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

一早,近千名天騎營和龍武軍士兵開進了宣陽坊,將相府周圍幾條街都控制住,閒雜人員一概趕走,約一個時辰後,大唐天子李系的龍駕在數百名侍衛的嚴密護衛下,緩緩駛進了宣陽坊

病室裡藥味瀰漫,光線十分暗淡,崔圓躺在重重的簾帳內,處於沉睡的狀態中,吏部侍郎崔寓將李系引進房內,低聲道:“王御醫說相國因爲失血過多,身子現在十分虛弱,從昨天到現在只醒過來一次。”

“是嗎?朕來得真不湊巧。”李系慢慢來到帳前,透過縫隙瞥了一眼,只見崔圓臉色蠟黃、眼睛緊閉,嘴脣上沒有一絲血色,他點點頭,又轉身對崔寓道:“如果相國醒來,就說朕希望他早日康復,我大唐離不開他。”

“臣一定轉告相國。

李系又看了一眼崔圓,便離開相府回宮去了,房間立刻安靜下來,崔圓依舊躺在簾帳裡,當最後一個人的腳步聲漸漸遠去,他的眼睛忽然睜開了,目光明亮銳利,帶着一絲嘲諷的笑意,哪裡有半點傷病的樣子,他一翻身坐了起來,取出一塊手帕,擦去了臉上的油跡,又隨手拉了一下藏在牀榻裡面的暗線。

片刻,一名侍衛匆匆走進,他向崔圓行了個禮,“請相國吩咐!”

“把朱光輝給我叫來。”

朱光輝也就是原來張太后的貼身宦官,自從張太后被崔圓棄用後。她便開始懷疑朱光輝是眼線,並逐漸冷落了他。朱光輝現在是太極宮副總管,負責宮內物品採辦,今天一早他得到崔圓地命令,便匆匆趕來。

“屬下參見相國!”朱光輝心中有些忐忑,他也聽說相國被刺,但當他發現相國遇刺根本就是假的時,他便知道崔圓找他來。絕對不會是一件小事。

“上次我讓你做地事情做好了嗎?”

“回相國的話,事情已經辦妥,她早已進宮,而且這幾天張良娣趕走不少宮女,屬下已經趁機把她安插到了太后的寢宮。”

“幹得不錯。”崔圓讚許地點了點頭,他轉身從榻邊的匣子裡摸出一隻蠟丸。遞給朱光輝道:“把這個交給她。”

朱光輝一下子明白過來,他的心開始劇烈跳動起來,哆哆嗦嗦接過蠟丸,崔圓瞥了他一眼,冷冷笑道:“怎麼,你不想做嗎?”

“不是,屬下只是有點緊張。”

“只是傳個東西,不用那麼緊張,記住,她的吩咐就是本相的話!”

“是!”朱光輝施禮告辭。他匆匆忙忙從後門出了相府。大街上,刺眼地陽光使他眼睛都睜不開。他小心翼翼地把東西貼身放好。又繞了一個大圈,才慢慢回到了太極宮。由於大唐皇室的沒落,宮內宦官和宮女的人數不多了,天寶年間數萬宮人的盛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不少先帝的妃子也回了孃家,使得許多宮殿都已經空置,朱光輝來到太后寢宮,向一個小宦官打聽了一下,得知自己要找的人今天沒有當值,他便轉一個彎,來到了掖庭宮,掖庭宮除了獲罪官員女眷服勞役之地外,同時也是宮女們地住處,很快,他便找到了房間,門沒有關嚴,他輕輕推開,只見一名年輕的宮女正伏案寫着什麼,她聽到了動靜,慢慢地擡起頭來,竟是一張精緻無比的臉龐,她正是從太原歸來的李翻

不用說,大家都已經猜到李翻雲來這裡的目的是什麼,她現在的名字叫孫七娘,出身高陵縣的一個小官宦家庭,身世清白,半個月前剛剛進宮,由於她聽話伶俐,再加上朱光輝打點有方,很快她便被調到了太后的寢宮,張良娣也是當年的主謀之一,不過李翻雲並不倉促行事,她要等待機會將這兩個仇人一網打盡。

朱光輝進來,李翻雲立刻便認出了他,她將手中筆放下,冷冷地看着他道:“說吧!相國讓你帶來了什麼?”

