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鄭芝龍的“私心”

bookmark

大明水師攻打江戶的戰鬥,從一開始就沒有多少的懸念,儘管指揮戰鬥的主帥、都督府都督楊賀認爲日本的武士是腦子壞了,不過他可能沒有意識到,大明水師以及大明軍隊之所以能夠務必強悍和強大,這一切都得益於嚴厲的軍紀軍規鑄造的軍魂,以及良好的後勤保障。

幕府時期的日本,閉關鎖國,與歷史上幾百年之後的清朝末年極其相似,固步自封導致自身力量極其孱弱,對於外界的進攻,根本就沒有什麼抵禦的能力。

弗朗機停止轟炸,守衛江戶的日本武士居然主動發起了進攻,而且還出現了騎兵。

楊賀在高倍望遠鏡中看見日本的騎兵,有些啞然失笑,也不知道日本的武士騎得的是什麼馬,矮的可憐,日本武士的身材本來就不高,賠上如此矮的馬,倒也是般配,只是這樣的起兵,面對水師騎兵的時候,完全成爲大人與小孩之間的廝殺。

楊賀當然不會客氣,他立刻命令起兵出動。

火紅色的洪流開始出擊,天空之中傳來了清脆的槍聲和弓弩嗚嗚的聲音。

一邊倒的屠殺再次出現,日本武士的騎兵幾乎沒有機會靠近水師的騎兵,很多的武士和戰馬被子彈掀翻,被弓弩射中。

一些勉強能夠和水師騎兵廝殺的日本起兵,在長矛和長槍面前束手無策,他們的馬匹過於矮小,夠不這對手。

騎兵的進攻受挫,此起彼伏的叫喊聲,隨着鼓聲大起來,無數的日本武士開始雙手高舉武士刀,朝着戰場上衝鋒了。

楊賀隨即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除開鄭芝龍率領的五千預備隊暫時不參與進攻。其餘的一萬多水師將士全部都衝鋒了。

槍聲變得異常的密集,更大規模的屠殺開始了。

楊賀手持高倍望遠鏡,一直都是在搖頭嘆氣。他感覺到這樣的戰鬥太沒有意思了,不需要激烈的廝殺。不需要什麼技術水準,只要將士們手中的毛瑟槍準確射出子彈,戰鬥基本就要結束了。

日本武士衝鋒的氣勢的確很是駭人,可謂是前赴後繼,前面的人倒下了,後面的不會退縮,依舊朝着前方衝鋒,這樣的結果是更多的人倒下。

不過戰鬥廝殺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楊賀臉色逐漸嚴肅起來了,他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不怕死的日本武士,若是得到了先進的毛瑟槍,得到了優異的戰馬,甚至得到了犀利的紅夷大炮和弗朗機,會爆發出來何等犀利的戰鬥力。

到了這個時候,楊賀終於明白皇上話語之中的深意了。

利用殺戮是不能夠壓制任何一個民族的,唯有用強大的實力和過人的胸襟,才能夠讓一個民族真正的臣服。

戰鬥從辰時持續到午時。

戰場上數不盡的屍首。基本都是日本武士的屍首。

江戶城池就在眼前,水師將士隨時都可以衝進去了,守衛江戶的日本武士。基本被殲滅,可以說日本幕府德川家族,已經被徹底剿滅。

楊賀再次下達命令,水師將士進入江戶城池的時候,絕不準燒殺劫掠,違者軍閥處置。

大軍終於進入到了江戶城池。

城內已經是亂成一團,尋常的百姓早就關上門了,他們也知道這樣的做法是掩耳盜鈴,若是軍士強行撞開大門。他們根本無法抵擋。

水師將士沒有騷擾百姓,他們直撲幕府所在地。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還在幕府之中,此人決不能夠逃脫。至於說日本的天皇,自然有鄭芝龍去應對。

衝進幕府的時候,諸多軍士看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幕府絕大部分的人都選擇了破腹自殺,至於說那些女人,則選擇上吊自殺。

