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動手

嚴嵩原本是想打楊聰個措手不及的,卻不曾想反被楊聰打了個措手不及。

這小子竟然這麼快時間便將餘姚鬧事的倭寇給逮住了,而且還審問出了一堆供詞,這個的確是他始料未及的。

他雖然沒有蓄意謀害嘉靖,但是,餘姚鬧事的倭寇的確是他設計指使過去的。

現在,楊聰手裡的證供對他極爲不利,怎麼辦呢?

這個,他倒是早有預料,因爲他相當清楚,來文的,很難將楊聰這個人精給“懲治”了,必要的時候,還得來武的。

原本,他提出什麼疑點也只是想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名正言順”的收拾楊聰而已,這會兒既然佔不到理,那就乾脆不講道理算了。

他把臉一板,冷冷的道:“倭寇之言豈可信,你拿倭寇的供詞來指摘堂堂大明首輔,豈不荒唐?”

荒唐嗎?

到底誰荒唐?

楊聰同樣把臉一板,冷冷的道:“倭寇之言不可信?那麼,浙江海巡道副使王懺的供詞可不可信?要不,下官辛苦一下,替首輔大人把王懺抓來審問一下?還有,東瀛大名松浦氏的供詞可不可信?要不,下官再辛苦一下,率大明水師打下平戶藩,將松浦氏抓來審問一下。我大明水師若說拿下整個東瀛或許還有點狂妄了,但是,拿下一個小小的平戶藩還是不成問題的。”

老子都不打算跟你講道理了,還審問個屁啊!

嚴嵩冷冷的點頭道:“那行,你辛苦一下,去把人抓來審問一下吧,本官給你三天時間,三天之後,我們再議。”

說罷,他竟然就這麼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在場的朝廷重臣無不滿臉懵逼,首輔大人這到底什麼意思啊?

三天?

開什麼玩笑!

從京城去往浙江足足三千餘里,就算坐火龍車去,打個來回也不止三天好不好,更別說率水師拿下東瀛平戶藩了。

那麼,嚴嵩到底什麼意思呢?

他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讓楊順率薊州鎮邊軍精銳入京,跟楊聰來硬的。

薊州鎮離京城還不到三百里呢,就算薊州鎮邊軍精銳全是步卒,三天時間也足以抵達京城了。

其他人不明白嚴嵩是什麼意思,楊聰心裡卻十分清楚,嚴嵩這是想動手了。

想動手是吧,那行,就動動手試試。

嚴嵩回府之後是忙不迭派出快馬,直奔薊州鎮,跑去傳令,楊聰卻是不慌不忙的帶着陸靈兒來到了陸府。

薊州鎮的邊軍精銳,他壓根就不用去操心,因爲俞大猷已然率四萬東南軍精銳抵達宣府鎮了,而且,他們都在薊州鎮的火車站附近駐紮着,只要一個傳個信過去,不用半天時間,四萬大軍便可抵達京城。

他們可不是靠兩條腿趕路的,而是靠火龍車趕路,宣府鎮雖然離京城比薊州鎮遠,但是,火龍車不用休息啊,一個小時五十里,一個時辰一百里,不用三個時辰,便到了,哪裡用得着三天。

他之所以帶着陸靈兒來到陸府,自然是想跟陸炳解釋一下。

這會兒陸炳還生他的氣呢,對他還是愛理不理的。

他直接把着陸炳的肩膀,將陸炳擁到一間靜室,隨即便嚴肅的問道:“文明,你不會以爲我真想謀害先皇吧?”

陸炳冷冷的道:“你想不想,你自己心裡清楚,這麼長時間了,你都不解釋一下,是不想解釋,還是解釋不了呢?”

楊聰一聲不想的拿出一疊供詞,塞陸炳手裡,隨即鄭重的道:“我不是不想解釋,而是不想打草驚蛇,嚴嵩是想謀朝篡位,挾天子以令諸侯你知道嗎?”

這疊供詞自然就是剛纔他在中極殿中拿出來的,所謂的倭寇供詞,其實,這些供詞裡面有多半是僞造的,那些倭寇哪能知道松浦氏跟嚴嵩一黨在交涉,這部分供詞,他就是命人根據傳聞捏造的。

不過,陸炳看了卻是悚然一驚。

陸炳可不知道嚴嵩背地裡跟倭寇聯繫如此緊密,如果這一切是真的,那豈不是代表調虎離山的是嚴嵩而非楊聰!

