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

第323章 仲達崛起 既悼既檄

奢望畢竟是奢望。

就在以往經歷過多次的那般,張郃再次從曹氏家主這裡嚐到了一種叫做失望至極的情緒。

哪怕他獻上再好的計策,哪怕他有着多好的韜略,可惜的是,他永遠缺乏一種叫作信任的東西。

在心中閃起濃濃的失望情緒之後,張郃的臉上卻並沒有浮現什麼異常。

他只是將自身的身軀彎的更低,代表着他無條件接受曹丕這個安排。

就猶如當初漢中之戰時,明明是守住漢中不失的大功臣的他,在被曹操無理由剝奪掉兵權時一般。

只是曹丕可不管張郃心中在想什麼,他自認爲他今日的這番安排很是周到。

曹丕知道張郃是非常有才能的,但他缺乏被信任的資本。

而相反司馬懿雖然至今未立過軍功,但他在以往的論對中充分體現了他優秀的軍事韜略。

目前司馬懿缺少的只是實戰經驗而已。

讓從軍經驗極其豐富的張郃成爲司馬懿的副手,足以讓司馬懿彌補他這個短板。

最重要的是,司馬懿是值得曹丕信任的人。

想到這裡,曹丕用期待的目光看向司馬懿。

而司馬懿在看到曹丕向他投來期待的目光後,他亦適時的對着曹丕一拜。

在司馬懿的一拜之下,曹丕當即說出了他對司馬懿最新的任命。

“擬招:加封尚書、督軍、御史中丞司馬懿爲侍中,尚書右僕射,安南將軍,假節都督荊州諸軍事。”

當這個隆重封賞從曹丕的口中說出來後,別說是司馬懿本人,就連在場的蔣濟等大臣臉上都浮現了驚訝的神色。

侍中乃是天子的近臣,能擔任此官職者,大多都是天子的心腹。

而因爲曹魏的最高中樞機構乃是尚書檯,所以尚書右僕射一職幾乎可以算是有實無名的亞相。

尚書右僕射在政事上所掌握的權力,僅僅在曹丕這個天子與陳矯這個尚書令之下。

若是說這樣的封賞,還屬於對司馬懿之前官職的正常升遷的話。

那麼安南將軍及都督荊州諸軍事兩個封賞,則釋放出一個極爲重要的信號。

那便是外姓之臣,開始正式掌握邊疆軍權了!

而這一點,以往一向是曹氏、夏侯氏各宗親的專屬。

就如當年曹仁尚在時,哪怕交通不便,身在宛城的他卻能同時都督益、荊、揚三州軍事。

別看安南將軍在曹魏的一衆重號官職中位分不高,更是在張郃的左將軍之下,而且張郃還同樣有着假節之權。

但是在曹魏的軍事體制中,地方軍事的一把手的象徵永遠是“都督”這兩個字。

唯有當真正都督一方軍事時,才代表着這位大臣是地方的軍政一把手。

這樣的權力,往年是不可能賜予異姓大臣的。

這樣的權力,更是張遼、徐晃付出生命而苦求不得的。

只是這樣的權力,現在卻被司馬懿給輕易的拿到了。

所以當衆臣聽到曹丕對司馬懿的任命後,臉上纔會浮現驚訝之色。

而相比於蔣濟、劉曄等大臣的驚訝,張郃眼中則是對司馬懿露出了濃濃的豔羨之色。

至於司馬懿自己在聽到曹丕對他的封賞後,他第一反應便是力辭不受。

誠然曹丕在之前就與他有過通氣,言語之中透露出會讓他擔任荊州方面的一把手。

但原先司馬懿只以爲曹丕會任命他爲荊州護軍,以護軍的方式來達到轄制張郃的目的。

司馬懿是萬萬沒想到,曹丕會授予他都督之權的。

現在的司馬懿,還未有後來的野心。

目前只想好好輔佐曹丕的他,於公於私,他肯定是會對曹丕的此番封賞力辭不受的。

只是面對司馬懿的推辭,曹丕卻握住司馬懿的手言道:

“朕夜以繼日處理國家大事,沒有須臾片刻的休息時間,這是朕怕辜負天下臣民對朕的期望。

如今冊封你不是加以優榮,而是要你爲朕分憂呀。”

