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3 心急火燎的孫承宗】

韋寶剛剛帶兵大破了建奴,沒有想到建奴居然這麼快就發動對遼東的戰事。

說是報復吧,不太像,因爲要報復,也應該在遼南發動戰事,或者繼續攻擊朝鮮的計劃纔是。

因爲只有那樣,才能對天地會形成打擊嘛。

現在打遼東是怎麼回事?

孫承宗也覺得很奇怪,也覺得今冬,建奴不應該再對遼東作戰了,難道在韋寶手上吃了虧,想跑到遼東找回便宜?

可建奴的消息是很靈通的,不可能不知道遼東現在也是韋寶在管吧?

難道建奴不怕韋寶?

不怕韋寶的話,也不該打遼東!

“消息屬實嗎?”孫承宗問道。

“消息非常準確,建奴和蒙古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建奴只出動兩萬多人馬,蒙古人三萬多人,合計五萬多大軍,將近六萬。”林文彪答道。

“人數不少。”孫承宗皺了皺眉頭,對韋寶道:“你們別慶祝了,既然有這麼大的事情,趕緊召集各部將領商議爲上!還有,現在是不是把裁軍的計劃先停一停,打退了建奴再說。”

“慶祝肯定要慶祝的,現在關外都沒人了,建奴和蒙古人來了又能怎麼樣?”韋寶完全不操心:“難道恩師擔心建奴過來了,守城的人都跑光了、”

孫承宗不高興道:“不是擔心底下人不拼命守城,是一旦被圍困,難道我們不出兵救?”

“雖然山海關大軍還沒有完成整頓,目前只有三萬兵馬,遠沒有達到六萬滿編,但我負責給被困城池送東西吃,送水喝,只要他們不被建奴破城就可以。錦州城有大軍,寧遠城有大軍,都不少於一萬人,想要破城,對方六萬人馬得全部拼光!”燕天南輕描淡寫道:“若是如此最好,重創建奴一次,大明邊軍能太平好幾年了。”

“所以要召集人來議事呀,你就這麼篤定你能解圍?”孫承宗不悅道:“你這些想法,難道不要告訴底下人知曉?”

“派人傳信便可,遇到一點事就把將領叫回來,來來回回不耽誤工夫嗎?”韋寶道:“我們督師府發出去的將令,他們難道敢不執行嗎?再說,我只是個監軍,下令還是恩師下令啊,恩師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吧,我反正肯定堅決按照恩師說的做便是,絕對不打折扣!恩師如果想現在把人叫回來議事,我也沒意見。”

“可山海關兵馬在你手裡啊,你現在是薊遼擁兵最重的人,怎麼說什麼都聽我的?再說我已經向朝廷遞了請求告老還鄉的奏本,這件事,你與高第商量吧。”孫承宗氣呼呼道。

韋寶暗暗好笑,孫承宗固執的像個老頭,孫承宗也的確是老頭,只是現在的孫承宗,對於韋寶來說有點陌生,孫承宗似乎一下子蒼老了很多,喪失了銳氣。

韋寶知道,這是因爲孫承宗感覺權力被拿走了所致。

“恩師自己對高第大人說吧,我是監軍,又不管調兵遣將,再說山海關總兵現在是吳襄大人,吳襄大人雖然是我的岳父,我不能干預他的軍政呀。”韋寶笑道。

孫承宗聽韋寶這麼說,更加來氣,暗忖你還跟我來這一套,老夫打官腔的時候,你小子還不知道有沒有投胎哩!

孫承宗哼了一聲,招來隨扈:“傳我的令,所有在山海關的七品以上官員,都來督師府議事!”

孫承宗的隨扈疑惑的看了眼韋寶,知道韋爵爺和吳大人升遷,衆人正趕着去飲酒,這個時候議事?

