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爭兵權(三)

“你可是已有了腹案?”在回去的路上,李系漫不經心地問道。

“臣只來了不到一個時辰,哪能這麼快就有腹案。”

張煥淡淡一笑道:“不過有一點臣卻知道,不管朱希彩再厲害,這種事他也只能偷偷摸摸進行,所用辦法無非是殺掉段老將軍,再逼皇上把軍權給他。”

“可段老將軍告訴朕,你已經有了腹案。”李系注視他,不依不饒地繼續追問道。

“臣其實只有一些想法,談不上腹案!”

李系忽然有點喜歡上了這個年輕人,他呵呵笑道:“那好,就說說你的想法。”

.......

夜幕悄然降下,西受降城所在的遠西峽谷開始升起團團迷霧,陰山山脈籠罩在迷濛霧氣之中,但夜空清朗,星光燦爛,一輪滿月慢慢升上西方的天空,在巨大的岩石上投下了道道黑影。

朱希彩站在城牆之上,久久地凝視着一隊騎兵漸漸消失在遠方,他們的背影很快便被霧氣吞沒,他剛剛得到消息,張煥又受命前往代郡押糧。

他已經親眼確認,是張煥走了,帶着他的三百騎兵,朱希彩沉思片刻,對親兵道:“你們就在這裡給我守着,一有消息,即刻來彙報。”

大門開始緩緩關攏,‘轟!’地一聲,沉悶的聲音傳到了數裡之外,三裡外,張煥忽然停住了戰馬,他翻身下馬,一揮手,一百多名親兵跟着他又迅速向西受降城方向徒步奔去,片刻便消失在濃濃的夜色之中......

自從回紇軍撤軍後,朱希彩也開始意識到形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李系在三天便內去了四次段秀實處,僅爲探病完全不必如此。

他與李系那種因回紇人入侵而建立的默契,也同樣因回紇人的撤軍開始崩塌,他們之間翻底牌的日子一天天臨近了。

朱希彩現在非常想知道,這個突來的張煥將要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僅僅是一個過客,還是將會成爲一個同臺較量的對手。

事關重大,朱希彩不敢有絲毫大意,他決定啓用自己最後的一張底牌。

........

一更時分,在緊靠李繫住處約幾條街的一間空屋子裡,朱希彩正揹着手在房內來回踱步,房間裡沒有點燈,漆黑一片,從他時快時慢的腳步聲,感覺得出他的心很焦急,走到門口時他似乎聽到什麼,不由停下腳步,豎直耳朵聆聽屋外動靜。

是有人來了,他拉開門,一條黑影迅速閃進房間,黑影戴着一頂竹笠,遮住了面容。

“我不能在外太久,你快說有什麼事?”

朱希彩將門關上,低聲問道:“我想知道張煥,李系準備怎樣用他?”

“皇上封他天騎營中郎將,是他直接控制的嫡系軍隊。”

朱希彩走了幾步,又忽然問道:“張煥真是去押糧嗎?”

“不!押糧只是藉口,他回去調兵了,這是我親耳聽見。”

“果然不出我所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朱希彩不由冷冷一笑,“不過現在纔去調兵,不嫌太晚了一點嗎?”

“將軍,我必須要回去了。”黑影低低聲道。

朱希彩點了點頭,“去吧!動手之前,我還會給你任務。”

黑影閃身出了房門,他警惕地向兩邊看了看,壓低了竹笠,沿着牆迅速向街道的另一頭跑去,穿過幾條街道,他很快便回到自己房前,他左右看了看,便推門進去了。

就在他房門輕輕關上之時,十幾步外,一個黑衣人慢慢從大樹後面探出身子,他冷冷一笑,身形迅速消失在黑夜之中。

........