楊聰看到他這表情,忙不迭添油加醋道:“嚴嵩私通倭寇那可不是一天兩天了,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從一開始,他跟倭寇的關係就不清不楚,你要是不信,等王懺押到,你可以親自去審問一番,到時候,你就什麼都明白了。”

陸炳聞言,再驚道:“你已經派人去抓王懺了?”

楊聰鄭重的點頭道:“是啊,嚴嵩已然準備不顧一切動手了,我自然無需跟他講客氣。”

陸炳有些莫名其妙道:“動手?他動什麼手?”

楊聰冷笑道:“今天的廷議上他已經說了,三天之後,跟我算賬。”

陸炳依舊莫名其妙道:“三天之後?他準備怎麼算賬?”

楊聰依舊冷笑道:“他已經派人去通知薊州總督楊順了,三天後,薊州鎮的一萬五千邊軍精銳就到京城了,他自然是準備蠻不講理,來硬的。”

陸炳聞言,不由大吃一驚道:“啊,那怎麼辦,三天之內我也不可能組織這麼多的錦衣衛跟其對抗啊。”

楊聰拍着他的肩膀,淡定的道:“這個,你就不用管了,王懺兩天之後便會押解到京城,到時候,你好好去審問一下就明白了,我只希望,等嚴嵩的狐狸尾巴露出來,你能發動錦衣衛,將嚴嵩一黨全部抓起來,關進詔獄,好好審問一下。”

其實,王懺他也早就抓起來了,只是一直沒往京城送而已,他就是等着嚴嵩先動手,這樣,他就能名正言順的反擊了。

緊接着,他又來到兵部,拜會了一番兵部尚書毛伯溫。

毛伯溫對他倒是沒什麼意見,至於什麼他蓄意謀害先皇,毛伯溫更是不會相信。

兩人寒暄了幾句,楊聰便直言不諱道:“毛大人,據可靠消息,嚴嵩已然命人快馬加鞭趕去薊州鎮,他這是要調薊州鎮邊軍精銳過來,挾天子以令諸侯,謀朝篡位啊!”

啊!

毛伯溫聞言,不由大驚道:“他真這麼大膽子?”

楊聰冷笑道:“要不然,他說什麼三天之後再議,他就知道三天之後我不可能把王懺給抓過來,更不可能把什麼松浦氏給逮過來,但是,三天時間卻足以將薊州鎮的邊軍精銳調過來了。很明顯,先皇之死就是他一手策劃的,他就是想擁景王上位,然後當做傀儡捏在手裡,把持朝政。這會兒他司馬昭之心已昭然若揭,大家都看清了他的嘴臉,他只能翻臉動粗了。”

的確,從楊聰拿出證據之後嚴嵩的反應,中立的朝臣都看出來了,嚴嵩是理屈詞窮,惱羞成怒。

只是,連毛伯溫都沒想到,嚴嵩竟然敢擅自調動邊軍精銳,謀朝篡位。

他不由大驚失色道:“那我們怎麼辦,召集京營屯衛死守京城嗎?”

暈死,開什麼玩笑,京營屯衛那幫老爺兵有個屁用,再說了,京營屯衛也不歸他管啊。

楊聰連忙搖頭道:“不行啊,毛大人,邊軍精銳什麼戰力,京營屯衛又是什麼戰力,再說了,嚴嵩在京城經營這麼久,京營屯衛裡面難免有他安插的親信,所以,召集京營屯衛是沒用的。”

毛伯溫聞言,不由焦急道:“那怎麼辦呢,京城附近,除了京營屯衛就是薊州鎮的邊軍精銳了,沒有其他兵力可調了啊。”

楊聰胸有成竹道:“毛大人放心,我已經命東南軍精銳在宣府鎮候命了,只要兵部一紙調令,東南軍精銳很快便能趕到京城。”

他這純粹就是在給嚴嵩上眼藥呢。

怎麼樣,你我都是私自調動人馬準備動手,但是,我卻有兵部調令,名正言順,你卻什麼都沒有,形同造反!