“沒聽見老夫的話?”孫承宗怒道。

“是,卑將馬上去傳令。”孫承宗的隨扈急忙小跑着下去了。現在通知人很容易,因爲所有人都集中在海商會館。

韋寶倒不急於吃飯,晚吃一點,或者少吃一餐,沒有關係,孫承宗議事完了再慶祝也就是了,也不着急。

韋寶是對於孫承宗這種火急火燎的,有點沒頭蒼蠅抓狂一般的反應有點不適應。

將心比心,韋寶感覺如果現在讓自己重生到孫承宗身上,即便權力被削弱,即便馬上要走人,也不會這樣的,着急有什麼用?

作爲主帥,越着急越容易犯錯,實爲兵家大忌。

朵顏三衛,本來也應該算是大明的一個分支,同時也是蒙古的一股重要勢力。

但這些遠在塞外的土地上,早就沒了大明的任何旗幟和兵馬。

現在他們是夾在林丹汗和建奴之間求生,屬於正宗的醬油人馬。

朵顏三衛14世紀中葉蒙古東部,即大興安嶺以東,直到女真地區,北抵黑龍江流域,南臨西拉木倫河的廣大地域,駐牧和活動着不少的蒙古部落。

其中較爲著名的有兀良哈部、翁牛特部、烏齊葉特部和札剌亦兒部等等。

這些部落的來歷,還要追溯到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汗時代。

成吉思汗曾把大興安嶺以東的部分地區分封給其幼弟帖木哥斡赤斤和侄兒額勒只帶二人,作爲他們的兀魯思。

帖木哥斡赤斤的兀魯思“地大物博“,西起大興安嶺,橫跨嫩江,東與女真爲鄰,南近松花江,北抵黑龍江流域。

這個兀魯思的主要部衆是烏齊葉特人。

額勒只帶的兀魯思,位於前一個兀魯思之南,西拉木倫河以北,其主要部衆是兀良哈人和乃蠻人。

這部分兀良哈人是成吉思汗的名將者勒篾的後裔所率之部。

他們是跟隨額勒只帶從不兒罕山遷徙到此。

起初,這部分兀良哈人居住在額客朵顏溫都兒山一帶和搠河流域。

成吉思汗封札剌亦兒部出身的著名將軍木華黎爲國王,讓他統馭大興安嶺東西之地。

後來,他的後裔相繼稱國王,統治遼陽行省。

因此,札剌亦兒部在木華黎將軍後裔的統率下,在嶺東地區的活動曾經十分令人矚目。

成吉思汗異母弟別勒古臺的封地,在臨潢東北方,元代的泰寧路,東至嫩江和松花江交匯處以西一帶。

另外,別勒古臺的孫子爪都,曾被忽必烈汗派駐遼陽行省的陳河一帶任探馬赤。

因此,別勒古臺的後裔有一部分駐牧在大興安嶺以東。

根據蒙古文獻記載,他們所領有的部落稱爲翁牛特。

除此之外,大興安嶺以東還有弘吉剌特、伊奇烈思、兀魯兀特、忙兀特等部。

元惠宗妥歡帖木兒汗從大都退回蒙古草原以後,這一地區的蒙古各兀魯思和部落,爲保衛自己的領地,防止明朝進攻,進行了積極的防禦。

他們往往採取以攻爲守的政策。

當時,木華黎後裔納哈楚將軍統率着20萬蒙古軍,駐紮在遼河以北的金山到龍安、一圖河、亦迷河一帶,成爲上述蒙古各部的防禦屏障。

明朝洪武二十年,明朝派遣馮勝、傅友德和藍玉等率領20萬大軍繞道慶州包圍了納哈楚軍隊駐地。

納哈楚被迫投降。

上述蒙古諸部失去屏障,其駐地隨時可能遭到明朝的侵掠。

1388年,蒙古大汗脫古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被明將藍玉的軍隊擊敗西走。

這些重大的軍事失敗,使大興安嶺以東的蒙古諸部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只得歸附明廷。

