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一章 齊聚

張居正是個天才嗎?

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什麼“六七歲就能吟詩作賦,十二歲便讀盡四書五經。”,這話用在他身上一點都不誇張,因爲他十二歲便考取了秀才功名,不讀盡四書五經肯定是不行的,吟詩作賦對他來說更是小菜一碟。

十二歲,一般人還是懵懵懂懂,少不更事呢,他卻已經從數百萬讀書人中脫穎而出,考取秀才功名,這還不是天才,什麼才叫天才,要知道有明朝第一才子之稱的解縉可是十五歲才考取秀才功名的。

或許,大明朝能跟張居正一決高下的天才也就只有解縉了,解縉是十五歲便考取了秀才功名,十九歲便高中舉人,二十歲便金榜題名,位列三甲第十名,而張居正是十二歲便考取了秀才功名,十六歲便高中舉人,二十三歲便金榜題名,位列二甲第八名。

如果從金榜題名的年紀來看,張居正貌似比解縉還要差那麼一點,其實不然,因爲解縉沒人管,想怎麼考便怎麼考,而張居正不知道是走運還是倒黴,遇着了湖廣巡撫顧璘。

傳聞,張居正十三歲便想去參加鄉試,正是湖廣巡撫顧璘阻止,他纔沒去成,要不然,他可能要成爲歷史上最年輕的舉人了。

他之所以二十三歲才金榜題名,據說也是因爲湖廣巡撫顧璘的阻擾,因爲他不滿二十歲人家就不讓他去考啊!

當然,顧璘並不是妒忌張居正的才華,不讓他出名,事實恰恰相反,顧璘對張居正的才華相當的賞識,這才刻意阻擾張居正參加鄉試和會試的,用顧璘的話說,是要對張居正多加磨礪,以免他才高氣傲,到處得罪人。

這話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當初的解縉就是因爲才高氣傲,得罪了太多的人,所以,三十多歲便被人給整死了。

如果顧璘不阻擾,任由張居正去考,那麼,很有可能,張居正十三歲便能高中舉人,十四歲便能金榜題名,那樣一來,就有點恐怖了,十四歲便當官了,而且最少都是個知縣,張居正能管得住自己嗎?

當然,這些都是歷史上發生的事情,此時,張居正還只是個舉人呢。

這會兒張居正自然是想去參加會試,金榜題名,輝煌騰達,好巧不巧,過完年就要舉行會試了,他是一門心思想去,顧璘卻是交待了他的父母,不准他去!

他雖然是個天才,奈何“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他父母卡着,不給錢,他也沒有辦法啊,他總不能一路乞討去京城趕考不是。

正當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的時候,顧璘卻又派人通知他的父母,趕緊的,收拾一下,準備去京城了,當朝禮部尚書,乙末科狀元楊聰想收張居正爲弟子!

楊聰何許人也,天下讀書人誰人不知,這位可是當今天下讀書人的偶像!

楊聰的故事更是在讀書人中廣爲流傳,什麼二十歲便高中狀元,二十二歲便巡撫邊鎮,打得韃子屁滾尿流,二十五歲便總督東南五省,將海盜和倭寇剿的一乾二淨等等,每一樁每一件很多讀書人都耳熟能詳。

可以說,楊聰在讀書人心目中已經是接近於王守仁那種傳奇般的存在了,張居正聽聞楊聰竟然想收他爲徒,自然是欣喜若狂。

這位師傅可是二十歲就高中狀元了,想必他想要去參加明年的會試應該沒有問題吧?