朱光輝從懷裡取出蠟丸,迅速放在她案桌上,“就是這個!”

李翻雲用手托起蠟丸,細細地觀察,她地眼中慢慢閃過一絲期盼地笑意,這一天終於就要到了。

入夜,天騎營的軍營裡十分安靜,這幾天馬球訓練已經停止了,士兵都早早地休息,軍營裡黑漆漆地,高高地瞭望塔上,哨兵在來回地巡邏,這時,一個瘦弱的黑影迅速地向軍營方向跑來。

帥帳裡***通明,十幾名中級將領聚在一起,全神貫注地聽着張煥地命令,自從劉元慶事件後,張煥便重新整頓了天騎營的中級軍官層,他將每一個人都仔細地分析,他們的來源、籍貫、喜好甚至家庭情況,都一一加以調查,凡是慶治五年以前被提拔的將領,他都會發一筆重重的遣散費讓他們回家,然後又提拔了一批年輕的低極軍官,以保證他們對自己的絕對忠誠,事實證明,他當時的未雨綢繆是正確的,他黃昏時得到消息,張破天下午被李系召進了大明宮。

“各位,從現在開始,取消所有士兵的請假,取消馬球訓練,任何人未經我的批准不得離開東內苑,也包括你們,擅自離開東內苑或者值勤崗位,以逃兵罪論處!”

帥帳裡十分安靜,每個人都在默默地看着自己年輕的主帥,張煥掃了一眼衆人,緩和了一下口氣道:“你們十二人都是我一手提拔,我相信你們都忠誠於我,對於忠誠,我從來不吝獎勵,我可以向你們保證,不出十年,你們每一個人都會成爲將軍,你們的家人會過着極爲富裕地生活。當然這也需要你們的付出,我要你們付出地也只有一樣。還是忠誠,絕對的忠誠!”

他目光射向了賀婁無忌,聲音低沉地問道:“賀婁將軍,你先表個態吧!”

賀婁無忌大步走出,他單膝跪下,昂首道:“末將賀婁無忌,在此發誓。將絕對忠誠於張去病將軍,若有違誓言,天人共戮!”

不等張煥開口,右旅帥鷹揚郎將李橫秋一步跨出,他毫不甘落後地大聲道:“我李橫秋是獲罪之人,將軍卻提拔我爲副將。我在此發誓,將忠誠於張煥將軍,若違此誓,我將粉身碎骨。”

說完,他從軍靴裡拔出短刀,又一把撕開前胸的衣襟,深深地刻了一刀,血噴涌而出,染紅他的衣襟。衆人被他們的情緒所感,一齊跪下高聲道:“我們忠誠於將軍。絕無二心!”

張煥撕下一角簾帳。給李橫秋包紮了傷口,他的目光從每個人的臉上一一掃過。最後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形勢已經十分緊張。就在這幾天將決定我們天騎營地命運,你們先回去。嚴加約束手下的士兵,準備執行我的命令。”

衆人施一禮,轉身退下去,張煥卻給李橫秋和賀婁無忌二人使了個眼色,二人留下下來,親兵們立刻封鎖了營帳周圍。

“你們可知道,我爲何今天要大家宣誓言效忠於我?”

二人對望一眼,一起不解地搖了搖頭。

張煥揹着手站在帳門口道:“關鍵是我的身份,李系已有殺我之心,他今天下午召見張破天便是爲了此事。”

“難道他想用張破天來奪取天騎營的兵權?”賀婁無忌思路清晰,他一下子便找到了問題的關鍵。

“不錯!他只有這個辦法,天騎營便出身於河東軍。”張煥不由冷冷一笑道:“可他不想一想,是誰控制着大明宮?”

