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

八旗軍全線撤離,朝着山海關而去,兩天時間就抵達了山海關。

鄭家軍在後面緊緊追擊。

八旗軍抵達山海關,皇太極吐出三大口的鮮血,陷入到昏迷之中。

這已經不是皇太極第一次口吐鮮血,當年八旗軍在關內慘敗,皇太極也曾經口吐鮮血,有意思的是,這一切都是鄭家軍造成的。

重裝騎兵是皇太極的心頭肉,也是大清國的秘密武器,可是被火炮攻擊之後,五千重裝騎兵,撤回來的不足千人,這意味着重裝騎兵已經徹底被毀掉了,餘下的重裝騎兵不能夠形成威脅,大清國的秘密武器被廢掉了。

撤回山海關的途中,皇太極的臉色一直都是鐵青的,一句話不說,就連多爾袞都不敢找到皇太極說話,害怕遭到訓斥。

皇太極抵達了山海關,衆人本以爲可以鬆一口氣了,誰知道出現這樣的事情。

鄭家軍的火炮,讓多爾袞等人感覺到徹骨的寒冷,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犀利的火炮,也正是因爲鄭家軍的火炮太過於犀利,皇太極才果斷命令大軍撤到山海關。

山海關一樣不安全,好在此刻追擊的是鄭家軍的騎兵營和神機營,火炮沒有這麼快的速度,可一旦火炮對準了山海關,那麼駐守山海關的八旗軍,損失一樣會異常慘重。

放棄山海關,沒有人甘心。

可以說八旗軍到了關鍵時刻,大清國也到了關鍵時刻,偏偏這個時候,皇太極昏迷了。

阿濟格和杜度等人表態堅決要守住山海關,當然守住山海關的作用,那是不用多說的。阿巴泰沒有表態,范文程和洪承疇等人建議撤離山海關,他們提出來這樣的理由。是斷定鄭家軍只是想着佔領山海關,不會有進一步的行動。

阿濟格毫不客氣的訓斥了范文程和洪承疇。他對兩人可沒有那麼客氣,阿濟格的嘴裡甚至說出了漢人都是亂臣賊子,一點都不可靠的話語,要不是多爾袞制止,阿濟格還有可能說出更加難聽的話語,直接說范文程和洪承疇準備投降鄭家軍也是不奇怪的。

決定權押到了多爾袞的身上。

多爾袞陷入到巨大的矛盾之中,他知道範文程和洪承疇的建議是正確的,記得當初決定八旗軍是在野外與鄭家軍面對面廝殺。還是固守城池的時候,唯有洪承疇提出來固守城池的建議,現在看來洪承疇的建議是正確的,若是那樣做,重裝騎兵不會損失。

拿下山海關,八旗軍付出了近萬人的生命,就這樣放棄,多爾袞會和皇太極一樣氣的吐血,可是不放棄山海關,等到鄭家軍的火炮抵達山海關。那將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多爾袞根本就不敢想、不願意想。

鄭家軍的火炮,最多還要兩天到三天的時間。就可以運抵山海關了,多爾袞必須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做出決定。

還有一件更加關鍵的事情,那就是皇太極的健康問題,這個時候皇太極不能夠出現意外,絕對不能夠出現意外,否則對大清國就是致命的打擊了,皇太極沒有確定皇位的繼承人,到時候大清國內部會陷入到皇位爭奪戰之中,鄭家軍若是利用這個機會大舉進攻。從遼東和遼南兩個方向進攻,八旗軍恐怕退回白山黑水之間的機會都沒有了。

一旦八旗軍決定在山海關迎戰鄭家軍。那麼就必須提前將皇太極送回到瀋陽去,而皇太極的離開。將令八旗軍的士氣更加的低迷。

不管從哪個方面分析,八旗軍撤離山海關,回到寧遠和錦州是最佳的選擇。

可多爾袞真的不敢下這個決心,也不敢做出這個決定,他期盼皇太極趕忙醒來。

半夜的時候,皇太極終於醒過來了,得到消息的多爾袞,連忙來到皇太極歇息安寢的屋子裡。

皇太極的臉色依舊是蒼白的,看不到一絲的血色。

見到多爾袞進來,皇太極微微點頭,擡手示意多爾袞坐下。

“十、十四弟,外面的情況如何了。”