明朝洪武二十二年,明廷在這一地區設置了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

朵顏衛在屈裂兒河上游和朵顏山一帶;泰寧衛在塔兒河流域,即元代泰寧路;福餘衛在嫩江和福餘河流域。

同時,明廷授封三衛首領以各級官職,進行籠絡和羈縻。

明廷封阿札施裡爲泰寧衛指揮,塔賓帖木兒爲指揮同知;海撒男答奚爲福餘衛指揮同知;脫魯忽察爾爲朵顏衛指揮同知。明廷要求他們各領其所部,以安畜牧。

蒙古人稱朵顏衛爲兀良哈,泰寧衛爲翁牛特,福餘衛爲烏齊葉特。

這是因爲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分別是以兀良哈部、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三部爲主組成。

後來,明朝也把朵顏衛稱爲兀良哈衛。

當初,三衛當中以泰寧衛最強大,其次福餘衛,朵顏衛在後。

後來,朵顏衛實力迅速壯大,躍居三衛之首。

因此,明朝往往把三衛籠而統之地稱作朵顏三衛或兀良哈三衛,把朵顏、泰寧和福餘三衛的駐地統稱爲兀良哈地區。

明建文元年,明朝發生皇室戰爭,史稱靖難之役。

朱棣在發動靖難之役前,藉助兀良哈三衛蒙古人的支持,挫敗了鎮守大寧衛的寧王朱權。

後來,他又向兀良哈三衛借用3000名精騎兵,作爲其靖難軍的骨幹。

1402年,朱棣即皇帝位後,爲了酬謝從戰有功的兀良哈三衛蒙古人,決定把大寧衛割讓給他們。

同時,他還封三衛首領以都督、指揮、千戶和百戶等職;決定在開原、廣寧兩地開設互市,供兀良哈三衛蒙古人和明朝進行交易活動。

永樂皇帝的決定和允諾並沒有完全兌現。

明廷不允許三衛蒙古人南遷到大寧地區駐牧。

兀良哈三衛蒙古各部,爲了獲得大寧地區的駐牧權,聯合了當時頗爲強大的阿速特部,明朝稱其爲韃靼部首領阿魯臺。他們經常聯兵進攻明朝。

永樂帝在1422-1424年連續三年親征,攻打阿魯臺時,曾率領軍隊深入屈裂兒河流域,打擊支持阿魯臺的兀良哈三衛,使他們受到極其慘重的傷亡。

但是,兀良哈三衛並未屈服,他們爲爭得大寧地區與明朝進行了不懈的鬥爭。

不久,他們揮師南下,進入灤河流域駐牧。

1428年,他們又進入大寧城,並經會州直趨寬河,同明朝宣宗皇帝親自率領的3000騎兵進行過激烈的戰鬥。

當時,科爾沁部在阿岱汗和阿魯臺太師統率下遷入嫩江流域。

他們全力支持兀良哈三衛向南推進,奪取大寧地區。

明朝在宣宗末年和英宗初年,即15世紀30年代後期,其邊防鬆弛,御警薄弱。

三衛蒙古人從西拉木倫河到遼河流域全面展開攻勢,向南推進。

到15世紀中期,他們終於來到明朝長城邊外駐牧。

此後,兀良哈三衛駐牧地分佈情況是自大寧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朵顏自錦州、義州歷廣寧衛至遼河,曰泰寧;自黃泥窪,逾瀋陽、鐵嶺至開原,曰福餘。