賀婁無忌和李橫秋心中駭然,難道將軍想弒君謀反嗎?

張煥彷彿知道他們地心思,淡淡一笑道:“你們放心,我不會那麼蠢,讓崔圓和裴俊黃雀在後。”

張煥的話有些讓二人摸不着頭腦,半晌,賀婁無忌又小心翼翼道:“不知崔相國被刺殺,可和此事有關?”

張煥輕輕搖了搖頭,冷冷一笑道:“崔圓被刺殺不過是他自己做的戲,他的目的是想把張破天留在長安,自己在背後從容部署,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兩天河東就會有消息傳來。”

李橫秋聽不懂張煥的話,他一拍胸脯道:“將軍不必給我們解釋,只要你命令一下,刀山火海我李橫秋決不皺眉!張煥微笑着拍了拍二人的肩膀,壓低聲音道:“雖然大夥兒都效忠於我,但爲了慎重起見,我命你們二人日夜輪值,給我監視住每一個人的動向。”

二人領令,迅速去了,帥帳裡只剩張煥一人,他慢慢走到帳門口,遙望北方黑漆漆的夜空,雖然張家養了他十五年,但在生死存亡面前,他也只能放棄這份恩情了。

“如果英雄做不成,那就讓我做個梟雄吧!”張煥喃喃地低語道。

這是,一名士兵從營門方向飛奔而來,他跑到張煥面前行了個禮道:“將軍,你地丫鬟在營門外,說有要事尋你。”

“要事?”張煥心中微微有些詫異,東內苑大門已經不準任何人進來,會有什麼要事,他快步向營門口走去,親兵們連忙跟在後面,營門一旁,花錦繡着急地走來走去,不時伸長脖子向營門裡探望,她忽然看見張煥走出來,便連忙跑上前道:“有個宮裡地宦官尋你,說很重要的事情,要我立刻找你去。”

“知道了!”張煥翻身上馬,又一把將瘦小地花錦繡抱上馬,讓她靠在自己胸前,他抽一鞭戰馬,向自己地宿舍飛馳而去。

片刻,大羣騎士來到了張煥宿舍前,房間裡燈沒有點亮,門緊鎖着,兩個黑影正站在門前的木臺上。

張煥下了馬,又將有些戀戀不捨地花錦繡抱了下來,這時。其中一名高胖地黑影迎了上來,他聲音尖細。確實是個宦官,“請問誰是張煥將軍?”

“我便是,你找我有何事?”張煥口中答應,他的目光卻落在木臺地另一個黑影上,他隱隱有種直覺,那個人纔是真正來尋他的正主。

“想不到我們這麼快又見面了。”黑影慢慢地走上前,她掀開遮住頭臉的斗篷。昏暗的夜色中,露出一張極爲精緻的臉龐,卻正是李翻雲。

她默默地看着張煥,應該說他是自己的弟弟,是自己唯一的親人,她還依稀記得母親曾給自己說過。父親在外面有個私生子,但萬萬沒想到竟會是張煥。

雖然她是地父親的嫡長女,而張煥不過是個私生子,但十六年來心中的仇恨早已磨掉了這種身份的尊卑,自己有個弟弟,也就意味着父親的血脈未斷,意味着父親的事業將有人繼承,這是和報仇同等重要地大事,李翻雲原本一片黑暗的未來,忽然射入了一道亮光。又使她看到了希望。

張煥眼光異常複雜地看了一眼李翻雲。點點頭道:“我們進屋去說!”

朱光輝留到了屋外,張煥點亮燈。又回頭關上了門。這才發現李翻雲斗篷裡面竟穿着一身宦官的衣服,他心念一轉。便明白了她的企圖。

“你是想對付張良娣還是李系?”

