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

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

就在曹丕與夏侯霸君臣對視的那一剎那,曹丕的詔令正要發出,但可惜這時卻有一位大臣出來對曹丕建言道:

“臣竊見陛下臉有喜色,欲獨以霸攻糜賊乎?

今者武當,城防所依,目前就霸有此志,勢不獨行,當合諸將並進。

糜賊兵有數萬,雖正卒遠遜,然守城不可以輔卒乎?

糜賊善用兵,浩蕩天兵來臨,卻終無所動,彼豈自斃之人?恐欲誘我深入,有所計劃而已。

今霸雖有膽氣,然兵者凶事也,若貿然進兵,實乃以求僥倖自投死地耳!

大軍一動,勝負難料,賊軍士氣正盛,臣恐偏將軍雖有滅賊之心,卻反爲賊所算,萬望陛下三思之。”

出來向曹丕建言的這人是董昭。

董昭是跟隨曹操多年的老人了,在曹操在世時就對他的才智多有欣賞。

在當初郭嘉死後,曹操任命董昭爲丞相祭酒作爲他的心腹謀臣。

當董昭出來向曹丕建言後,就算曹丕求勝心切,但是他在聽到董昭的建言後,臉上卻流露出猶疑之色。

先不談董昭說的有沒有道理,單單是董昭的地位就不一般。

雖然董昭在曹操在世時只是擔任丞相祭酒一職,但是三國時期的官職不是單純按地位劃分高低,主要是看掌握的實際權力。

祭酒一職掌握全軍司法,又掌管一軍的情報彙集,可謂是權力非常之大。

所以在曹丕繼位之後,立馬就將董昭任命爲將作大匠,成爲大魏的九卿之一。

而且當初曹操稱公時遭到以荀彧爲首的大臣反對,是董昭利用自己在士林中的威望,爲曹操彌平他稱公輿論上的不利影響。

他還爲曹操稱公提供了一切理論支持及具體步驟,可以說董昭是力勸曹操稱公的第一功臣,所以董昭的地位在魏國中是十分高的。

對於這樣又有才智,地位又高的老臣的建言,曹丕不可能會忽視。

而在夏侯霸聽完董昭的話後,他臉上卻浮現怒色。

在董昭的建言中,對於曹丕他是語帶尊敬的勸諫,對於夏侯霸他言語中可是有着貶低的。

非如此,董昭覺得不足以打消曹丕的求勝之心。

面對董昭的貶低,性格剛猛的夏侯霸當然會感覺到憤怒,但是他卻找不出什麼反駁的理由。

畢竟他目前身上並無戰功在身。

沒有戰功,當然就沒有說服力。

董昭也看出了夏侯霸對他的不滿,但他卻不在意。

現在大魏的政治格局,不是如曹操在世時一般宗親一家獨大了。

在今年隨着各地開展九品官人法以來,出身各大世家的青年才俊逐漸開始佔據地方及中央的各項要職。

就連軍權,亦不是沒有士族出身之人開始染指。

而隨着曹魏宗室第一大將曹仁的死亡,更在無形中大大加快着這個進程。

曹仁的死亡對大魏,對曹丕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損失,但對於一直被曹魏宗室壓制的士族來說,在某方面未嘗不是個好消息。

現在身爲曹魏士族領袖之一的董昭,還真的不怎麼畏懼夏侯霸。

更何況他說的是事實,雖然現在夏侯霸亦是偏將軍,但此偏將軍非彼偏將軍。

而隨着董昭率先出來對曹丕建言,大堂中的大部分大臣臉上亦流露出勸阻之色。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本來就反對曹丕親征。

再加上他們大多數是跟隨曹操征戰多年的老臣,經驗之豐富非曹丕與夏侯霸可以比擬。

所以他們心中是很擔憂曹丕的貿然出兵的。

於是就在董昭建言後不久,又有一位重量級的大臣開始起身。

這位大臣觀之年歲至少在古稀之年,他的鬚髮皆已經發白,他的臉上更是滿布着老人斑。

當這位大臣站起身時,他的身體顫顫巍巍的,好似下一刻就會跌倒在地。

但就是當這位處於風燭殘年的老者站起身時,大堂中本來想要起身建言曹丕的大臣,卻紛紛打消了起身的想法。

大堂中的大臣用複雜的眼神看着眼前這位老者,他們的眼神很複雜。

有忌憚,有不屑,有敬佩。

儘管每位大臣對這位老者的想法都不相同,但是他們在看到這位老者起身後,心中都浮現出一個想法。

他若勸阻,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曹魏大臣們對這位老者有着這種信心,實在是他的身份太過特殊。