多爾袞知道皇太極想要知道什麼事情,連忙稟報說七萬餘八旗軍軍士全部安全撤離到了山海關,已經與駐守山海關的六萬大軍會和,山海關已經部署好。

其實在與鄭家軍的戰鬥之中,八旗軍人數上面的損失不是很大,重點就是損失了重裝騎兵,而感受到鄭家軍的火炮過於的犀利,皇太極才命令大軍火速撤退的。

相對來說,八旗軍與大順軍在山海關的鏖戰,損失的軍士人數更多。

皇太極一直都閉着眼睛,多爾袞說完之後,他睜開了眼睛。

“是不是固守山海關,爭論一定很激烈吧。”

多爾袞很是激動,皇太極一語中的,說到了關鍵。

“皇上,臣弟不敢隱瞞,十二哥和杜度堅決要求守住山海關,七哥沒有表態,範大人和洪承疇建議撤離山海關。”

“你是什麼意見。”

“臣弟認爲,撤離山海關是明智之舉,可臣弟實在不甘心,喪失瞭如此好的機會,大清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再次進軍山海關。”

皇太極的身體微微顫抖,忍不住咳嗽了記下,多爾袞連忙站起身來,走到了牀邊,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個時候是皇太極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候。

“十四弟,你的意思朕明白了,你眼光獨到,八旗軍撤離山海關是正確的決定,一萬多將士的性命留在了山海關,朕也不甘心,這比拿着刀子在朕的身上劃還要難受。。。”

bsp;皇太極微微停頓了一下,深吸了幾口氣。

“鄭家軍的火炮太厲害了,山海關不過是一座關隘,面積狹小,一旦鄭家軍的火炮轟擊,駐守此地的八旗軍損失慘重,到了那個時候,損失就不是大清國所能夠承受的。”

“朕悔不該不聽洪承疇的建議,否則也不會損失重裝騎兵。”

“十四弟和杜度的心情,朕能夠理解。”

“朕想,鄭家軍的目的是佔領山海關,一旦佔領了山海關,就不會繼續廝殺了,鄭勳睿至少需要穩定北直隸的局面。”

“朕決定了,大軍撤離山海關,留下五萬人駐守寧遠和錦州城,牢牢控制遼東,餘下的大軍回到瀋陽去。”

“朕一定要弄到鄭家軍的火炮,這是大清國最大的威脅,若是不能夠抓緊時間破解鄭家軍的火炮,我大清國就危險了。”

很快,阿濟格、阿巴泰、杜度、范文程和洪承疇等人也來到了房間裡面。

皇太極已經起身,坐在墊着虎皮的椅子上面。

神色平靜的皇太極,宣佈了他的決定,大軍徹夜全部撤離山海關,阿巴泰率領五萬八旗軍將士,繼續駐守寧遠和錦州,控制整個的遼東,其餘大軍班師回到瀋陽去。

阿濟格和杜度不服氣,想着開口爭辯,被多爾袞制止。

范文程眼睛裡面含着淚花,看樣子的確是擔心皇太極的身體,洪承疇皺着眉頭,顯然是在思考着什麼,阿巴泰的神色平靜,好像早就預料到了這個局面。

丑時,八旗軍開始撤離山海關。

阿濟格建議,是不是毀掉山海關的城牆,那樣鄭家軍至少需要耗費氣力重新建設山海關,這個建議沒有得到採納,阿濟格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其中原因,還是多爾袞看見阿濟格忍不住發脾氣,才告訴阿濟格,鄭家軍需要的是完整的山海關,若是此刻徹底激怒了鄭家軍,那麼他們一路追殺,憑藉着犀利的火炮,八旗軍難以抵擋。