第一二八章 失算第四十二章 朝堂大事第二十九章 韃子來了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一四五章 始料未及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七十一章 詔獄第六十八章 賊喊捉賊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一三二章 苦難的開始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三十五章 爭還是不爭第九十三章 魔怔第一五八章 攤牌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三十五章 買官第十三章 缺鐵第九章 宣府鎮第一二二章 大家有什麼意見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五十一章 俺答汗第十章 有錢,任性第一七五章 公報私仇第九十八章 尋死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一二九章 班門弄斧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第二〇二章 厚望第三十章 爭寵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一六九章 薩摩藩島津氏第一八七章 嚴世蕃請客第一三一章 虛驚一場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一八八章 退堂鼓第七十七章 勾結第二十九章 暗鬥第三十八章 天才橫空出世第五十一章 俺答汗第一九六章 開拓新航線第一二二章 大家有什麼意見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第一八五章 酷熱第五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三十二章 教諭大人都嚇一跳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個方便第二十九章 北虜南倭第二二一章 搗蛋第十五章 兩個太監第一〇八章 崇武所千戶第六十六章 誰栽贓誰第一一一章 不眠之夜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二二三章 問題很多第一四二章 永慶合議第四十章 告黑狀第一一八章 錦衣衛倒戈第五十二章 虎蹲炮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一五〇章 檄文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四十四章 謁陵第四十章 證據第三十一章 賀禮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七十二章 最不靠譜的狀元郎第一一四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三一章 虛驚一場第一七九章 棄車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八十三章 打仗並不等於拼命第一四〇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九十四章 功名第九十章 毒計第十六章 兵變第一四七章 作鳥獸散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第二十六章 堵缺口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二十二章 最有名的癩蛤蟆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擔憂第七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七十二章 官居一品第二十五章 破敗不堪第六十四章 悲哀第一五四章 松浦氏第二十二章 最有名的癩蛤蟆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
第一二八章 失算第四十二章 朝堂大事第二十九章 韃子來了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一四五章 始料未及第一四三章 澎湖第七十一章 詔獄第六十八章 賊喊捉賊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一三二章 苦難的開始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三十五章 爭還是不爭第九十三章 魔怔第一五八章 攤牌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三十五章 買官第十三章 缺鐵第九章 宣府鎮第一二二章 大家有什麼意見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五十一章 俺答汗第十章 有錢,任性第一七五章 公報私仇第九十八章 尋死第三十六章 科舉考試有捷徑嗎第一二九章 班門弄斧第一五五章 怎麼搶銀子第二〇二章 厚望第三十章 爭寵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一六九章 薩摩藩島津氏第一八七章 嚴世蕃請客第一三一章 虛驚一場第一〇九章 南臺船廠第一八八章 退堂鼓第七十七章 勾結第二十九章 暗鬥第三十八章 天才橫空出世第五十一章 俺答汗第一九六章 開拓新航線第一二二章 大家有什麼意見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二十五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第一八五章 酷熱第五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三十二章 教諭大人都嚇一跳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一七二章 定安南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個方便第二十九章 北虜南倭第二二一章 搗蛋第十五章 兩個太監第一〇八章 崇武所千戶第六十六章 誰栽贓誰第一一一章 不眠之夜第九十六章 格物致知之理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二二三章 問題很多第一四二章 永慶合議第四十章 告黑狀第一一八章 錦衣衛倒戈第五十二章 虎蹲炮第八十一章 繡春刀,錦衣衛第一五〇章 檄文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一七三章 代理第四十四章 謁陵第四十章 證據第三十一章 賀禮第一一三章 取代第七十二章 最不靠譜的狀元郎第一一四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三一章 虛驚一場第一七九章 棄車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八十三章 打仗並不等於拼命第一四〇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九十四章 功名第九十章 毒計第十六章 兵變第一四七章 作鳥獸散第九十一章 惠安侯第二十六章 堵缺口第一七一章 誰是叛逆第二十二章 最有名的癩蛤蟆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擔憂第七十一章 一網打盡第一七七章 貪婪第七十二章 官居一品第二十五章 破敗不堪第六十四章 悲哀第一五四章 松浦氏第二十二章 最有名的癩蛤蟆第三十四章 唐伯虎就因爲作弊遭了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