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醉翁之意

bookmark

鄭勳睿終於明確了征伐浙江總兵黃得功的時間,已經準備完畢的五萬鄭家軍將士三月十五日出發,前往浙江嘉興,南京距離嘉興六百多裡地,按照鄭家軍的行軍速度,三天之內能夠抵達。

此番征伐的總指揮是鄭錦宏,鄭勳睿則是坐鎮南京,不會親自參與征伐了。

徐望華等人一直都在思索此番征伐的理由,不管怎麼說,鄭勳睿還是大明的湘王、太子太師、文淵閣大學士、南京兵部尚書,而黃得功也是朝廷任命的浙江總兵,在外人看來這就是內部的爭鬥,總是需要理由的,否則師出無名不好解釋,就算是鄭勳睿將來統一了大明天下,歷史上面也需要給出準確的合理的說法。

鄭勳睿對征伐黃得功的理由,倒是不在意,不過徐望華等人的勸說,他也聽進去了,自古以來奪取天下的君王,最終都是要給自身找到合理的理由,哪怕是造反也要說的冠冕堂皇。

徐望華等人最終給出的理由,是黃得功跋扈以及魚肉百姓。

這個理由說得過去,崇禎年間以來,朝廷時刻都是拖欠軍隊的軍餉,這也導致很多的軍隊採取了劫掠的方式來奪取錢財,養活軍士,但這種情況非常的普遍,幾乎所有軍隊都要這樣的毛病,相對來說黃得功算好一些的。

鄭家軍征伐黃得功,真正的理由和需要達到的目的鄭勳睿清楚,但那不能夠說出來。

南京兵部。

南京戶部尚書徐望華、禮部尚書楊廷樞以及兼任刑部尚書的鄭錦宏都在這裡。

“錦宏,此番征伐黃得功,務必速戰速決,最好能夠在三月份之內結束戰鬥。”

鄭勳睿的這個要求,可謂是很高了。五萬鄭家軍將士三月十五日出發,三月十八日抵達嘉興,加上一些準備的時間。真正能夠用於征伐廝殺的時間只有十日,黃得功麾下畢竟有近二十萬的軍士。想要在十日之內結束戰鬥,難度可想而知。

不過鄭勳睿提出來的閃電戰的作戰方式,早就被鄭錦宏等人徹底接受,且如今戰鬥廝殺的局面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擁有犀利火炮和毛瑟槍的鄭家軍,不僅能夠近距離的打擊對手,也能夠原距離的重創對手。

“浙江嘉興緊靠着南直隸的松江府、蘇州府和常州府等地,戰鬥廝殺若是鋪開了。對這些地方必定造成很大的影響,我不希望這等局勢的出現。”

“黃得功麾下號稱二十萬人,調查署經過了細緻的調查,認定黃得功麾下最多也就是十二萬到十三萬人,對外號稱有二十萬人,不過是爲了謀取更多的軍餉,鄭家軍五萬將士,面對數倍於自身的對手,作戰還是需要謹慎的。”

“黃得功麾下的軍士,作戰能力方面不弱於流寇。但也強不到哪裡去,這些年以來,黃得功一直都是駐紮在浙江。沒有參加過多少的征伐,他麾下的軍士缺乏必要的訓練,更加關鍵的是,黃得功一樣面臨軍餉不足的窘境,拿不出錢來訓練軍士。”

“也正是這樣的原因,我要求戰鬥在三月之內結束。”

“作戰依舊採取閃電戰的方式,最好是能夠生擒黃得功,迫不得已的情況之下,可以考慮斬殺黃得功。我看黃得功還是一員悍將,能夠爭取過來當然是好事情。”

“既然是閃電戰。那麼作戰就有必要保密,五萬大軍行軍。想要完全保密是不大可能的,故而我建議五萬大軍可以分爲前軍和中軍,前軍主要由騎兵和神機營組成,中軍重點是炮兵營,這樣前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以最快的速度展開廝殺,等到中軍趕到的時候,給與黃得功緻命的打擊。”

“調查署對黃得功駐軍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調查,這些情報你們都清楚,我不重複。”

“大軍征伐,最爲主要的就是軍紀軍規,絕不準出現騷擾百姓之情況,一經發現,不管牽涉到誰,都要從重處罰。”