當聽到曹丕這麼說之後,司馬懿見曹丕言語之中堅定神色甚濃,所以他便停止了辭讓。

面對曹丕對他的無比信任,司馬懿的臉上浮現濃郁的感恩戴德之色。

他對着曹丕深深一拜,然後言道:“臣必不負陛下厚望。有臣在一日,誓不讓賊軍越宛城一步。”

司馬懿雖是正統儒家士子出身,但他身上帶着一股若有若無的鷹揚之氣。

所以當他說出這番承諾時,曹丕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心安。

而在曹丕與司馬懿的對話之間,一直隨侍在曹丕身旁的中書令孫資,已然潤色好對司馬懿與張郃的封賞詔書。

在孫資將封賞詔書呈到曹丕身前讓他預覽時,曹丕從身前的玉盤上親自舉起傳國玉璽,而後毫不猶豫的將璽身朝着玉盤上的詔書蓋去。

噹一聲璽印落盤的聲音傳遍大殿中後,曹丕的臉上浮現了喜色。

這一蓋,或許真的可以爲大魏保住已經風雨飄搖的南陽郡。

而這一蓋,亦讓以後的歷史,走向了一個完全無法預料的方向。

最諷刺的是,身爲始作俑者的曹丕,卻無法看到那一幕了。

就在曹丕在宛城中封賞司馬懿與張郃的時候,在數百里外的襄陽城外,一場規格浩大的葬禮正在舉辦着。

這場規格浩大的葬禮,正是劉備爲關羽所舉辦的。

早在之前劉備帶着關羽的靈柩回到襄陽城之前,他的一道詔令就已經傳達到留守襄陽城的馬良手中。

在那道詔令中,劉備明確指出要荊州刺史馬良效仿霍光故事,準備一應天子下葬的器具,來爲關羽舉辦葬禮。

當馬良收到這道詔令後,他便立即按照劉備的吩咐開始準備一應天子下葬的儀具來。

正因爲有着馬良的提前準備,所以在劉備預先定好的這日,漢大將軍關羽的葬禮開始如期舉行。

漢章武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在襄陽城中的大漢公卿無論地位高低,齊齊換上素服,早早一日就來到襄陽城外。

