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襄陽失陷(2)

bookmark

紫禁城,文淵閣。

內閣首輔周延儒臉色陰沉,他遇見的事情太多了,比起崇禎三年他首次出任內閣首輔的時候,還要煩心,皇上一門心思想着對付鄭勳睿,可對於主力軍東林黨人同樣也不放心,甚至對他這個內閣首輔都不放心,以這樣的心態去做事情,想要成功有些天方夜譚。

李自成、張獻忠、劉宗敏、顧君恩、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名字一直都在周延儒的腦海裡面翻騰,作爲內閣首輔,周延儒很清楚,目前最大的危險不是南京兵部尚書鄭勳睿,而是咄咄逼人的流寇。

流寇的兵力號稱達到了二十五萬人,這是一個令人恐懼的數字,不要說五省總督孫傳庭,就算是聯合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全部的力量,都不可能徹底剿滅流寇,前些時間,流寇一直沒有太大的動靜,這讓周延儒都覺得奇怪,有着如此雄厚實力的流寇,爲什麼不行動,可現在周延儒明白了,原來流寇也在積聚力量,也在選擇真正的突破口。

春節期間是各地官府最爲懈怠的時間,春假之後,絕大部分的官吏都回家去了,衛所軍士一樣要過春節,絕大多數衛所軍士的家眷,都是跟隨在身邊的,這些軍士想到的也是好好的過春節。

李自成和張獻忠選擇在這個時候突然發動進攻,可謂是用心良苦,這表明他們是一定要獲得成功的,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籌謀和策劃的。

湖廣巡撫方孔炤、河南巡撫吳甡以及五省總督孫傳庭的奏摺,悉數都到了內閣,經過內閣的商議和整理,一些奏摺也呈奏給皇上了,可皇上好像不是很關心流寇的事宜,其注意力依舊放在南直隸,這讓周延儒很是無奈。

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進入文淵閣,他的臉色同樣不好看。

“楊大人,你說說。李自成和張獻忠是否有過私下裡的協商。”

周延儒開口就是這個問題,說明其認真分析了諸多的奏摺。

楊嗣昌想到的也是這個問題,他們都明白,一旦李自成和張獻忠之間達成了某種協議,那就不僅僅是孫傳庭有了巨大的危險,就連山西、河南、湖廣和四川等地的平穩局面,都無法維持了。到時候朝廷不僅僅是震撼,甚至會震動。

“大人。下官也仔細思索過了,若是李自成和張獻忠一起謀劃了進攻的策略,後果堪憂。”

兩人同時沉默了。

朝廷裡面的局勢他們是清楚的,內閣之中的局面他們也是知曉的,錢士升和侯詢的所有心思,都放到南直隸和淮北等地去了,特別是張溥等人上任之後。

周延儒倒是重視流寇的事宜,楊嗣昌也是提出來要重視流寇的肆掠,可是這樣的觀點得不到認同。特別是得不到皇上的重視。

難道真的要等到流寇鬧出來大事情了,纔會有人真正的重視嗎。

周延儒和楊嗣昌都不想出現這樣的局面,他們一個是內閣首輔,一個是兵部尚書,這些都是他們必須要關心的事情。

沉默了好一會,周延儒再次開口。

“楊大人,本官覺得。流寇重新崛起的事宜,必須要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視,若是各方不能夠重視,很有可能出現大問題,李自成包圍了南陽府城,張獻忠包圍了襄陽府城。這兩場的府城若是被流寇同時拿下,必將刺激流寇瘋狂,接下來的局勢不好應對。”

周延儒說完之後,楊嗣昌馬上開口了。

“大人說的是,下官以爲,流寇再次崛起的事情,必須要稟報皇上。而且需要將事態有可能如何的發展,做出詳細的分析,唯有如此,才能夠引起皇上和朝廷的重視。”

“楊大人,你認爲該如何給皇上稟報。”

“下官最爲擔心的是流寇攻下了襄陽府城,乃至於掌控了整個的襄陽府,如此局面就有些麻煩了,襄陽與河南南陽府、汝寧府毗鄰,流寇一旦在這裡紮根,北面可以控制和威脅河南、山西等地,西面威脅到四川,南面威脅到貴州和廣東等地,東面則可以限制江西和南直隸等地,若是任由流寇佔據襄陽府,襄陽乃是魚米之鄉,流寇的供給基本能夠保證,還能夠趁勢發展壯大,到了那個時候,想要收拾局面,怕是有可能調動北直隸的大軍了。”