李翻雲沒有直接問答他,沉吟一下,她忽然問道:“在太原爲何你要阻止我?”

“那時我尚不知身世。”張煥笑了笑道:“不過也好懸,我差點把你殺了。”

李翻雲卻沒有笑,她時間緊迫,有很多事情都要向張煥講清楚,想了想她便回答了張煥的話,“我現在在太極宮,負責伺候太后的起居,我的目標還是李系,這件事已策劃了一個多月,但我希望你儘快離開長安,這裡太危險,你勢力薄弱,遠不是他們的對手,父親就只剩下你這條血脈,你必須要繼承父親的遺志,讓他含笑於九泉,你明白嗎?”

“那你呢?你怎麼辦?”

李翻雲的臉上露出一絲苦澀地笑意,她嘆了口氣道:“我一生只爲復仇而活,只要能爲父母報了仇,那我活下去地意義就沒有了,現在有你在,那我更可以放心了。”

張煥沉默了,雖然李翻雲和他接觸並不多,也談不上什麼姐弟感情,但他知道一旦李翻雲得手,崔圓必殺她滅口,一種血濃於水的親情終於使他忍不住低聲道:“只要你聽我地安排,你應該有機會逃走。”

李翻雲吃驚地看着張煥,“難道你也

“這你就不用管了。”張煥淡淡地笑道:“只你聽我地安排,我保證你不僅大仇得報,你也可以隨我從容逃走。”

李翻雲心裡轉了無數個念頭,她和崔圓本來就是一種互相利用,崔圓需要她的仇恨,而她需要崔圓地權勢,她當然也知道自己一旦得手,崔圓會殺她滅口,但死算什麼呢?她早在十六年前就該死了。

不過,張煥的出現使她必死的決心動搖了,如果自己不死,或許還能幫助他完成父親的遺願,若父親地下有知,一定會讓自己幫助弟弟,死亡地念頭漸漸地在她心中退縮了,想到這,李翻雲果斷地說道:“好吧!我聽你的安排。”

張煥見她決策果斷,不由讚許地點了點頭道:“那你先回去,到時自然會有人和你聯繫。”

夜深了,長安各坊關門的鐘聲開始在全城迴響,一些已經趕不回家的人便就近衝進一座街坊裡,胡亂找一家客棧住下來,這是大唐延續百年的規矩,一旦坊門關閉,除了執行軍令的軍隊,無論誰也不能例外開啓。

就在坊門關閉的剎那,一匹快馬衝進了延壽坊的大門,但馬上之人並沒因此鬆口氣,他滿臉驚惶,反而加快了馬速,沿着大街向坊內狂奔而去。

張破天的宅子便位於延壽坊,此刻,這位大唐禮部尚書端着一杯茶,正憂心忡忡地站在窗前,一樣地凝視着東北方向,家主一死,河東的風暴將起,他很清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北有裴家虎視,南有崔氏狼窺,可他手上只有三萬軍,根本就抵擋不住兩大世家的同時鯨吞,張家已危在旦夕,但作爲張家的支柱,他決不能就此放棄,他要盡一切努力挽救頹勢,就在今天下午,皇上李系卻把這個機會放在了他的眼前。

如果自己答應和他合作,那在家主死後,他將再一次巡幸河東,就象一個多月前一樣,這確實是個很有效的辦法,無論崔裴兩家再怎麼急切,他們都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惟進攻河東,這樣一來自己就有時間進行防禦部署。

但李系的條件卻是讓他奪走天騎營的兵權,並殺死張煥,這就讓張破天爲難了,就在幾個月前自己還寫下了三人爲衆,可現在就翻臉了,這實在讓他內心難安,一面是家族的危機,而另一面卻是他曾經最欣賞的張家子弟,不過現在已經不是了。

張煥已經不是張家子弟的念頭忽然冒了出來,張破天心開始動了,是啊!他不但不是張家子弟,或許還會是張家的禍患,禍患,張破天忽然重重哼了一聲,手勁幾乎要將茶杯捏碎,大哥差點做下蠢事

就在張破天剛剛要下定決心之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外面跑來,在京城負責和本宗聯繫的張煬甚至沒有稟報便直接撲進了他的書房,他手裡緊緊攥着一封紅色的鴿信,帶着哭腔喊道:“四叔!家主他、他去了!”