。。。

鄭錦宏參與了鄭家軍幾乎所有的戰鬥,已經有着豐富的經驗,指揮此番戰鬥沒有什麼問題,鄭勳睿本不需要作太多的強調,可他還是認真仔細的囑託,這讓徐望華等人感覺到奇怪。

一切安排完畢之後,鄭勳睿翻出了桌上的第二張和第三章地圖,分別是福建和雲南兩地的地圖。

“徐大人、楊大人,錦宏,或許你們有些奇怪,我爲什麼如此的囉嗦,無他,此番戰鬥至關重要,關乎到南方的徹底穩定,這一戰打好了,鄭家軍應該能夠在今年之內徹底平定南方的局勢,徹底掌控整個的南方,我前面已經說過,除開黃得功之外,南方尚有兩股最大的勢力,一股是福建的鄭芝龍,一股就是雲南的沐天波。”

“鄭芝龍曾經是海盜,被朝廷招安,其控制了海上的貿易,富可敵國,依靠着錢財的支撐和對海戰的熟悉,獨霸一方,這麼多年過去,我看不出其對朝廷有什麼忠心。”

“沐天波就更不用說了,世襲黔國公,且兼任雲南總兵官,其出生在雲南,長大也在雲南,有着深厚的基礎,這些年表面忠於朝廷,其實暗地裡集聚錢財,壯大自身的實力,儼然成爲了雲南的小皇帝。”

“這兩股勢力,嚴格說起來比黃得功的實力要雄厚很多。”

“鄭芝龍常年在海上作戰,若是在陸地上無法堅持了,大不了回到海上繼續去做海盜,其對海戰的熟悉程度,是我們無法預測到的,鄭芝龍其人做過海盜,本性之中的一些東西就難以徹底根除,說到底就是一切都是爲了自身之利益,做什麼事情都要看是不是對自身有利,他不會徹底忠心於任何人,我可以想到的是,一旦鄭家軍徹底打敗了黃得功,展現出來足夠強大的實力,鄭芝龍肯定會派人前來接洽的。”

“沐天波比鄭芝龍更加的難以對付,雖說其年紀不大,可身份了得,雲南地處邊陲,地形複雜,多年都沒有遭遇過戰鬥廝殺,地方穩定,如此情況之下,山高皇帝遠,沐天波不斷擴張自身的實力,其實力還是很雄厚的,加之雲南一地土司居多,這些土司長時間接受沐天波之統領,願意爲沐天波出錢出力,所以說從真實的實力方面來說,沐天波是最強大的。”

“調查署偵查到的情報,令我很是吃驚,鄭芝龍麾下有一萬五千精兵,這些人都是他以前的老部下,作戰勇猛,悍不畏死,用來護衛其府邸的就有五千人,其麾下的總兵力應該接近十萬人,且鄭芝龍完全掌控了海上的貿易,每年從海上貿易之中得到的錢財超過千萬兩白銀,有着足夠的錢財維繫軍隊的開銷。”

“黔國公沐天波不僅僅是兵力方面雄厚,還有這一條鄭芝龍和黃得功都沒有的優勢,那就是沐家已經在雲南經營了兩百餘年,積累起來的人氣和財富是無法想象的,當然沐天波也不是沒有問題,雲南土司太多,這些土司時常遭受到各級官府的歧視,內心是存在怨氣的,以前大明江山穩固,諸多土司只能夠隱忍,不敢有任何想法,可天下動盪,他們怕是會蠢蠢欲動,期盼着能夠掌控雲南,能夠真正的出人頭地。”

“沐天波和鄭芝龍兩人,各自有着優劣,一旦我們剿滅或者是降服了這兩股的勢力,那麼南方就徹底穩定下來了,下一步不管我們推行官紳一體納糧事宜,還是鋪開洪門錢莊,都不存在多大的問題了。”

“選擇剿滅黃得功,可以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用此舉來震懾沐天波和鄭芝龍,看看他們究竟有什麼表現,若是他們以爲自身力量很是強大,一點都不在乎,那我們就不客氣了,立即出兵,徹底剿滅他們。”

“徐大人,戶部要做好準備,征伐需要的錢糧,都要提前準備好,我不希望出現太多的大規模征伐,可局勢的發展不是我能夠完全把控的。”