周延儒看着地圖,冷不防的再次開口。

“你認爲鄭家軍有可能再次出動,剿滅流寇嗎。”

楊嗣昌愣了一下,不假思索的開口了。

“不可能,如此的局面之下,鄭家軍不會有任何的行動,鄭家軍如今分部在南京、淮北、陝西、蓬萊和復州等地,這些地方不存在流寇的威脅,特別是陝西,這麼多年都是平穩的,下官以爲朝中如此的局勢,鄭大人是絕不會調遣鄭家軍剿滅流寇的。”

“是啊,張溥等人到了淮北,恐怕鄭大人的注意力,也集中到這方面去了,至於說湖廣和河南等地的流寇,不會成爲鄭大人關注的重點。”

楊嗣昌張了張嘴,話沒有說出口。

乾清宮。

皇上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聽着周延儒和楊嗣昌稟報流寇肆掠的情況。

稟報以周延儒爲主,楊嗣昌只是在適當的時候補充。

楊嗣昌一直都關注着皇上的表情,說起來他是得到了皇上極大信任的,當初內閣首輔張至發被免去的時候,皇上有意讓他出任內閣次輔,不過楊嗣昌委婉的拒絕了,他很清楚自己在內閣之中的地位,沒有那麼高的資歷,勉強去出任內閣次輔,怕是得不償失。

周延儒出任內閣首輔之後,楊嗣昌敏銳的察覺到皇上態度的變化,特別是在鄭家軍打敗了多爾袞率領的後金韃子和漢軍之後,皇上對內閣好像不是很信任了,相反皇上身邊的太監,得到了重視,很多時候甚至能夠代表皇上做出決定了。

這不是好的局勢,天氣年間的時候,先皇完全信任太監魏忠賢,結果導致朝局一片混亂,層出不窮的文武大臣反對魏忠賢,大量有能力的官吏都辭官歸家了。

流寇肆掠的事宜,楊嗣昌希望皇上能夠重視,而不要將目光一直都對準南京好淮北,畢竟鄭勳睿還是太子太保,右都御史,南京兵部尚書,不管怎麼說,鄭勳睿都不可能直接造反的,而流寇的異動,已經有可能影響到朝局的穩定了。

周延儒和楊嗣昌終於說完了,兩人詳細分析了流寇騷亂下一步的動向,指出流寇很有可能以襄陽府爲重點,北面逐漸的佔據汝寧府和南陽府等地,南面則是蠶食湖廣其他的府州縣,西面有可能長驅直入進入四川,且不說流寇是不是有如此之大的氣候,是不是能夠完全佔據這些地方,可一旦流寇活動的空間位置增大了,朝廷就難以在短時間之內剿滅了。

流寇貪婪,每佔據一處城池,都是瘋狂的劫掠,殘殺府州縣官吏、士大夫和經商賈,掠奪錢財,這樣對地方上是極大的殘害和損傷,一旦流寇撤離,城池殘破凋零,朝廷和地方上不得不想辦法救濟,無一例外的要免去地方上的賦稅,這又會導致朝廷賦稅大幅度的減少,拿不出來銀子去剿滅流寇。

這樣的惡性循環一旦形成,很有可能導致流寇力量逐漸壯大起來。

周延儒和楊嗣昌的有些分析不無道理,可惜朱由檢這個時候聽不進去,他主要考慮南京和淮北的事宜,還包括陝西、蓬萊和復州等地,本來這次的調整,朱由檢打算直接更換陝西巡撫的人選,可仔細思考之後,他沒有動,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股流寇,他不可能完全無視,要是在這個關鍵時刻調整了陝西巡撫,讓陝西的局面也出現動盪,那流寇就會趁虛而入,進入到陝西,所以目前的情況之下,陝西不能夠動,要保持穩定。

