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先生,我們的造艦技術已經領先於歐洲,現在的問題是火炮研發跟不上,在我看來,造艦技術主要是爲了對火炮服務的。像我們現在裝了蒸汽機這種偉大動力設備的帆船,在海上的航行速度,已經是任何國家的船隻都比擬不了的了。”金尼閣對韋寶道。
韋寶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帶來的鎮遠艦,只有一些小型的古董槍炮,這些有個樣子,可以仿製。
要是說軍艦的話,只剩下鎮遠艦了。
但鎮遠艦也只是給你看個外殼和架構,裡面很多東西並不是十九世紀末期的原裝設備,都是後世的東西了。
像是汽油發動機,柴油發動機這些,以韋家莊目前的工業製造水平,根本不可能到仿製發動機這一步。
連造個毛瑟步槍,造個最簡單的山地炮都沒法達到技術標準,又怎麼能造精度要求非常高的機械設備。
圖紙嘛,有一點,但都很粗淺,只能給他們看一些畫片,看看歷史後期造出來的軍艦長什麼樣子。
但沒有實物做參考,科技力量又很薄弱的情況下,韋寶就是說的天花亂墜,別人也不太能明白他的意思,他自己也感覺說多了也說不清楚。
倒反而像是自己不滿意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在對他們吹毛求疵,似乎自己太急躁了一樣。
在18世紀中,巡防艦是一種卓越的巡洋艦種。
巡防艦是一種既小、又快、長距離、輕武裝,單層炮甲板的戰艦,主要用來偵查,運送信件,破壞敵方貿易線等等。
另一種主要的的巡洋艦種是單軌縱帆船,不過其他各色各樣的船隻也被當作巡洋艦使用。
在19世紀,各國海軍開始使用蒸汽動力戰艦,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時,開始出現實驗性的蒸汽巡防艦和單軌縱帆船。
在五十年代中期,英國和美國海軍開始製造擁有很長的船體和重炮的蒸汽巡防艦。
在1860年代,鐵甲艦登上戰爭舞臺。
現在韋家莊要是能幫韋寶把鐵甲艦搞出來,寶軍就可以在地球橫着走。
法國人以1865年下水Belliqueuse號爲起點,建造了許多較小型鐵甲艦來執行遠海巡洋任務。
這些“車站鐵甲艦”是裝甲巡洋艦發展的開端。
一種爲了快速、獨立、搜捕和巡邏的傳統巡洋艦任務而生的鐵甲艦。
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裝甲巡洋艦是俄羅斯的General-Admiral號,在1874年完工。
英國的HMS Shannon號在數年後服役。
長時期裡巡洋艦彌補了非常輕型的船隻如魚雷艇與戰列艦之間這個空檔。
巡洋艦足以抵擋小型船隻的進攻,它們太慢和需要太多的燃料,尤其是在使用蒸汽輪機後,使它們在遠距離作戰時非常依賴補給艦隊。
19世紀的大多數時間裡和20世紀初巡洋艦是一支艦隊的遠程威懾武器,而戰列艦則待在基地附近。
巡洋艦最主要的作用在於襲擊敵人的商隊。
巡洋艦在設計的時候就非常注重速度,它們瘦長、流水線的船體尤其利於高速航行。
爲了減少流體漩渦它們的船首和船尾均逐漸變細。
在1880年至1910年期間各國還建造了許多小得多的防護巡洋艦。
由於它們的裝甲很少,沒有側舷裝甲,而是在甲板內設有弓型的水平裝甲。
同時,巡洋艦也被編入主力艦隊作爲偵查和巡邏用途。
隨着戰列艦的不斷增大,巡洋艦的排水量也不斷增大。
風帆被蒸汽機代替後出現了裝甲巡洋艦,實際上它們是比較小的、快速的戰列艦。
19世紀末戰艦的發展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數年後下水的巡洋艦就已經超過了此前的戰列艦。
美國的白色艦隊在下水幾年後就已經過時了。在這段時間裡一支艦隊往往包括很老的艦隻,也有很新的艦隻,而新艦往往比老艦大得多。
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開始區分輕巡洋艦和重巡洋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不同的軍備限制條約中對這兩個概念均有定義。
輕巡洋艦的主炮口徑爲6.1英寸,155毫米以下,重巡洋艦的主炮口徑則在此以上,8英寸,即203毫米最爲常見。
