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兵刃同當 尊榮同享

bookmark

在許慈的高喊之下,登時就有許多禮官在側,親自引領着衆多漢臣朝着上方的高臺一步步走去。

縱使今日匯聚的漢臣再多,可諸葛亮所主導修建的高臺足有十數丈。

在綿長的兩側臺階上,皆東西相對放置着一塊由蜀錦製成的軟座。

蜀錦在當世本就以色彩斑斕著稱,而當色彩斑斕的蜀錦遇上搖晃的火光時,兩相交映之下,竟讓整座高臺的臺階於黑夜中散出着一種奇異的色彩。

又讓人驚奇,又讓人覺得無比賞心悅目。

當然有這種感覺的,大多還是那些剛剛從曹魏歸附歸來的臣子。

滿寵、蔣濟等人,看着周圍按層級排列的熠熠生輝的蜀錦軟座,他們的眼中都流出了不可思議的眼神。

自漢靈帝以來,天下遭受戰亂已有數十年。

一旦產生大規模的戰亂,那麼最先受到衝擊的定然是貨幣體系。

事實也的確是如此。

就不用說近年了,早在數十年前的董卓當政時期,以五銖幣爲核心的漢室貨幣體系就已經徹底崩塌了。

而這一點,這數十年來都未曾改變過。

儘管說來有些天方夜譚,可事實就是,哪怕這數十年來劉備、曹操、孫權三位英主都曾想着建立起新的貨幣體系,可以物換物,還是當今社會交易的主流手段。

或許季漢的直百錢,孫吳的大泉五千在後世都有着不少人詬病,可說歸說,好歹季漢與孫吳也一直想着改革貨幣體系。

曹魏倒好,立國後直接照搬本就被董卓禍亂的不成樣子的五銖錢體系,然後後來一直沒根據時局修改過。

這不是說明曹魏境內的貨幣經濟搞得有多好,這恰恰證明曹魏的貨幣經濟比另外兩家更是一筆糊塗帳。

糊塗到滿朝公卿都不想再去搭理了。

這一點身爲曹魏舊臣的滿寵與蔣濟等人心中最有體會。

說來慚愧,由於曹魏官方在貨幣經濟方面的不作爲,導致以物易物的情況在曹魏境內最普遍。

說來更慚愧的是,曹魏境內被視爲物品硬通貨的不是本國的產物,恰恰是那質地絕佳的蜀錦.

對於滿寵、蔣濟等人來說,他們印象中蜀錦是等同於黃金的存在,是十分寶貴的。

他們獲得蜀錦的一大渠道,就是通過皇室的賞賜,而僧多粥少,縱使曹丕再大方,一次賞賜給每位大臣的蜀錦也斷然不會太多。

最多十數匹而已,就這數量還足夠讓任何一位大臣感激涕零了。

所以他們在看到大漢這“豪富”的一幕後,由於巨大反差而產生不可思議的感覺,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蜀錦是可以用來這麼“浪費”的嗎?

而且觀這高臺的高度,要想在高臺上下都鋪滿用蜀錦製作的軟座,那得耗費多少蜀錦呀!

只是滿寵、蔣濟等人不知道的是,對於大漢的臣子來說,蜀錦這種對他們來說異常珍貴的物品,卻實在算不上太珍貴。

自從拿下益州後,劉備最喜歡乾的事,就是拿蜀錦賞賜賞賜有功之臣了。

例如剛剛拿下益州時,劉備大筆一揮,豪橫的給諸葛亮、關羽等人賞賜了上千匹蜀錦。

而得到數百匹蜀錦賞賜的臣子,更是有數十位之多.

以大漢的實際情況來說,在滿寵與蔣濟等人看來過於“豪奢”的一幕,其實真的算不上什麼。

倒是性格機敏的蔣濟,在震驚之後,心中又漸漸浮現出了一個想法。

大漢論經濟體量肯定是比不上曹魏的,就算是收復關中後,短時間在這方面也難以超越曹魏。

而以蔣濟對劉備、諸葛亮的瞭解,他認爲這二位君臣皆不是太重視奢華的人。

那麼他們能用蜀錦鋪滿整座高臺,就說明蜀錦在大漢境內的產量,絕不是如傳言中所說的那般甚爲稀少。

蜀錦產量多,這可以讓大漢的經濟一直保持在穩定的局面。

這點是曹魏絕難比擬的。

這樣一來,是不是就有利用的機會呢?