德川家康的屍首被拖出來,其早已經破腹自殺。

楊賀看着這一幕,沒有開口說話,嘉靖年間日本的倭寇能夠在東南沿海肆掠,看樣子還是有着一定道理的。

鄭芝龍在水師將士的護衛之下,前往天皇府。

年輕的日本天皇,見到鄭芝龍的時候,臉色發白,身體顫抖,根本說不出話來。

鄭芝龍用日語開口說話,讓天皇異常的吃驚,他想不到大明軍士居然會說日語。

談判就在這一刻展開。

鄭芝龍簡單解釋的大明軍隊征伐日本的原因,就是因爲德川家康拒絕與大明進行海上貿易,而且還劫掠了大明的商船,導致大明朝廷遭受了損失,所以皇上命令水師征伐日本,大明軍隊征伐日本的目的,就是要剿滅德川家族,結束日本的幕府統治,將權力歸還給天皇,大明軍隊不會在日本逗留,打敗和剿滅德川家族之後,就會回到大明去。

鄭芝龍明顯看到天皇的神色緩和下來,臉上居然閃現出來一絲的笑容。

接下來,鄭芝龍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那就是平戶的田川家族,希望得到天皇的眷顧。

這個要求,天皇爽快的答應,其實天皇根本不知道什麼平戶的田川家族,按照鄭芝龍的要求,天皇不過是冊封田川家族爲藩主國就可以了。

這就是鄭芝龍的私心了,他的兒子尚在平戶的田川家族之中,一旦田川家族被冊封爲藩屬國,力量就將變得強大起來,加之他鄭芝龍可以在商貿方面向着田川家族傾斜,相信不要多長的時間,田川家族就可以崛起,成爲日本首屈一指的大家族,甚至代替德川家族統領整個的日本。

至於說將權力歸還給天皇,這不過是一句笑話,天皇沒有軍隊,怎麼掌控有着諸多軍隊的藩國以及家族,接下來日本將陷入混亂的內戰之中,諸多的家族將要爲爭奪幕府的統治大打出手,而這個過程之中,不管哪個家族,都是需要商貿支援的。

鄭芝龍只要在這個時候幫助田川家族,田川家族就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發展起來。

鄭芝龍爲兒子的未來考慮,這無可厚非,不過他還是非常擔心,因爲這樣的事情,皇上肯定是會知曉的,所以他還是必須直接給楊賀稟報。

與日本天皇的商議結束之後,鄭芝龍迅速趕到了幕府。

幕府已經被水師將士收拾完畢,院子裡堆滿了大大小小的箱子,箱子裡面肯定是數不清的財寶了,德川家族統領幕府已經幾十年的時間,肯定是集聚了大量的財富。

楊賀正在房間裡面獨自沉思。

看見鄭芝龍進來,楊賀有些吃驚,難道鄭芝龍與日本天皇的商談,這麼快就結束了。

“大帥,末將已經與日本天皇交談過了,天皇答應了末將提出來的所有要求,今後海上的商貿事宜,完全按照大明朝廷的規矩來辦。”

“嗯,這也在預料之中,其實我認爲天皇的表態沒有多大的作用,不過德川家族被我大明水師剿滅,必定在日本引發極大的震動,今後不敢有什麼家族與我大明朝廷做對了。”

“大帥說的是,末將還有一件事情,要向大帥稟報,若是大帥覺得末將做的有問題,末將甘願受罰。”

楊賀看着鄭芝龍,沒有開口。

鄭芝龍開始稟報了,包括他的夫人田川氏,以及日本平戶的田川家族,已經他留在田川家族的兒子田川七左門衛,後面相關安排,就好說多了,鄭芝龍的意思,無非是想着兒子在日本的生活過的好一些。

聽完鄭芝龍說的事情,楊賀笑了。

“這有什麼不可以的,回到京城之後,我親自給皇上稟報此事,鄭將軍的兒子在日本,若是田川家族能夠統領日本,對我大明朝廷是非常有利的事情。”

鄭芝龍看着楊賀,張大了嘴巴,楊賀不是朝廷內閣大臣,怎麼可能隨便說出來這樣的話語,至少不會表態的。

或許是看見了鄭芝龍吃驚的表情,楊賀笑着從懷裡掏出了一封信,遞給了鄭芝龍。

“我從京城出發的時候,皇上給了我這封信,皇上專門說了,鄭將軍的次子田川七左門衛尚在日本,此番鄭將軍若是想着帶回大明,那就讓田川七左門衛進入到京城的國子監去讀書,若是不想帶回大明,那就讓鄭將軍輔佐田川七左門衛,最好是讓田川家族能夠迅速壯大起來,儘早成爲日本真正的幕府統治者。”