他就這麼懷着激動的心情,跟着楊聰派來接他的護衛,一路從湖廣北上,直奔京城。

這一路,他總算體會了一把有錢人的感覺,要知道他雖然是個天才,並不代表他家裡就有錢,他家就是普通軍戶,唯一與衆不同的就是他父親考了個秀才功名而已。

不過,這年頭秀才不說隨處可見,那也是一抓一大把,根本就沒什麼稀奇的,所謂“窮秀才、窮秀才”,他家那也是窮的可以,就算他後面中了舉人,那也是天天呆家裡溫書,根本就沒有出去賺錢,家裡還是一如既往的窮。

當初他去參加鄉試的時候別說是坐馬車了,連馬都沒得騎,直接就是走着去的,哪像這會兒,不但有馬車坐,而且還有人服侍,吃飯住店都不用他管,自會有人安排。

這種待遇,他認爲已經是最好的了,雖說沿途住的大多都是驛站,吃的也不是特別的好,但是,相比於他家的普通飯菜那可是好多了,他這輩子,也就跟着湖廣巡撫顧璘去吃過幾次這麼好吃的東西呢。

沒想到,抵達京城之後,他才知道,一路上的待遇那都是毛毛雨而已。

楊聰給他安排的直接就是個佔地十餘畝的院落,而且就在玉淵潭邊上,有山有水,風景秀美的讓人陶醉,那服侍他的小丫鬟也是漂亮的讓人陶醉。

咳咳,有點跑題了啊。

總之,楊聰對每個弟子那都是相當的好,每人都是一個單獨的院落,而且還有傭人服侍,吃的那也是跟他差不多,不說極度奢華,一般人家那是絕對吃不起也吃不到的。

張居正應該算是七個弟子裡面來得最晚的了,因爲楊繼盛原本就是北直隸人,沈煉那也是一直就跟着楊聰,李春芳那也是自己拿着湛若水的介紹信跑過來的,至於海瑞、譚綸和戚繼光,楊聰都是派船去接的,唯獨張居正這個只能從陸路坐馬車過來。

七個弟子齊聚,接下來就是隆重的拜師儀式了。

這天上午,楊府那是裝飾的如同過年一般,到處都張燈結綵,張邦奇、鄒守益、聶豹等陽明一脈的大佬,還有定國公徐延德、京山侯崔元等公侯勳貴,包括陸鬆、陸炳、張嶽等楊聰的親戚都來了,用冠蓋雲集來形容都絲毫不爲過。

這時候這些人也不必忌諱嚴嵩會攻擊他們圖謀不軌,更不用擔心嘉靖會認爲他們結黨營私,因爲創辦學院,教書育人在這年頭那都是爲人所傳頌的大好事,人家收學生,來觀個禮又怎麼了,只要楊聰敢請,他們就敢來。

嚴嵩在這種事上面那真是沒什麼文章可做的,就算是楊聰請他,他也得來,兩人雖然是死敵,那也算熟人不是,這種事人家如果請了他不來,那反倒是私心太重,要爲人所詬病的。

當然,楊聰是不可能去請嚴嵩的,因爲請了嚴嵩就得請夏言,請了夏言就得請毛伯溫,請了毛伯溫其他六部尚書就不能不請,畢竟這朝堂之上的重臣就沒有他不認識的,如果這些人都請了,那整個朝堂所有重要衙門的大佬這天不都得來,那樣也太張狂了。