現在雙方需要的是時間,而對於大清國和八旗軍來說,時間尤爲寶貴。

聽到多爾袞的解釋,阿濟格纔不出聲了,鄭家軍火炮的犀利,他親眼看見了,至於說鄭家軍的驍勇,他更是有着切身體會。

五月初一,鄭錦宏率領鄭家軍將士,進入山海關。

鄭錦宏立刻開始了部署,在山海關留下了四十門火炮,包含有十門紅夷大炮,三十門弗朗機,憑着這些火炮,八旗軍根本不敢進攻山海關。

至於說鄭家軍是不是繼續追殺,一口氣奪回寧遠和錦州等城池,鄭錦宏沒有提及,不過他已經開始按照鄭勳睿的要求,部署兩萬鄭家軍將士駐守山海關了,而負責駐守的軍官,則是鄭家軍副總兵洪欣濤。

吳三桂再次回到山海關,看着這裡熟悉的一切,內心的感慨太多了,一個多月之前,他失去了山海關,而在這段時間內,鄭家軍不僅佔領了京城和北直隸,徹底剿滅了大順軍,斬殺了李自成和劉宗敏,還打垮了八旗軍,重新奪回了山海關。

至於說幾天之前的戰鬥,形成的慘重損失,現在看來,是值得的,畢竟鄭家軍付出的犧牲,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當然,對於鄭家軍爲什麼沒有乘勝追擊,一舉收回寧遠和錦州等地,吳三桂也有着自身的認識,鄭勳睿在京城文淵閣說出來的那番話語,他一輩子都不可能忘記,鄭家軍不是不想收回遼東豬地,而是從大局出發,首先佔領山海關,穩定了北直隸、山西與河南等地之後,再來大舉進攻遼東,到了那個時候,鄭家軍要收回的就不僅僅是遼東了。。

第56章 古今融合第86章 必須改變第57章 奧妙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9章 教諭先生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90章 一錘定音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633章 掣肘第271章 慘敗第346章 知己知彼第304章 結盟第199章 親兵營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548章 盼望的戰機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741章 段宗奎的作用(2)第785章 閃電戰(15)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578章 被計劃的婚姻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725章 天妒英才(1)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646章 微服第664章 追窮寇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672章 感慨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651章 露崢嶸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254章 側重點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13章 當嫁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129章 暮氣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394章 不一般的算計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640章 留一手第469章 本性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62章 道不同(2)第689章 焦灼(1)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985章 還是關門打狗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782章 閃電戰(12)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188章 計謀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342章 親自指揮第269章 殘酷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58章 府學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61章 道不同(1)第689章 焦灼(1)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698章 收復襄陽府城(2)
第56章 古今融合第86章 必須改變第57章 奧妙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619章 襄陽失陷(2)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9章 教諭先生第461章 肯定不甘心第90章 一錘定音第666章 蒙八旗和漢八旗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475章 張溥的目的第491章 醉翁之意第567章 京城故事(1)第633章 掣肘第271章 慘敗第346章 知己知彼第304章 結盟第199章 親兵營第927章 關鍵的建議第961章 終於引爆第387章 畢懋康的認識第548章 盼望的戰機第946章 萬國來朝(4)第250章 用事實說話第901章 對外貿易司第741章 段宗奎的作用(2)第785章 閃電戰(15)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578章 被計劃的婚姻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725章 天妒英才(1)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646章 微服第664章 追窮寇第642章 難也要做第672章 感慨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651章 露崢嶸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254章 側重點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713章 朱仙鎮之戰(3)第396章 大膽的決定(1)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13章 當嫁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423章 絕非意外第129章 暮氣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394章 不一般的算計第893章 大明皇家銀行第640章 留一手第469章 本性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62章 道不同(2)第689章 焦灼(1)第586章 規矩就是規矩第572章 明晰的調整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875章 高起潛的貢獻第985章 還是關門打狗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782章 閃電戰(12)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991章 奇襲安樂州(2)第188章 計謀第653章 糧食最重要第342章 親自指揮第269章 殘酷第267章 出其不意第602章 費盡心機第58章 府學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510章 只有服從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261章 內部分歧第531章 高陽之戰(4)第38章 遊歷的準備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398章 回家看看第770章 何謂閃電戰第61章 道不同(1)第689章 焦灼(1)第486章 願意接納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698章 收復襄陽府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