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淵潭邊,楊府花園,乖巧的丫鬟還在細心的呵護着移植來的奇花異草,張貞和陸靈兒卻已經在新建成的亭臺水榭中到處遊玩開了。
這裡的風景實在是太好了,湖廣山色,美不勝收,比之京城裡面那遍地的房舍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以致張貞和陸靈兒都有點流連忘返了。
楊聰也在花園中,不過,他可沒時間欣賞此間美景,他正抱着一堆舉人名冊在那裡飛快的翻閱着呢。
他雖然對嘉靖後期的名臣有那麼一點印象,但也得找着人具體的籍貫不是,要不然,他隨便把名字報上去,萬一來了個同名同姓的人,那豈不是鬧笑話了。
這個還真不是開玩笑的,這年頭同名同姓的人多着呢,他甚至在禮部提供的舉人名錄裡面看到了徐光啓和李如鬆這樣的“大名人”。
當然,他知道這兩位肯定都不是青史上留名的那兩位,因爲那兩位都是天啓和崇禎朝的人,而這會兒是嘉靖朝,他們要活到天啓和崇禎朝,起碼都一百多歲了!
這會兒他才發現,自己着實有點託大了,一百多本厚厚的名錄那真不是開玩笑的,上面密密麻麻的人名和簡介看得他眼睛都酸了,就算他只是一掃而過,那也得掃一下不是,一百多本啊,翻都能翻的人手發酸。
還好,他這麼辛苦也不是沒有收穫的,在這些名錄裡面他就翻到了不少真正的名人。
比如,張居正,湖廣荊州衛人,軍戶籍貫,嘉靖十七年中舉,這會兒還不到二十呢。
這傢伙,着實厲害,竟然十二歲就考上了秀才,十七歲就中舉了,簡直就是個神童。
這個弟子他肯定是要收的,這傢伙可是萬曆中興的名臣,論才能,那是整個大明歷史上都排的上號的。
又比如,譚綸,江西宜黃人,農戶子弟,嘉靖十四年中舉,這會兒也才二十來歲。
這傢伙可是不可多得的帥才,雖然是進士出身,歷史上卻和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齊名,可謂文治武功,樣樣精通,這種弟子自然也不能錯過。
還有一個就是海瑞,廣東瓊州府人,亦是軍戶籍貫,其祖上海遜子乃是洪武朝的廣州衛指揮使。
這位就不用說了,歷史上有名的大清官,對付嚴嵩這個大貪官絕對用的上。
不過,這傢伙貌似成績不怎麼好,這會兒都二十好幾了,竟然還只是個秀才。
一個狀元郎收一個秀才爲弟子,貌似有點誇張,不過也沒關係,只要有基礎就行,楊聰當初剛穿越的是後可是童生水平,最後還不是憑藉自創的科舉秘籍高中狀元。
在這堆名錄中,楊聰甚至還找到了一個熟人,這人就是一直隨身保護他的錦衣衛千戶沈煉。
這沈煉可不簡單,他嘉靖十三年就已經中舉了,只是後面跟了陸炳,在錦衣衛任職,又跟着他山西、南直隸、福建、廣東四處跑,生生把科舉給耽誤了。
他翻到沈煉的名字之後,當即便去徵詢了一下沈煉本人的意見,沈煉當然還想繼續考科舉,畢竟這年頭文官可比武將吃香多了,錦衣衛千戶那也只是聽上去比較嚇人而已,實際權力還沒個知縣大呢。
楊聰這在翻找名錄,王宣、唐順之等人同樣在翻找名錄,因爲他們也想招收一幫弟子,把自己的本事傳承下去啊。
不過,他們跟楊聰的側重點並不一樣。
楊聰招收學生主要是奔着金榜題名去的,而推廣《格物致知之理》的責任主要還是王宣和唐順之他們身上。
所以,他們找的基本上都是那種家裡比較窮,而且屢試不第的秀才,其中尤以軍戶和匠戶居多。
這些人,如果不出意外,基本上就荒廢了。
因爲這年頭讀書人太多了,而朝廷登記在冊的官員卻只有那麼多,而且除了舉人和秀才,讀書人裡面還有廕生、廩生、監生等身份特殊的人,他們大多有深厚的背景,派官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這些人優先,很多時候,舉人都不一定派的到官,就更不用說秀才了。