朝廷流傳流寇的兵力達到了二十萬之多,朱由檢根本就不相信,李自成和張獻忠又不是神仙,怎麼可能在那麼短的時間之內招募如此多的軍士,就連朝廷都做不到這一點,難不成李自成和張獻忠能夠做到。

朱由檢想調遣鄭家軍去剿滅流寇,可這樣的話他不能說,好不容易擺明了態度,讓朝中所有的文武大臣開始疏遠鄭勳睿了,這個時候直接給鄭勳睿下旨,要求其率領鄭家軍剿滅流寇,讓滿朝文武大臣怎麼看。

“周愛卿,楊愛卿,這流寇肆掠的事宜,朕是知道的,朕看內閣專門商議,拿出來處理的辦法,呈奏上來之後,朕批閱,下面就照此辦理。”

朱由檢簡短的幾句話,就回應了周延儒和楊嗣昌。

走出乾清宮的時候,周延儒的臉色發白,楊嗣昌則是低着頭不斷的嘆氣,他們都感覺到失望,難道皇上不明白,流寇的事情拿到內閣去議論,還是老一套,什麼都議不出來,最終耽誤的是時間,要知道湖廣、河南以及孫傳庭都在眼巴巴等着朝廷的決定。

兩人知道,皇上肯定是認爲襄陽府城易守難攻,素有鐵打的襄陽之稱號,依照流寇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拿下,可如今的形勢不一樣了啊。

“大人,盡人力看天意,下官也只能夠這樣說了。”

周延儒重重的嘆了一口氣,什麼都沒有說。(。)

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527章 羣英會(2)第512章 慘敗(1)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328章 抓重點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539章 狂妄的代價(3)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26章 淡定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693章 篤定第226章 死牢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168章 完勝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43章 理想與現實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233章 規矩第27章 亦師亦友第83章 利弊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651章 露崢嶸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583章 徐吉匡的智慧第167章 末路第71章 憂慮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183章 徐望華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563章 天助(2)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97章 吉榜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636章 用強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503章 監軍第982章 戰遼河(4)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183章 徐望華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646章 微服第105章 恩榮宴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110章 籌備婚事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101章 殿試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365章 伏筆第657章 寇白門第944章 萬國來朝(2)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724章 得隴望蜀第358章 血戰(2)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714章 朱仙鎮之戰(4)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170章 目標動搖
第162章 不一般的嗅覺第718章 朱仙鎮之戰(8)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527章 羣英會(2)第512章 慘敗(1)第545章 提前預計第328章 抓重點第412章 異樣的苗頭第425章 一見如故第441章 李巖的智慧第539章 狂妄的代價(3)第537章 狂妄的代價(1)第26章 淡定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401章 自不量力第350章 關門打狗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536章 總有意外第693章 篤定第226章 死牢第846章 暫時的穩定第168章 完勝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198章 喜得貴子第895章 朕爲主宰第332章 教書先生爾第43章 理想與現實第481章 不會上當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595章 周延儒的無奈第233章 規矩第27章 亦師亦友第83章 利弊第530章 高陽之戰(3)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651章 露崢嶸第458章 洛陽古城第632章 大幕拉開第928章 必須精準分析第289章 紛至沓來第583章 徐吉匡的智慧第167章 末路第71章 憂慮第522章 必須要答應第993章 豪格的末路第183章 徐望華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444章 不計成本第563章 天助(2)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371章 所謂的同盟第252章 顧夢麟來投第354章 不可大意第102章 用人三法第97章 吉榜第280章 再立奇功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353章 節節勝利(3)第636章 用強第757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3)第503章 監軍第982章 戰遼河(4)第972章 不甘心的梟雄第950章 做好狗急跳牆的準備第183章 徐望華第506章 要做好準備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832章 各方的準備第646章 微服第105章 恩榮宴第976章 沙場點兵第110章 籌備婚事第914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971章 該來的終於來了第101章 殿試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786章 單項選擇第365章 伏筆第657章 寇白門第944章 萬國來朝(2)第909章 圍三缺一第607章 一挫再挫第827章 終於動心了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第724章 得隴望蜀第358章 血戰(2)第36章 再赴秦淮河第714章 朱仙鎮之戰(4)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519章 響鼓也需重錘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100章 殿試禮儀第170章 目標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