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北虜南倭

北虜南倭指的就是嘉靖年間肆虐北方的北元餘孽和不斷在東南沿海擄掠的倭寇,這兩股外敵可把大明給折騰慘了,整個大明朝堂無不爲之頭疼無比。

楊聰爲什麼會押中這道時務策的考題呢?

原因很簡單,因爲這會兒南倭鬧的還不是很厲害,北虜卻鬧的兇得很。

據楊聰了解到的情況,北元韃靼部的右翼三萬戶吉囊親王這幾年幾乎年年入寇大明,有時候一年還不止一次,比如:

嘉靖十年春,吉囊擁兵屯聚河套,將犯延綏,見明軍有備,突以五萬餘騎渡河西,襲擊亦不剌、卜兒孩兩部落,繼而竊入永寧境,大掠而去,同年冬,吉囊又犯鎮遠關。

嘉靖十一年三月,吉囊子吉能乞請通貢,朝廷不許,小王子大怒,遂率十萬騎入擾延綏鎮。

嘉靖十二年四月,吉囊擁十萬餘衆屯賀蘭山後,分兵擾涼州,又擾莊浪,先後被守軍副總兵王輔、總兵姜奭擊敗。同年秋冬再犯延綏、大同,入擾宣府邊塞。

嘉靖十三年六月,吉囊入寇宣府,指揮趙鏜戰死。秋八月吉囊四萬餘騎復入宣府。

這吉囊何許人也,在歷史上他好像不是怎麼有名啊,怎麼這麼猛呢?

他在歷史上不出名是因爲他死得早,歷史上他嘉靖二十一年就去世了,繼承他王位的是他的親弟弟,有名的俺答汗。

這傢伙在歷史上雖然沒他弟弟俺答汗有名,這幾年他卻鬧得歡騰的很,大明西北重鎮延綏、榆林、大同、宣府幾乎被他搶了個遍,嘉靖現在是聽到這傢伙的名字就頭疼不已。

這個問題可以說是當下大明朝最大的問題了所以,楊聰押的諸多時務策中就有這個題:怎樣應對北元餘孽的入侵!

而且,這也是他最有把握解決的兩個問題之一,另一個自然就是對付倭寇了,北虜南倭,這兩個問題已經困擾大明很多年了,他猜這次殿試嘉靖很有可能會出這方面的時務策,所以,對這兩個問題他最是看重,沒想到,還真被他給猜中了。

至於答案,很簡單,就用戚繼光的辦法便成,因爲北元韃靼部就是被戚繼光打得一點脾氣都沒有,最後不得不選擇向大明求和。

那麼戚繼光到底是用什麼方法打得蒙元騎兵沒一點脾氣呢?

這個楊聰也看到過,戚繼光用的方法就是操練車兵,把火槍和火炮帶上特製的戰車上,將火槍兵變成類似遠攻性質的槍騎兵,這樣既能增加火炮的機動性,以抵消蒙元騎兵的速度優勢,同時又能發揮大明在火器上的優勢,可謂揚長避短,恰如其分。

這套戰法對蒙元騎兵的剋制效果是相當明顯的,車兵遠攻有火槍和火炮,比蒙元騎兵所用的弓箭射程遠了一倍都不止,近戰有長槍、耥耙和狼筅,對上以彎刀爲主的蒙元騎兵也有絕對優勢。

戚繼光就曾率八千車兵擊敗過三萬蒙元鐵騎,這個敵我人數比放在現在來說是相當誇張的,因爲這會兒明軍步兵根本就不是蒙元騎兵的對手,同等兵力的情況下明軍步兵都幹不過蒙元騎兵,更不要說兵力只有人家三成左右了,要這會兒的八千明軍步卒碰上三萬蒙元騎兵,不全軍覆沒就算不錯了。

關於這套戰法的文章楊聰自然早就做好了,文中他不但詳述了車兵戰法,還對延綏、榆林、大同、宣府等邊鎮的兵力部署和戰術配合等做了詳細的描述,如果懂行的人看了,那絕對會讚不絕口。

這會兒他心裡這個美啊,如果嘉靖出其他的策題,他還真沒把握能脫穎而出,但是,這道題,他卻是最有信心的,就算閱卷的考官和嘉靖都不懂兵法,光是他錘鍊了好些時日的文章也能讓他們眼前一亮。

不過他並沒有立馬把早已寫好的文章默寫出來,抄到答卷上,而是裝作吃力的樣子,慢慢把文章默寫在草稿紙上。

他之所以這麼做,自然是不想別人認爲他提前知道了考題。

如果他刷刷刷幾下就把文章做好了,人家不懷疑他纔怪。

人家可不會管他是不是押中了考題,有機會,這些傢伙肯定會出手的,因爲這會兒京城裡面夏言的勢力可比陽明一脈強的多,誰知道監考的考官裡面有多少是夏言那邊的,如果他們趁機抓自己個“現行”,那他就百口莫辯了。

他裝模作樣的打了一個時辰左右的草稿,事先做好的文章“終於”默寫到了稿紙上,緊接着,他又裝模作樣的皺眉沉思起來。

他也不敢寫完草稿就往試卷上抄,這殿試雖然只有一道時務策,考試時間卻是一整天,也就是從早上卯時直到下午酉時,中間足足有七個時辰,如果他一個時辰左右就把試卷給做好了,那接下來六個時辰可就難裝了,所以,他乾脆不往試卷上抄,一直裝着在那裡修改草稿。

