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納采

bookmark

十一月十三日,鄭富貴和鄭錦宏以及鄭媒婆一行抵達蘇州,當天夜裡,鄭媒婆首先進入蘇州府城,提前聯繫,十四日一大早,鄭富貴和鄭勳睿一行進入蘇州府城。

鄭媒婆早就在府城門口等候,一行人沒有耽誤時間,直接朝着文府而去。

南直隸是人才匯聚的地方,蘇州一地更是突出,雖說文震孟是天啓二年的狀元,可是從官職上面來說,絕非是什麼翹楚,同是蘇州人的周延儒,如今已經是內閣首輔,就算是被罷官歸家的錢謙益,以前也是禮部右侍郎,正三品的官員,從這個方面來說,文震孟的確不算什麼,況且文震孟狀元及第之後,敕封翰林院修撰,就是從六品的官階,如今已經是九年時間過去,接近花甲之年的文震孟,也不過是從五品的左諭德。

蘇州兩個狀元之間的比較,也讓文震孟黯然失色,那就是內閣首輔周延儒,萬曆四十一年,以二十一歲的年紀,成爲會試會元,殿試狀元,兩個第一,風光無限,相比較來說,文震孟經歷十次的會試,四十八歲成爲狀元,那就沒有多少特別的優越感了。

可是文震孟在天啓年間,不畏權貴,彈劾閹黨主要成員王永光以及魏忠賢,卻讓他在蘇州的讀書人中間樹立起來巨大的威望,要知道那個時候,正是閹黨猖獗的時候,爲此文震孟辭官歸家足足五年時間。也是這個原因,魏忠賢在大力打擊東林黨的時候,將文震孟歸納爲東林黨人。

後來崇禎皇帝登基,大力打擊閹黨,這讓文震孟的名聲更大了。

文府在蘇州的東直大街,不是特別起眼,這可能與文震孟大器晚成有一定的關係。

府門口,管家已經在等候。

前面有楊廷樞的告誡,鄭勳睿也就謹慎了很多,低着頭,跟着鄭媒婆和父親鄭福貴進入到了文府,至於說鄭錦宏等人,被安排在前院歇息。

納采有送彩禮的意思,也有未來的老丈人審閱未來女婿的意思,若是女方家長在這個過程之中,對未來女婿不是很滿意,可以送回納采之禮,這表明女方拒絕了,出現這樣的情況也不是什麼稀奇事情,有些丟臉的就是媒婆。

所以進入堂屋的時候,鄭媒婆也是同樣緊張的,好幾次想着和鄭勳睿說幾句話,看見鄭勳睿低着頭的樣子,也就沒有多說。

堂屋的上首,端坐三男一女,其中有兩個男人年歲看上去有些大了,都有山羊鬍子,這讓鄭勳睿有些發懵,難道說這古代納采還有這麼多的規矩,不僅僅是見女方的父母,還要見女方的親戚嗎,他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鄭媒婆開口介紹之後,鄭福貴被迅速請到前面端坐。

剩下鄭勳睿一個人站在堂屋的中間,迎接衆人注視的眼神。

這種被人審視的過程是很難受的,何況剛剛令鄭勳睿吃驚的事情,已經得到了證實,端坐的四人分別是文震亨、姚希孟、文謙康,以及蔣氏。

文震亨是朝廷之中的中書舍人,從七品的官員,他也是文震孟的弟弟,天啓六年的監生,不過文震亨是監生之中貢生的身份,這與鄭富貴例監的身份有着很大的區別,貢生是各地選拔的優秀人才,送到國子監去讀書的,成爲監生之後,吏部一般都會安排低階的官職。

姚希孟是詹事府左贊善,從六品的官員,萬曆四十七的進士,也是文震孟的外甥,要說這個姚希孟也是較有名氣的,與文震孟之間的關係非常要好,兩人同朝爲官,都在詹事府,都是日講官的身份,曾經在蘇州一帶傳爲美談。

