身邊教導,多年的耳濡目染之下,對於權術之事,糜暘也是擅長的。

要不是有呂蒙白衣渡江的事發生,本來劉備對糜暘的規劃,便是走的文臣的路子。

所以許多事,姜維可能會看不明白,但對糜暘來說,卻洞若觀火。

殺一人一族平息怒火,不就是曹操的慣用手段嗎?

糜暘宛若一理智的旁觀者一般,將曹叡的想法一點點剖析給姜維聽。

而姜維在聽完糜暘的解釋後,他臉上的悲憤之色卻絲毫沒有退散的意思。

姜維是很聰慧的人,在糜暘如此清晰的解釋後,他又怎麼會不明白呢?

但是明白是一回事,理解又是另一回事。

他明白,但他依舊不服。

姜維仰頭看向糜暘,他知道糜暘今日會特地拿出這個情報給他看,爲的目的還是要招降他。

糜暘從始至終都未隱瞞過這點意圖。

當與糜暘的眼光對視過後,姜維雙眼佈滿血絲的緊緊盯着糜暘:

“大將軍說的不錯,維是個不孝的人,竟忘記先父乃是赤膽忠心的漢臣。

不知大將軍可否再給維一次機會!”

說完最後一句話後,姜維重重地對着身前的糜暘一拜。

見到姜維如此,糜暘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歷史上的姜維是怎麼投降季漢的呢?

不是受到大義感召。

那一年諸葛亮軍出祁山,當時姜維與天水太守馬遵在各地巡查。

馬遵得知季漢大軍到來,懷疑姜維等人異心,於是獨自扔下姜維等人,連夜隨郭淮逃往上邽。

姜維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時城門已閉,於是率領所部前往冀縣,而冀縣也不放姜維入城。

見家鄉都不信任自己,最後不得已之下,姜維只能投降諸葛亮。

故而歷史上姜維投降諸葛亮,乃是有着兩個重大的原因,一個是被上司懷疑,另一個是退路被阻斷了。

這兩個原因缺一不可,才最終促成了姜維投漢的舉動。

而當下的情勢,雖然與歷史上有些不同,看起來姜維好似只是受到上司懷疑,他的退路還在,但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

因爲在當世中,楊阜就是姜維在曹魏政治生涯中的保障,是姜維遇到危難時,能夠幫助他度過難關的後路。

但現在,姜維的退路,卻已經被曹叡親手斬斷。

故主與門生之間是禍福相依的,楊阜遭此大難,與楊阜既有親戚又有門生關係的姜維,回到曹魏後難道會得到好的下場嗎?

可別忘了,姜維原本就是受郭淮懷疑的。

而在楊阜被定性爲“奸逆”後,這種懷疑很可能就會轉變爲實際的罪行。

簡單的利害關係,以姜維的智慧不可能想不清楚。

而在想清楚之後,歷史上姜維怎麼做,今世他自然就會怎麼做。

一切都是這麼水到渠成。

不過與歷史上不同的是,今世由於對楊阜的情感,姜維內心中對曹魏的恨,可會比歷史上多多了!

見姜維終於願意投降自己,糜暘連忙俯身扶起姜維。

一年耕耘,終結碩果,糜暘這時心中的喜悅不足爲外人道也。

在扶起姜維之後,糜暘笑着讓姜維先下去好生歇息。

待姜維離開大堂之後,糜暘返回到坐席上,將懷中從長安送來的一封密信給取出燒燬。

這封密信乃是從長安的司聞曹密探華安手中送來的。

信中稟報的正是之前,糜暘讓隱藏在長安的諸位司聞曹密探辦的事。

信中所言,糜暘佈置的任務,都很完美的完成了。

間諜存在的最大效用從來不是無風起浪,而是推波助瀾。

只是看着盆中的密信在火中漸漸化作菸灰消散,糜暘的心神卻不自覺地飄到了一個人的身上:

齊王曹叡。

他在後世還有個響亮的稱號——魏明帝。

“思慮果遠曰明;獨見先識曰明;”

身爲穿越者的糜暘知道,曹叡並未愧對這個諡號。

而曹叡纔是歷史上那個隱藏在司馬懿身後,與諸葛亮進行戰略層面的對戰,並且硬生生將諸葛亮耗死的人。

所謂司馬大將軍,不過是曹叡的提線木偶而已。

想到這,糜暘不禁心中思量:

看下來,接下來我的對手是你咯。

這是昨天第二章。

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7章 懾服徐詳第3章 先斬後奏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0章 三駁潘濬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25章 于禁跪伏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
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七百二十五章 張郃心思 博望變天第348章 精兵強將 共震異心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403章 法邈驚慌 上書成都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7章 懾服徐詳第3章 先斬後奏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485章 孫禮救場 慘不忍睹第127章 糜暘之信 有師西來(4000字!求票,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275章 召虎已至 不好預感第509章 前倨後恭 慧極必傷第223章 火在水上 團團包圍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601章 以一王血 震關中地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七百六十九章 效仿郭開 言出法隨第136章 親軍相爭 龍虎相對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386章 攻擊開始 天子離座第344章 返回南鄭 法邈五問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128章 季漢雙壁 春天將至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144章 百騎逐虎 割須棄袍第10章 三駁潘濬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669章 皇子同拜 口呼相父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07章 雲長暈厥 玄德得訊第466章 死者層積 敵踐而散第六百八十五章 西域密謀 再效班超第337章 吳可徵否 世子棄子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370章 分化打壓 釜底抽薪第328章 蔣濟送信 百年基業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七百六十二章 李嚴重任 沙王叉腰第116章 得償所願 (十更,求首訂)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332章 賢妻在內 鄴城鐵販第362章 馬謖入樑 攻心提點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雨如晦 你我同行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七百零八章 小小人物 大大變故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第505章 萬人空巷 赤腳尋報第六百九十三章 糜暘東行 劉禪落淚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497章 另有奇招 拿捏江東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25章 于禁跪伏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七百七十章 蔣濟良謀 當斬則斬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424章 二擒二縱 世之良謀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七百六十八章 弱敵之策 周魴持節第240章 曹魏國力 長安異動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314章 君臣相見 帝王囑託第629章 何其壯哉 失魂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