從此,西拉木倫河和遼河以南,東起開原,西近宣府的長城邊外,均屬兀良哈地區。

到了萬曆年間,朵顏的兀良哈三部尚臣服與大明,在他們眼中,建州女真在大明面前不過是蚍蜉,大明是大樹。

蚍蜉玩法撼動大樹,建奴敢不聽大明的話,遲早會遭受到沉重的打擊。

大明剛剛經過萬曆三大徵,又在先後兩次的抗倭援朝戰爭中擊退豐臣秀吉。

後又平定寧夏,剿滅了播州的土司之亂,在萬曆年間,大明的武威還是很牛的。

可是兀良哈部沒想到,剛剛崛起的女真人竟然在遼東連戰連捷,很快就在明朝手上奪取了半數遼東的土地。

薩爾滸之戰,明軍出動近十萬精銳,以楊鎬爲總經略,但誰都沒想到,明軍遭受到了自土木堡以來的最大一次慘敗。

薩爾滸之戰後,後金攻城略地,很快就與駐牧在朵顏三衛地界的兀良哈三衛接觸,並且控制了本來該歸屬林丹汗統屬的內喀爾喀。

兀良哈三部聯軍與後金軍隊決戰慘敗,被俘殺者以數萬計,不得不臣服於建奴。

孫承宗看見韋寶站在地圖前面若有所思的樣子,神色緩和了不少,覺得自己剛纔對韋寶的語氣不好,“小寶,等會抓緊時間定個方略出來,不找駐軍將領來就不找駐軍將領來吧,咱們定好方略,趕緊傳令。”

韋寶沒有搭話,該做的已經做了,現在就看邊軍自己了!

韋寶倒不是因爲答應過建奴方面不揷手薊遼邊軍事務,他對建奴沒有任何責任,自己身爲薊遼監軍,也不需要避諱什麼。

“耽誤不了你們慶賀。”孫承宗以爲韋寶還在爲自己剛纔的態度而不高興。

韋寶笑道:“我根本不在乎這些。”

“不,不,等會定好了方略,老夫親自出席你的慶祝宴會,我的弟子封爵,這麼大的事情,我人在此地,不幫你慶祝,說不過去,旁人也會說閒話。”孫承宗道。

韋寶呵呵一笑,暗忖老頭你的態度變的夠快的。

孫承宗老臉一紅,想到剛纔自己已經說過不舒服,不喝酒了。

一大幫人還在等着喝酒呢,有的人已經坐上了酒席,就等着上菜了。

誰曾想,這個時候孫承宗的隨扈過來讓大家去議事。

衆人心裡都不爽,卻也沒人敢說什麼,聽聞有緊急軍情,都是心中大驚。

雖然他們這裡的人都屬於後防勤務方面的,不用他們親自領兵上戰場,可畢竟有危險,也許被抓去送糧草,也許被抓去報信,又或者被派去協防。

畢竟有戰事的時候,什麼情況都可能發生。

有的信,不是普通信使能報的,還得有一定級別的官員或者將領親自說明。

大家都覺得今天是韋寶和吳襄高升的日子,議事也不急於一時,等各地駐軍將領都被召集來了再議事不可以嗎?

孫承宗心急火燎的走來走去,等着衆人到來。

韋寶道:“恩師啊,再急也不如吃飯事情大,人都吃不飽,腦子都是空的,如何議事?這都到了吃飯的點,我真不知道你急什麼。”

“小寶啊,多忍耐吧,吃飯如何有軍情緊急?”孫承宗耐心道:“只要你能給我說個萬無一失的方略出來,然後你們就可以去盡情吃喝。”

“恩師,我是沒有領兵經驗的人,方略你們自己出,別指望我。”韋寶知道孫承宗爲什麼這麼心急,這都是來自孫承宗的不安全感,孫承宗感覺沒有軍權了。

“小寶,若是遇到戰事吃緊的時候,比方說城池被圍,能不能讓你的人馬幫忙運送糧草?你們上回打建奴打的很好啊,兩千人馬就能敵得過數萬建奴大軍。若是有你的人蔘戰,我就安心了。”孫承宗問道。

韋寶搖了搖手,“這是不可能的,我那點人,都是保家護院的莊丁,根本不是正規兵士,如何與邊軍相比、再說,這是朝廷的軍政大計,讓我的莊丁出戰算什麼?要不然別人搞不懂的,還以爲我豢養了私人兵馬呢。”韋寶當即否決。