這殿試倒也沒有鄉試和會試那麼難熬,期間想喝水上茅房什麼的都沒什麼問題,反正他們這些貢士等於已經是進士了,監考官也不會記他們的名字,枉做小人,倒是這些貢士都異常的小心,就算喝水沒什麼限制,他們也不會可勁喝,就算上茅房不會被記名他們也不會想上就上,因爲嘉靖皇帝還在上面看着呢。

所有考生都想在皇上面前留個好印象,所以,大家都異常的小心,就算口渴了也不會拿起水杯可勁喝,最多也就是抿上一小口而已,就算想上茅房了也不會起身就去,大家基本上是能忍就忍,實在忍不住了再上。

七個時辰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楊聰也不知道把草稿改了多少遍,直到酉時將近,他才工工整整的把文章給抄到試卷上。

不多久,交卷時間就到了,他美滋滋的把試卷一交,這殿試就算是結束了。

這時候,他甚至已經開始做起了狀元夢了,因爲這道時務策簡直就是給他量身定做的,要考的是其他事,他還真沒什麼把握,至於這個怎麼應對北元餘孽的入侵嘛,他還真不信誰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

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第一〇六章 謀逆第二十四章 煉尿尚書第九十章 毒計第一五九章 東瀛亂世第九十一章 栽個贓第一一七章 使個蔣幹之計第七十章 誰是忠,誰是奸第二二一章 搗蛋第四十九章 貪第九十章 好官第二〇一章 齊聚第二二二章 復出否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一三〇章 盾陣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六十七章 狠辣第九章 宣府鎮第二十六章 倭寇再現第四十九章 貪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五十二章 狀元郎做生意第六十二章 壯志難酬第六十一章 寧武關.鎮朔城第五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十六章 兵變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擔憂第六十章 招不招第七十章 枉殺忠良第四十四章 問題很多第七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八十九章 妄動私刑第六十九章 凌厲的反擊第九十四章 肆無忌憚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一五二章 安南第四十三章 工業基礎幾乎等於零第六十二章 魚餌已準備好第三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一章 出巡第五十九章 鐵蒺藜第八十七章 議立太子第十二章 廷議第四十三章 工業基礎幾乎等於零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四十章 後裝式第一二七章 怎麼收拾韃子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第一九七章 貪婪第一五七章 驗貨第七十二章 大事可能化小第十六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五十章 出事了第五十二章 一場鬧劇貌似就要上演第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一七五章 公報私仇第一八六章 欲擒故縱第十一章 分潤第一二七章 怎麼收拾韃子第三十五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九七章 物理學院第二〇七章 遊歷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八十六章 嚴嵩的智慧第一五〇章 從中作梗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五十二章 虎蹲炮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四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栽了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九十六章 時不我待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一三六章 以舊換新第一四九章 養寇自重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一四一章 聚首第一一七章 風起雲涌第九十七章 鹽運使第八十三章 尋親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一〇〇章 不靠譜第四十六章 誤會第五十六章 驚喜第十八章 不能做牆頭草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一〇六章 麻煩第三十章 點狀元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車第一八四章 梯田第十三章 睚眥必報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十章 自掘墳墓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一一九章 君子報仇第六十二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十二章 令人頭疼的案子
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第一〇六章 謀逆第二十四章 煉尿尚書第九十章 毒計第一五九章 東瀛亂世第九十一章 栽個贓第一一七章 使個蔣幹之計第七十章 誰是忠,誰是奸第二二一章 搗蛋第四十九章 貪第九十章 好官第二〇一章 齊聚第二二二章 復出否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一三〇章 盾陣第五十九章 牆頭草得壓的住才能用第六十七章 狠辣第九章 宣府鎮第二十六章 倭寇再現第四十九章 貪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五十二章 狀元郎做生意第六十二章 壯志難酬第六十一章 寧武關.鎮朔城第五十五章 睜眼說瞎話第十六章 兵變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擔憂第六十章 招不招第七十章 枉殺忠良第四十四章 問題很多第七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八十九章 妄動私刑第六十九章 凌厲的反擊第九十四章 肆無忌憚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一五二章 安南第四十三章 工業基礎幾乎等於零第六十二章 魚餌已準備好第三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一章 出巡第五十九章 鐵蒺藜第八十七章 議立太子第十二章 廷議第四十三章 工業基礎幾乎等於零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四十章 後裝式第一二七章 怎麼收拾韃子第七十六章 熱武器和冷兵器第一九七章 貪婪第一五七章 驗貨第七十二章 大事可能化小第十六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五十章 出事了第五十二章 一場鬧劇貌似就要上演第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一七五章 公報私仇第一八六章 欲擒故縱第十一章 分潤第一二七章 怎麼收拾韃子第三十五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九七章 物理學院第二〇七章 遊歷第一七一章 期限第八十六章 嚴嵩的智慧第一五〇章 從中作梗第五十七章 奪帥第五十二章 虎蹲炮第九十七章 大明的希望在何方第四十一章 莫名其妙的栽了第四十八章 西北行第九十六章 時不我待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一三六章 以舊換新第一四九章 養寇自重第一五七章 歹毒第一四一章 聚首第一一七章 風起雲涌第九十七章 鹽運使第八十三章 尋親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一〇〇章 不靠譜第四十六章 誤會第五十六章 驚喜第十八章 不能做牆頭草第五十七章 支援第一〇六章 麻煩第三十章 點狀元第一九八章 厚金之車第一八四章 梯田第十三章 睚眥必報第七十七章 翰林院是儲相之地嗎第八十一章 官聲第十章 自掘墳墓第五十四章 京城危矣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一一九章 君子報仇第六十二章 硬的不行來軟的第十二章 令人頭疼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