在劉備委任的治喪大臣,侍中、尚書鄧芝的主持下,一衆身着素服的大漢公卿全都躬身在襄陽城的城門兩側,等候着關羽的靈柩從城內運出。

每位公卿的臉上,都帶着濃重的悲色。

而許多感情豐富的公卿大臣,甚至在關羽的靈柩還未出現時,就已經開始小聲的嗚咽起來。

一聲聲細小的嗚咽,在風聲的牽引下慢慢匯聚在一起,最後形成一股十分悲哀的氣氛,籠罩在襄陽城高聳的城門內外。

公卿縞素,躬身哭喪,這在往日中就是專屬天子至高的送喪規格。

而在濃郁的悲哀氣氛的瀰漫下,當天邊的第一抹陽光出現在襄陽城外時,一架六馬所御的龐大轀輬車開始緩緩出現在城門之中。

龐大的轀輬車之前,道道靈幡隨風飄揚,似在招引着關羽的靈魂歸來。

而在轀輬車之上,本來屬於天子專用的黃繒車蓋正遮蓋着關羽的梓宮。

黃繒車蓋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耀眼。

除去這一件件象徵着莫大榮耀的外物之外,在關羽的遺體被放入梓宮之前,他的遺體早已穿戴上金縷玉衣。

在六匹神駿的寶馬的行進之下,載運着關羽梓宮的轀輬車的行進速度並不慢。

當關羽轀輬車越過列位公卿走到最前方時,一隊隊身穿素服,頭戴白布的天子親軍羽林精騎便在漢驃騎將軍馬超的帶領下,從官道兩旁駛出。

他們默默駕駛着胯下駿馬,爲着身後漢大將軍的梓宮開路。

上千聲駿馬沉重踏地的聲音響在襄陽城的城外之外,將原本悲傷的氣氛轉變爲肅穆。

而隨着上千羽林精騎開始行動之後,關羽梓宮身後的衆多公卿亦紛紛邁動起自身的腳步,跟隨在關羽的梓宮之後。

而一直跟隨在關羽梓宮兩旁的,正是大漢天子劉備與漢車騎將軍張飛。

他們是在以親人的身份,在爲自己的兄弟送葬。

相比於劉備,感情更加豐富的張飛,他這時的狀態還一如當日那般,一直在號哭不已。

聽着另一側不停傳來的張飛號哭聲,劉備用悲傷的眼神看着身旁的梓宮,他的眼中亦漸漸溼潤。

只是在摸到懷中的那一道文書之後,劉備的情緒才漸漸平復下來。

懷中的那道文書,是劉備爲關羽所準備的悼文,他一會務必要以最好的狀態將裡面的內容念出來。

在經過半個時辰多的行進之下,送葬關羽梓宮的隊伍終於來到了襄陽城西北十數裡的地方。

古代並沒有良好的保存屍身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縱使劉備想將關羽的遺體運送回成都安葬也是不容易的。

除此之外關羽生前還是大漢的襄陽侯,襄陽作爲關羽的屬國,若將關羽安葬在這裡襄陽城外,對關羽來說也是不錯的歸宿。

因爲種種原因,劉備無法將關羽帶回成都。

但在爲關羽選擇墓葬地點時,劉備亦是仔細考量過的。

之所以選擇將關羽安葬在襄陽城西北的方位,是因爲來日大漢的進兵方向便是西北。

榮於戰場,死於戰事的關羽,他若在天有靈的話,一定很想看到來日漢軍在西北的豐功偉績。

在關羽的梓宮在數千人的護衛下來到下葬地點後,主喪大臣鄧芝指揮着多位大力士上前,將盛放關羽遺體的梓宮從轀輬車運下。

而後鄧芝讓那數名大力士擡着關羽的梓宮,小心翼翼的放置進事先準備好的豎穴木槨墓中。

而那豎穴槨墓,早就以黃腸題湊的規則佈置好。

當關羽的梓宮在大力士的擡運下緩緩放入墓中時,注視着這一幕的數千人便齊齊號哭起來。

數千人的號哭或出於真心,或出於禮儀。

但不論他們的本心如何,這一刻他們的號哭都是在宣告着漢大將軍關羽,要徹底與這個塵世告別了。

在關羽的梓宮徹底落入墓中的那一刻,數千人的號哭一下子就達到了高潮。

就在這時,劉備踏上了關羽墓旁的一座高壇之上。

這座高壇是馬良所修建的,爲關羽告祭的祭壇。

只是按照禮儀,在關羽的墓穴封墓之後,劉備才應該踏上祭壇爲關羽告祭纔是。

現在劉備登上祭壇,顯得有些太早了。

劉備的這副異常的舉動,瞬間吸引了壇下數千人的注目。

而這時早就知道劉備要作何的鄧芝,立馬以主喪大臣的身份讓衆人停止慟哭。

就在衆人停止慟哭的那一剎,劉備的雙腳正好踏在了祭壇之上。

在來到祭壇之上後,劉備轉身看向壇下的數千人。

現在在他腳下站着的,有大漢的公卿大臣,有大漢的百戰精銳,他要在他們面前讀出一篇專屬於關羽的祭文。

在數千雙眼睛的注視之下,劉備從懷中掏出一份帛書。

而後他看着帛書上屬於糜暘的的字跡,鼓起自身的中氣將眼中的內容,給一字一句朗讀了出來。

“.轟轟隱隱,如霆如雷,彪虎嘯而穀風生,應龍驤而景雲起。

我大將軍聰明神武,廣淵齊德,總大義而在心,誅賊軍而傲然。

建安年間,大將軍躬擐甲冑,久鎮荊襄,櫛風沐雨,豈辭勞倦,遂後起強楚之師,北問先帝所在。

三萬成旅,舟船爲軍,呼吸則漢、江絕流,叱吒則襄、樊自拔。

以此攻城,何城不陷;以此擊陣,何陣不摧!