文謙康是文震孟的大兒子,蔣氏是文謙康的娘子,兩人也是文曼珊的父母。

從年紀上面來說,姚希孟雖然是文震孟的外甥,僅僅比文震亨小五歲,卻比文震亨大六歲,已經五十一歲了。

鄭勳睿的腦子轉的飛快,根本就沒有在意衆人的眼光,姚希孟是蘇州吳縣人,和楊廷樞是同一個地方的人,本來是詹事府的左贊善,按說應該在京城老老實實上朝的,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還有文震亨,同樣是中書舍人,雖然是低品階的京官,可也不能夠隨便回家的。

他隱隱感覺到,楊廷樞前些日子的話語,還有其他的含義,恐怕沒有全部說出來,這也能夠理解,牽涉到婚姻大事,再要好的朋友,也不能夠多說,免得干擾了看法,真的壞了一樁好的姻緣,朋友也沒得做了。

沉默了半刻鐘的時間,文謙康輕輕咳嗽了一聲,看了看文震亨和姚希孟兩人。

文謙康也是監生,但和鄭富貴一樣,都是例監,這樣的功名不可能做官,甚至擠不進士大夫的階層,頂多被定格爲鄉紳,可文謙康有一個厲害的老爸,所以家族必然是士大夫階層的,不過和文震孟比較起來,文謙康默默無聞,甚至不爲外人所知。

文謙康的輕咳,提醒了文震亨,他看了看姚希孟,慢慢開口了。

“今日文家是蓬蓽生輝啊,鄭賢侄養了一個好後生,聽聞清揚是應天府小三元,南直隸鄉試解元,如此文采,殊爲難得,堪稱年輕人之中的翹楚,清揚的詩詞,老夫也仔細品味了,要說老夫對詩詞也頗爲癡迷,不過這《木蘭花令》和《蝶戀花》,老夫都寫不出來。今日見到清揚如此年輕,老夫都感覺到慚愧。”

鄭勳睿低着頭沒有說話,內心暗暗咒罵這個文震孟,真的是迂腐了,今天是什麼日子,我是來相親的,又不是來參加賽詩會的,再說我在這裡作詩有什麼作用,難道要進一步證明你文震亨寫不出來如此好的詩詞嗎,你肯定是寫不出來的,要是能夠寫出來,在歷史上也不是如此的名聲了。

文震亨說完之後,姚希孟縷縷鬍鬚,跟着開口了。

“清揚賢侄,不必那麼拘謹,既然到家裡來了,隨便一些,在下也是感慨啊,鄭兄培養出來如此出色的後生,難得,真是難得,在下還要等着清揚賢侄在京城大發異彩啊。”

文震亨和姚希孟開口之後,文謙康和梁氏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其實文震亨和姚希孟就是來把關的,這也讓他這個嫡長子臉上無關,沒有本法,出生在讀書人和士大夫的家族之中,不能夠堂堂正正取得功名,就沒有太大的發言權,也沒有很高的地位,儘管是嫡親女兒的婚事。

“清揚,坐下說話吧,酒宴已經備下了。”

鄭媒婆的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文震亨、姚希孟和文謙康開口了,證明這樁婚事完全定下來了,幾個人對鄭勳睿都是讚不絕口,那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這個時候該她說話了。

“鄭公子初來乍到,該到四處去看看,免得下一次不熟悉地方,老婆子第一次到府邸來的時候,都是暈頭轉向的,不知道東南西北了。”

衆人都笑了,蔣氏連忙開口,吩咐管家帶着鄭勳睿,到府邸四周去看看。

這個時候,已經沒有鄭勳睿什麼事情了,下一步的事情,由文家的長輩和鄭富貴以及媒婆確定下來,他的任務基本完成。

鄭勳睿還是知道禮節的,抱拳稽首,給衆人行禮,然後跟着管家出去了。

管家帶着鄭勳睿來到中院,這裡也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一個院子,一排排的房屋,打掃的很乾淨的石階,院子中間還有石桌和石凳子,當然這些房間,他是不能夠進去的,所謂的在府邸裡面走走看看,就真的是走走看看。