想到這一點的蔣濟,暫時將心中的這個想法深藏起來,他想着等今日宴會結束後,就像糜暘提一提這件事。

在衆禮官的引導下,陸續登上臺階的漢臣,紛紛按自己的身份地位高低,相應走向屬於自己的錦座坐下。

身份地位越高,他的座位離高臺之上就越近。

走向屬於自己的錦座時,也許因爲自己的身份地位不高,自己的坐席離得高臺之上較遠。

可今日能在高臺上下有一坐席,本就是一可載入史冊的榮譽,所以在入座後,每位漢臣的臉上都洋溢着喜悅的笑容。

隨着糜暘、諸葛亮、張飛三位漢臣中的執牛耳者不斷上前,跟在他們身後的漢臣,卻在一步步減少着。

而隨着不斷上前,糜暘在見到腳下只有兩層臺階時,未曾關注身後的他,本以爲是時候到他入座了。

可沒想到的是,他身旁的禮官並未作出這番引導。

難道是禮官忘記了?

但這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似乎是早早預料到糜暘會有這番疑慮,故而他身旁的禮官適時躬身小聲解釋道:

“陛下特詔,大將軍、丞相、車騎將軍不屬凡臣,當與天子同臺。”

聽到是劉備的早有安排後,糜暘也就打消了心中的顧慮,繼續邁步朝着臺上走去。

兩層的臺階片刻之間便可登上,待糜暘與諸葛亮、張飛三人來到寬闊的高臺上後,禮官才分別將他們引向了離臺上正中的御座最近的三處坐席處。

待糜暘等人剛剛入座之後,高臺上的禮官立刻來到高臺邊對着下方作出了手勢。

見到這個手勢後,高臺下的禮樂聲陡然一變。

若說方纔的禮樂是以歡快爲主的話,那麼現在的禮樂聲,則是以莊重爲主。

在響徹長陵的莊重禮樂聲下,身穿帝王常服,頭戴劉氏冠的劉備在高臺上下數萬人的注視下緩緩朝着高臺走來。

對於今日,劉備是很看重的。

由於心中的看重,他今日不僅將劉禪帶來了長陵,還將他的另外三個兒子,劉封、劉永、劉理也都帶在了身邊。

一位帝王,四位皇子的出現,也立刻將高臺上下的莊重氣氛推到最高。

於劉備走到高臺下的那一刻,高臺上下百位漢臣在禮官的指引下齊刷刷起身對着下方的劉備深深一拜。

在參拜劉備的同時,一陣響亮的呼聲也響徹在長陵內外:

“陛下!”

在這陣響亮的呼聲響起後,一陣更爲震耳欲聾的呼喊聲在遼闊的長陵內外炸響:

“萬歲!”

這一陣響聲,是由今夜守衛在長陵內外的數萬漢軍口中而發出。

待這一陣高喊聲停下後,新的一陣高喊聲猶如東流的大江般,奔涌而至。

數萬位血氣壯士的高聲吶喊,就猶如冬日裡的滾滾玄雷,足以震的忠於漢室的人心神亢奮,亦足以震的那些敵人的細作心神膽顫。

一陣又一陣的高喊聲,於長陵內外綿延不絕,而在這綿延不絕的高喊聲中,劉備帶着身後的四位皇子,一步步地朝着高臺上走去。

每接近高臺頂部一分,特別是隨着高臺上糜暘三人的身影被劉備愈發的看清楚,劉備臉上的笑意就越多上一分。

由於諸位漢臣都低着頭迎接着劉備的到來,他們並未注視到,劉備身後四位皇子懷中捧着的物件。

那物件不是其他,正是關羽、糜竺、孫乾等人的牌位。猶記得當年在新野城外,亦是這麼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

他領着他的一衆手足,圍坐在新野城外的一處篝火旁,互相依偎着。

新野是座小城,無法與長安相比。

那處篝火更是幾人親手倉促構造的,也不能他眼中的這座高臺相比。

可劉備卻永遠忘不了那天晚上,因爲他覺得那天晚上的火,是他一生中以來感覺到最爲溫暖的。

也因爲在那天晚上,暢談大笑的他們,曾於皎皎月光下許下的一個諾言。

有些人雖然已經不在,可諾言又怎麼可以忘記呢?

