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戰朝堂(四)

張破天問話被一波bō向大殿外傳遞,幾乎每一個人都忍俊不禁,但臉上卻偏偏擺出副肅然的表情,惟恐被相國看到,當張破天最後一句話問出後,含元殿上的氣氛陡然變得緊張,就彷彿被膠凝住了一般。

崔圓一直微合的眼慢慢睜開了,應該說現在的局面並沒有失控,還在他的意料之中,自從張破天出來,他便知道會是這個結果,崔雄冒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把崔慶功捲進去。

所以他還留有最後一手:將責任推給記功的行軍司馬。

他正要開口,崔慶功卻先一步站出來,逼視着張破天道:“那你又怎麼解釋我舉出的證據?”

“證據!就是那把破劍和所謂的口供嗎?”張破天不屑地搖了搖頭,“我的劍燒兩個時辰也會變得那個樣子,是不是我就可以說燒回紇軍糧的人就是我呢?至於口供,那就更可笑了,小將軍不是說他趁夜摸進去的嗎?而且還沒有被發現,那錄口供的回紇人怎麼知道燒糧的就是小將軍?難道他們還會掐指神算不成?”

“你!”崔慶功終於惱羞成怒,他怒喝一聲,“張破天,你的意思是說我弄假不成?”

“夠了!不要再吵了。”崔圓手一擺攔住他們的話頭。

他一直就在觀察裴俊和楚行水的動靜,見兩人自始自終皆是一樣的表情,就彷彿站在雲端上悠悠看下方的廝殺一般。

由此可以看出,這兩人都是各自爲己,尤其是楚行水,他還有把柄在自己手上,既然他不肯接受自己聯姻的建議,那索性就將他一直耿耿於懷的浙西觀察使一職還給他,還有兩淮漕運使也可以給他,相信他的立場會有所鬆動。

這樣一來,就算張若鎬回來,最後的對陣形勢還是四比三,他崔圓穩操勝券,既如此,那今天就先退一步,把崔慶功入閣的時間再向後推一推。

想到此,他立刻回身向李系施了一禮,誠懇地說道:“陛下,老臣以爲新年大朝爲這等小事爭執,傷了同僚的和氣,實在是沒必要,此事待大朝後再容臣慢慢調查,如果真是崔雄冒功,臣絕不姑息,一定會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只是現在已近午,新年伊始萬機待理,那今天大朝就到此結束,陛下以爲如何?”

裴俊和楚行水對望一眼,均點了點頭,崔圓肯退一步,那就有商量的餘地,若大家撕破臉,也未必是好事。

事情似乎就要這樣不了了之,就當大殿中的羣臣都微微鬆一口氣時,一個意外卻發生了,只見李系淡淡一笑,向張煥招了招手道:“張煥,剛纔你說你是潛水進ru糧庫,後面就被王尚書打斷了,一直吊着朕的胃口,不如你再接着說下去,你是怎麼進的大營?又是怎麼避開回紇人的巡哨?最後是怎麼逃生,這些朕都很想知道。”

崔圓臉上的笑容在這一瞬間僵住了,正如他本人所說,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不能憑想象來度量,而朝堂又何嘗不是一個戰場,他什麼都考慮到了,可就是忽視了眼前這個局外人,大唐皇帝李系。

他立刻意識到,事情變得複雜了......

含元殿上十分安靜,安靜得連外面的風嘯聲都聽得清清楚楚,大殿上千餘名朝官就彷彿泥塑一般,連呼吸都似乎停止了。

張煥慢慢走上玉階,就站在崔圓的旁邊,他先向崔圓友善地笑了笑,躬身向李系施一禮,徐徐道:“陛下,我們其實是從馬鞍嶺後山沿着懸崖爬下去的,當時我們一共是六人,包括韋尚書的兒子韋清,我們先摸進最靠近山崖的一個營帳,一起動手殺死了睡夢中的回紇兵,換上他們軍服前往糧寨,但回紇的戒備異常嚴密,根本就進不去,後來我五個同伴又爬回山崖,只留我一人從水裡潛進了糧寨點火,事後我也是從水裡逃走。”

“陛下!張煥說得一點也不錯。”張破天指了指地圖笑道:“臣和回紇人打過多年交道,深知他們對糧食的護衛之嚴,從地圖上也看得出,要想燒燬軍糧,必須得進去點火,而且只能從水路進去。”

李系輕輕點了點頭,他看了一眼崔雄道:“崔小將軍,你現在還堅持你是用火箭點的火嗎?”