房間裡燈火昏暗,豆粒大的燈苗彷彿隨時要熄滅,黑衣人正跪在地上向皇帝李系彙報他的發現,李系面色陰沉似水,揹着手在房內面壁不語,而在房間一角,赫然站着兩個時辰前已離去的張煥。

“陛下,馬總管去的那座屋子周圍戒備森嚴,他在那裡只呆了一會兒便回來了,卑職沒有看到他是去和誰會面。”

‘還能是誰?’李系眼中燃燒着怒火,他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張煥所懷疑的內奸竟然會是自己最貼身的宦官,他剋制住心中的憤恨,淡淡道:“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黑衣人慢慢退了下去。

房間裡只剩下他和張煥兩人,良久,李系才低沉着聲音問道:“你怎麼會知道朕的身邊有奸細?”

張煥微微笑道:“上次臣被太后免職那天,崔圓請我到他家裡喝酒,席間他試探後來陛下和臣說了什麼,由此臣推斷陛下身邊必然有他安插的耳目,但臣也沒有想到,這個人竟然會是馬內侍,這倒是個意外收穫。”

“朕也知道自己身邊有人不可靠,但也沒料到會是他,也虧得愛卿思維縝密,留了一手,否則這次軍權之爭,朕必輸無疑。”

說到此,李系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道:“朕現在心裡很亂,你說說看,下一步棋我們該怎麼走?”

“陛下,既然有馬總管在,下一步棋我們想怎麼走就怎麼走!”張煥意味深長地笑了。

.........

在隨後的兩天裡,西受降城內局勢異常平靜,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這天清晨,一騎軍使從城外飛馳而來,帶來了回紇軍已完全撤軍的消息。

與此同時,馬英俊的一紙密函也悄悄地送到朱希彩的手中,上面只有一句話,‘張煥率三千軍已秘密抵達百里之外。’

朱希彩冷冷一笑,攤牌的日子終於來了,下一步,李系必然會找一個理由離開西受降城,以誘引自己出城追擊,既然如此,自己又何不將計就計。

果然,午飯後沒多久,皇上那邊傳來消息,由於回紇軍已退,皇上決定移駕代郡,準備返京,西受降城一切軍政事宜皆由安北大都護段秀實全權處置。

申時正,城頭上旌旗招展、長號齊鳴,城門大開,一千羽林軍侍衛護衛着李系的馬車緩緩起拔,離開了西受降城,向代郡開去。

就在李系剛剛離開,朱希彩立刻秘密召集了幾名心腹開會商討對策,窗戶被厚厚的簾幕遮蓋,房間裡光線昏暗,充滿了緊張和殺機。

“大將軍,末將以爲皇上其實並未離開,正如大將軍所言,他移駕代郡是爲誘引大將軍追擊,所以他這樣做也有很大的風險,而以他的謹慎和膽小,是絕不會以身涉險。”

“孫將軍說得對!”

另一名馬天宇的將軍接口道:“末將在皇上車駕離城時特地觀察過,當時段秀實向他叩首告別,而他卻始終沒有露面,這於情於理不符,所以末將敢斷言,皇上根本就不在馬車裡,也就是說,他並沒有離開,還在城內。”

朱希彩笑着擺了擺手,“大家都說得不錯,我也認爲他還在城內,但兵不厭詐,我們須將計就計,派兵去追趕,而且還要打着我的旗號,以迷惑對方,然後趁他們防備鬆懈之時,出奇兵抓住李系和段秀實,一舉奪權,下面就聽我的部署!”

幾名將領立刻肅然起立,等待朱希彩的命令。

朱希彩沉吟一下,便對其中一人道:“孫將軍,你可率本部二千人,打上我的旗號,再選一人裝扮成我的模樣,黃昏時出城。”

“遵令!”

朱希彩接着又下了第二道命令,“馬將軍,我給你五百人,替換今晚的巡防哨,一更時聽我火箭令動手,給我直接殺了段秀實。”

“至於李系。”朱希彩陰陰一笑,“就由本帥親自來對付他。”

.......