秀才如果不能進衙門充當官員或者小吏,那基本上跟平常人沒多大區別,有點辦法的還能弄到幾十畝免稅的地,過上溫飽的生活,沒什麼辦法的,那就只能跟普通老百姓一樣,日日爲了生活而奔波了,尤其那些屢試不第的秀才,差不多都因爲趕考耗費太多而債臺高築,窮的那叫一個叮噹響啊。
這些人如果能到物理學院進修一番,那就跟其他秀才大不一樣了,不說別的,就靠楊聰的人脈和產業,只要真的學有所成,某個月俸十幾兩甚至幾十兩的差事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優厚的條件一放出去,那些窮困潦倒的秀才自然是趨之若鶩,甚至很多順天府和北直隸的秀才和舉人都聞訊而來,物理學院的門檻那是真的差點被人給踩破了。
楊聰原本準備天文、地理、器械、兵法等各開一班,分別由唐順之、羅洪先、趙時春等人負責,五行則分爲五班,由王宣負責統籌,薛南塘、李杜等人負責協助,加在一起總共就是十個班,大約四五百人。
結果,前來應徵的學子卻多達數千,搞得王宣和唐順之他們好不頭大。
就這還是因爲他自己帶的學生則另算呢,畢竟這年頭考個進士可以說是難如登天,就算是陽門七子裡面都有人沒考上呢,他估摸着,能帶出五六個進士就算不錯了。
如果他也放開了招,估計很多舉人都會跑過來,畢竟他這狀元郎的名頭可不是蓋的,而且會試又正好在京城舉行,能進物理學院學習,還能免去趕考之苦呢。
他招收學生的消息雖然沒有出現在物理學院的告示了,卻也不乏有人知道,朝中官員向他舉薦的也有不少,這些人裡面竟然也讓他“找”出兩個“人才”來。
這第一個就是戚景通的兒子戚繼光,他當初在山西的時候就曾經跟戚景通戲稱要收其子爲徒,那時候因爲戚繼光和戚繼美年紀都小,再加上戚景通當時跟楊聰還不是很熟,所以,戚景通便婉拒了。
這會兒戚繼光已然成年,戚景通聽聞楊聰招收門生的消息,自然是連忙八百里加急發出請求,懇求楊聰收下他兒子。
這其他人可以不收,名將戚繼光自然不能不收,就算他這會兒還只是個童生,那也得收啊。
這第二個是陽明一脈的大佬湛若水舉薦的,南直隸揚州興化人李春芳。
說實話,楊聰對這李春芳並沒有什麼印象,不過,由於是湛若水舉薦,再加上他親自考察了一下,此人才能的確出衆,金榜題名肯定是不成問題的。
於是乎,這個他也收下了。
另外還有一個就比較奇葩了,此人竟然是自己跑上門來相求的,而且死乞活賴,說什麼也要拜楊聰爲師。
此人給出的理由也相當的奇葩,就因爲楊聰跟嚴嵩是對頭,他認爲拜楊聰爲師有機會收拾嚴嵩!
其實,這個人楊聰也是有那麼一點印象的,因爲這人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明第一鐵人”,拿命死磕嚴嵩的楊繼盛。
這愣頭青正好是北直隸容城人,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裡收到的消息,一聽聞楊聰招收門生便自己找上門來了。
楊聰考慮再三,還是決定將其收下了,畢竟到時候真準備跟嚴嵩赤膊相見了,總得有人去帶頭彈劾,而楊繼盛這個不怕死的愣頭青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樣算下來,張居正、海瑞、譚綸、戚繼光、沈煉、李春芳、楊繼盛加起來正好是七人,而王陽明的弟子也有“陽門七子”一說,楊聰招收的這“楊門七子”最終是否能夠如同“陽門七子”那般出名呢?
這個,不用想,那是肯定的,畢竟,楊聰招收的人差不多都是經過了歷史考驗的,真正的一時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