崔雄低下頭,一聲不語,這時崔慶功卻發作了,他重重地哼了一聲,橫蠻地道:“我兒是老實人,從來都被人欺侮,明明是他立的功勞,卻被那些只會說不會做之人奪去,老子就是不服!”

張破天瞥了他一眼,不屑地說道:“崔慶功,道理是擺在大家眼前,如果你非要說回紇人的軍糧是你兒用火箭所燒,那你給我解釋,他是怎樣用百十斤的弓射出兩百步遠,而且還是射在第二排的草料垛上?”

崔慶功眼中露出兇光,他上前一步,陰森森地盯着張破天道:“我兒又沒說他是在外面射的,他也是潛水進裡面去射,難道不行嗎?”

........

大明宮春明河邊,數百名大唐重臣簇擁着天子李系齊聚岸邊,默默地等待着一場即將開始的龍爭虎鬥,他們要用事實來辨別到底誰是英雄,誰是冒功者.

春明河由東蜿蜒流來,因與春明大街平行而得名,它是一條人工挖掘的小河,將護城河的水引到大明宮的太液池內,一路垂柳依依,數十座各式精巧的橋樑橫跨其上。

在距大臣們約三百步外,第一座圓拱形的丹鳳橋上,張煥與崔雄精赤着上身,等待着下河的命令,在他們腳下,厚厚的冰面上已經鑿開了一個丈許寬的大洞,他們將從這裡入水,一直到八百步外的金雀橋爲止。

這是一場完全模仿當時場景的一場拼鬥,每隔數十步就有幾名侍衛在岸上巡邏,儼如那天夜裡的回紇巡哨,河面上也沒有什麼冰窟窿以供換氣,他們必須要一口氣潛到金雀橋。

時間到了,李系冷冷地瞥了一眼崔慶功,低聲令道:“開始吧!”

“陛下有令,開始!”

張煥輕輕活動了一下手腳,用眼角餘光向崔雄掃去,只見他緊咬雙脣,臉上已凍成了青紫色,身子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

張煥微微一笑道:“崔小將軍,你是不行的,還是穿上衣服暖一暖,讓我先來吧!”

崔雄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眼一閉飛身從橋上躍下,‘撲通!’象一隻巨大的秤砣落水,激起了兩丈高的水花。

“真是有頭無腦的傢伙!”

崔雄入水的剎那,他忽然聽見頭頂上傳來張煥淡淡的笑聲,“如果我先潛不過,你不就不戰而勝了嗎?”

..........

“有人跳下去了!”

“好象是崔小將軍.....”

岸上的百官騷動起來,原本井然有序的隊列開始亂了,不少人沿着河岸奔跑,企圖要透過厚厚的冰蓋尋到崔雄的蹤跡,但除了白花花的一片,什麼也看不見。

崔圓就站在李系旁邊,他面無表情,彷彿跳下河之人和他毫無關係,是的,今天一場朝會帶給他太多的意外:兩張的破冰和解、裴俊的暗施冷箭、李系的坐收漁利,以上種種都需要他靜下心來細細推敲,稍一疏忽,他十年的心血就會赴之東流。

與崔圓的冷漠恰恰相反,崔慶功則象一隻被剁了尾巴的猴子,急得在河岸上亂吼亂叫,他命令所有的侍衛都到冰面上去尋找他的兒子,他比誰都清楚,崔雄莫說八百步,恐怕連一百步都潛不下去。

果然,在距丹鳳橋約百步處,一名侍衛聽到了冰層下傳來的微弱的敲擊聲,“大將軍,在這裡!他好象不行了。”

崔慶功一愣,他忽然發瘋般地奪過侍衛手中的長戟,向冰面猛砸下去,但冰層實在太厚,只砍出了一道道白印子,他急得回頭大罵,“混蛋!你們還愣在那裡做什麼?”衆侍衛見勢不妙,一起動手開鑿冰面,很快便鑿開了一個大洞。

一名侍衛跳了下去,片刻之後,他從冰下救上了奄奄一息的崔雄。

“快!快送他去找太醫!”崔慶功心急火燎,他連忙脫下自己的外套,緊緊地裹在兒子身上。

“崔帥,那張煥還要不要繼續?”侍衛首領遲疑一下問道,事情已經很明顯,還需要再比下去嗎?