接着來到後院,這裡他要更加的守規矩了,後院是家眷居住的地方,要是四處張望,會被視作輕浮,懂得規矩的鄭勳睿,跟在管家的身後,幾乎都是低着頭。

後院的院子之中,也有石桌和石凳子,所不同的是,兩個石凳子上面還墊着墊子,石桌上面放着圍棋。

走過去看了看圍棋,鄭勳睿很是奇怪,棋盒子裡面的黑子和白子有些混合,桌上的圍棋好像是兩個人正在博弈的過程之中。

鄭勳睿內心暗暗嘆氣,這古人還真的有些冥頑不化的地方,大冬天的,下圍棋不知道在屋裡去下啊,難道一定要在院子裡賣凍肉,若是不小心感冒了,後悔都來不及。

“公子也會這個,小的可不行,看着頭暈。”

“管家,在下也是一樣,看着頭暈。”

聽到鄭勳睿這樣說,管家笑了。

“公子真的是謙虛,小的知道公子一定會的,要不公子給小的說說,小的一直都想學。”

鄭勳睿看了看管家,微笑着開口了。

“這圍棋學起來,可不是幾日的功夫,很多人畢生沉湎其中,都難以有很大的突破,管家一定是知道象棋的,象棋和圍棋比較起來,大同小異,象棋是面對面的廝殺,刀刀見血,圍棋是暗中的博弈,殺人於無形,等到你發現問題,大龍被人掐斷,那就沒有回天之力了,兩者都是博弈勝負,可圍棋更加耗費心思,需要更高的智慧。”

管家看着鄭勳睿,微微點頭。

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42章 天堂蘇杭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321章 幫丁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716章 朱仙鎮之戰(6)第450章 出征第779章 閃電戰(9)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43章 理想與現實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809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451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990章 奇襲安樂州(1)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94章 會試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655章 攪局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122章 勸阻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671章 督戰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362章 撤兵第575章 警告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436章 各懷心思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539章 狂妄的代價(3)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59章 陳子龍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468章 同心第793章 第一次的掙扎第527章 羣英會(2)第4章 退婚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633章 掣肘第780章 閃電戰(10)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731章 開封陷落(1)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647章 好大的氣勢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509章 情勢危急第797章 李自成的變遷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574章 女兵營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
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935章 規矩是人定的第42章 天堂蘇杭第54章 要的是人才第678章 殺一儆百第321章 幫丁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142章 閏十一月大雪第337章 新的考驗第742章 難得的決心第282章 顧君恩的作用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831章 各懷鬼胎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716章 朱仙鎮之戰(6)第450章 出征第779章 閃電戰(9)第318章 利益鏈條第319章 文坤其人第43章 理想與現實第677章 必須推進第879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809章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426章 重大謀劃第451章 突然而來的變故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990章 奇襲安樂州(1)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94章 會試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655章 攪局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923章 不作死不會死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122章 勸阻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671章 督戰第963章 適得其反第287章 親情選擇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362章 撤兵第575章 警告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896章 俸祿之爭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436章 各懷心思第662章 朝廷的反應第539章 狂妄的代價(3)第205章 行軍路上第59章 陳子龍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244章 算是智慧第468章 同心第793章 第一次的掙扎第527章 羣英會(2)第4章 退婚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633章 掣肘第780章 閃電戰(10)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934章 太子的遊歷第679章 自找無趣第731章 開封陷落(1)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762章 無奈的掙扎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596章 范文程的目標第705章 局勢的突然變化第647章 好大的氣勢第125章 三月修撰第680章 調整俸祿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806章 心態的微妙變化第363章 兩極分化第524章 拼死抵抗第509章 情勢危急第797章 李自成的變遷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992章 天堂與地獄第574章 女兵營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192章 沒有那麼好奇第201章 蘇蠻子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