這位老者便是時任大魏太尉的賈詡,賈文和。

因爲李傕郭汜之亂,這個名字在大江南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當年曹操起兵時,他的帳下有五位謀士對他的幫助最大。

而在不久前程昱因病去世後,那五位謀士就只有賈詡存活當世。

在後世成書的《三國志》中,賈詡可是與荀彧、荀攸一同並傳的,可見他在曹魏謀臣中的地位。

從早年的效力涼州到後來投奔曹操,賈詡可謂是參與了三國中前期一切著名的大戰。

在他的從軍經歷中,雖然他獻計的次數不多,但卻從來沒有失誤過。

聽之則成、不聽則敗,這便是世人對賈詡的看法。

因爲賈詡的過往,再加上他的資歷在一衆曹魏大臣都十分高,所以當他站起來那一刻,就連曹丕的臉上都浮現意動之色。

但是賈詡站起來後,他第一時間卻並沒有向曹丕建言。

他只是拄着一根柺杖,緩緩地走向司馬懿。

司馬懿看着佝僂着身體的賈詡向他走來。

雖然賈詡如今是一位好似下一刻就會掛掉的老者,但是司馬懿卻在無形之間,感覺到賈詡似乎像一座大山一般像他壓來。

甚至當司馬懿看到賈詡那一雙渾濁的雙眼時,他好似從那深沉的渾濁之下,看出了非同一般的神采。

藏得深,不代表沒有。

當賈詡來到司馬懿身前時,司馬懿在賈詡的壓迫力之下,不自覺地往後退了一步。

就算是六十歲的晉宣帝遇上七十歲的賈詡,都不一定是他的對手,何況現在還未完全成長起來的司馬仲達呢?

只是賈詡並不是有心針對司馬懿,所以他在司馬懿身前及時站住,並沒有繼續前進。

站住身形後,賈詡微微擡頭看向司馬懿,他問司馬懿道:

“糜暘可謂知兵?”

司馬懿不知道賈詡爲何問他這句明顯是廢話的話,但面對着賈詡的詢問,司馬懿還是老實地答道:

“當然。”

司馬懿的回答是衆人的共識,他無須爲糜暘遮掩,況且他若是說糜暘不知兵,那不就是在拐着彎罵曹仁是酒囊飯袋嗎?

見司馬懿回答了自己的問題,賈詡好似後知後覺一般,他又看向司馬懿問道:

“知兵之人又居於城池之中,若想不讓敵方探清己方兵力,實在是輕而易舉之事。”

“但是現今糜暘明知大魏天兵即將來臨,卻反而讓仲達輕易探知他之兵力虛實,真是怪哉!”

賈詡的聲音很是蒼老,但是當他蒼老的傳遍大堂的時候,在場的諸位大臣好像腦海中的某個疑團被瞬間撥開。

特別是司馬懿。

作爲既有智謀又親眼目睹糜暘將大軍調走的人,他對賈詡的話反應最快感觸最深。

是呀!

按照常理糜暘明明知道大魏的大股援軍會馬上到達,在這個時候他縱算要調兵回援漢中,難道不是應該暗中行事嗎?

有着漢水的存在,糜暘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

敵軍大部即將到來,反而將自身兵力不足這一點暴露出來,這是糜暘會做出來的事嗎?