“繼續!誰准許他可以不跳?”崔慶功臉一沉,他指着剛剛鑿開的冰洞,咬牙切齒道:“把這裡給我蓋上,你們都統統給我上岸!”

這時,百官的交頭接耳都停止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張煥的身上,八百步的距離,這簡直不可思議,他行嗎?

一直沉默不語的楚行水忽然想起了崔圓說的話,這個張煥似乎和自己有點什麼關係,不知不覺,他也擠到了河邊,擔憂地向張煥望去。

“陛下,不如停止吧!老臣實在替張煥擔心。”崔圓低聲對李系建議道。

李系回頭看了看他,淡淡一笑道:“若現在停止,是否對崔小將軍不公,若他也遊不過,那回紇軍糧被燒,只能是天意了。”

說罷,他一揮手,冷冷地下令道:“命他開始!”

“陛下命張煥開始!”

張煥深深地吸了口氣,在百官的驚呼聲中,他高高躍起,彷彿穿林乳燕,身子在空中劃出一道極優美的弧線,無聲無息地穿入水中,瞬間消失不見。

這時,幾名侍衛找來了一塊厚厚的木板,準備將救崔雄的冰洞蓋上,但他們剛跑到冰洞旁,正好看見一條黑影迅疾無比地從水下游過,儼如一條覓食鯊魚,刷地不見了蹤影,幾個侍衛驚得目瞪口呆,片刻,他們指着冰洞一齊大叫起來。

聽說張煥已經游出百步,岸上的官員們再一次激動起來,他們沿着河邊奔跑,企圖發現張煥的影子,但誰也找不到了。

時間一點點過,半柱香已燃過,張煥依然沒有半點動靜,等候在金雀橋邊的張破天也開始有些着急起來,按理張煥應該到了,難道他真的出了什麼事不成?

這時,崔圓偷偷看了一眼李系,見他臉上也出現了掩飾不住的失望,他眼中不由閃過一絲得意,崔雄過不了,張煥也過不了,那冒功一說也就不成立了,

忽然,在遠處滴水橋邊傳來一片大喊聲,“張煥出水了、出水了!”

崔圓的心頓時沉了下去,滴水橋,那是比終點金雀橋還要遠兩百步的地方,也就是說,張煥這一口氣,竟潛游了千步遠。

隨着張煥高舉手臂從水中躍起,百官們終於忍不住歡呼起來,這歡呼聲裡洋溢着勝利的喜悅、這歡呼聲也昭示了真相終於浮出水面,任何解釋在此刻都變得蒼白無比,鐵的事實就是對真相最好的註腳。

崔圓忽然冷笑一聲,指着崔慶功怒喝道:“看你們鳳翔軍乾的好事,竟然膽敢冒充別人的功勞,實在是罪不可恕,傳本相之命,免去崔雄一切軍職,終身不得再用;鳳翔軍行軍司馬王漢擅自爲崔雄表功,應記首罪,判杖斃;崔慶功教子不嚴,免去其招遠縣公之爵,罰俸一年。”

這時,李系揹着手慢慢走到衆人面前,他對崔圓微微笑道:“相國,朕也有一個賞罰,不知可作數?”

崔圓急忙惶恐地說道:“陛下是一國之君,說的話怎麼能不做數?”

“那好,朕就下旨了。”李系一昂首,高聲道:“張煥燒燬回紇軍糧,致使回紇退兵,有功於社稷,特封爲羽林軍果毅都尉、昭武校尉,賞錢五百萬、絹五百匹;其餘五名從人皆賜雲騎尉,各賞錢一百萬。”

張煥已穿了衣服,他聞旨拜謝道:“臣謝陛下隆恩!”