譬猶瀉滄海而灌殘熒,舉崑崙而壓小卵。鼓行而進,百道俱前,曹仁命懸,曹操震恐。

章武年間,曹丕奸佞,妄稱天數,敢拒義兵,驅率醜徒,衆有十萬,從洛入宛,遂來送我。

遼等助丕爲虐,不知天命,梯衝亂舞,徒設九拒之謀;

於是熊羆角逐,貔虎爭先,鼓角一鳴,賊衆瓦解,死卒則長平未多,積甲則斷漢水東流。

兩伐襄樊,大將軍運籌千里,勇冠三軍,擊劍則截蛟斷鰲,彎弧則吟猿落雁。

彤雲自起,兵誅不道,漢煙直至宛洛,鋒銳難當;

南陽之地,國家富庶,我已多據,形勢日盛。

四方漢師,擂鼓陣陣,足食足兵,無前無敵。

大將軍運兵道以載德,乘靈風而扇威。摧羣雄而電擊,舉勍敵其如遺。

惜大將軍羽享年不永,遂先棄大漢臣民而歸靈。

朕以勳舊爲念,緣忠臣之義,本欲同命,然大將軍羽未及爵命,奄然而終。嗚呼哀哉!

雲長斯人,爲朕兄弟。雲長既薨,哭望天涯。

天地爲愁,草木悽悲。弔祭不至,精魂無依。嗚呼噫嘻!

時耶命耶?爲之奈何!

今朕以悼文祭之,既著其功,又懷其人,唯望大將軍之功可永垂青史,千載不息也!”

當劉備唸完悼文的最後一句話時,祭壇上下的衆多謁者亦將所有悼文中的內容,都傳達至在場的所有人耳中。

而在衆人聽完劉備唸的悼文後,他們臉上在浮現悲傷的同時,心中亦有着另外一種情緒開始蔓延着。

這種情緒叫心潮澎湃。

這是一篇悼文呢,還是一篇煊赫大漢武功的檄文呢!

明天開始恢復正常更新。

你們差點就見不到我了。

今天就一章。

(本章完)

第463章 空城計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52章 魂斷鬱陵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3章 先斬後奏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推書《三國之銀狐》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
第463章 空城計第285章 桃園之約 魏軍開拔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260章 萬事俱備 糜暘疑惑第48章 萬事俱備,只等自投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479章 漢水之誓 主動出擊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433章 先定陰平 再阻劍閣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579章 一國軍權 曹真沉默第113章 糜暘所謀(十更,求首訂!)第341章 張溫愕然 初爲州牧第162章 能屈能伸 改名永安(5000字!)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45章 以人爲本(求追讀,求票)第103章 虞翻二入公安第617章 着目潼關 騎虎難下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444章 英雄氣短 郭淮到來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52章 魂斷鬱陵第432章 姜維去處 兵分三路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670章 齊侯新號 天策上將第119章 名將之殤 (十更,求首訂)第228章 真實目的 成君死節第535章 張郃曹彰 輪番上場第272章 劉備蒞臨 搖頭違意第76章 糜公大明 (求追讀,求票)第3章 先斬後奏第154章 煮酒相會 漢水之約第623章 焚柱毀城 收復長安第672章 三杯相敬 極盡暢快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413章 鬥將之請 南中龍吟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304章 突然襲擊 曹休棄城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推書《三國之銀狐》第138章 恩斷情絕 劉備急催第414章 精銳彝軍 血染白袍第548章 張郃出手 霹靂震空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495章 雨季將至 水淹南鄭第47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78章 劉璋父子 (求追讀)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476章 自相殘殺 大獲全勝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114章 父子俱入(十更,求首訂!)第58章 一步一殺機(求追讀,求票,求投資)第538章 荊州出兵 兩面夾擊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316章 劉巴不滿 難民臨宛第632章 遙相配合 虎入末路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600章 滿腔憤慨 請換青天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308章 攜子前往 兄弟相見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35章 糜暘聲名初起第194章 五大綱領 強軍將成第278章 女裝送丕 驃騎旗揚第356章 該死則死 夏日之陽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382章 諸葛失望 劉禪憤怒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406章 歷史遺憾 不必重演第178章 子晟三答 君王親斟第104章 呂蒙密計 天助孫氏?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95章 你快死了吧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671章 儀同三司 拜大司馬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384章 欲先取之 開大朝會第524章 天子親送 軍臨褒斜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252章 知人用人 調教魏延第533章 心急帝王 不戰而降第355章 深明大義 提出交易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298章 互相配合 局勢逆轉第271章 松柏之下 兒女情長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