孫承宗又不高興了,暗忖合着你的人馬只有打賭的時候才能放出來?爲大明出力不好嗎、

“小寶,我輩既然爲朝臣,就該竭盡所能爲朝廷效力,報效朝廷纔是,不能有私心呀。”孫承宗勸道:“不管山海關總兵是吳襄,還是實際被你控制,你派一小部分人出來協同抗擊建奴和蒙古人,誰能知道是朝廷的兵馬,還是你的兵馬?立了功勞,還不都是你或者你老丈人的功勞嗎?你現在可比邊軍的世家大戶更加世家大戶了呀,遼西這麼大一片地區,還有六萬大軍都被你控制了。你還不應該多爲朝廷出力嗎?”

萬有孚也在一旁幫腔道:“韋爵爺,以朝廷安危爲重吧。現在誰不知道你韋爵爺是邊軍的頂樑柱?您帶兵大破建奴,薊遼誰不稱道?”

【0884 高第主持議事】【0256 再到山海關】【0791 建奴不給韋總裁時間】【0498 錦衣衛厲害】【0388 這個世界太瘋狂】【1033 排隊槍斃戰術】【0261 吳三桂逞兇】【0939 佔了便宜就撤出】【0711 韋大人斷案】【0310 返回韋家莊做準備】【0619 要回大明的韋總裁】【0010 山海樓上不見不散】【0120 韋郎中準備給人動外科手術】【0007 一箭雙鵰的妙計】【1064 朱由校的攻略秘籍】【0546 三澗堡大戰】【0783 奪取東營大營】【0634 李巖牛金星熊兆珪】【0425 不靠譜的計劃】【0219 很會腦補】【0220 領先了嗎】【0739 韋大人開始風生水起】【0501 船老大們和近兩千名江湖水手】【1036 建奴全軍覆沒】【0528 韋公子要當朝鮮太傅】【0237 開獎前夕】【0713 勸說首輔和刑部尚書】【0867 恩師哭了】【0973 內閣出奇的一致】【0781 朱由校的密辛】【1009 御前議事】【0613 貞明公主的心意】【1018 韋總裁堅持帶上兩門炮】【0787 李精白返回】【0202 軍工署】【0771 張美圓】【1002 不容易搞】【0393 毛文龍和袁崇煥】【0469 天啓七年八月要還四千萬兩白銀給吳襄】【0192 在大明打口井都如此費勁】【0188 造城牆】【0818 牛叉的軍工工作者們】【0654 文擂臺】【0941 不願意的韋寶下】【0049 給公子笑一個】【0011 孫九叔和芳姐兒】【0487 駱思恭的橄欖枝】【0863 通婚】【0243 鍋爐炸了】【1022 大明第一帥】【0073 爽】【0453 廖夫子和宋應星】【0513 科考落榜鴨梨大】【0549 連取四城】【0833 建奴開戰了】【0023 下雪天打獵】【0360 提審趙克虎】【0516 韋總裁抵達北汛口】【0087 準備就緒】【1017 張美圓和吳雪霞有喜了】【0283 縣試放榜】【0745 說殺就被殺的李思啓】【0666 都察院報到】【0816 終於還是決定要打一場】【0034 申家衣鋪】【加更2】【0459 同窗之間的比試】【0690 大理寺左寺丞】【0178 楊家吳家都到場】【0357 策反陳光福成功】【0605 韋總裁的反擊】【1017 張美圓和吳雪霞有喜了】【0269 愛找事的吳大小姐】【0222 關鍵時刻趙克虎發力】【0815 建奴開始了】【0998 朱由校站在了張維賢一邊】【0896 吳三桂跪下了】【0033 管事與丫鬟】【加更1】【0370 韋寶和吳雪霞拼酒】【0730 韋大人大勝許顯純】【0277 購買糧食】【0638 連手機都不讓帶】【0651 九千歲和閣臣】【0024 一百斤魚】【0271 比武之約】【0356 檢察署羅榮臣】【0475 三輔大哥真乃高人也】【0771 張美圓】【0017 韋寶想要一匹馬】【0427 皇太極來了】【0096 不管你到哪兒】【1069 大明的第一支工程兵】【0447 韋寶拜訪吳府見吳祖氏】【0992 九百萬兩】【0918 上百年】【0625 談崩了】【0304 作死】【0508 總裁出馬一個頂倆】【0233 翻轉】【0710 無視阻力】