第11章 查舊帳(下)第384章 困獸猶鬥(下)第55章 滅頂之災第204章 格局之變(一)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9章 掌財權第1章 平底鍋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102章 爭奪家主(四)第2章 碎葉截銀(下)第144章 使者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126章 魔高一丈第12章 殺人風波.第52章 回紇內訌.第85章 遇故人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9章 千里追獵.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50章 鳳翔行第254章 連環效應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235章 厲兵秣馬(八)第92章 馬球隊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192章 崔圓妥協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264章 張黨雛形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244章 長孫壽宴第37章 綁佳人(上)第230章 厲兵秣馬(三)第278章 翻雲失蹤第37章 綁佳人(上)第118章 崔張結盟第21章 碎葉風雲(二)第37章 綁佳人(上)第8章 疑蹤驚現第367章 大唐變天(下)第307章 扼守張三城(中)第320章 安西戰略(十)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92章 馬球隊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179章 磨刀(上)第2章 碎葉截銀(下)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168章 抉擇(下)第67章 驚天變第6章 林芝堂(上)第13章 重返西域第20章 舞財權(下)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339章 無後爲大第187章 蜀郡突變第252章 兩隻狐狸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215章 酒樓偶遇第30章 唐兵營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143章 雪夜下涼州(下)第329章 安西戰略(十九)第185章 改革思路第172章 私塾第130章 三渡黃河(上)第73章 爭兵權(二)第8章 疑蹤驚現第273章 三線作戰第80章 穩軍心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第404章 發現端倪第155章 會見崔圓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91章 導火線第410章 杜環的提醒第66 章 君入甕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第61章 楚尚書第52章 戰朝堂(一)第48章 重大決策.第300章 葛邏祿人(二)第8章 聞母訊第6章 林芝堂(上)第78章 慶功欲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82章 憶往事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63章 別佳人(下)第24章 同船渡第31章 長安行第411章 張煥的深謀
第11章 查舊帳(下)第384章 困獸猶鬥(下)第55章 滅頂之災第204章 格局之變(一)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9章 掌財權第1章 平底鍋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102章 爭奪家主(四)第2章 碎葉截銀(下)第144章 使者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126章 魔高一丈第12章 殺人風波.第52章 回紇內訌.第85章 遇故人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16章 引發危局的妖龍城.第9章 千里追獵.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50章 鳳翔行第254章 連環效應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235章 厲兵秣馬(八)第92章 馬球隊第236章 回紇來使第192章 崔圓妥協第369章 重鎮興商第264章 張黨雛形第327章 安西戰略(十七)第244章 長孫壽宴第37章 綁佳人(上)第230章 厲兵秣馬(三)第278章 翻雲失蹤第37章 綁佳人(上)第118章 崔張結盟第21章 碎葉風雲(二)第37章 綁佳人(上)第8章 疑蹤驚現第367章 大唐變天(下)第307章 扼守張三城(中)第320章 安西戰略(十)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92章 馬球隊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386章 最後的較量(中)第179章 磨刀(上)第2章 碎葉截銀(下)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168章 抉擇(下)第67章 驚天變第6章 林芝堂(上)第13章 重返西域第20章 舞財權(下)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339章 無後爲大第187章 蜀郡突變第252章 兩隻狐狸第112章 圖窮匕現第215章 酒樓偶遇第30章 唐兵營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143章 雪夜下涼州(下)第329章 安西戰略(十九)第185章 改革思路第172章 私塾第130章 三渡黃河(上)第73章 爭兵權(二)第8章 疑蹤驚現第273章 三線作戰第80章 穩軍心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第404章 發現端倪第155章 會見崔圓第121章 爾虞我詐(二)第268章 風雨將至(上)第91章 導火線第410章 杜環的提醒第66 章 君入甕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340章 矛盾叢生(下)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第61章 楚尚書第52章 戰朝堂(一)第48章 重大決策.第300章 葛邏祿人(二)第8章 聞母訊第6章 林芝堂(上)第78章 慶功欲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82章 憶往事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63章 別佳人(下)第24章 同船渡第31章 長安行第411章 張煥的深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