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中規定8英寸爲重巡洋艦的炮徑上限。
只有五艘巡洋艦的主炮口徑在此之上,三艘德國德意志級裝甲艦和美國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兩艘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
實際上,這五艘軍艦就性質來說都不完全是巡洋艦,而只是因爲各種原因被稱爲巡洋艦。
英國皇家海軍尤其重視巡洋艦。
原因在於英國有大量殖民地,需要保持大量的巡洋艦以保持殖民地的安全。
這些巡洋艦可以偵查敵情,保護戰列艦艦隊開赴遠處,亦可以羣攻敵人的大型軍艦。
比如在1941年5月,諾福克號重巡洋艦和薩福克號重巡洋艦尾隨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直到英國戰列艦和航空母艦到達並最終擊沉俾斯麥號。
而在1939年12月的拉普拉塔河口海戰中,英國的埃克塞特號重巡洋艦和兩艘利安得級輕巡洋艦得以分散德國格拉夫·斯佩海軍上將號袖珍戰列艦的優勢火力。
雖然英艦受創,但是德艦不敢戀戰,最後決定逃往港口。
巡洋艦是海軍中比較老的一個艦種,差不多和戰列艦同時誕生和發展。
早在17-18世紀的帆船時代,巡洋艦是指那些裝備火炮較少,一般不直接參與戰列線戰鬥,而主要執行巡邏及護航任務的快速炮船。
當時最好的巡洋艦是英國的阿拉巴馬號,它是一艘多桅帆船,採用蒸汽機推進,排水量1040噸。
韋寶要求的就是建造這種巡洋艦出來,排水量能接近一千噸就足夠了,主炮口徑155毫米就夠了。
因爲別人無法仿製蒸汽機,所以韋寶相信,只要能把最最基礎的巡洋艦造出來,一百年之內,地球都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在海上對天地會造成威脅,這就已經足夠了。
不要說一百年時間,就是隻有二十年,韋寶都確信自己能把韋家莊和遼南,還有不斷拓展的大明關內地方,建設到讓別的國家永遠追趕不上的地步。
到時候大明已經發達的可怕了,還怕什麼競爭對手?
世界法則由自己制定,到時候,別說戰爭,連地區性的紛爭都幫你全部銷掉。
“金尼閣先生,我沒有太多的時間跟你們一起搞,但是我提出來的要求,絕對辦的到,你們在火葯和鋼鐵質量上多下功夫吧,巡洋艦和火車,儘快搞出來,大炮不着急,但是陸軍用的擲彈筒和迫擊炮要儘快能應用到實戰當中。”韋寶指示道:“要加強化學藥劑的應用!”
這時候沒有國際法令遏制韋寶,隨便瞎搞。
寶軍的步槍彈用的都是鉛彈,能最大限度增加殺傷力,炮彈添加化學藥劑,等於是打化學戰,都增加了威力,低消耗,巨大的殺傷力,這一直是寶軍的軍工業追求的目標。
“我們一直在努力,請總裁先生放心。”金尼閣點頭道。
韋寶點點頭,繼續參觀船塢,提出了很多要求。
韋寶只提要求,儘量少提建議,因爲他自己本身也只是二把刀,根本沒有多少工廠經驗,對機械製造更是門外漢,瞎提建議,反而可能搞壞事。
“給所有軍工業的工作者,還有科技研發方面的人員增加年終獎金,最高級的科學家,按照我的等級,過年的時候發一百個大洋,其他各級工作者,按照這個比例制定獎金制度,有突出貢獻的,不吝重獎。”韋寶對範曉琳道。
“是的,記下來了。”範曉琳點頭道。
韋寶對於科學取得的進展,雖然不算滿意,卻也勉強能夠接手,畢竟是白手起家,一切都是從零開始,能讓幾十萬產業工人有事情做,韋寶就已經滿意了。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造出來的很多生活用品,還不能遠銷外地去。市場太小,朝鮮太窮,都運過去,朝鮮人也買不起。”範曉琳道。
“以後逐步加大對河間府、滄州府、山東和登萊這戲我們已經實際控制區域的銷量,再通過這些地區,往全國拓展,尤其是江南和西南。”韋寶對銷路是很有信心的:“關鍵是物美價廉產品好,有競爭力,不用擔心各地不適應,或者各地官府人爲製造的壁壘,這些事情,讓商貿部抓緊辦,這都是劉春石和大腦袋哥他們的事情。”
“知道了,總裁。”範曉琳答應之後,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一一記錄下來。
直到羅三愣子再次催促,說不要讓總裁的父母等急了。
韋總裁才意猶未盡的離開了韋家莊造船廠,這個時代,全世界最大的造船廠!