所以,他只請了自己派系的大佬,甚至連毛伯溫那種跟他關係相當不錯的大臣都沒請。

不過,這樣也已經算是夠隆重的了,京城的達官顯貴不說來了一大半,一小半還是有的,誰收弟子的時候又能辦得像他這般隆重。

第七十六章 證據不翼而飛第七十八章 狀元聚.行酒令第一四八章 白銀之戰第二一一章 震撼第二一八章 成功在望第八章 天下第一高手第五章 卑微第八十三章 打仗並不等於拼命第四十七章 一條狗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終章 逆天之威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六十一章 上奏第九十三章 打賭第二〇五章 首輔之姿第十六章 故意拖延第一〇六章 莫要開玩笑第一一八章 錦衣衛倒戈第二十四章 門當戶對第一四四章 民心可用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十五章 徐階的回報第一三〇章 找上門來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認慫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一九七章 貪婪第四十二章 落後的加工水平第五十三章 財大氣粗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〇九章 屯衛與私兵第九十六章 時不我待第三十一章 賀禮第二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大戰第二〇六章 教導第二二〇章 兩年第七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二〇七章 遊歷第一二二章 撈錢第一一七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七章 科舉考場真難熬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七十九章 張嶽回京第一八四章 計中計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二〇二章 厚望第一六九章 厭煩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一〇四章 雪上加霜第九十一章 栽個贓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一一〇章 忤逆第一五九章 東瀛亂世第五章 當面考察第一八二章 天下戰國之上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一一五章 撕破臉第四十三章 賄賂第三十一章 賀禮第八十四章 提拔第一〇六章 莫要開玩笑第五十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九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六三章 冤枉第二二六章 獎勵第九十二章 自相矛盾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一一三章 大明朝最硬的後臺第三十一章 要就考個狀元郎第一一〇章 惡有惡報第三十七章 廷議否第一四二章 永慶合議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一一一章 不眠之夜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一〇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三卷 第一四二章 內應第六十二章 壯志難酬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九十四章 徵詢第一五三章 棋盤和棋子第七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七十二章 官居一品第一五六章 請開海禁第一二四章 嚴嵩到底貪了多少錢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第八十七章 收服第七十八章 狀元聚.行酒令第三十五章 死了第一〇九章 處心積慮第一三八章 爭相歸附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九十六章 鹽場第一三四章 狠毒第二十三章 效果
第七十六章 證據不翼而飛第七十八章 狀元聚.行酒令第一四八章 白銀之戰第二一一章 震撼第二一八章 成功在望第八章 天下第一高手第五章 卑微第八十三章 打仗並不等於拼命第四十七章 一條狗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終章 逆天之威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六十一章 上奏第九十三章 打賭第二〇五章 首輔之姿第十六章 故意拖延第一〇六章 莫要開玩笑第一一八章 錦衣衛倒戈第二十四章 門當戶對第一四四章 民心可用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十五章 徐階的回報第一三〇章 找上門來第三卷 第八十二章 認慫第二章 偶遇胡宗憲第一九七章 貪婪第四十二章 落後的加工水平第五十三章 財大氣粗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四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〇九章 屯衛與私兵第九十六章 時不我待第三十一章 賀禮第二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大戰第二〇六章 教導第二二〇章 兩年第七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二十六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二〇七章 遊歷第一二二章 撈錢第一一七章 風起雲涌第四十七章 科舉考場真難熬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七十九章 張嶽回京第一八四章 計中計第一〇五章 士紳與軍戶第二〇二章 厚望第一六九章 厭煩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一〇四章 雪上加霜第九十一章 栽個贓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一一〇章 忤逆第一五九章 東瀛亂世第五章 當面考察第一八二章 天下戰國之上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一一五章 撕破臉第四十三章 賄賂第三十一章 賀禮第八十四章 提拔第一〇六章 莫要開玩笑第五十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九二章 以退爲進第一六三章 冤枉第二二六章 獎勵第九十二章 自相矛盾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一一三章 大明朝最硬的後臺第三十一章 要就考個狀元郎第一一〇章 惡有惡報第三十七章 廷議否第一四二章 永慶合議第六十章 有些人,看不透第一一一章 不眠之夜第八十章 永寧衛城第一〇二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三卷 第一四二章 內應第六十二章 壯志難酬第一一〇章 怎麼對付海盜和倭寇第九十四章 徵詢第一五三章 棋盤和棋子第七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七十二章 官居一品第一五六章 請開海禁第一二四章 嚴嵩到底貪了多少錢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第八十七章 收服第七十八章 狀元聚.行酒令第三十五章 死了第一〇九章 處心積慮第一三八章 爭相歸附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九十六章 鹽場第一三四章 狠毒第二十三章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