。。。

鄭勳睿很直接的說出了自身的考慮,沐天波和鄭芝龍兩人,在歷史上都有着不小的名氣,特別是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更是揚名立萬的英雄,當然目前的鄭成功,還叫做鄭森,還沒有什麼名氣。

降服鄭芝龍,鄭勳睿想到的是控制海上貿易,一旦真正的掌控了福建、廣東沿海的海上貿易,得到的商貿賦稅將大大的增加,而且鄭家軍的力量還可以通過大海朝着南亞以及歐洲等地延伸,充分展現出來大明的強悍。

降服沐天波,則可以徹底穩定大西南廣大的地區,要知道這些地方有太多的少數民族,有着數不清的土司,每個土司在地方上都是小皇帝,如今的少數民族,就是不穩定的因素,平定大西南之後,鄭勳睿就會徹底推行少數民族政策,通過普及教育和發展生產的方式,讓這些少數民族徹底融入到大明。

可鄭勳睿的時間不多,說起來也就是一年左右的時間,要基本完成這些事情,要讓南方穩定下來,雖說有些事情可以在徹底平定北方以後實施,但框架要搭起來。

所以鄭勳睿纔會不厭其煩的囑託鄭錦宏,一定要乾淨徹底的打敗黃得功。(。

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94章 會試第420章 乾脆果斷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501章 袖手旁觀?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58章 府學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69章 鹿鳴宴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105章 恩榮宴第563章 天助(2)第689章 焦灼(1)第314章 搭建班子第4章 退婚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233章 規矩第359章 血戰(3)第116章 帝心第782章 閃電戰(12)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63章 鄉試內簾官第735章 我行我素第94章 會試第12章 做主第499章 穩不住第11章 家務事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469章 本性第59章 陳子龍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904章 關寧錦防線第328章 抓重點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130章 上任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468章 同心第227章 惡少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226章 死牢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979章 戰遼河(1)第254章 側重點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641章 不甘心第158章 戰馬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91章 京城路上第821章 無條件的服從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641章 不甘心第724章 得隴望蜀第3章 黑子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12章 大禍臨頭的感覺第288章 身份不一樣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323章 突破口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2章 這什麼人啊第323章 突破口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105章 恩榮宴第982章 戰遼河(4)第438章 靜觀其變第636章 用強第379章 議和第542章 狂妄的代價(6)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
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132章 先軍策略第94章 會試第420章 乾脆果斷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728章 壯志未酬第501章 袖手旁觀?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834章 讓你無話可說第58章 府學第407章 有些狼狽第69章 鹿鳴宴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105章 恩榮宴第563章 天助(2)第689章 焦灼(1)第314章 搭建班子第4章 退婚第368章 暗中運作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233章 規矩第359章 血戰(3)第116章 帝心第782章 閃電戰(12)第922章 故伎重演第173章 情報網絡第242章 失去方向第63章 鄉試內簾官第735章 我行我素第94章 會試第12章 做主第499章 穩不住第11章 家務事第569章 京城故事(3)第469章 本性第59章 陳子龍第719章 作戰思想的變化第904章 關寧錦防線第328章 抓重點第856章 北進之利劍出鞘第824章 準備親赴南京第130章 上任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886章 不一般的內閣制第437章 內閣震動第830章 王承恩的堅持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505章 皇上的意思第468章 同心第227章 惡少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650章 風輕雲淡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389章 有力反擊第30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3)第226章 死牢第313章 責任重大第979章 戰遼河(1)第254章 側重點第591章 初顯身手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641章 不甘心第158章 戰馬第367章 楊廷樞的提醒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849章 兌現承諾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683章 陳新甲的心思第91章 京城路上第821章 無條件的服從第674章 矛盾重重(1)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352章 節節勝利(2)第761章 齊聚南京第641章 不甘心第724章 得隴望蜀第3章 黑子第95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4)第912章 大禍臨頭的感覺第288章 身份不一樣第154章 重要任務第164章 精心準備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493章 統戰對象第268章 攻其不備第323章 突破口第612章 王鐸的擔憂第2章 這什麼人啊第323章 突破口第801章 不是毫無意義的劇情第969章 疑點重重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105章 恩榮宴第982章 戰遼河(4)第438章 靜觀其變第636章 用強第379章 議和第542章 狂妄的代價(6)第840章 局勢的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