其實韋寶要求不是太高的話,以現在木結構,外面包上鐵皮,裡面使用蒸汽機爲動力的風帆戰艦,再配上還不是很成熟的155毫米後膛火炮,已經是全世界最厲害的戰艦了,不說對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的軍艦造成碾壓的局面,一艘打人家五六艘是不成問題的。
但這對於韋寶來說,還遠遠不夠,韋寶喜歡的是碾壓,喜歡的是一旦戰爭,別人沒有還手能力。
所以,韋寶更加看重經濟發展和內部的穩定。
回去的路上,韋寶與羅三愣子談了談天地會各級黨政組織的架構。
天地會的各級組織官員,都是委派加上選舉,兩種方式產生的。
羅三愣子對韋寶談到了一些事情,也不全都是一帆風順,都是太平發展。
也有一些不好的苗頭。
最近半年多來,韋家莊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彰顯了“民主”的兩大“不好的地方”。
第一,人們可以高舉“民主”的旗幟,自稱自己的行爲代表了“民主”,擾亂社會秩序,破壞公私財產,使社會經濟發展受阻。
第二,在“民主選舉”中,鼓吹民主而阻擾社會發展的人,可以當選爲議員,甚至可以成爲議會中的多數,雖然只是不具備實質權力的“區議會”。
“民主”本應該是“人民做主”、“爲人民服務”、“有利於人民利益”、“有利於社會發展”的。
但天地會的“亮點”卻展現出悖論式的結果。
原因隱藏在不健全的民主理論的三個誤區之中,以及理論誤區導致的行爲陷阱。
誤區一,民主理論主張的多數制規則形成了趨中化的“自弱機制”。
民主制是“從衆”“從多數”的,是要讓多數人的意見成爲社會的決策意見。
多數人不是社會中最聰明、最優賢的人,不是最能夠理性地分析問題的人,不能爲社會作出最佳的決策。
多數人中的很多人往往相當情緒化,尤其在其它衆人的情緒感染下,往往根據情緒來作決策,而不作深刻複雜的理性思維。
多數人的情緒更是擴大了影響力,社交媒體上的碎片化信息很利於及時傳播情緒,不利於理性分析表述,人人都可以在社交媒體上大呼大叫,沒有專業人士來作“質量鑑別”“分層篩選”,使得“大多數”的情緒可以抵制“少數”的理性。
對於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言,讓最聰明、最優賢的人作決策,有利於該社會的發展強大;而讓情緒化的大多數作決策,會削弱理性,偏離發展強大的軌道,這就是“自弱機制”。
當週邊其他社會沒有這種“自弱機制”的時候,受“自弱機制”影響的社會和它們競爭,就會處於很不利的形勢之下。
這個問題韋寶知道,也一直很頭疼。
因爲他的社會,本來就很畸形。
是他一手策劃,領頭弄出來的。
基礎還是原先韋家莊的那些斗大的字不識幾個的老百姓。
這些人一旦成爲主流統治階級,就算韋寶想盡辦法,讓這些人先富起來了,而且這些人也對韋寶很忠心。
而且天地會的一大半資產和資源也牢牢抓在韋寶的手裡。
韋寶構建的社會,凝聚力和統治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韋寶在天地會治下地區,纔會顯得比皇帝還皇帝。
到處都是針對他個人的崇拜,到處都是韋總裁的畫像,每個人都使用印製了韋總裁投降的大洋,銀元和鈔票。
可這些與社會發展的關係並不大。
社會發展,還是要靠這些人的開化,進化,靠社會自己達成。
韋寶要做的是,把這個社會的每個人,教育的,至少不比他自己愚昧。
這要花費多少年功夫,韋寶自己也說不準。
反正按照小學三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的天地會教育體制來算。
培養一個差不多看上去像近現代的人,只需要三年時間,培養一個官,需要五年,培養一個已經算是具備了近現代特徵的人,思想比較開化的人,則需要至少七年以上。
而且因爲經濟條件不允許,絕大部分人是沒有機會上高中的,上了高中的人,肯定還要再往上讀專科學校,或者本科院校。
又得花費至少兩年的時間。
要弄出一個完全和現代人差不多的人,最少要九年時間!
現在天地會才發展了一年多,兩年都不到。
官員大都只是上了掃盲班而已,就算邊工作邊進修上夜校,那也還是連小學都沒有畢業呢。
指望一幫小學都沒有畢業的人帶領社會發展,甚至指望這些人搞民主,這種事,恐怕也只有韋寶想的出來了。
要是被現代人知道了,恐怕得集體笑死。
“我們只能先把框架搭起來,具體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你們要設法解決。”韋寶只能這樣對羅三愣子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