我這就帶你們一起赴會!

劉備的腳步很快,快到讓旁人一點都不覺得他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者。

十數丈的高度,在劉備矯健的步伐之下,沒有用多少時間就已然全部越過。

當劉備踏上臺頂之後,在禮官的指引下,長陵內外那驚得烏雲退散的高喊聲才漸漸停息,俯身的百位漢臣也才漸漸擡起頭來。

這一刻劉備帶領着他的皇子們,轉身正對着下方的諸位漢臣。

而百位漢臣一擡起頭,藉助着明亮的火光,他們中的不少人,一眼就看到了劉禪等幾位皇子懷中捧着的靈牌。

離得稍遠的漢臣,可能看不清靈牌上的名字,可數位皇子的這一舉動,就足以讓他們感到十足的震驚。

他們懷中的牌位屬於何人,是何人能在這元旦之日,讓天潢貴胄親捧牌位,奉上高臺?

而離得近的漢臣,卻是能一眼看清靈牌上的字。

關羽、糜竺、孫幹、簡雍.

在意識到是這幾人得到這樣的死後尊榮後,他們的心中迸發出了不一樣的情緒。

張飛、趙雲、諸葛亮、糜暘等人的眼眶慢慢變得溼潤,他們的心中翻滾着濃烈的思念與感激之情。

可還是有一些如許慈這般的漢臣,覺得劉備此舉不妥,實在有違禮法。

特別是作爲太常的許慈,當第一眼看到靈牌上的名字後,正在撫須的許慈驚得差點沒將鬍鬚給扯下來。

第一時間,許慈就想出聲規勸劉備。

若單單隻有關羽倒也罷了,他剛剛被追封爲王,稍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話,也不是不可以。

可糜竺、孫幹、簡雍等人生前的官位,最多不過才九卿,孫干與簡雍甚至還未步入九卿的層級。

這樣身份的臣子,怎能擔得起皇子親捧靈位的殊榮呢?

親捧靈位,與親扶靈柩並無區別。

可還等許慈說出第一句話,劉備便從劉禪的懷中親手接過關羽的靈位,然後對着下方的諸位漢臣高聲說道:

“朕知道,卿等有許多人都在好奇,大漢的皇子手中捧得的是何人靈牌。”

“朕這就告訴卿等,他們手中所捧的,正是雲長、子仲,公祐,憲和等人的靈牌!”

藉助着居高臨下的優勢,加上劉備的聲音中氣十足,他的話能輕易的被下方許多漢臣所聽到。

就算有的大臣因實在離的太遠聽不清劉備的話,也會有禮官在一旁層層傳遞,保證劉備的話傳入每位漢臣的耳中。

當聽到那幾位靈牌屬於何人後,許多漢臣的臉上流露出震驚的神色。

竟然是這幾人的?

劉備早就預料到,許多漢臣會有這樣的反應。

只是他們不應該獲得這番殊榮嗎?

“昔文王歌德,武王歌興。夫命世之主,樹身行道,非唯一時,亦由開基植緒,光於來世者也。

自我中漢之末,王綱棄柄,雄豪並起,役殷難結,生人塗地。

於是我感而慮之,初自燕、徐,歷行征討。

自時,彼等已相隨也。

今漢室信義著於四海,威風肅震萬里,可稱復興也!

昔我與彼等兵刃同當,今自當尊榮同享!

況姦凶懟險,天徵未加,猶孟律之翔師,復須戰於鳴條也。

天祿有常,志於一統,欲償此志,惟賢惟德。

何謂賢德?

今日諸皇子所爲者,是也!”