李系向他微微點頭,又瞥了一眼崔慶功,冷冷道:“身爲鳳翔軍主帥,卻縱子冒功,罪不可恕,傳朕的旨意,免去崔慶功鳳翔節度使一職,由河東節度使段秀實接任鳳翔節度使,張破天任河東節度使,欽此!”

第267章 裴瑩的難處第192章 崔圓妥協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133章 謀取河西(上)第93章 臨抉擇第376章 江淮風雲(三)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155章 會見崔圓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4章 第三勢力第1章 平底鍋第14章 小聚會第181章 鏖戰會西堡(上)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196章 事關重大(上)第53章 微妙的信號.第408章 酒樓偶遇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57章 君不知第89章 鬼推磨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143章 雪夜下涼州(下)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41章 故人信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89章 鬼推磨第193章 各讓一步第45章 碎葉消息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410章 杜環的提醒第122章 爾虞我詐(三)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125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166章 機會第43章 左相國第380章 江淮風雲(七)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52章 回紇內訌.第284章 各逞心機(下)第261章 重建張家(下)第12章 抓把柄(上)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96章 崔小芙(下)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351章 時機成熟第59章 兩帝會晤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147章 裴瑩出使(下)第183章 鏖戰會西堡(下)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88章 長孫家(下)第60章 罷官職第372章 步步連環(中)第9章 千里追獵.第151章 談判(下)第176章 意外的消息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348章 局勢迷離(上)第89章 鬼推磨第68章 射胡月(一)第258章 鳳翔之變(下)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374章 江淮風雲(上)第416章 筆筒案第92章 馬球隊第54章 裴瑩的憂慮第373章 步步連環(下)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17章 相親會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106章 爭奪家主(八)第212章 奴隸風波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68章 射胡月(一)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17章 戰略既定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241章 奇襲成都(下)第416章 筆筒案第195章 飛奴客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1章 碎葉截銀(上)
第267章 裴瑩的難處第192章 崔圓妥協第310章 回紇劇變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30章 碎葉風雲(十一)第133章 謀取河西(上)第93章 臨抉擇第376章 江淮風雲(三)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155章 會見崔圓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4章 第三勢力第1章 平底鍋第14章 小聚會第181章 鏖戰會西堡(上)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196章 事關重大(上)第53章 微妙的信號.第408章 酒樓偶遇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57章 君不知第89章 鬼推磨第175章 党項人的商隊第143章 雪夜下涼州(下)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41章 故人信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237章 明爭暗奪第89章 鬼推磨第193章 各讓一步第45章 碎葉消息第154章 京孃的酒樓第410章 杜環的提醒第122章 爾虞我詐(三)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360章 再遇故人第125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166章 機會第43章 左相國第380章 江淮風雲(七)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362章 朝廷家庭第52章 回紇內訌.第284章 各逞心機(下)第261章 重建張家(下)第12章 抓把柄(上)第340章 夜遊長安第96章 崔小芙(下)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388章 大治開元第351章 時機成熟第59章 兩帝會晤第285章 朝戰前夕第290章 漕運之爭(中)第147章 裴瑩出使(下)第183章 鏖戰會西堡(下)第281章 指點迷津第88章 長孫家(下)第60章 罷官職第372章 步步連環(中)第9章 千里追獵.第151章 談判(下)第176章 意外的消息第197章 事關重大(中)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第119章 崔圓遇刺第227章 絕地反擊(下)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348章 局勢迷離(上)第89章 鬼推磨第68章 射胡月(一)第258章 鳳翔之變(下)第392章 夫妻生隙第198章 事關重大(下)第374章 江淮風雲(上)第416章 筆筒案第92章 馬球隊第54章 裴瑩的憂慮第373章 步步連環(下)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17章 相親會第206章 格局之變(三)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106章 爭奪家主(八)第212章 奴隸風波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115章 顏杯裴酒第68章 射胡月(一)第342章 肅整兵部第17章 戰略既定第309章 天降奇兵第241章 奇襲成都(下)第416章 筆筒案第195章 飛奴客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209章 格局之變(六)第401章 朝廷內外(下)第1章 碎葉截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