之前就連司馬懿在平原上,都能想到用馬尾綁上樹枝的方式,來讓別人無法探清他所率大軍的真實數量,更何況如今糜暘還有着城池的依託。

之前一衆魏臣包括司馬懿,只是覺得在曹真圍魏救趙的情況下,糜暘抽調大軍返回駐防漢中乃是應有之義。

但就是這種邏輯上的應有之義,卻讓他們忽略了這一點。

大堂中曹魏衆臣因爲賈詡的一語中的,馬上快速的思考起來。

就連曹丕,亦在思考之下明悟了什麼。

賈詡方纔的話語雖然是在問司馬懿,但他實際上是藉助問司馬懿的方式,在提醒着曹丕。

當賈詡見曹丕的臉上已然浮現思索之色後,賈詡方纔轉身看向曹丕一拜道:

“武皇帝智勇過人,而用兵重敵,從不敢輕視之。夫兵好進惡退,常然之數。

平地無險,向來艱難,若當深入,當思後路,兵有進退,變化無章。

輕軍下武當,至深也;糜賊善用計,至疑也;一軍無伴而行,至危也。

三者兵家所忌,而今行之,臣竊爲陛下懼之。

賊有城池所依,後路無憂。然我軍若有漏失,危難將至。

天兵方至,當以穩爲主。就不破賊,亦可守疆。奈何乘危,不以爲懼?

況十月將近,陛下忘襄陽之關羽乎!”

在賈詡前半段的建言之時,曹丕的臉色還能保持冷靜。

但是當賈詡提到關羽的名字時,不僅是曹丕,在座的羣臣臉上都大變。

劉備名將,非只糜賊也!

那個威震華夏,之前將一衆魏將打的不要不要的關羽,可還是一直按兵不動着。

難道關羽是不知道如今糜暘的大軍在武當嗎?

難道糜暘會忘記通知關羽他大軍的動向嗎?

因爲西城一戰,曹魏上下君臣的目光都集中在糜暘身上。

他們卻忘了在荊州,還有一位蓋世名將手握數萬大軍在虎視眈眈着。

之前曹魏衆臣都以爲關羽之所以遲遲不出兵,乃是因爲目前正是南方的秋收季節。

糜暘若不是俘獲數萬魏軍用來收割種植糧食,再加上得到了武當城中的大量糧草,甚至還未等曹丕援軍到來,他恐怕就已經退兵了。

不能說曹魏衆臣之前的判斷有誤,但是他們卻忘記了一件事。

現在是九月底,想來荊州的秋收大多都已經結束。

在這樣的情況下,關羽是隨時可能出兵的。

甚至若是細細思之,糜暘在故意示弱,可能爲的就是吸引曹魏援軍的所有注意力,好爲關羽的進攻樊城提供良好的條件!

曹操去世不久,他在世時收集的名臣良將大多還都在世,他們的智商可都是在線的。

現在在賈詡的點醒之下,他們若是還不能反應過來的話,那便是太輕視他們了。

在賈詡的點醒之下,在場的曹魏大臣,馬上就對目前的局勢做出反應。

第一要務,便是要派出一部分大軍前去支援樊城。

儘管目前樊城有着曹休的駐守,儘管目前樊城還未有軍報送來,但凡事做出準備總是不會錯的。

反正目前大魏的兵力是足夠的。

雖然曹丕目前手中的大軍只有八萬左右,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他能召集的大軍只會越來越多。

要知道在歷史上的不久後,曹丕甚至可以在淮南一帶,單單徵召起十萬正卒做武裝遊行。

這便是曹魏的國力。

曹丕用感激的眼神看向賈詡,當年在他的幫助下,自己成功擊敗曹植登上太子寶座。

現在他又在賈詡的幫助之下,可能避免了犯一次大錯。

賈詡察覺到曹丕感激的神色,但他並沒有浮現居功的神色。

他只是在對着曹丕一拜後,便又默默地回到自身的坐席上。

聽着大堂中各位大臣的建言之聲,賈詡知道接下來已經不需要他了。

當初曹丕意欲親征的時候,是賈詡破天荒的毛遂自薦要跟隨在曹丕身邊。

雖然在曹操稱王以來,他一直在韜光養晦。

但他韜光養晦是爲了自保,現在主動跟隨曹丕南征,也是爲了自保!