劉備將他的心中想法全部說了出來。

而在聽完劉備的想法後,大臣心中存在的疑慮盡數消散。

因爲劉備在他的話語中,很清晰地講述了,他今日之所以要給關羽、糜竺等人這般殊榮,是因爲他們過往的付出。

另外他是要用行動告訴天下人,今漢是看重忠臣良臣的。

只要是大漢的忠良之輩,那麼大漢就會盡可能給他尊榮。

這便是劉備認爲的賢德的重要體現。

劉備也認爲唯有做到這一點,大漢在將來才能一統天下。

另外劉備還隱晦的表達了一件事:

以爲今日的大宴,是爲了他劉備一人歌功頌德才開的嗎?

歌功頌德是不錯,但絕不是爲了他一人。

今日歌功頌德的對象,應當是那些曾爲大漢的復興效力過的人。

劉備絕對是個說到做到的人。

“驃騎將軍!”

還未等自己回到御座上,劉備就迫不及待的呼喚起馬超。

而在聽到劉備突然呼喊自己後,馬超的第一反應是呆愣。

他聽懂了方纔劉備話語中的深意,但他沒想到劉備會第一個想起他。

可馬超的反應還是很快的,在微微的一愣後,馬超連忙從一側走出對着劉備一拜:

“臣在!”

看着馬超那雄偉的身形,劉備的眼神是複雜的,正如他對馬超的看法。

可不管之前的看法如何,近年來馬超爲大漢的付出,足以讓他做出今日的舉動。

“驃騎雄起,連橫合從,首事三秦,保據涼隴。宗計於朝,出則效死,退則安坐。先守陰平,後復潼關,志壯氣剛,忠勇雙全!

今加驃騎將軍三千戶食邑,另可恩澤一馬氏子爲後嗣,承繼香火!”

當劉備的傳遍整座高臺上下後,整座高臺幾乎是浮現起了一片驚呼。

都猜出今晚劉備要大肆封賞有功之臣,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劉備竟然一上來就開大呀!

不先喝點酒潤一下的嗎?

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22章 出獄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8章 關羽之憂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41章 第三條路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4章 父子對質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3章 誅心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
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第315章 天子規格 佈告天下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51章 萬歲!萬歲!(4000字,求追讀,求票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173章 升壇歃盟 大婚之日(終!)第22章 出獄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8章 關羽之憂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將一軍 冷汗直冒第465章 以己謀人 上方奇謀第七百零五章 挑釁糜暘 天真孫登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七百六十三章 沙王絕招 共食江東第216章 劉備教子 衆臣齊哭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606章 錦侯之願 星落之日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60章 蠻王沙摩柯(求追讀,求月票)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不想死 解煩左袒第七百零四章 何時開戰 今日始也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378章 漢中防務 均田制出第41章 第三條路第458章 怒掀帥案 再渡漢水第71章 糜暘的信(三更求追讀)第452章 泄我行蹤 一律皆斬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392章 昏暗之中 自有明光第124章 孫權之怒 猛虎擡頭(4000字!求追讀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353章 觸目驚心 殺意沸騰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614章 貌合神離 止步數裡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88章 大將軍,大事不好啦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第七百零六章 烹殺前奏 要戰便戰第311章 三英之名 亦如當年第166章 糜暘三問 女主終現第43章 刀兵護家(求票,求追讀)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122章 再殺周泰 吳軍啼哭(4000大章!求追第21章 於將軍,你好呀第439章 驃騎將軍不可!第364章 利劍在手 可創生機第658章 仲父有負 今日當解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七百六十六章 疑爲賀表 實爲毒藥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472章 三方勢力 孔明孔明第523章 一阻劉封 全軍北伐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200章 張嶷設計 申儀炸了第418章 杖責馬謖 孫權資敵第七百章 錦衣夜行 正方不方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282章 忠臣喋血 要戰便戰第4章 父子對質第300章 火德不滅 遼之人頭第517章 寧俘不降 三族將夷第582章 勢在必行 暢想成真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398章 女王遭斥 曹真哭諫第208章 車騎感嘆 曹丕親臨第97章 呂蒙的秘密武器(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65章 何爲主將,糜暘是也(求追讀,求票票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七百四十八章 急攻公安 漫山遍野第七百三十四章 鐵索橫江 再戰公安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557章 以利驅動 改天換地第23章 誅心第91章 劉備大怒(四更求追讀!)第110章 公安未來 朗朗明日(明日上架!)第221章 丕鵝丕鵝 益北雲動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