鄭芝龍的身體微微顫抖,雙手哆嗦接過了信函。

打開信函,儘管鄭芝龍認識的字不多,可還是看明白了信函裡面的話語,也就是寥寥兩百多字,意思非常明確。

看完信函,鄭芝龍轉身對着大明的方向跪下,恭恭敬敬的磕頭。

“皇上對臣的關愛,臣萬死難以回報,臣一定讓田川家族成爲日本之幕府,讓日本永遠臣服我大明朝廷,臣服皇上。”

楊賀再次開口的時候,語氣有些嚴肅了。

“鄭將軍已經做出了決定,我也就不多說了,平戶的田川家族,力量不是很強大,在日本即將到來的廝殺之中,幾乎沒有優勢,故而皇上說了,爲田川家族提供五門紅夷大炮、十門弗朗機,以及一千支毛瑟槍,還有兩艘大型的戰船,且留下五百名水師將士協助田川家族,讓其迅速強大起來。。。”

鄭芝龍身體顫抖着,聽完了這些話。。

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94章 會試第508章 都沒有想到(2)第670章 掌控第188章 計謀第221章 平衡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449章 裂縫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106章 授官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395章 警覺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722章 以假亂真第580章 講武堂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670章 掌控第515章 慘敗(4)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108章 若即若離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206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56章 彷徨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979章 戰遼河(1)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1章 跳大神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158章 戰馬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97章 吉榜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981章 戰遼河(3)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159章 整合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86章 必須改變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25章 柳隱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60章 儒學教授第714章 朱仙鎮之戰(4)第67章 鄉試解元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646章 微服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115章 當值第91章 京城路上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122章 勸阻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305章 撤兵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681章 興辦義學第445章 炮兵營和神機營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690章 焦灼(2)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213章 盧象升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843章 大跌眼鏡的戰局第130章 上任第209章 不可饒恕
第930章 輿論的徹底轉向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121章 鍛鍊之意第933章 封鎖爲主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94章 會試第508章 都沒有想到(2)第670章 掌控第188章 計謀第221章 平衡第844章 難得的大勝第711章 朱仙鎮之戰(1)第449章 裂縫第659章 爭取最大支持第795章 不一般的調整第815章 自負的代價(1)第482章 吳偉業的心思第106章 授官第29章 銀子的作用第917章 最爲慘烈的戰鬥(3)第35章 慎獨和家風第395章 警覺第638章 面對選擇第953章 依舊狂妄第722章 以假亂真第580章 講武堂第594章 自我陶醉第939章 海外奠基之戰(1)第312章 漕運總督第670章 掌控第515章 慘敗(4)第610章 必須調整第108章 若即若離第366章 拉攏和挑撥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329章 徐佛家的拜訪第474章 巡按御史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543章 狂妄的代價(7)第333章 讓你選擇第206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56章 彷徨第763章 該來的遲早是來第979章 戰遼河(1)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1章 跳大神第480章 鬥而不破第608章 不一樣的南京第298章 沉默的士氣第158章 戰馬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894章 皇家政策理論研究院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97章 吉榜第435章 死不瞑目第364章 必須穩定第477章 勝利導致的變化第981章 戰遼河(3)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159章 整合第370章 決不退縮(2)第86章 必須改變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25章 柳隱第707章 被迫做出的調整第485章 痛苦的顛覆第694章 穩不住了第60章 儒學教授第714章 朱仙鎮之戰(4)第67章 鄉試解元第611章 以退爲進第447章 一萬對十一萬第31章 堪比少年甘羅第646章 微服第759章 最殘酷的戰鬥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65章 董其昌的決定第315章 抵達淮安第931章 團結還是分裂第115章 當值第91章 京城路上第768章 既成事實論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122章 勸阻第816章 自負的代價(2)第305章 撤兵第704章 大戰的前夕第681章 興辦義學第445章 炮兵營和神機營第947章 終於力不從心第690章 焦灼(2)第286章 亡羊補牢第464章 進退維谷第213章 盧象升第877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2)第843章 大跌眼鏡的戰局第130章 上任第209章 不可饒恕