【0884 高第主持議事】【0256 再到山海關】【0791 建奴不給韋總裁時間】【0498 錦衣衛厲害】【0388 這個世界太瘋狂】【1033 排隊槍斃戰術】【0261 吳三桂逞兇】【0939 佔了便宜就撤出】【0711 韋大人斷案】【0310 返回韋家莊做準備】【0619 要回大明的韋總裁】【0010 山海樓上不見不散】【0120 韋郎中準備給人動外科手術】【0007 一箭雙鵰的妙計】【1064 朱由校的攻略秘籍】【0546 三澗堡大戰】【0783 奪取東營大營】【0634 李巖牛金星熊兆珪】【0425 不靠譜的計劃】【0219 很會腦補】【0220 領先了嗎】【0739 韋大人開始風生水起】【0501 船老大們和近兩千名江湖水手】【1036 建奴全軍覆沒】【0528 韋公子要當朝鮮太傅】【0237 開獎前夕】【0713 勸說首輔和刑部尚書】【0867 恩師哭了】【0973 內閣出奇的一致】【0781 朱由校的密辛】【1009 御前議事】【0613 貞明公主的心意】【1018 韋總裁堅持帶上兩門炮】【0787 李精白返回】【0202 軍工署】【0771 張美圓】【1002 不容易搞】【0393 毛文龍和袁崇煥】【0469 天啓七年八月要還四千萬兩白銀給吳襄】【0192 在大明打口井都如此費勁】【0188 造城牆】【0818 牛叉的軍工工作者們】【0654 文擂臺】【0941 不願意的韋寶下】【0049 給公子笑一個】【0011 孫九叔和芳姐兒】【0487 駱思恭的橄欖枝】【0863 通婚】【0243 鍋爐炸了】【1022 大明第一帥】【0073 爽】【0453 廖夫子和宋應星】【0513 科考落榜鴨梨大】【0549 連取四城】【0833 建奴開戰了】【0023 下雪天打獵】【0360 提審趙克虎】【0516 韋總裁抵達北汛口】【0087 準備就緒】【1017 張美圓和吳雪霞有喜了】【0283 縣試放榜】【0745 說殺就被殺的李思啓】【0666 都察院報到】【0816 終於還是決定要打一場】【0034 申家衣鋪】【加更2】【0459 同窗之間的比試】【0690 大理寺左寺丞】【0178 楊家吳家都到場】【0357 策反陳光福成功】【0605 韋總裁的反擊】【1017 張美圓和吳雪霞有喜了】【0269 愛找事的吳大小姐】【0222 關鍵時刻趙克虎發力】【0815 建奴開始了】【0998 朱由校站在了張維賢一邊】【0896 吳三桂跪下了】【0033 管事與丫鬟】【加更1】【0370 韋寶和吳雪霞拼酒】【0730 韋大人大勝許顯純】【0277 購買糧食】【0638 連手機都不讓帶】【0651 九千歲和閣臣】【0024 一百斤魚】【0271 比武之約】【0356 檢察署羅榮臣】【0475 三輔大哥真乃高人也】【0771 張美圓】【0017 韋寶想要一匹馬】【0427 皇太極來了】【0096 不管你到哪兒】【1069 大明的第一支工程兵】【0447 韋寶拜訪吳府見吳祖氏】【0992 九百萬兩】【0918 上百年】【0625 談崩了】【0304 作死】【0508 總裁出馬一個頂倆】【0233 翻轉】【0710 無視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