“啪!”張破天手中的茶杯落地,摔得粉碎。

第246章 設匭風波第7章 初建戰功第9章 掌財權第185章 改革思路第50章 鳳翔行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123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259章 不倫之愛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52章 戰朝堂(一)第15 章 戰爭的第一條導火線第51章 聯姻難第341章 朝政懈怠第295章 回紇西至第139章 天寶縣城第6章 碎葉築城.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91章 導火線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86章 置新宅第339章 無後爲大第66 章 君入甕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132章 三渡黃河(下)第15章 不速客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279章 連夜逃脫第57章 君不知第57章 皇后的抉擇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298章 母子生隙第272章 朝堂內外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271章 意外發生第43章 意外發現.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323章 安西戰略(十三)第59章 兩帝會晤第142章 雪夜下涼州(上)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105章 爭奪家主(七)第114章 再遇裴瑩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3章 遲到的朝覲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324章 安西戰略(十四)第75章 爭兵權(四)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80章 穩軍心第279章 連夜逃脫第355章 餘震未消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284章 各逞心機(下)第323章 安西戰略(十三)第292章 驛站小事第62章 別佳人(上)第74章 爭兵權(三)第338章 無孔不入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181章 鏖戰會西堡(上)第81章 巧栽贓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55章 戰朝堂(四)第8章 疑蹤驚現第377章 江淮風雲(四)第12章 殺人風波.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79章 計中計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20章 碎葉風雲(一)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410章 杜環的提醒第350章 吐蕃贊普的決定第8章 聞母訊第45章 碎葉消息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26章 仗刀行第150章 談判(上)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169章 視察會西堡(上)第40章 困蛟龍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205章 格局之變(二)第356章 兩處佈局
第246章 設匭風波第7章 初建戰功第9章 掌財權第185章 改革思路第50章 鳳翔行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123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259章 不倫之愛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52章 戰朝堂(一)第15 章 戰爭的第一條導火線第51章 聯姻難第341章 朝政懈怠第295章 回紇西至第139章 天寶縣城第6章 碎葉築城.第145章 杜梅之策第91章 導火線第208章 格局之變(五)第86章 置新宅第339章 無後爲大第66 章 君入甕第214章 枝節橫生第132章 三渡黃河(下)第15章 不速客第299章 葛邏祿人第279章 連夜逃脫第57章 君不知第57章 皇后的抉擇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298章 母子生隙第272章 朝堂內外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271章 意外發生第43章 意外發現.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323章 安西戰略(十三)第59章 兩帝會晤第142章 雪夜下涼州(上)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105章 爭奪家主(七)第114章 再遇裴瑩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353章 張府賑災第3章 遲到的朝覲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324章 安西戰略(十四)第75章 爭兵權(四)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80章 穩軍心第279章 連夜逃脫第355章 餘震未消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284章 各逞心機(下)第323章 安西戰略(十三)第292章 驛站小事第62章 別佳人(上)第74章 爭兵權(三)第338章 無孔不入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181章 鏖戰會西堡(上)第81章 巧栽贓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55章 戰朝堂(四)第8章 疑蹤驚現第377章 江淮風雲(四)第12章 殺人風波.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79章 計中計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20章 碎葉風雲(一)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410章 杜環的提醒第350章 吐蕃贊普的決定第8章 聞母訊第45章 碎葉消息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260章 重建張家(上)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26章 仗刀行第150章 談判(上)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169章 視察會西堡(上)第40章 困蛟龍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205章 格局之變(二)第356章 兩處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