敵人都快打到中原了,他不能再繼續划水了。

至少在他死之前,曹魏的大局要穩住。

南郡,襄陽城。

在大將軍府中的關羽,撫髯看着糜暘送來的最新奏報。

奏報中糜暘向關羽言明,曹丕的援軍即將來臨。

而他會使計拖住曹丕的大部分兵力,好讓他攻打樊城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在得到糜暘的這個奏報後,關羽不停地撫髯微笑。

關羽其實比劉備還早一些知道西城之戰的結果,這當然是他這個好女婿主動彙報給他的。

只是之前因爲秋收在即,所以哪怕關羽在得知好女婿取得那番戰果後不禁感到心情澎湃。

但是因爲有着襄樊之戰的教訓在,所以關羽是不會再讓自己冒着缺糧的危機發動一場大戰的。

因爲客觀條件,他也只能等着秋收結束。

畢竟他若想北伐,要打的第一場仗便是攻城之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糧食問題更是首要。

現在荊州的秋收大多已經結束,是他出兵的時候了。

關羽收起糜暘的奏報,然後他恢復威嚴的神態,對着一旁的廖化命令道:

“召集諸將營中議事!”

廖化聽到這句話後,臉上浮現興奮之色,馬上就離開召集諸將去了。

在廖化走後,關羽本想站起身來穿上戰甲,但是突然之間他感覺到有陣頭疼感襲來。

這陣頭疼感來的快,去的也快,所以關羽並沒有太過在意。

這是之前他的額頭爲龐德射傷後,因爲當時擔心軍情沒有好好修養所留下的後遺症。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疼痛感近來越發頻繁了。

軍情要緊關羽顧不上這些,他在穿好鎧甲後,便邁着大步朝外走去。

(本章完)

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5章 糜暘獻策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
第129章 溫酒相會 糜暘斥孫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603章 先行安撫 再出殺招第372章 麥穗飄飄 人如豬狗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中童謠 不可思議第320章 良臣羣起 太守人選第585章 月下柔情 信使到來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563章 孫大知兵 姜大運輸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345章 千里追隨 三省雛形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215章 鷹揚不揚 深夜密謀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188章 蜀中雙英 西城會面第543章 堅守不出 車騎蹈營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490章 擔憂生亂 密林驚遇第七百二十一章 永安無憂 憂在荊州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530章 隔空聯合 曹休輕敵第七百五十五章 伯言大笑 糜暘好毒第402章 內撫生民 外討不臣第616章 反間疑雲 你真該死第七百二十九章 博望爲餌 東吳爲援第407章 於衛將軍 八字要訣第七百四十章 盾露崢嶸 歷史重現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261章 召虎出征 今日收穫第六百九十六章 鷹擊長空 送天將軍第七百五十三章 狗腳爛吳 子晟救我第11章 關羽的欣賞與意外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七百四十二章 改變計劃 討個公道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586章 如此佳人 陳倉阻敵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383章 漢帝欣喜 越亂越好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453章 將帥不合 駱谷魏軍第510章 不戰取勝 孫禮寒心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七百一十九章 草木皆兵 土崩瓦解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255章 再攻樊城 孫禮獻策第329章 一顆種子 伯仁之恨第140章 吳軍既撤 吾當可擊第401章 長安異動 警覺頓生第347章 權力慾望 無人能免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七百二十七章 四方求援 眼前一黑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500章 錦囊妙計 突圍而出第504章 營聲鼎沸 滿城皆驚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514章 積蓄騎軍 千里入冀第132章 忍辱負重 反客爲主第193章 大軍分三 七斬爲令第六百九十八章 陸遜獻計 荊州躁動第599章 王朗吐血 自今日始第660章 山野忠義 歹毒用心第七百二十章 圍三缺一 巋然不動第550章 擒賊擒王 不講武德第303章 無聲嗚咽 爲你拜年第677章 白鹿出手 冠以中祖第327章 卑微上貢 私下任務第493章 魏軍攻城 漢軍受挫第621章 如虎添翼 城如玻璃第5章 糜暘獻策第42章 大開八門(求票,求追讀)第七百四十一章 前方後方 吳軍一敗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七百三十一章 探得機密 三問三答第83章 雖蠻,亦有意氣(四更求追讀)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201章 擾亂視聽 魏延皺眉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512章 慘烈守城 馬超傷重第404章 筆爲雷霆 北方有變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377章 若有遠志 何必當歸第14章 接班人第七百六十七章 火燒張府 老而彌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